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理论集锦9篇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8-15
手机版

  社会学理论范文1

  一、在人本观上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新境界

  《决定》明确提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调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对以物为本的传统发展观和以官为本的封建主义残余的根本否定,是我们党执政理念发展和理论创新的标志性成果。以人为本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评价尺度。同志在2004年3月10日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可见,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党和国家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必须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要求社会公民之间、社会群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同时,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也是对见物不见人、盲目追求GDP的政绩观的否定,是树立正确政绩观、权力观、群众观、人才观的基础。《决定》要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在人本观上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

  二、在公平观上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新境界

  《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党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方针,否定了平均主义的平等观,给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扫除了障碍。而进入新世纪以后,针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加速发展与贫富分化并存的现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第一次分配要注重效率,第二次分配要注重公平”,十六届五中全会则进一步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2004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同志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要抓住四个着力点,即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在2005年2月19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他又把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个总要求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可见,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当前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现实需要。科学公平观的确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追求的共同富裕的社会发展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在公平观上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三、在价值观上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新境界

  《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马克思主义历来主张,价值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持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取向。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有自己的主导价值观,在阶级社会里,价值观被打上明显的阶级烙印,如奴隶社会的等级价值观,封建社会的尊卑价值观,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价值观。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劳动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占主导地位的是无产阶级价值观,它从社会的角度去衡量人生的价值,认为人生价值的大小不是个人从社会索取和占有多少财富,而是个人对集体贡献的大小,对社会奉献的多少。《决定》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决定》还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这些论述,都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上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总结的成果。

  四、在荣辱观上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新境界

  《决定》明确提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态度,是道德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以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规范,是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道德基石,是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决定》对如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同时,要求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这些内容既是对传统道德观的继承,也是对社会主义道德观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

  五、在环保观上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新境界

  社会学理论范文2

  【关键词】社会法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保障

  社会法学基本的范畴是社会权,社会法作为一种法律制度体系可以捍卫与保障社会权,通过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使社会的弱势群体权利得到有效的保障。

  一、社会法本体理论

  从狭义来说,社会法等同社会保障法,虽具有涵义清晰与外延确定的特点,但难于挖掘新法理;从中义来说,社会法特指法理体系中的部分法理、一个法部门或者一类法律等;从广义来说,社会法与传统公法、私法相对称,是通过加强对社会生活的干预而产生的一种立法。

  二、社会权利理论

  (一)社会权的范畴。社会权泛指社会弱势群体享有的文化、社会、经济权利需体现社会正义,而社会正义即社会权核心的价值。保护社会权的目的是增强弱势群体的发展与生存竞争力、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确保市场机制与政治安定运转的顺利以及弘扬公正、平等、和谐等理念。

  (二)劳动权的保障。劳动权在劳动法学范畴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而社会法学界对其概念界定与理论阐析存在差异。劳动权的认识与解析不宜过于单面化、简单化,应从机能、法益、性质与理念等维度进行透视。在劳动权的法律保护和救济方面,其关注重心是劳动权的法律的保护与救济机制,其主要内容包括劳动公益诉讼、劳动权刑法保护与“三金”适用。

  (三)社会保障权。社会保障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公民在丧失劳动能力、疾病或者年老的情况下,可从国家与社会获得一定的物质帮助的权利,包括社会福利权、社会救助权、社会保险权等。

  三、和谐劳动关系法律建构理论

  (一)更新劳动关系观念。劳动关系作为一种混合型的社会关系,具有人身属性与财产属性;但是,劳动关系在极具伦理色彩的同时,也是一种不平等社会关系,且存在着诸多的法益互动与博弈。在通常情况下,劳动关系存在一定的不和谐因素。

  (二)劳动关系契约化。我国普遍推行的劳动合同制度除了不会使劳动者在法律中的主人翁地位改变,还可以使其按照自己的特长、爱好与意愿来进行岗位的选择,从而使其劳动的自主性、创造性与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劳动关系契约对劳动法的实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且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三)规制集体劳动关系。我国劳动法制活动与劳动法学理论研究的关注点是个别劳动关系与法律规制,在某些方面对集体劳动关系与相关的法律规制问题存在一定的回避。尽管这是我国劳动法学理论研究与劳动法制建设的鲜明特色,但也是一种缺陷与不足。针对罢工权、结社权、集体合同与集体协商等问题,我国立法应积极探索相关的规制策略。

  (四)优化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我国劳动立法确立的劳动争议排解法律途径主要包括诉讼、仲裁、调解与协商,其中调解可以使劳动关系和谐性的要求得到充分体现,调解作为重要的法律原则,其理论主张也较为鲜明;协商因无具体的法定程度要求,缺少相应的理论与制度。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改革重点是诉讼与仲裁程序的设置,学界对此提出了一些构想,例如实行或审或裁的双轨制;建立相对独立的劳动诉讼制度;设立劳动法庭或者法院等。

  四、社会弱势群体法律保障理论

  (一)弱势群体的基本理论。在法学层面上,社火弱势群体主要指的是因客观原因造成的、在社会生活中缺乏权利或者实现障碍的、在社会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另外,学界在分析弱势群体成因的时候,通常因着眼点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理论与认识,主要分为竞争论、代价论与责任论。

  (二)劳动关系的从属性理论。劳动者的从属性在我国当下的劳动力市场结构下表现突出,而这主要与劳动者的意志力、经济力、资讯力不足有关,且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出现了过度失衡,劳动者的素质也普遍低下。以当代视角的审视而言,虽然“弱者理论”存在局限性,且日益暴露出不足与缺陷,但其仍处于当代劳动法学的基石地位,其他各类引鉴或者创新而来的理论只是起到补充与完善的作用。

  (三)实现劳动平等权。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劳动平等”,现代劳动法的神圣使命就是反对歧视与维护平等。在劳动法领域,反对歧视与维护平等作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部分学者认为应从地方政府的保护角度出发,建立起一定的保障制度,例如最低生活保障;部分学者从立法的角度出发,认为反歧视法可以有效保护社会弱势群体。

  (四)保障特殊群体的权利。残疾人、未成年工与女工作为“弱者中的弱者”需给予特殊法律的保护,而我国在劳动法上不仅确立了未成年工与女工的特殊保护制度,而且制定了保护童工、残疾人、妇女的权益保障法等专门立法。近年来,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当代最大的社会弱势群体,为了切实维护该群体的合法权益,需大力开展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切实解决农民工在子女就学、安全生产、社会保障、劳动条件以及报酬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五、结语

  社会法的兴起和理论的诞生是我国法律发展与法学繁荣的重要表征与体现,而社会法概念阐释、运用也必须充分体现中国特色。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为指导;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必须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必须始终坚持创新精神;必须始终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另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法学的理论研究者必须做到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以及批判意识等。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法的建设与理论研究将面临新任务、新机遇与新挑战,并为法治社会的构建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总而言之,要想使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法学理论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繁荣,就必须响应时代的号召、充分体现现展的趋势、深层次地加强理论体系研究。

  参考文献

  社会学理论范文3

      自博特兰?罗素的权力学启蒙,权力研究已逐步活跃于哲学、政治学、教育学及社会学等领域。就社会科学而言,权力已成为该学科讨论的基本话题。但鉴于权力的特殊性,至今也没有学科或理论能涵盖权力的所有内容,甚而对权力的定义,至今也颇受争议。正如卢克斯所言:“权力本质上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不同价值观及信仰的人们对它持不同意见和态度。”在此背景下,笔者尝试以西方社会学理论范式为基点,通过对以往学者的权力研究的梳理,探索权力的核心特质、内在逻辑及发展路径,为权力的现时代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一、嵌入机制的选择

      基于西方学者观点,权力涉及控制说、能力说、关系说、因果说、集体说、力量说、利益说、决策说、结构说或影响说等。基于学科,权力主要影响于政治学、经济学及社会学,如政治学将权力理解为控制,强调力量和能力,重视权力的强制性;经济学将权力理解为利益,强调资源和禀赋,重视权力的资源占有及利益指向;社会学将权力理解为影响,强调权威和资源,重视权力的交互、对等及细微性。基于权力本身,它即可为实体亦可为抽象之物,它即具创造性亦具破坏性,它即能被研究亦能作为研究的工具。正如福柯之所述:权力具有弥散性,浸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于经济、知识、性等各种关系中,并直接对事物发生影响。总之,权力是一种社会现象,权力关系是社会关系中较为重要方面,权力影响侧面反映“社会秩序何为可能”的机制问题,权力研究亦成为社会学理论的重要内容。遥看社会学发展历史,也可发现:从孔德的世俗政权和精神政权,到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中权力的功用,到韦伯提出合法的概念、权力的三重类型及社会权力结构论述,到帕森斯和吉登斯的权力资源论,到福柯的权力网络等,权力被众多社会学家所研究,但也因视角差异,权力被多重理解所包围。姑且搁置权力研究中孰真孰假的问题,整理各家之观点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已有资料,内容如下:第一,概念界定。权力可得到多重理解,如影响力、顺从力、精英资源、利益诉求之工具、结构产物、网络与预期结果的产物、暴力手段等。可见,概念研究众说纷纭,是非难议,对权力全局性理解益处甚微。第二,学者观点。以学者观点整理的权力研究,文献多集中在单独研究韦伯、福柯、米尔斯、布迪厄等人,曾涉及吉登斯、帕森斯、霍曼斯、布劳、托夫勒、马克思等,甚少提及迪尔凯姆、哈贝马斯、科尔曼、卢曼、达尔多夫、拉图尔、鲍曼、布什亚等,当然这种局面也与学者本身对权力研究的深入程度有关,但如此划分有价值涉入之意,难客观判断社会学领域权力的研究现状。第三,逻辑整合。陈氚以部分学者观点为线索,分析社会学理论中权力相关内容,得出权力理论从理性假设到感性回归的微观基础变化。陈成文和汪希梳理了功能论、冲突论、交换论的社会学家对权力的研究。张广济等人分析了社会学权力理论从国家权力到社会权力的转化。罗宗志从意向性视角解读了马克思为代表的结构中心论和韦伯为代表的能力中心论。以上研究者的整理具有一定现实可行之处,但不足之处兼在于缺乏权力研究的穷具性。基于上,笔者比较社会学理论归类法,包括学派归纳、人物归纳、时间归纳、理想类型、理论范式等,最终选择以理论范式的方式来嵌入权力。具体原因如下:首先,选择基础———权力始终是社会学研究的关键议题,几乎所有社会学家都会涉及权力相关内容;其次,作为社会学理论范畴内容,权力研究遵循学科理论研究的基本规律;再次,从学科看,社会学是一门多重范式的科学,以范式分类为逻辑,可涵盖近乎所有社会学理论的内容。因此,从西方社会学理论范式作为嵌入点,能更形象且全面的解构权力,明晰权力在社会学领域的角色和地位,找出特质性因素。

      二、权力的嵌入过程

      关于社会学是一门多重范式的科学,虽最早可追溯到费里德里希,但让多重范式成为显学的还属瑞泽尔。他将社会学理论划分为社会事实范式、社会释义范式和社会行为范式。而笔者在本文中将在此基础上,新增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范式,以此来诠释权力。第一,社会事实范式。该范式处于自然主义和宏观结合的象限中,主以实证的方式研究权力的宏观方面。具体看:古典理论中,孔德、斯宾塞和迪尔凯姆都未直接将“权力”作为独立实体来研究,但他们的研究都为权力在社会学领域扎根奠定了坚实基础。如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观、社会学体系及人道主义宗教,皆启发后来学者去挖掘社会静力学和动力学的因素,权力则是这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斯宾塞继孔德研究,进一步提出超有机体概念,指明家庭、礼仪、政治、教会、职业和工业六大制度,还谈及进化,并指出由于人口集中、文化结构分化,社会整合的难度也随之加大。在社会瓦解与否的选择下,社会或整合或崩溃,若社会是整合的,那么社会间成员相互依赖程度加大,权力将进一步集中。可见,斯宾塞已开始提及权力,并将它理解为政治权力,即政府领域对民众的影响力。随后,迪尔凯姆在积累前学者知识基础上,以研究社会事实的方式,探究社会的两种类型,并对社会进行诊断,提出社会变迁逻辑:基于迁移、物质密度增加、生态集中及机械进步,社会道德密度增加,产生竞争的需要,有能者得到高级地位,无能者则无位,由此产生劳动分工。可见,他未直接提及权力,但从有能或无能者、高级地位等线索,可发现他对权力的理解已从政治权力到产生动因的分析。现论中,结构功能论和冲突论已开始直接涉及“权力”事实的研究。以巨型理论着称的帕森斯,从唯意志论出发,通过行动的五个模式变量,提出了三种行动类型,提炼了四大社会系统,最后产生AGIL模型。模型中,他明确指出符号和信息是社会系统中的一般交换媒介,而作为与政治制度相对应的符号媒介之一,权力G与货币A、影响I和义务L共同作用并服务于系统。不仅如此,帕森斯还将以权力为核心的政治集合体单独研究,涉及调节A、权威G、效率I和领导L。可见,社会学领域的权力已显性化,且被划入政治领域。除帕森斯外,默顿的中层理论及经验功能分析框架,也为权力功能的探索作出贡献。在冲突论中,达伦多夫区分了权力和权威,认为在社会联合体中,作为资源的权力和权威,它们的分配是不可能平等的,由此形成了支配和服从两个阶级。科塞在分析冲突时,也沿达伦多夫路径,强调资源和系统的不平等是导致冲突的主要原因,由此引出权力和资源概念,且柯林斯在互动仪式链中,虽强调冲突发生的另一动因,但也涉及较多的资源、地位及阶层等概念。可见此处,权力虽未完全跳出政治领域,但已开始涉及资源、能力、地位和阶级等因素。当论中,亚历山大从功能主义入手,提出后实证主义方法论或言之为新功能主义,指出行动和秩序的普遍性是一般性话语的核心,主张进行文化分析和市民社会分析。看似未直接分析权力,但他对权力的理解已融合入市民社会运行中,认为文化是符号集合的产物,话语是市民社会的符号规则,而市民社会就是权力运作的结果。致力于研究系统简化机制的卢曼,他对权力的研究直接指向降低系统复杂性的沟通媒介。第二,社会行为范式和社会释义范式。两范式虽分别来自于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但二者皆是从个体行为出发,具有共同的微观基础。因此,结合分析如下:社会行为范式:古典时期,帕累托基于对人类行为的非理性方面,探讨了情感和剩余物,指出剩余物多寡影响经济精英和政治精英的统治地位,认为社会是由情感、经济和政治三个因素相互依赖构成的有机整体。研究中,他的精英循环被置于各大系统中,权力的集中与分散贯穿于循环体制中,并影响政治系统的更替,而权力在此属于政治概念,并体现着其在系统运作中的功用。现代时期,霍曼斯在其行为主义交换中,指出权力产生于社会交换中的不对称,而权力也就被理解为提供有价值报酬的能力,它本身适用于强制权力和非强制权力。较之霍曼斯,布劳更系统的研究着权力,认为权力是个人或群体尽管遇到抵制却能通过威慑把他们的意志强加给他人的能力,它产生于不平等为核心的交换关系,这种交换关系又会进一步导致权力分化,引发新一轮的权力竞争,从而导致社会分化,而在这一轮权力变迁中,权力需在交换中通过价值化、规范化等方式被合法化为权威,且剥削性和压迫性的权力会导致强烈的反抗。可见,布劳将权力系统融入交换关系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权力运作机制。当代时期,科尔曼以行动者的理性选择作为权力解释的微观基础,建构了关于权力、权威和支配理论。他认为权力产生于交换,权力关系包括支配与被支配的权威关系,人的作用在于在权力运作中使权力转让成为可能,而权力秩序中的行动者也会通过自身资源评估得到最优的选择。社会释义范式:古典时期,滕尼斯将社会学划分为纯粹社会学、应用社会学和经验社会学,而纯粹社会学将人的社会生活分为社区和社会两种理想类型,其中,社会生活构成包括社会实体、社会价值、社会规范和社会相关物。可见,滕尼斯也未直接提到权力,但他的人造社会使权力运作成为可能,而权力本身也可作为社会相关物的一种而存在。而齐美尔基于社会互动的研究,分析了社会进程、社会类型和发展模式,研究了冲突形式及社会分化过程,提出了货币哲学,并对现代性进行诊断,他认为人是有目的的存在,需进行经济交换,而货币作为社会分化的根本力量,为交换产生便利,个人得到自由,但也增加了疏离感,物化现象产生,人性没落。而货币在整个运作中,表现为一种物化的权力运作过程,但齐美尔并未直接研究该模式。与滕尼斯、齐美尔不同,韦伯直接研究权力(政治权力),并将其与权威区分,认为权力是行动者在一种社会关系中,可以排除抗拒以贯彻其意志的机会,即权力是使他人服从,而权威是人们接受命令的自愿,即合法化的权力。研究中,他还详细区分三种合法化权力———传统型权威、个人魅力型权威、法理型权威,并指出权力作为资源的一种,其与威望和财富共同构成社会不平等的三个基本要素。现代时期,符号互动、现象社会学和本土方法论较多关注人类微观层面,符号互动重视人际过程的符号功用,现象社会学关注日常生活,常人方法在于提供认识社会的新工具。他们都未直接提及权力,但值得肯定的是人类社会微观领域运作模式的探索,对于权力走出政治领域具有较为显着意义,如权力符号。当代时期,吉登斯将权力、时空、能动和结构联系起来,使权力成为结构二重性的内容之一,认为权力得以实现的媒介是结构,而权力作为一种转化能力,与能动和资源相连,且权力也表现为支配形式,转化和支配共同成为权力的两个方面,而渗透于例行化社会实践中的权力,具有一定的时空延续性,它通过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的生产和再生产而被不断的生产出来。可见,吉登斯眼中的权力是个体或组织为实现某利益或目标的一种社会资源,这种资源贯穿于二重结构中,作用于主客体,并产生转换和支配力,最终影响社会变迁。布迪厄的权力是在惯习、场域、资本等概念下形成的,他通过权力场域说明社会位置之间存在的力量关系,而这个位置确保占有者拥有一定资本去进行权力争夺,而对合法定义的争夺是权力场域的普遍共性,而资本是一种积累的劳动,其包含对自己和他人的未来施加控制的能力,即它是一种相互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权力,如符号权力(象征权力)。可见,布迪厄的权力是一种空间关系,资本拥有者在场域中争夺权力资本,其中,资本就成为赋

  社会学理论范文4

  英文名称:Management and Review of Social Sciences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11-3968/C

  邮发代号:80-180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社会学理论范文5

  在西方会计的发展史上,早在1922年,H?O?奎因坦斯就在其着作《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入门》中就首次提出了“管理会计”的概念。而直到1952年,伦敦举行的会计师国际代表大会上会计学界才正式提出“管理会计”一词。一直以来西方会计学界都认为管理会计是各种专门技术的应用,因此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研究少有深入。我国会计学界学者虽然一直注重对管理会计理论方面的研究,但是因为我国引入管理会计的历史较短,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依然很大。鉴于此,本文基于社会学视角对管理会计发展历程、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概述,以期为管理会计的应用提供参考。

  2.管理会计的社会学发展历程

  2.1概述

  Weber将会计当作资本主义社会理性化的核;已、,他认为应当将资本主义理解成通过理性的资本主义企业持续追求利润(Weber,1930,p.17)。他认为如果没有簿记的计算功能,就不可f纟有现代的、理性的资本主义企业组织。理性化为Weber的社会学课题提供了总的主线。他关心产生并促进“特定的现代计量观”传播的条件。Weber将经济企业定义为能够导向资本会计的自主活动,认为“这种导向通过‘计量’方式发生”。从这个意义上说,Oeber把计量作为经济活动的社会学分析核心,并将会计看作一个中心角色。Sombart对Weber的论点进行$卜充,他就复式簿记和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一个相似但更强的论点。他的观点与Weber的观点一起,建立了社会学和会计学间的联系。早在Weber之前,Marx就已经指出会计簿记与资本主义间关系的重要性,在“资本论”中,簿记被描述成生产过程的演绎。Marx在生产关系中将会计以及其他政治因素赋予一个重要的地位。在其着作中,会计被赋予宏观结构性地位,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形成和再生产产生重要影响。在他们看来,会计帮助界定社会和经济关系,而这恰恰界定了一个社会的本质。因此,会计学和社会学的相互关系开始萌芽。然而,直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行为会计学”出现前,这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

  在20世纪50年代,会计的社会学关注才重新浮出水面,其焦点已经由宏观层面对理性化和积累的关注转移到以微观群体、群体动态及会计的作用为。可以从Argyris(1952)关于预算对人的影响这一开创性研究来追踪这种变化。1930年以后,群体与群体动态成为社会学家的一个主要研究焦,点,企业可以被看作一个社会系统,而人际关系和群体动态是这个社会系统的核心。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群体观念为核心的社会学科迅速发展起来。社会学家Homans(1951)首次试图基于群体观念进行理论综述。他的贡献在于试图综合各个学术流派并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学理论,该理论将使群体成为社会关系研究的起点。在Homans进行理论综述的同时,社会学家致力于调查诸如矿工、员工流动、道德、生产率和行业冲突等群体关系问题。大西洋对岸的许多作家加强了这种理论模式。“行为会计”用于刻画世纪5"年代后期以来研究浪潮的标志,它根植于群体的社会学分析发展基础之上。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预算的组织和行为方面成为研究人员的当务之急。利用群体和组织的社会学理论和管理理论,H0pwocxl(1974)将这种推理向前大大地推进了一步。通过鉴别在管理绩效评价中运用预算信息的三种不同方法,Hopwood重新确定了辩论的标点。他确定了一种“预算约束”模式、一种“利润意识”模式以及一种“非会计”模式。

  在20年间,预算和相关评价机制的行为特性研究永久性地改变了会计学和社会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过程中,会计学科也被改变了,会计不再被认为是一个纯粹的技术过程,而应该被视为一种组织的和行为的过程。然而,随着社会学和更广泛的社会学科环境的发展、变化,会计内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2.2作为组织和社会实践的会计

  在20世纪7"年代中期稳固建立起的行为会计如果是会计实践社会学问题的一种响应,那么它的核心几乎无一例外地集中于组织内产生的种种过程。由Weber,Sombart和Marx等学者概括的议程,以及寻求分析大规模社会变革和会计变革之间的相互关系,几乎完全被群体和群体动态的议题所替代。Hopwood(1974)明确主张恢复会计的宏观层面分析来纠正这种倾向。1978年,Hopwood再次谈到,只有非常少量的研究关注更广泛的社会和政治因素对会计的影响。甚至到198"年,那种能够将宏观和微观关注融为一体的会计社会学分析仍主要停留在期望阶段。198"年以后,情形开始发生变化,制度结构和过程及其与会计实践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此后2"年间,社会学和会计学两者间的互动发生了变化,对会计的社会学研究和分析,很大程度上归于了会计学科的领域,并且关注的研究对象也发生了变化,不再简单地将预先假设的社会学的概念作用于会计。概念本身在与会计计量实践紧密相连中得以发展,会计学科变得更具有思想性,也对社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会计研究领域的拓展受益于四个研究分支?第一是会计制度环境的研究。第二是会计的政治经济研究;第三是会计的民志学;第四是会计嵌入的关系网络研究。

  2.3人、网络和核算实践集合

  Gmn0vetter(1985)以指出经济行为蕴含于社会关系网络或系统之中。根据他的观点,绝大部分经济行为紧密镶嵌在卜人关系网络中。在Granovetter看来,不能仅将这些关系看作理性市场由引起摩擦的因素,这些关系应当被看作社会学分析的中心和责任。Cal-bn(993)提出了关于经济和经济学科之间相互关系的嵌入问题。他认为,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要塑造经济而不是观察经济。

  比照Granovetter的嵌入概念,Callon认为人的计算容量与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密不可分。不应当将人所在的网络看作场景和制度环境,而应当将人和网络看作一枚硬币的两面。人的计量能刀完全取决于其所处的关系网络。这种回避宏观和微观的差异以及场景概念的尝试,与上述早期会计文献着述是相符合的,对核算的和网络之间内在联系的关注也是一致的。

  2.4结论

  20世纪初作为社会学中心的会计在大约半个世纪里从视野中消失了。2()世纪五六十年代会计被社会学家“重新发现”的时候,关注的焦点已经从宏观层面理性化过程转移到微观层面群体和群体过程。2"世纪8"年代以后,在会计文献中可以看到进一步的转移现象。会计研究人员寻求理解和分析组织内部更广的制度压力和社会压力之下的会计实践间的关联。最近,出现了关注嵌入社会网络的人改变经济过程的方式方面的研究。但是,网络概念的首要性、网络作为相互连接人的各种网络观念、对经济学塑造经济之作用的强调,为会计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值得关注的。

  3.社会学方法与社会责任会计

    3.1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基础

  会学,出会计对会的影方面。社会学方法是一种近似伦理性的方法,它把社会福利作为问题的中心。社会学方法的两个突出特征是:(1)强调所披露的会计信息要能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对社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2)将“公正性”观点扩展到“社会福利”方面,并强调会计技术和方法对社会产生的效应。社会学方法的全部就是期望可以通过会计资料来为社会福利作出决策。在社会学方法与经济学方法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社会经济福利学观点中,社会学方法关注“社会福利”,而经济学方法则将强调“一般的经济福利”。因此,运用社会学方法系统阐述会计理论将有助于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社会责任会计是于70年代产生的一个新的会计学分支,它是从整个社会利益的角度,而不是从企业业主或股东的角度来衡量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果,从而使会计的服务对象,从一个企业扩展到了整个国民经济。社会责任会计突出企业的经济活动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并以此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它是从宏观社会经济角度,而不是从微观企业经济角度衡量企业经济活动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并对企业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确认、计量、报告,涉及有关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数据彳^集、确定计量方法和计量程序并将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信息提供给企业相关利益者的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

  社会责任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具有其自身的某些特征,存在着自身独立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文硕教授曾概括为: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基础是以经济学为中心的多层次理论和方法体系,且这些基础处于不同的地位,有主次之分。如三角形描述的内容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最一般、最基础的理论支柱是哲学和数学,所以它们在三角形的最底边。哲学既是观是它可为会责会计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数学是会计的本体,会计责任会计在对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进行计量和评{古时,必会使用大量的数学方法。经济学是整个会计理论基础的中社会责任会计的基本理论有很大一部是来经济学#经济学处的而把经济学作为社会责任会计的基础,也就是承认了社会责任会计的两重属性。在三角形中,逻辑学和“三论”则为社会责任会计提供了方法上的基础。在研究社会责任会计,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模式和实践应用情况加以分析时,就要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用其来揭示社会责任会计的目的、作用、原理和信息的提供要。

  “三论”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尚属于新型的边缘学科。将“三论”用于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在扩大传统会计的范围同时又能使人耳目一新。作为社会责任会计理论基础的最高层次的社会学自然置于三角形的顶端,这也是有别于传统会计理论基础的一个显着特征。传统的会计理论研究关注经济之间的数量关系,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基于社会问题的会计研究,已然成为当代和未来会计研究发展的趋势。

  3.2社会责任会计的现状

  美国的《幸福》杂志曾对排名前500名大公司进行调查,结果表明!971年时只有29家公司公布有关社会资料,到了1976年数量则达到了456家,占比达到91%;而Ernst对《财星》杂志中排名前500名的大公司进行研究指出,在年度报表中披露社会衡量方面资料的企业数量在逐年增加。但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美国企业公布的社会资料中绝大多数是有关治理环境污染的,尚未有企业公布内容完整的社会责任会计报表;德国也仅有20家最大的公司会定期公布社会报告。在德意志壳牌石油公司公布的“社会年度报告”中,经济和社会数据结合在一起,从而为公司规定了具体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福利目标。1970年以来,日本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包括对社会成本信息进行计量和揭示的方法研究,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原则、假设研究,关于社会对社会责任信息要求的研究以及关于社会责任审计方面的研究。1977年法国颁布的法律中要求雇员超过750人的组织,都要编制社会资产负债表,要求对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情况用货币金额衡量。在19S2年,法律要求的人数扩大到超过300人的企业。法国政府颁布的这项法律要求社会资产负债表中所揭示的信息应包含,劳动力报酬、补贴、安全情况和其它工作条件、训练、家庭生活条件等详细具体情况。这些信息主要侧重于职工方面的信息,揭示范围较窄,反?央出法国社会中的社会福利主义倾向。其他纟口奥地利、新西兰、瑞典等国家在建立社会责任会计方面也都进行了大量的尝试,但其侧重点在公司与其员工的关系,公布的信息也主要围绕就业、薪金、健康和安全等方面。1976年开始,英国一些大型企业编制了增值表、其目的在于改进公司的态度、精神和行为。

  社会学理论范文6

  摘要:服务学习来在美国发展迅猛,成效颇丰。反思是服务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贯穿于服务学习的始终。它的实施促进了服务学习目标的达成,有利于参与者在学术课程学习、个人发展和公民意识及责任感形成等方面的发展,也对我国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实施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服务学习反思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服务学习起源于2O世纪前美国的青年志愿者活动。目前,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及我国的香港和台湾等地都在开展不同程度的服务学习活动,其中在美国的实施较为完善。1990年美国《国家和社区服务法》将服务学习定义为:学生或参与者通过主动参与精心组织的服务进行学习并得到发展,这种服务在社区中进行并满足社区的需要,与小学、中学、高等教育机构、社区服务计划以及社区相协调,有助于形成公民责任。它与学生的学术性课程或参与者参与的社区服务计划的教育因素相整合,发挥促进作用,同时为学生或参与者规定时间,对服务经验进行反思。反思是服务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的实施促进了服务学习目标的达成。在服务学习中,反思应在服务学习的全过程中进行,即在服务前、服务中、服务后三个阶段进行,并且内容涉及广泛,从表层的事实、体验反思到原因分析再到深层的应用思考。

  一、反思的理论基础

  反思在教育中应用的理论基础源于杜威。杜威认为反思有助于发现行为与结果之间的特别联系,能帮助学生从经验中学习并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服务学习中的反思使得思考、有价值的教育经验、行为、进一步学习之间相互联系。杜威的理论为大卫·科尔柏的“经验学习”模式奠定了基础,在此模式中,反思是引导改变、发生学习的基本要素。金(King)和凯迟纳(Kitchener)的“反思判断”模式对反思进行了的探究。他们认为学习者的反思可分为三个阶段:前反思阶段,准反思阶段和反思思维阶段。在前反思阶段中,学习者把知识与简单的观察相联系,将知识视为绝对确定或是暂时不确定的。在准反思阶段,个人开始理解知识,认为知识是不确定的,问题也是不容易解决的。他们开始运用证据,但很难证明他们自己的想法,也很难得出明智的结论。最后,在反思性思维阶段,知识不再被看作是被给予的,而被看作推理调查和问题解决的基础。

  认识到解决方法和推理判断是建立在数据和调查基础上的,并会根据新证据进行改进。

  在服务学习的反思中,通过多元参与,让学生明白不同看法与意见存在的原因,明晓他人的立场,而不是局限在自我狭隘的圈子里,学生高级思维技能因此得到了提高。当高级思维技能融入到反思行为中,服务学习的经验对学生来说就会变得更深入且更有意义。

  二、反思的过程阶段

  服务学习中的反思应在服务学习的任何时候进行,所用时间可以从十几秒到几小时。在具体的服务学习项目中,反思至少要在三个阶段进行:服务前、服务中、服务后。

  1.服务前的反思

  当学生选择服务项目,准备进行服务时,学生检验他们有关该服务项目的信念、假设、态度及需要用到的知识、技能。例如,学生对即将提供服务的社区机构的一位客人(工作人员)进行采访。在采访之前,学生需要设计一些问题,以方便讨论。在客人离开之后,引导学生回答一些问题:你从对社区工作人员的采访中了解到了什么以前不知道的信息?这些信息是否改变了你对即将一起工作的社区工作人员先前的看法?如果有,改变是什么?它们会怎样影响你的服务计划?你下一步该怎么办?通过与教师、同伴、社区代表交流,学生也可以从多角度了解服务。把新了解到的情况运用到服务项目计划中。学生成为主动信息搜集者,而不是被动的旁观者。

  2.服务中的反思

  学生可以在服务的过程中通过讨论和撰写心得等方式来参与反思,在反思过程中,学生总结和评价他们的经验,理解同伴的想法,并把所学运用到服务项目中。反思使学生有机会向同伴学习、进行评价、获得反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反思的过程中,教师评价学生的工作并给予反馈。例如让学生在日志中记录服务体验,然后在班上分享这些体验。反思过程随着学生叙述他们的体验、分享彼此的观点看法而推进。教师在服务活动和基本技能(例如写作)等方面给予学生反馈。

  3.服务后的反思

  学生通过回顾他们最初的信念、假设和态度来评价自己的发展。同时也要评价服务项目,利用他们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反思活动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通过简单陈述、写作:角色扮演、讲演、录像、书信、论文、音乐、舞蹈等。

  三、反思的内容

  服务学习中反思不是浅层次的报告,要有助于学生知识、技能、公民责任感和高级思维技能的发展。按照反思程度可以将反思内容分为以下三类。

  1.参与者叙述细节。不加判断和解释

  叙述内容包括:发生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服务主题是什么,哪些人得到了服务;项目的结果是什么;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件;有什么特别值得注意:有什么感想;倾听他人不同的意见。

  2.参与者讨论他们的感受、看法。分析服务经验

  这里又分为三个方面:①关于参与者的反思。你是否学到了新的技能:是否听到或感受到了让你惊奇的事:有哪些重要的感受和想法:你的经验与你所预期的有哪些不同之处,及其影响。②关于接受者的反思。服务是否增强了被服务者自身生存能力;在服务的社区中学到了什么。③关于社区的反思。社区中最需要什么:服务项目如何满足这些需要:会对社区有什么影响;给社区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什么。④关于机构团体的反思。机构团体怎样合作;咨询了哪些问题;其他人是如何帮助你的;如何做决定。

  3.参与者思考服务经验更广泛的意义并应用于学习

  应考虑以下问题:这个服务项目产生的根源是什么:社区经常发生哪些与服务项目相关的活动;是什么促进了该服务项目的成功:什么阻碍了成功;怎样运用所学:有什么经验可以和同伴及社区参与者分享:如果由你来负责项目,你会在哪些方面改进它;如果你能再参加一次这个项目,你会有什么不同的做法。

  四、反思的成效

  1.在学术课程学习方面的成效

  反思有助于学生思考服务与学术课程的联系,帮助学生更深地理解所学到的知识,并将其运用到真实的生活情景中,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思能提高学生的技能,如:阅读、写作、交流和高级思维技能。比林在2002年的研究中发现,服务学习中的反思能提高学生在学校的参与度、考试分数,改善作业完成情况,并能减少留级率。服务中的反思能鼓励学生处理根源复杂的问题,学生学会综合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

  2.在个人发展方面的成效

  这方面的影响包括:对自身变化的意识、社区感:对个人生活的掌握。另外有研究表明,影响还包括:对差异性和所有人的尊重,胜任感、乐观的态度,与成人和同伴形成更好的人际关系。对服务进行反思有助于年轻人看到自己的成绩,增强自信,增强自我权利意识,更好地完成目标。另外,对没有产生积极成果的服务学习项目进行反思,也是非常重要的。

  3.在社会活动参与方面的成效

  1999年艾勒(Eyler)和贾尔斯(Giles)研究发现,反思能打开新思想,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能使学生运用公共政策,系统地分析解决问题。1996年艾勒(Eyler)、贾尔斯(Giles)和施密德(Schmiede)研究发现,参与批判性反思的学生更易于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并解决社会问题。反思也使学生在服务的背景中形成认同感,尤其是对社会机构、社会关系和道德政治意识。

  五、启示

  事实上,我国的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但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对反思的重视。这种缺乏反映在没有特定的反思环节安排,反思只存在于交流总结阶段,且这种反思总结限于学生的收获,忽视了深层次的分析等。

  社会学理论范文7

  【关键词】系统论 社会学习理论 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1-0001-02

  系统论现已被广泛应用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使人们思维的角度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学习理论是当今西方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道德教育研究等领域的主要学派之一,对西方心理学界和社会生活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虽然系统论是以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的一般科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是以学习的现象和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两者的学科层次和研究对象有所不同。但是,我们通过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两者之间的一些观点确实存在很大的相似之处。笔者在简要介绍系统论与社会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对两者之间的一些相关观点进行对比分析,并力求运用系统论的基本观点对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些观点进行完善,以期与学界共同探讨。

  一 系统论与社会学习理论的简介

  系统论是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理论,是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又一次“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图景和当代科学家的思维方式”的新理论。系统是由相互间既区别又联系的子系统有机结合而形成能够达到目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每一个子系统又都由各要素构成。构成系统的诸多要素必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有机结合、和谐有序,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系统是一切事物的存在方式之一,因而一切事物都可以用系统论的观点来考察,用系统论的方法来描述。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班杜拉创立的以人类的学习为研究对象的一种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相互交叉、彼此渗透的产物。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由该理论的基本前提和对学习的认识这两大部分组成的。该理论的基本前提即相互决定论,它论证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形成的基础和背景;对学习的认识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中心,班杜拉将社会学习分为直接学习和观察学习两种形式。

  二 系统论与社会学习理论的对比分析

  虽然系统论是在自然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横断科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是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心理学理论,但通过对两者的对比分析我们会发现,其实两者之间的一些观点确实存在很大的相似之处,且运用系统论的基本观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宽社会学习理论的视野。

  1.系统及其环境与行为、个体和环境

  系统是指相互间既区别又联系的部分有机结合而形成的能够达到目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环境是与系统相对应的另一个重要概念。从广义上讲,一个系统之外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即为该系统的环境。每一个具体的系统都是从普遍联系的客观事物的网络中相对划分出来的,因此每个系统与其环境之间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包括要素或子系统与环境的直接联系以及整个系统与其环境的各种联系。这种系统与其环境之间广泛而深入的联系对于形成系统特有的规定性是必要而且重要的,我们将这种联系称为系统的外部规定性。系统的完整规定性是由其内部规定性和外部规定性共同构成的。

  班杜拉反对行为主义者从对动物的研究中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做法,而强调要以人作为基本研究对象来研究学习的现象和规律。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把行为、个体(主要是指认知和其他个人的因素)和环境看作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个系统。班杜拉认为,行为、个体因素、环境因素三者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因果关系随角度而变,不存在绝对的孰先孰后的问题。尽管在某些特定情境中,某一因素可能起支配作用,但就一般情况而言,这三者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把行为、个体和环境看作是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个系统,说明班杜拉也注重运用系统论的基本方法来研究学习。但笔者认为,班杜拉所指的行为与个体都属于学习者,行为是指学习者的外显行为,而个体是指学习者的内隐行为和属性。根据系统论的基本观点,理应把学习者当作一个系统。那么,我们就可以将由行为构成的系统及由认知和其他个人因素构成的系统看作学习者这一系统的两个子系统,并且我们可以将学习者这一系统称为学习系统,而将由行为构成的系统称为行为系统,将由认知和其他个人因素构成的系统称为认知系统。那么,作为研究对象的学习系统之外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则是该学习系统的环境。

  2.开放性原理与交互决定论

  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是开放的,只有系统及其子系统(甚至某些要素)与环境之间,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甚至某些要素)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才能保证系统自身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班杜拉在把行为、个体和环境看作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个系统的基础上,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称为交互决定论,并用如下公式来表示:

  在这种交互决定论的模式里,行为、个体和环境都是作为“不存在绝对的孰先孰后的问题”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交错的决定因素而双向地起作用的,只是这三个相互交错的决定因素会因不同的个人、不同的活动和不同的环境条件而起到不同作用。

  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充分体现了开放系统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流。然而,由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把行为、个体和环境看作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个系统,这就将学习者的外显行为与认知和其他个人因素人为地割裂并将两者置于与环境同样的地位。如果将学习者看作一个系统而将行为系统和认知系统看作该系统的两个子系统,那么,学习系统与行为系统和认知系统之间的交流即系统与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交流,行为系统与认知系统之间的交流即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交流;学习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交流即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交流,行为系统和认知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交流即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交流。那么,班杜拉交互决定论的公式可以表示为:

  3.有序性原理与社会学习

  系统论认为,系统都是有序的,它是系统有机联系的反映。系统是多层次、多等级的,由横向联系、纵向联系、纵横联系构成立体交错的网络模式。系统内部之间稳定的联系构成系统的内部结构,保障系统的有序性。

  社会学习是学习者为满足社会需要而进行学习的过程。班杜拉将社会学习分为直接学习和观察学习两种形式。直接学习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做出正确反应并受到强化而完成的学习过程。观察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榜样而完成学习的过程。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内容。班杜拉认为:“事实上,由直接经验导致的所有学习现象都可以在替代的基础上发生,即都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以及行为的结果而发生。”

  根据系统有序性原理,学习系统必然也是有序的系统。就学习系统及其两个子系统而言,学习系统与其两个子系统之间以纵向联系为主,两个子系统之间以横向联系为主,而学习系统是由行为系统和认知系统通过纵横联系构成立体交错的网络模式。通过分析学习系统的有序性,我们不难理解,其实直接学习和观察学习的实质都是学习系统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两者之间的区别仅仅在于直接学习更侧重于行为系统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观察学习更侧重于认知系统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无论是侧重于行为系统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还是侧重于认知系统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都是整个学习系统参与的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即无论是直接学习还是观察学习,都是学习者行为和认知共同参与的活动。

  三 系统论与社会学习理论的启示

  对系统论与社会学习理论进行对比分析,为我们更为全面准确地理解社会学习理论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有利于我们在进行教材设计、教学设计和学习方法指导时始终注重学习者这一系统与其环境之间的关系,注重运用学习系统与其环境之间的交互决定关系以及学习系统的有序性来促使学习系统的行为系统和认知系统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进而促进学习系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国志主编.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2]施良方.学习论(第2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社会学理论范文8

  1.传统多媒体教学的创新模式

  笔者作为一名教学管理者,有幸参与并观摩过多种形式的教学课程。根据教学质量统计表的结果,其中课堂效果最好、最为学员广泛推崇的就是听证会、讨论会等以学员交流为主的课程形式,成为传统多媒体教学的良好示范。在这种教学方式中,通过代表不同利益群体的角色扮演,学员可以在陈述观点的讨论中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广开言路,畅所欲言,在相互的观点博弈中获得对问题深入本质的理解。教师也可以通过聆听学员的观点获得多角度的问题分析建议,更加了解学员对问题存在的想法,哪怕是错误的想法,这样教师可以更准确地找到切入点来为他们解决问题。学员在这堂课中学到的也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对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或是对技能应用的体验。其实,这种模式在电视的法制、论坛等节目中最为常见,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认同,正是这种新颖、有意义的形式在电视平台上取得了成功,才得以在教学领域中尝试着运用并推广。从现在的教学发展程度来说,在社会技能理论培训中,此种模式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只是在数量上还没有达到完全推广的要求。的确,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教师而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知识,更要有控制全场氛围的气势。这就需要教师培训体系的规范和人才录用标准的完善,避免人才断层。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好处就是在运用既有的多媒体教学设施的基础上,对多媒体资源重新配置,为每一位学员配备话筒和书写建议的设备,以便于自由表达,处于和教师表达形式的同等地位。这样改变的只是教学形式,促进了教师和学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一些电子商业公司可以抓住这个契机打造独立的多媒体教室,配备全套的可移动桌椅、电子投影仪、移动话筒、局域网服务器和笔记本电脑等,并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不仅能为培训机构解决技术难题,还为自身带来利益,取得双赢。

  2.为社会技能理论培训量身打造

  多城市覆盖的网络课程项目在高等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领域,随着有线和无线网络的不断普及,网络课程因有着随时随地观看的便捷、多次重复观看的满足、课程管理的私人定制化、价格相对优惠等优点而受到广泛推崇。但是在社会技能的理论培训中,网络课程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各省市在社会技能理论培训中并没有达成统一的标准,形成不了规模化的课程包。众所周知,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视频网络的流畅化播放,需要在全国每个地区投放大型数据储备处理服务器等设备,成本极其昂贵。因此,一个普通的小型企业要想完成视频的全国化播放,只有一个选择,就是租用一些已形成规模的公司的服务器资源,如新浪、搜狐等上市公司。以现有的高等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为例,其课程包使用的是全国统一的教材,即使教师的讲授风格不同、侧重点不同,但内容不会脱离材的范围。因此,教育机构的课程包一旦做好,只要有市场需求,便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在市场机制的导向下,培训机构只需要支付一次性课程包的制作费用、长期的网络后台维护费用和租用服务器的资源占用费,只要在社会宣传中形成一定的影响,赢得学员的信任,一旦获得广告商的赞助支持,那么将是三赢的结果。培训机构获得利益,广告商获得关注,学员获得物美价廉的知识商品。相比之下,各省市的社会技能理论培训偏重传统教学,在中央政策的基准下,各省市都有着具有自身特色的规定和导向,理论课程自然就会有不同的主题和内容。如果一个地区做出课程包打算形成网络推广,必须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本地推广还有可能,但是要做到全国推广就会由于政策不同、地域不同等原因遇到阻碍。而在本地推广的话受众会非常有限,难以形成广告商赞助的商业链。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解决课程包的特色化,培训机构应就中央政策的大方向和技术市场导向制定解读型课程,还要花大力气针对不同的地区分设各地的特色课程。最重要的是与各省市沟通协作,打造出有质量、上水平的课程包,并且课程内容一定要随着政策的变动及时更新。为了适应市场化,保证培训机构和广告商选择上的多样化,要制定和完善培训机构的准入机制,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只有这样,社会技能理论培训才能形成规模,课程质量才能求得保证,理论市场才能得以良性循环。

  3.搭建多功能数字电视平台,为社会技能理论培训服务

  如果说搭建全国覆盖的网络平台是走完万里长征的长远计划,那么搭建多功能电视平台就是一段短途旅行的短期计划。让长远计划和短期计划并行,为社会技能的理论培训增添更多的选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实现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品质不断升级的电视在更新换代中从黑白到彩色,从平板到液晶,走进了千家万户。随后,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的问世打破了电视的单一选择,各种节目类型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自主选择,这为社会技能的理论培训开辟了一条新的通道,也为数字电视公司提供了商业契机。虽然在区域范围上,数字电视平台难以实现全国覆盖,但是在本辖区内开展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这种本辖区内小范围的社会技能理论培训推广为网络的全国覆盖走出了坚实而勇敢的第一步。一方面,数字电视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为培训机构做好适应本辖区特色的理论课程包的录制工作和后期的后台维护工作。另一方面,培训机构做好自身工作,打造优质的课程内容,吸引各级企业和技术需求者购买课程,以吸引广告商投入降低制作成本。如何使得数字电视的社会技能理论培训的课程种类具有吸引力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就是培训素材。除了教师的视频课程外,我们还应该寻找更有突破性的素材。比如,我们关注到中央电视台近几年播放了很多自制精良或者海外引进的专题片、纪录片和写实电影,类型繁多,涉及各个领域,包括经济、历史、地理、科技、文化、政治等社会各个层面。根据电视台的调查研究显示,这些节目的大多数受众是知识分子和专业技术人群。这些素材其实都是我们现在的技术人员所需要了解的,如果错过当天的播放时间,那么只有通过网上重播来学习。但是由于央视频道面向的是全社会公众,不可能只做某一方面的专题,而网络视频也只是根据频道的设置分类观看,这样就导致金融界的技术人员要通过大量的搜索和筛选才能在每一档节目中找到自己需要的金融知识,降低了学习效率。如果培训机构可以和数字电视公司合作,将各类型的专题片或者纪录片分门别类地做成文件夹,就可以大大提升社会技能理论培训的效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做成两种类别体系:一种是按照社会技术人员的工作性质分成政治、经济、文化等下设的金融、历史、地理、科教、文艺等细节分类;另一种是按照技术职称分类,如实习生、助理员、副高级人员、正高级人员等。这样,学员在家就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工作性质的需要选择观看,这样的内容既生动形象又通俗易懂。这对于数字电视公司来说有很大的盈利空间,它付出的成本主要集中在后台维护管理上,要实时对客户的观看记录做好存档和视频更新,只要吸引到广告商的关注,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4.建立视频会议式的多媒体支撑,畅通不同地域的交流渠道

  在一些国际化高科企业中,视频会议往往是众多身处不同地域的高管相互交流思想的主要方式,通常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但是在培训领域鲜有使用。因为在人们的思维意识中,培训是长期的周而复始的知识的灌输,这类培训通常被定位为应试教育。然而,社会技能理论培训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它的培训群体是社会技术人员。对于他们来说,参加培训的目的并不是为参加考试来获得资格证书,而是通过培训加深对技术理论的工作应用。对于社会技术人员的培训,要清楚他们需要的不单单是知识的灌输,更多的还是不同领域的交流沟通,这与高科企业的交流模式有相同之处,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地尝试引入视频会议式的多媒体模式来为社会技能理论培训服务。电子技术公司可以找准这一市场缺口,为培训机构打造视频会议式多媒体教室,只需要提供投影仪、屏幕和安装视频软件等即可。一些高质量受欢迎的课程可以通过视频会议式多媒体设备实现异地共享,甚至还可以实现现场的异地交流和实时参与。试想,如果这种方式在视频连接中不存在技术障碍,那么对一个地区来讲,它的社会技能理论培训可以共享多区域的课程资源,这对于学员来讲是一笔用金钱无法买到的知识财富。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开阔学员的眼界,还可以促进学员的跨区域交流合作。尤其在现在中央加快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相同领域不同区域的社会技术人员之间对于政策制定、企业发展规划的实时交流和理解对于京津冀的发展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每一次视频会议都是一次形式简单化的跨区域研讨会,为各地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培训机构应该打破自我约束的传统讲授模式,打开对外开放的窗口,多借助外来的力量来强大自己。既不敝帚自珍,也不妄自菲薄,积极融入与电子技术公司的合作,打造现代化的视频会议式多媒体教室。

  二、创新型社会技能理论培训多媒体教学的成果

  社会学理论范文9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four phases of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nstructs the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in 15 parts, discusses the organic unity of the methods, standards and theoretical system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road and the great banner.

  Key words: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DENG Xiaoping’s Theory;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atives”; the outlook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seeking truth from fac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观念之一。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要求比较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这一新观念。比较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这一新观念,对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那么怎样才能比较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呢?我们认为首先必须了解这一理论体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其次要弄清这一理论体系的内容和结构;再次是把握这一理论体系的方法和标准;最后是弄清这一理论体系与发展道路和伟大旗帜的有机统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毛泽东时期的探索阶段;第二阶段是邓小平时期的形成阶段;第三阶段是******时期的发展阶段;第四阶段是******时期的完善阶段。

  1.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1953—1976)

  笔者把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和发展的一个阶段,是从历史前提和理论渊源的角度来理解和把握的。毛泽东虽然没有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但他提出了走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的思想,还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并为此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虽然出现过严重失误,但毛泽东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写出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两篇光辉着作,这两篇光辉着作集中体现了这一探索成果。毛泽东对中国自己建设道路的探索成果完全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萌芽。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阶段(1977—1992)

  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者。邓小平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者,除了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和高超智慧这一主观条件外,主要是由当时的时代背景所决定的。第一,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时代主题已从战争与革命转化为和平与发展;第二,国内情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已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了改革开放;第三,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建设有了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深刻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条件,他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者,但邓小平理论不能等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一个伟大成果。邓小平不仅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并且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第二次飞跃。邓小平理论的主要特点是,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尤其是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如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理论、市场经济理论、民主法治理论、两手抓的理论、一国两制理论、外交理论和党的建设理论等等。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标志我们认为是1992年的南方谈话[2]370-383。南方谈话不仅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从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而且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而解决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最根本的是经济体制模式问题,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正好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模式这一根本问题。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她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M)]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阶段(1992—2002)

  以******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这种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党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和对党的现状的科学分析的成果,也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科学认识的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不等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是以******为代表的党中央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所创造的全部新思想、新观念和新论断的总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二个伟大成果。这一成果的理论特点是,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规律。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阶段(2003—现在)

  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第三个伟大成果。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在吸收人类现代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为解决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问题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统筹协调。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特点是,科学回答了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和为谁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萌芽于毛泽东,形成于邓小平,发展于******,完善于******。这里讲的发展和完善都是相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还没有结束,因此,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任务还在继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和结构

  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所以它的内容和结构也是经常变动发展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3]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大体系,它是由若干小体系组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本身都有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人们构建的。在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问题上,学术理论界有不同见解。有的主张按基本观点构建,有的主张按基本理论构建,有的主张按基本范畴构建,有的主张按理论板块构建,有的主张按理论的不同层次构建[4]。我们主张按理论板块构建。我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和结构是由以下理论板块组合的。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37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从而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道路,指明了方向,奠定了理论基石。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必经的一个阶段。这一理论是对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这一判断为我们制定正确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具体制度的改革,是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开放也是改革,是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途径。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有机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或经济运行模式。市场运行机制就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实践上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5.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和前提。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毫不动摇地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6.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要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要兼顾效率与公平,防止两极分化。要努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7.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

  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8.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最重要的是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9.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理论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但要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还要建设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要坚持走文明发展道路。

  1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和谐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11.社会主义外交关系理论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

  12.“一国两制”和祖国和平统一的理论

  这一科学构想已在香港、澳门顺利实现。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保持了繁荣与稳定。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将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不放弃,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反对“台独”分裂活动。

  13.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

  加强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国防建设,坚持把我军建设成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人民军队。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加快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

  14.社会主义依靠力量理论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它的依靠力量越来越广泛: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新的社会阶层,充分发挥他们的历史主动精神;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谁也离不开谁;依靠拥护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15.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

  中国共产党必须适应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新要求,加强和改善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上述15个方面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和结构。这一体系或结构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第一个理论板块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其他14个理论板块虽然仅限于某一领域,但都是围绕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展开的,它们共同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把不同的理论板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方法和标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方法和标准是指创立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所运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我们认为创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

  解放思想就是要求人们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解放思想就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无限发展、永无止境的过程。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探索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或规律,并以此作为行动的向导。与时俱进就是要求理论不断地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揭示时展的客观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向前发展,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求真务实就是要求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这四者的核心是实事求是,或者说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等内容。

  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国化表述,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和精髓。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三大理论成果和15个理论板块,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一方面,三大理论成果和15个理论板块的创立和发展是掌握和运用实事求是的结果;另一方面,实事求是又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中的各个方面。

  实事求是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毛泽东在吸收这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并把它确立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在这一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毛泽东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正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才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多种原因,毛泽东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文化大革命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在实事求是前面加了解放思想。也正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才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才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一大理论成果。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后面加了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二大理论成果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这一思想路线的指导下创立的。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了这一思想路线,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求真务实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三大理论成果即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这一思想路线的产物。总之,始终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大理论成果和15个理论板块的是实事求是。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三大理论成果和15个理论板块的历史联系和逻辑联系。由于把握了这一精髓,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

  要判断我们是不是做到了实事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是科学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毛泽东说:“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5]他又说:“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6]这里的社会实践是指人民群众的实践,人民群众实践的结果体现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综合国力提高的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程度。这就是说社会实践标准也就是“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社会实践标准的具体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至今已有整整30周年。在这30年里,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和发展,国民经济保持了年均9.7%的快速增长[7];综合国力已成为世界第四;人民生活水平以年均6.7%的速度提高,人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举世公认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的。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伟大旗帜的有机统一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3]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的有机统一。

  旗帜指引方向,旗帜凝聚力量。我们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旗帜,是因为这面旗帜上写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因为它能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力量,是因为它能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引正确的方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统一的。旗帜是一个载体,它上面承载着发展道路和理论体系。发展道路和理论体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区别只是在理论层次上略有不同。发展道路是实践形态的理论,是指路线、方针、政策和纲领。是理论与实践的中介。理论体系是发展道路的提升,是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纲领。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唯一正确的道路。只有坚持这条道路,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人的全

上一篇:孩子近视率连年上升,如何才能护眼学习两不误?
下一篇:《上海滩续集电影》高清电影网盘分享128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