谈电影产业与国家文化建设 应忌完全“商品化”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8-14
手机版

  

  八十年代《黄土地》《红高粱》走向国际引发争议

   

      电影产业文化性建设的一个方面是,电影在国家文化形象建设和国家软实力表达方面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国电影可以传达主流文化、塑造国家形象、推动民族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展示并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国家形象”,是近年从国际政治学、传播学领域引入文化学乃至电影学的一个新名词,是指在一个文化交流传播愈益频繁的时代,一个国家的外部公众、国际舆论和内部公众对国家各个方面(如历史文化、现实政治、经济实力、国家地位、伦理价值导向等等)的主观印象和总体评价。 “国家形象”主要通过媒介和舆论传播和表达,是国家整体实力(尤其是“软实力”)的一种重要体现。毫无疑问,如果形象表现适当,它对外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亲和力,对内则具有强大的文化认同感和国家凝聚力。

      具体就电影文化传播而言,按我的理解,电影中的“国家形象”或“文化形象”系指国内外观众通过电影的观看而形成的对中国国家、国民、文化整体的有关价值观、伦理观、审美理想、生命力、精神风貌、社会状况等的主观印象和总体评价。这一术语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引发电影研究界的热情是理所当然的。

      回顾历史,在相对封闭的,国际上并不是通过电影来了解国家形象的年代,这个名词也许是一个缺少实际意义的假命题,但从八十年代中后期、等影片走向国际并引发国内关于它们是不是向西方电影节评委和观众“展示丑陋”并邀宠的争议开始,到今天中国电影的越来越走向全球化市场,在文化交流中愈益显得重要,海外观众越来越通过银幕上的文化形象来认识中国的国家形象。

      据调查显示,最为美国普通民众熟知的两个中国人,一个是李小龙,一个是成龙,而这显然都是因为承载他们的银幕形象的电影传播的结果。美国《外交政策聚焦》2007年2月8日题为《功夫片的地缘政治学》的文章,在评价华语大片的国际成功和中国功夫片的独特文化意义时,也谈到了这些电影塑造的国家形象的问题:“《卧虎藏龙》在国际上的成功,催生了一个正在上升的中国形象,并提高了世人对中国文化的评价。从《卧虎藏龙》到《英雄》再到,这些影片在亚洲和西方所取得的商业成功,为中国文化的价值提供了佐证,也更加增进了中国人对其文化价值的自我肯定——在这些功夫电影里,西方观众看到了一个更正面、主动的国家形象,而不是形成于19世纪和20世纪初中国半殖民地时期的那种形象。因此,功夫电影为中国和西方观众塑造了功夫和文化实力兼备的中国形象。”因此,电影如何塑造和表现国家形象的问题成为当下电影界一个迫切而重要的命题,尤其是那些试图在国际市场上打开局面、占据一定票房份额的影片。

      客观而言,前几年的某些大片,虽然在国内外票房上取得不俗的成绩,但在文化价值取向上却陷入了一定程度的迷失和错乱,一定程度上展示的是中华文化的糟粕部分,在国际上传播了一种不健康的中国文化和国家形象。

      但的国家形象塑造却是比较成功的。它呈现的国家形象是光明磊落、豪迈、热情、奔放而新鲜亮丽的,它充满生命活力、顺民心合民意,顺历史大势又虎虎有生气,爱民亲民又与民同乐。影片对内可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文化认同感,强化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对外则呈现了朝气蓬勃、和谐、向上、顺应历史趋势又“以人为本”的精神风貌。影片不仅呈现了由人写的历史,更写出了历史中活生生的人,它给历史中的人以应有的尊重、理解甚至悲悯。无疑,这样的“国家形象”不空洞、说教、极端强势,而是开放、豁达、主流的,具有先进的历史观和人文精神,全明星阵容的视觉奇效和商业化优势,史诗性叙述的稳重厚实与飞扬激越的诗意和激情。

      总而言之,随着文化产业的大发展,随着中国电影越来越走向世界,越来越大地发挥文化传播、文化建设的功能,中国电影“国家文化形象”塑造的任务可谓任重而道远,它需要电影工作者甚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上一篇:域外 | 《伦理学》(Ethics)第132卷第2期
下一篇:第五十一章 扭曲女体与事件起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