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的故事有哪些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8-15
手机版

  12个月,24首诗,在诗词中留住最美好的时光,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古典文学与诗词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去追赶时间的急流,尽管是那样地用力,还是被远远地抛在了后头。我那日记的小船,为什么比白云还要缓慢?因为它喜欢在遗忘的沙洲上停搁,或是在冥想的旋涡中打转。——顾城《一月四日日记》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李商隐《二月二日》

  我把天空和大地打扫干干净净,归还给一个陌不相识的人,我寂寞地等,我阴沉地等,二月的雪,二月的雨。——海子《黎明》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刘克庄《莺梭》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郑愁予《错误》

  四月,花儿吐艳、柳枝婀娜,碧水传情、山峦叠翠,处处芳菲浸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五月的风,清爽宜人;五月的雨,浓烈清新;五月的青春,神采飞扬;五月的芬芳,沁人心脾。五月黄梅肥,终朝密雨微。绿苔侵竹阁,润气裛(yì)人衣。背陇沾牛去,衔虫湿燕归。高山发瀑水,夜涨入吾扉。——梅尧臣《宣州杂诗》

  我怎么能够把你来比作夏天?你不独比它可爱也比它温婉,狂风把五月宠爱的嫩蕊作践,夏天出赁的期限又为免太短。——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六月恍如仙境,令人心驰神往。望不尽的莽莽苍苍,涌涌荡荡;望不尽的顷千绿色,万紫碧光。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我见过相当多的郁郁寡欢者,也见过一些把皮肤和毛发弄得怪异的人,似乎要做孤独,这不是孤独,是孤僻,他们想成为六月的麦子,却在仅长出一尺余高时就出穗孕粒,结的只是蝇子头般大的实。——贾平凹《孤独地走向未来》

  走进生机盎然的七月,走进滚烫的诗行,倾听柳荫深处抑扬顿挫的蝉鸣,挟裹着不安分的飞翔。

  七月新秋风露早,渚莲尚拆庭梧老。

  是处瓜华时节好,金尊倒,人间彩缕争祈巧。万叶敲声凉乍到,百虫啼晚烟如扫。箭漏初长天杳杳,人语悄,那堪夜雨催清晓。——宋·欧阳修《渔家傲》

  我的一生本来可以有,不同的遭逢,如果在新雨的荷前,你只是静静地走过,在那个七月的午后,如果,如果你没有回头。——席慕蓉《无怨的青春》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不用看书帙(zhì),偏宜上酒楼。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严维(一作张谓)《同王征君湘中有怀》

  从没有人说过八月什么话,夏天过去了,也不到秋天。但我望着田垄,土墙上的瓜,仍不明白生活同梦怎样的连牵。——林徽因《八月的忧愁》

  九月,秋高气爽的季节,九月,硕果累累的季节。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我把路修到山上采果子给你我摘果子从那些死了的树上一百年前鲜艳的果子我把它给你我的孩子你的头发一直垂到地上一直垂着抬起头来对我慢慢微笑——顾城《九月》

  十月的秋,到处都是秋天的味道,灰白色的天空,飘渺的空气,在我看来是一个个性多愁善感的季节,与我一样,如此多情。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鵾(kūn)鸡晨鸣,鸿雁南飞。鸷鸟潜藏,熊罴(pí)窟栖。钱镈(bó)停置,农收积场。逆旅整设,以通贾商。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冬十月》

  在十月份的时候,我到河边的草地里摘葡萄,摘下来的那一串串葡萄是因为其美丽和芬芳,而不是因为可以用作食物而珍贵。——梭罗《瓦尔登湖》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白居易《冬至宿杨梅馆》

  十一月中旬,晴暖如春,明明指的是爱情。——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十二月,北风呼啸,万物沉睡,时间又悄悄走过了一年。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白。——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十二月的白色夜晚,迷雾笼罩着看不清你的脸,我们说谎开始一个真实的故事,以为你仍活在那个不眠的城市,走过了多少地方几座城,没有你的地方都大雪纷飞,请你告诉我明天怎么办。——张尧《十二月》

  一、出自神话传说的典故

  1.腾蛟起凤:

  《西京杂记》卷二说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又说杨雄作《太玄》,梦见自己吐出凤凰,飞集书上。《滕王阁序》借此形容孟学士文章.之美。

  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相传衡山有回雁峰,雁至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归。《滕王阁序》.借此说明水边断断续续地传来一阵阵惊寒的雁声。

  3.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古代传说广州有水名贪泉,人喝了这里的水就会变得贪婪。《庄子.外物》记载的处在涸辙里的鲋鱼求救的故事。《滕王阁序》借此表达作者不甘沉沦的思想。

  4.喜托龙门:

  传说鲤鱼跳过龙门,就可以变为飞龙。《滕王阁序》借此表示,由于谒见了名人而抬高了自己的身价。

  5.紫电清霜:

  《中华古今注》说,吴大帝孙权有宝剑六,其二名紫电。据《西京杂记》卷一云,汉高祖斩白蛇剑,每十二年一加磨,锋刃常莹若霜雪。

  6.望帝春心托杜鹃:

  传说中的古代蜀帝,名杜宇,死后其魂化为杜鹃,又名子规,啼声甚哀。

  7.蓝天日暖玉生烟:

  《长安志》云:“蓝天山在长安县求南三十里,其山产玉,又名玉山。”

  8.沧海月明珠有泪:

  化用南海鲛人得故事。《博物志》云:“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能泣珠。”

  9.江娥啼竹素女愁:

  江娥,一本作“湘娥”,舜之二妃,舜崩,二妃以泪挥竹,竹尽斑。素女,古代神话中女神,善鼓瑟。

  10.女娲炼石补天处:

  共工氏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女娲于是炼五彩石补天。

  11.吴质不眠倚佳树:

  月宫里的吴质,靠在树上不睡觉。

  12.乌鸟私情:

  乌鸟反哺之情。

  13.死当结草:

  《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晋大夫魏武子与临死时,嘱咐他儿子把武子的爱妾杀了殉葬。魏子没有照办而把她嫁了出去。后魏子与秦将杜回作战,看见一个老人纬草,把杜回绊倒,杜回因此被擒,魏颗夜梦这个老人,说他是那个再嫁之妾的父亲。后比喻真心实意地感恩报德。李密《陈情表》:“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14.比干:

  商朝纣王的叔父。《史记·殷本经》载,纣王淫乱,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迺(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

  15.思舜帝殛鲧用禹之义:

  鲧因治水无功,被舜杀死;后来舜又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

  16.楚杀得臣而文公墓:

  春秋时楚国大将得臣,带兵同晋文公作战失败,楚成王逼他自杀;晋文公听到了这个消息极为高兴。

  17.飞霜六月邹衍:

  邹衍,战国人。相传他对燕惠王很忠心,燕惠王却听信谗言把他囚禁了。他入狱时仰天大哭,正当夏天,竟然下起霜来。

  18.东海曾经孝妇冤:

  事见《汉书·于定国传》,记东海孝妇蒙冤被杀,郡中大旱三年。

  19、.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我已矣夫:

  凤鸟不飞来,黄河不出现八卦图,我要完了。传说凤鸟在舜的时代和周文公时代出现过。凤鸟的出现,象征着天下太平,圣主将要出世。又上古伏羲时代,黄河中有龙马背上驮着八卦图出现,“图”的出现,是“圣人受命而王”的预兆。

  20、若敖之鬼馁而:

  《左传·宣公四年》,楚国令尹子良的儿子越椒长相凶恶,子良的哥哥子文认为越椒长大后会招致灭族之祸,要子良杀死他,子良没有依从。子文临死时说:“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

  21.地崩山摧壮士死:

  相传秦惠王想征服蜀国,知道蜀王好色,答应送给他五个美女。蜀王派五位壮士去接人。回到梓潼的时候,看到一条大蛇进入穴中,一位壮士抓住了它的尾巴,其余四人也来相助,用力往外拽。不多时山崩地裂,壮士和美女全被压死,而山分为五岭,入蜀之路遂通。

  22.连理枝、比翼鸟:

  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思爱夫妻的比喻。相传旧中国时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凭。韩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游玩时自投台下,大家拉他衣服,结果撑是跌下去,死了,留下遗书说是与韩凭合葬,康王却把他们分葬两处。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天就长得很粗大,两棵树的根和枝交错在一起,树上有鸳鸯一对,相向悲鸣。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23.虞美人:

  罂粟科一年生丛生草本花卉,亦称丽春、寒牡丹。相传此花系西楚霸王项羽爱妾虞姬自刎坟下碧血所化,故有闻虞兮歌而起舞之说。辛弃疾有诗曰:“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只今草木忆英雄。”亦有英雄惜英雄之意,清代有人以虞姬口吻赞诗曰:“君王意气江东,贱妾何堪入汉宫。碧血化为江上草,花开更比杜鹃红。”该诗角度新颖,情切动人。

  24.精卫:

  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南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25.碧血、苌弘化碧:

  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语出《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也用“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窦娥冤》:“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朱敦儒《木兰花慢》:“化碧海西头,剑履问谁收。”

  课外补充

  27.沉鱼

  春秋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

  28.落雁

  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宁。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王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而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的代称。

  29.闭月

  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养女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婵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30.羞花

  唐朝开元年间,有一美女叫杨玉环,被选进宫来。杨玉环进宫后,思念家乡。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起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这时,被一宫娥看见,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羞花”称号由此而来。

  31.抱柱

  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以喻坚守信约。李白《长干行》:“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

  32.金鸡

  古代流传天鸡星动就要大赦,所以古人便在大赦日竖起长竿,在竿上立一金鸡,把该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们宣布大赦令。后便以“多鸡”借指大赦令。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33.烂柯

  古代神话传说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于是就坐下来听他们唱,小孩给他一个像枣核的东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饿了。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来,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他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后便以“烂柯”喻离家年久。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二、出自历史故事的典故

  34.龙光射牛斗之墟:

  《晋书.张华传》记载:牛、斗二星之间常现紫气,张华请南昌人雷焕来看,雷焕说那是宝剑的光芒上通于天。后来果然在南昌的丰城地下掘出了双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宝剑出土后,星间紫气也消失了。《滕王阁序》借此来夸赞洪州地方很灵异。

  35.徐孺下陈蕃之榻:

  《后汉书.徐稚传》记载:徐孺,名稚,字孺子,南昌人,东汉时名士,家贫,常亲自耕种,德行为人所景仰。当时陈蕃为豫章太守,素来不接待宾客,专为徐孺设置一塌,平时挂起,只有徐孺来访才放下。

  36.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日下,指京都,云间,指江苏松江。《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张华)坐。张令其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口:‘日下荀鸣鹤。’《滕王阁序》借此表现作者期望自己被召见的心志。

  37.奉宣室以何年,屈贾谊于长沙:

  《史记。贾谊传》记载,贾谊曾任太中大夫,对当时国家大事多所建议,一时深受器重,后受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汉文帝时,贾谊迁谪长沙,四年后,文帝把他征回长安,召见于宣室。

  38.冯唐易老:

  冯唐,经常因为这样几篇文字而被人提到:其中一篇是初唐四杰之一的少年天才王勃所作的《滕王阁序》,在这篇传世杰作中,王勃发出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感慨;一篇是苏轼的《江城子/江神子密州出猎》中的一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也提到冯唐此人;还有一篇是左思在《咏史》中所叹:“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冯唐以孝行著称于时,被举荐做了中郎署长,侍奉汉文帝。汉文帝说:“我就得不到廉颇、李牧这样的将领,如果有这样的将领,我难道还忧虑匈奴吗?”冯唐说:“臣诚惶诚恐,我想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不会任用他们。”汉文帝大怒,起身回宫。过了好长一会儿,才又召见冯唐,责备他说:“你为什么当众侮辱我?难道就不能私下告诉我吗?”冯唐谢罪说:“我这个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讳回避。我认为陛下的法令太严明,奖赏太轻,惩罚太重。由此说来,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是不能重用的。” 文帝听了冯唐的劝谏很高兴,当天就让他拿着汉节出使,前去赦免魏尚,重新让魏尚担任云中郡郡守,冯唐也被任命为车骑都尉,掌管中尉和各郡国的车战之士。汉景帝即位,让冯唐去做楚国的丞相,不久又被免职。  汉武帝即位后,征求贤良之士,众人举荐冯唐。冯唐这年已90多岁,不能再做官了,于是任用他的儿子冯遂做了郎官。

  39.李广难封:

  李广千百年来,李广成为怀才不遇的典型,而王维更是以一句“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作为这场两千年前的封侯之争的结论。

  《史记·李将军列传》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裏,徙成纪。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后韩将军徙右北平。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后二岁,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出击匈奴,广数自请行。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是岁,元狩四年也。

  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飞将军”五战匈奴,三次无功而返,两次全军覆没。

  40.窜梁鸿于海曲: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封修远伯,使奉少昊后,寓於北地而卒.鸿时尚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 后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於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它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於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

  埶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娉之.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妻乃跪黙下请曰:「窃闻夫子高义,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今而见择,敢不请罪.」鸿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名]孟光. 居有顷,妻曰:「常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何为默默?无乃欲低头就之乎?」鸿曰:「诺.」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仰慕前世高士,而为四皓以来二十四人作颂。

  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曰:「陟彼北芒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人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乃易姓运期,名燿,字侯光,与妻子居齐鲁之闲.

  遂至吴,依大家鮧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於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乃方舍之於家.鸿潜闭著书十余篇.疾且困,告主人曰:「昔延陵季子葬子於嬴博之闲,不归乡里,慎勿令我子持丧归去.」及卒,伯通等为求葬地於吴要离頉傍.咸曰:「要离烈士,而伯鸾清高,可令相近.」葬毕,妻子归扶风.《后汉书。梁鸿传》

  41.孟尝高洁:

  《后汉书.孟尝传》记载,东汉人孟尝,为官清正廉洁,但不被重用,后来归田。作者借此来反衬自己不甘沉沦的思想。珠还合浦:合浦盛产珍珠,因官吏贪污,珍珠迁徙到交趾,从此合浦民贫无以为生。孟尝任太守之后,革除弊政,惩治腐败,珍珠又回到了合浦。后喻离人复回。

  42.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晋书.阮籍传》记载,阮籍独自驾车出行,在无路可走时便痛哭而返。

  青眼

  《晋书.阮籍传》载,阮籍不拘礼教,能为青白眼。见凡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嵇康赍酒挟琴造访,籍大悦,乃对以青眼。青眼,眼睛正视,黑眼珠在中间。后因以“青眼”称对人的器重或喜爱。杜甫《短歌行》:“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阮籍一向蔑视礼教,好酒,醉后便睡在卖酒的美妇身旁,因其行为怪异,美妇的丈夫也不认为他有什么不轨。一次,他嫂子要回娘家,按照礼数,男女有别,他不得去送行,可阮籍不仅为嫂子饯行,还特地送她上路。一些道学夫对此指指点点,阮籍满不在乎地说:“孔孟礼教,与我何干。” 还有一次,他听说隔壁有一未嫁之女因病夭折,竟也不顾世人议论,跑到灵前大哭一场,尽哀而还。 一天,阮籍和友人在下棋,忽然有人来报其母去世,友人知其事母至孝,力劝他速速回家,阮籍则坚持下完棋,然后饮酒三斗放声大哭并吐血。母亲去世,他并不特别安排丧事,友人裴楷前来吊唁,却只见阮籍醉卧在地,裴楷依礼教跪地哭悼,哭完就走,也并不在乎阮籍对他的不理睬。阮籍在服丧期间,依然无视礼法,我行我素,参加司马文王的宴会,喝酒作乐,但他这些无视礼教的行为在当时却得到了上流社会的认同。

  拆墙办公

  阮籍曾到山东的东平游玩过。一日,他漫不经心地对司马昭说很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司马昭立即让他到东平做官。 阮籍骑着毛驴到了东平衙门,发现办公之地全由层层的墙壁隔开,官员彼此不便沟通,办事效率极低。阮籍于是下令拆了所有墙壁,办公环境一下大为改观,宽敞明亮,官员也不再敢偷懒,效率大增。做完这一切后,阮籍在东平逗留十来天后,就骑着驴儿回到洛阳。

  醉酒拒亲

  司马昭一直想拉笼阮籍,有人就给他出了个主意,与阮籍联姻,司马昭觉得此计甚妙,就派人到阮籍家提亲,要娶他的女儿为媳。阮籍很清楚司马昭的用意,他根本就不想结这门亲,但又不能得罪司马昭,于是,他就拿出了绝招——“醉酒”。他开始每天拼命地喝酒,每天都是酩酊大罪,不醒人事,一连60天,天天如此,那个奉命前来提亲的人根本就没法向他开口,最后,只好回禀司马昭,司马昭无可奈何地说:“唉,算了,这个醉鬼,由他去吧!”

  口哨传情

  阮籍嗜烈酒、善弹琴,喝酒弹琴往往复长啸,即吹口哨。据《世说新语. 栖逸》记载:阮籍吹的口哨可以传几百步远。一次,阮籍去拜访苏门山中的一位真人,他对着真人谈天说地,激扬文字,可真人却似听而不闻,一声不响,连眼珠子都不动一下。 阮籍无奈,就干脆对着真人吹起了口哨,这下真人开了尊口:“请再来一次。”阮籍再次长啸,然后就下山了。到了半山腰,山谷中忽然回荡起优美的啸声,阮籍抬头望去,原来是真人在长啸不矣,幽妙和谐。受到真人啸声的感染,阮籍写出了著名的《大人先生传》。继阮籍后,吹口哨便在士族青年中流行起来。

  43.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汉书.终军传》记载,汉武帝想让南越王归顺,派终军前往劝说,终军请求给他长缨,必缚住南越王,带回到皇宫门前。《滕王阁序》借此表达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

  44.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宋书.宗悫传》记载,南朝宋人宗悫,少年时很有抱负,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滕王阁序》借此表达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秋风曲》陆游“拾萤读书定何益,投笔取封当努力。”

  45.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晋书.谢玄传》记载,晋朝谢安曾问子侄们:为什么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后半句出自《烈女传.母仪传》记载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作者借此表达有幸在宴会上结识了各位名士。

  东山再起:

  谢安因病辞官隐居,朝廷召请不出。好友高崧送他时,对他说:你过去屡违朝旨,高卧东山,都说你对不起苍生,现苍生又将怎样对得起你呢.谢安听后很惭愧。复出后谢安屡立大功,官至司徒,对东晋的稳定起了很大作用。后喻重新出仕。

  咏絮才:

  典出《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6.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

  《史记.司马相如传》:“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又云:“相如即奏《大人赋》,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这两句是说,未遇推荐之人,只能赋凌云之赋而自惜。

  47.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列子.汤问》记载的高山流水的故事。这句的意思是说既遇知音,就在宴会上赋诗作文,不以为惭。

  48.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晋书.王羲之传》记载的兰亭集会的情况。《晋书.石崇传》记载:“崇有别馆,在河阳之金谷,一名梓泽。”这句是说,名胜之地,终难免于荒芜。

  49.陶朱: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国宛邑人。他是中国古代商人的圣祖,人称陶朱公。

  范蠡看到越王勾践运用计然的理论治理国家,使越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十分感慨地说:“计然的策略有七种,越国只动用了其中的五条就取得了如此满意的效果,我打算也用这些策略来发家致富。”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范蠡改换姓名,到了齐国就化名为鸱夷子皮,到定陶又化名为朱公,乘坐扁舟往来于江湖之中,从事商业经营活动。以“陶朱”为富人的代称。

  猗顿:

  春秋鲁国人,大畜牛羊于猗氏南部,积累许多财物。

  50.轻伯夷之义:

  商朝末年诸侯孤竹君的长子认为武王伐纣不义,商朝灭亡后,以不食周粟表明自己的义,两人隐山采薇而食皆饿死在首阳山上。后为志行高洁的典范。孤竹夷齐。

  采薇

  借指陷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陷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孟郊《感怀》(之五):“举才天道信,首阳谁采薇。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归。”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51.三径就荒:

  汉朝蒋诩隐居之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少数人来往。以“三径”指隐士所居。

  52.三顾频烦天下计:

  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

  53.出师未捷身先死:

  诸葛亮对此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卒于五丈原军中。

  54.两朝开济:

  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支撑困难局面。

  55.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宋文帝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结果落得北望敌军仓皇失措。封狼居胥,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封山归去。南朝宋文帝命王玄谟北伐,玄谟陈说北伐的策略。文帝说:“闻王玄谟称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

  辞甲第:

  汉大将军霍去病屡建奇功,汉武帝要为他修建府第,他辞谢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后以“辞甲第”为一心为国不顾个人利益的典故。

  斩楼兰:

  “斩楼兰”是用作杀敌建功的典故,出自于《汉书.傅介子传》,又见于《汉书.西域传》。

  西汉时期,楼兰和车师两个小国,地处通往西域的要道。汉武帝派兵征服了这两个小国,楼兰国王去世后,新楼兰王受匈奴使者的指使,背叛汉朝,多次杀死汉朝前往大宛的使臣。汉朝准备派人征服楼兰。这时朝廷有个骏马监的小官傅介子,自告奋勇,要求出使大宛。大将军霍光见他如此有胆识,便让他副食人马前往大宛。傅介子马到成功,不但使楼兰王谢罪,而且趁着夜幕,率领士兵杀死了匈奴使者,平安到达了大宛。汉昭帝以后,楼兰国仍反复无常。大将军霍光又派傅介子带着大批珍贵礼品和精干的勇士,前往西域,宣称此行专程赏赐属国。楼兰王十分贪财,一点防范也没有。傅介子在驿馆布下埋伏,再请楼兰王赴宴。最后杀死了楼兰王,平定了楼兰,建立了战功。

  唐代张九龄《送赵都护赴安西》运用了这个典故:‘自然来月窟,何用刺楼兰。” 而诗仙李白的名篇《塞下曲》也有:“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的诗句,同样也运用了这个典故。

  56.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廉颇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在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状况。“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喜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赵王以为老,虽不召。”

  57.画图省识春风面:

  汉元帝因宫女很多命花师一一画像供自己挑选。宫女们为得到皇上宠幸,纷纷向画师行贿,独有王昭君自恃貌美,不肯行贿,画师故意将她画丑了,未被召幸。后匈奴单于呼韩邪来朝,求美人为阙氏,元帝派昭君去。临行时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元帝很后悔,但已无法挽回。

  58.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仲谋,孙权的字。他曾在京口建立乌都,并曾打败来自北方的军队。

  吴钩 泛指宝刀、利剑。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吴作钩者甚众。”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杀其二子以衅金,遂成二钩献于阖闾,诣宫门而求赏……乃赏百金,遂服而不离身。不平凡的来历铸就了一柄宝剑,成了渴求建功立业者的利器。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启遍,无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59.季鹰归未:

  季鹰,张翰,据《晋书·张翰传》记载,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想到家乡吴中的鲈鱼等美味,遂弃官而归。

  莼羹鲈脍

  指家乡风味。典出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或《晋书?张翰传》)。“(张翰)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归。”菰菜羹:菰菜、莼羹。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例如,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徐自华《慧僧先生解职归见》:“转瞬西风又起,忽摇动莼鲈乡思。”

  60.求田问舍:

  据《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载,许汜曾向刘备抱怨陈登看不起他,“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不下床”。刘备批评许汜在国家危难之际只知置地买房,“如小人(刘备自称)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求田问舍,置地买房。刘郎,刘备。

  61.青梅煮酒:

  刘备能做大事,策划大动作,谨慎缜密,耐力很强。曹操,豪爽进取,竞争力强,敢作敢为,有大将之风。

  62.树犹如此:

  《世说新语?言语》中有记载,桓温在北伐时路过金城,见到自己早年栽种的柳树已经有十围那么粗壮,不由得感慨:“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63.周公吐脯:

  《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64.长城:

  《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缄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65.折腰:

  《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66.击楫中流

  也作“中流击楫”,楫,船桨。出自《晋书·祖逖传》:“(逖)仍将本留徙部曲面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借指决心报效祖国,收复失地。文天祥《贺赵侍郎月山启》:“慨然有神州陆沉之叹,发而为中流击楫之歌。”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课外补充

  67.倒屣

  急于迎客,把鞋穿倒。表示热情迎接宾客。《三国志.魏书.王粲传》中说,蔡邕十分赏识王粲的文才,听说王粲上门求见,他来不及穿好鞋子,倒拖着就出门迎接。王维《辋川别业》:“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又作“倒履”。

  68.箪瓢陋巷:

  孔子的学生颜回,住在陋巷里,“一箪食”,“一瓢饮”用竹筐盛饭吃,用瓢舀水喝.生活穷苦。他却心甘情愿,感到心中舒畅。后喻安贫乐道。

  69.负米百里:

  孔子的弟子子路非常孝顺。因为家贫,自己吃糠咽菜,而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米回来供养父母。亦省作“负米”。后表示孝顺父母尽心竭力。

  70.负荆请罪:

  廉颇耻居上卿蔺相如之下,扬言当面羞辱相如。相如为了国家利益,不计私仇,对廉颇一再忍让,终使廉颇深受感动,袒露上身,背上荆条,上门谢罪,并与相如结为“刎颈之交”。后以此表示向人认错道歉。

  71.剪发待宾:

  晋陶侃家贫,一次连日大雪,家中断炊,却来了贵客,陶母为使儿子不致失礼,剪下头发换取酒菜,款待客人。后以此为称颂贤母的典故。

  72.攫金:

  齐国有个人,在市上出售的金器拿走,被捉。吏人问,金子有人看着,你怎敢公开攫取呢.他说他取金时,不见人,只见金。后喻因利欲熏心而不顾一切。

  73.屈子沉湘:

  楚国的屈原,正直忠贞,忧国爱民。曾遭诬陷被放逐;又受到谗言毁谤,再度被贬谪到江南。因理想无法实现,国亡无力挽救,愤而投罗江而死。后表忠良因忧国忧民而激愤献身之典型。

  74.苏武节:

  汉武帝派中郎将苏武执节出使匈奴,被扣十九年,流放北海牧羊,并断食。苏武啮雪、吞毡、掘野鼠吃以活命。后以“苏武节”为称美忠贞节操之典。

  75.网开三面:

  相传商汤在野外见捕鸟的人四面张网,他叹惜这样做会把鸟捕尽,于是下令把网拉开三面,只留一面。后以“网开三面”喻指宽刑和施行仁政。

  76.温席扇枕:

  汉黄香,江夏安陆人,九岁失母,父老家贫,尽心奉养,夏天为父扇凉床枕,冬天以身温暖床席。乡人称赞孝顺。后以此为事亲至孝的典实。

  77.巢父洗耳:

  巢父为上古高士,与许由为友。尧要将帝位禅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告诉巢父,巢父批评他隐匿不深才被尧发现,并说,你不是我真正的朋友。便到水边洗耳。又说巢父即许由,因许由夏常居树巢,故亦号巢父。后以之称颂隐士不近尘俗。曹植《七启》:“河滨无洗耳之士,乔岳无巢居之民。”

  78.宫中斩美人:

  孙武,精于兵法。吴王让他先操练宫女试试看。孙子以吴王宠姬为队长,选180人反复讲清阵法。击鼓向右,宫女大笑;孙子说这是为将之过,又三令五申的交代,再击鼓向左,宫女又大笑。孙子立斩二队长,以正军法。后表示军法严峻。

  三、出自文人词句的典故

  79.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彭泽,指陶渊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携幼入室,有酒盈樽。”这两句意思是说,滕王阁的宴集,胜过隐士的独乐。《水经注》记载:“睢水又东南流,历于竹圃。水次绿竹荫渚,青青实望,世人言梁王竹园也。”

  80.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曹植《公宴诗》有诗句:“秋兰披长坂,朱华冒绿池。”钟嵘《诗品》记载:“宋临川太守谢灵运,其源出于陈思(曹植)。”这里是借曹植来比拟与会的文士将对后代文坛产生影响。

  81.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溟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滕王阁序》借此表达作者不甘沉沦的思想。

  82.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论语.季氏》记载:“(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滕王阁序》借此说明自己将往海南接受父教。

  83.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钟嵘《诗品》说:“余尝言:陆才如海,潘才如江”这句是说,请各位竭尽文才,写出像潘岳、陆机那样的好作品。

  潘安名潘岳(公元247—公元300)西晋著名文学家,字安仁,籍贯:今河南省中牟县大潘庄,民间对潘岳最熟悉的是作为中国第一美男的身份,“貌若潘安”是中国人对于一位男子外貌最高的褒奖。潘岳在政治和为官方面也颇有建树,而其对妻子杨氏的忠一和深情,他和妻子杨氏12岁订婚,相爱终身.杨氏在潘岳52岁时逝世,他为她写的悼亡词情谊真挚,缠绵无尽,并未再娶。更成为千古佳话,有“潘杨之好”的评价;而其对母亲的孝心,更成为二十四孝中“辞官奉母”的主人翁,成为中华传统孝道的典范。

  掷果盈车

  少年潘安风流顽皮,喜欢挟牛皮弹弓到洛阳城外游玩,妇人们见着,竟手拉手围将起来,争相丢水果,这便是成语“掷果盈车”的由来。

  潘安小名檀奴,因为他长得美,在后世文学中,“檀奴”、“檀郎”、“潘郎”等都成了俊美情郎的代名词。韦庄写了一首《江城子》词:“缓揭绣衾,抽皓腕,移凤枕,枕潘郎。”在王实甫的《西厢记》里,也提到“看你个离魂倩女,怎发付掷果潘安” 。李后主的词《一斛珠》中言道:“嚼烂红苹,笑向檀郎唾。

  84.抚凌云而自惜:

  凌云,司马相如的赋。《史记·司马相如传》说,相如献《大人赋》。“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

  凤求凰

  临邛多富人,卓王孙僮客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请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临。临邛令不敢尝食,身自迎相如,相如为不得已而强往,一坐尽倾。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心说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令侍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

  当垆卖酒

  家徒四壁立。卓王孙大怒曰:“女不材,我不忍杀,一钱不分也!”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听。文君久之不乐,谓长卿曰:“弟俱如临邛,比昆弟假貣,犹足以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车骑,买酒舍,乃令文君当卢。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卓王孙耻之,为杜门不出。

  千金买赋

  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

  白头兴怨

  卓文君所作哀怒的《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如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徙徙。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85.周景王之无射:

  《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铸成“无射”钟。

  86.魏庄子之歌钟:

  《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给晋大夫魏绛。

  87.三尺

  三尺,也叫“三尺法”,是法律的代名词。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称“三尺法”。

  88.一春鱼燕无消息:

  秦观《鹧鸪天》词:“一春鱼燕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89.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我仰望它,愈望愈高,我钻研它,愈钻愈坚。

  90.君子之士,行其义也:

  《论语·微子》“君子之任也,行其义也。”

  91.云中谁寄锦书来:

  云中,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鸿雁从天上飞来。锦书,写在锦帛上的信。据《晋书》记载,窦滔妻苏氏曾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寄给她的丈夫。后用锦书代指妻子给在外丈夫的信。

  92.处凅辙:

  原指鲋鱼在水干涸了的车辙里,比喻人陷入危急之中。《庄子·外物》有鲋鱼在干涸的车辙力求活的寓言。

  93.素衣莫起风尘叹:

  意思是自己不会受京城坏风气的影响。语出陆机《为顾彦章赠妇》:“京洛多风尘,素(白)衣化为缁()。”比喻人受环境影响变坏。

  94.游刃有余:

  《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意为,骨节之间有空隙,刀刃很薄,用薄薄的刀刃游动与孔隙中是又有回旋余地的。现在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95.庄公晓梦迷蝴蝶:

  出《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合乎心意)!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惊喜的样子)。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万物融合为一)。

  96.五柳: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阅读下面诗回答问题“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负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97.东篱:

  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98.桃李

  喻指门生、学生。春秋时魏国有个大臣叫子质,他得势的时候,曾培养和保举过不少人。后来他因得罪了魏文侯,便独自跑到了北方。在北方他遇到个叫简子的人,就大发牢骚,抱怨那些受自己培养、保举的人不肯为他出力。简子听后笑着说:“春天种下桃李,夏天便可以在树下纳凉,秋天还可以吃到果子;可是,如果你春天种下的是蒺藜,那么,不仅夏天不能利用它,就是到了秋天它满身长的刺还会刺人。”接着简子又说:“所以君子培养人才要像种树一样,应该先选准对象,然后再加以培养。你选拔的人本来就是不应该选拔的啊!”这里简子以“种树”来比喻“育人”,既形象又深刻。后来,人们就把老师培育出的人才喻称为“桃李”。白居易《春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99.青青子衿:

  此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诗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100.呦呦鹿鸣:

  此句出自《诗经·鹿鸣》,原诗为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101.鸿雁:

  《汉书苏武传》,匈奴单于欺骗汉使,陈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红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如晏殊《清贫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红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102.尺素: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尺素”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如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索,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103.青鸾:

  《仙海经》载,西王母每次出行,都先让一只青鸾报信。后人便用“青鸾”“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如李商隐《无题》:“彭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04.双鲤: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双鲤”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105.劳歌:

  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许浑《谢亭送别》,回答后面的问题。

  谢亭送别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106.南浦:

  屈原《楚辞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南浦”指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后来常用来指称送别地。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107.阳关: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后来就把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作“围城”、“阳关”。

  108.风骚:

  原指《诗经》的《国风》,《楚辞》的《离骚》,后泛指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指文采。如毛泽东《沁园春》:“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109.雕虫:

  语出汉代杨雄《法言》:“童子雕虫篆刻,状夫不为也。”后来比喻微不足道的技术,多指文学技巧。阅读李货《南园》,回答后面的问题。

  南园十三首 李贺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当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110.鸿鹄;

  《史记陈涉世家》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涉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大泽乡。后来就以“鸿鹄”比喻有远大志向。如吴潜《八声甘州》:“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

  111.黍离:

  《诗经黍离》中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到长满禾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如许浑《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112.桑榆:

  《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数端,谓之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如王勃《滕王阁序》:“东榆已失,桑榆非晚”。

  113.商女:

  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王安石《桂枝香》:“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114.杜康:

  《说文解字》中说:古代的杜康(也叫少康)发明制作了箕帚和高粱酒。后就用“杜康”作为酒的代称。如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15.瑟瑟:

  愿为绿色宝石的名称,后来借指绿色。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16.鸡黍:

  《论语》载,子路随孔子出游时落了后,遇见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117.青梅竹马

  出自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

  118.问鼎

  《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问鼎,有凯觎周室之意。后遂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

  119.见背

  背,离开。谓父母去世。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父母见背。”

  120.逐鹿

  《汉书 蒯通传》:“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魏征《述怀》:“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红楼梦中宝玉与琪官交换汗巾子,是令读者难以忘怀的最具特色的一个段子。不过,一般或认为是宝玉与琪官之间男风轶事的插曲,或认为是把袭人托付给蒋玉菡做预先交换信物之举,甚或是兼而有之。不可否认,这些都是既有事实,但从其情节描写的离奇来看,若仅仅限于上述层面的解读也许还不能表达作者的良苦用心。其实,这是贾宝玉与蒋玉菡在冯紫英的主持下,进行的一次信息联合发布会。下面试图从不同侧面解读其中一些饶有兴趣的隐写。

  【198】首先,宝玉与琪官交换汗巾子,就是自证出身清白,为自己的蒙冤去昭雪。

  在第一篇中,讲到了宝玉被暴打,虽有他与金钏儿调情被妈妈王夫人发现,导致金钏儿挨一耳光继而跳井这一“潜科”作为诱因,然而直接触发他老爹搓火的则是:忠顺亲王长史官来贾府要人,说是宝玉与小旦琪官交往过甚,怀疑他把琪官藏于贾府房内,贾政认为是严重的“政治事件”,使其有切肤之痛而怒不可遏。这到底是咋回事?“戏中”的琪官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不妨从交换汗巾子中寻找答案。请看第28回的相关片段,也许从中抽丝剥茧能寻找出一些端倪。

  在冯紫英的答谢宴会上,他有一句陆放翁的改“良”版“花气袭人知昼暖”,薛蟠借机“无中生有”,冒出个所谓的“宝贝”来,有一番借题发挥的表演——

  奇怪的是,挨罚的不是蒋玉菡,而是薛蟠自己。此时,宝玉为躲避尴尬,借故短暂离席。

  原来,【199】宝玉的松花汗巾子本是袭人给的,松花色就暗含略带间或之绿,是他人强加于宝玉的。这与宝玉被暴打时下身内里穿着一件绿纱小衣儿的表现手法很相似,就有暗示贾政对宝玉身世的不纯仍持有怀疑,认为宝玉是“顽石”,或者说是对王夫人的某种不自信。而袭人在贾母房中当丫鬟时原名却叫珍珠,是授让给宝玉后才改叫袭人的。由前面的解读可知,宝玉才是颗根正苗红的真珠。本应是满身透亮遍红的宝玉,袭人给他的汗巾子却是松花绿,如此产生了真珠与假珠之间的疑惑,这事非同儿戏,可谓是牵涉到贾家荣府的传承问题,为此贾政还专门“请教”了王夫人和宝玉为何“袭人”的取名那么刁钻(待后面详解),但袭人总比原名“珍珠”的语气要柔和得多,以“究竟也无碍”才勉强保留未改,好孬总算先把最要紧的真假搁在了一边,因此珍珠之名仍暂且继续维持委以“袭人”之尊,姑且认同大家舆论。而宝玉的血液无染,已不言而喻。其中,贾母也了解宝玉及其大哥贾珠其生产全过程的真相,因此把丫鬟珍珠交给宝玉,以此举凸显宝玉才是名副其实的“真珠”,而从另一侧面也间接推测贾珠乃假珠。这就是在最末一回里“宝玉,即宝玉也”这句看似咸淡总相宜的感叹之一弦外音。另外,还有一个公众认可的人物,那就是作为第三方的冯紫英(前面已经解读过,他像是一个报幕男神)作为直接证人具有民间公信力,并且有薛蟠作为第二证人,这也符合证人数量的最低要求,避免了被误判为只是孤证不可采信的尴尬!如何证明?就是蒋玉菡与贾宝玉换汗巾子,把他那块大红的解下来给宝玉系在腰间以示佐证,以这种方式对外公开宣示:原来宝玉的身世应该没问题,衔玉而生,根正苗红,只是因为母亲王夫人曾经有劫,才被父亲贾政迁怒于他,无辜受皮肉之苦。原来,蒋玉菡对宝玉的这一默契配合,就是在对冲原来袭人给他汗巾子是松花绿的固有印象的矫正。尤其是,琪官和蒋玉菡虽同为一人,而宝玉却不能对上号的特别描写,就是在刻意强调他们原来连一面之交也没有,根本不曾相互交通串信,以此显示公允。【200】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宝玉为了彻底摆脱那些所谓“扇子玉坠”之类对他的牵连,在他与琪官交换汗巾子之前,还特地把他那块随身的玉玦扇坠也从袖内取了下来,一并给了蒋玉菡。这一描写,就是在表白自己这些零碎的名头原来就根本与他无关,从此得到了完全解脱,一绿不染,以此笃定自己的清白。因为那玉玦是带有缺口的玉环,作为贾府的心肝宝贝儿公子哥的玩物,肯定是种水上等的大绿翡翠(这一描写还有另意,扇坠的解读看相关章节)。

  与这一行为相似的,还有在17回里,宝玉从大观园走出来被小斯解囊的情节:

  【201】更重要的是,琪官给他的那一条汗巾子是大红的、崭新的、而且来自“茜香国女国王所贡”官方最高层面的、同时经过北静王之手赠送的,这就明示了汗巾子的大红色是纯正的,是经最高权威部门验明正身过的,绝对不容置疑。这里的“茜香国”应解读为西厢郭——西府;女国王,应该理解为是巾帼之王者——王夫人。这一故事由此从虚幻瞬即转为了“现实”。

  【202】这里的“系裤子”,就是绾上裤子,说的是“纨绔之子”。人家宝玉挨打受辱憋屈了十几年,好不容易有除垢昭雪的机会,扇坠之物不“马上”丢弃还等何时? 那“混账东西”原来根本就不是我, 趁此机会总算把那污名洗白,还说我没算计,哼!

  他与贾珠相比,其聪明之处在于——

  珠哥你竟用生命赌青春,

  宝玉我只拿汗巾换真身。

  这是换汗巾子的第一层寓意。

  【203】接着进一步深度解读,为什么琪官和宝玉在此之前原来根本不认识(宝玉被暴打是后来的事,挪到前面解读只是为提供引子以便解读,千万别混淆),第一次见面就互换如此心仪之物?这恰恰是需要延展开来的第二个话题:琪官就是宝玉他亲妈王夫人的射影。此前,在占花魁一篇已有初步的解读。这里不妨再从本回特设的情节场景续篇,以说明原设的推定并非臆想牵强。

  那蒋玉菡本是男儿身,但在戏中曾经扮演的却是小旦角色琪官。在第33回中,忠顺亲王长史官去贾府要她回去时甩下一句:“王爷亦云‘若是别的戏子呢,一百个也罢了,只是这琪官随机应答,谨慎老成,甚和我老人家的心,竟断断少不得此人。’”奇怪的是后面王夫人在宝玉被贾政暴打忽而想起贾珠时也冒出一句:“若有你活着,便是一百个我也不管了”。而更蹊跷的是,在先前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夸宝玉时也扔下一句:“虽淘气异常,但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人”。这三者看似不相干地不断重复强调,是否有些诡异?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这么推演下来,把琪官看作是贾珠和宝玉他们妈不是没有道理的。凑巧了,这琪曰其美玉,宝玉、贾珠这对珠玑谁说不带玉,说他们是美玉的再生不为过,只是其中有些可能有某种变异罢了!由此说来,这出换汗巾子的戏中,琪官就充当了宝玉她妈,两者初次相见,就正如初生婴儿见母子,虽是第一面,但并没有违和感。不仅如此,如果需要,即便是掏肝献肺也在所不惜。【204】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在冥冥之中由血脉至亲关系产生的生物学层面的自然反应。这样解释他们首次见面就把作为护身符的汗巾子私相授受,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且,他妈王夫人作为核心当事人,也有澄清事实真相的诉求,更有这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才有琪官 “若是别人,我断不肯相赠” 的肺腑之言,而宝玉更是不惜得罪袭人,擅自把人家亲手打造的汗巾子转赠琪官,大有母子情深不怕冒犯天廷之意。再看书中在描写元妃省亲时大观园的章回里特地用了一句“火树琪花”,而没有用惯常的“火树银花”或“玉树银花”,也是在有意提示着又故意回避着什么。这倒挂的琪树,就是在大观园里的蓬莱仙境中的玉树,犹如萝薜倒垂,其隐意有借助古人之描写——

  孙绰《游天台山赋》:

  范成大《步虚词》:

  特别是有李绅《琪树》诗序的隐喻:

  “琪树垂条如弱柳,结子如碧珠,三年子可一熟。每岁生者相续,一年绿,二年碧,三年者红,缀於条上,璀错相间。”这王夫人如柳巷之花,尽管其中可能有些状况是被大环境所左右而不能自拔,在表面的浮华与荣光背后忍受着难言之不幸与苦涩,好赖是初获绿珠——再开碧花——终结红果,三径风雨之煎熬,三子得失之辛酸,只能自解其中味。这就是琪官本名蒋玉菡(对王夫人而言意味着将遇汉,对贾政而言影射着家遇汉)的一个原由(其析字解读详见占花魁一篇),也是换汗巾子的第二层意思。

  由此引出一句题外话,就是网上在“琪官”条目中,有的加了(琪官,亦作棋官)备注,似有画蛇添足之嫌,值得商榷,因为这跟“司棋”名字的含义有所不同。

  除此之外,还有第三层寓意,请接着阅读下去——

  为什么这汗巾子后来又系在袭人身上,仅仅是因为原来那条松花汗巾子是袭人的却不经同意就擅自赠与琪官,以予赔上?并非那么简单,其中还有更深一层含义:

  请回忆第23回。在前面曾提及过的,当贾政曾发怒问起袭人这个“丫头不管叫个什么罢了,是谁这样刁钻,起这样的名字”时,为何王夫人遮遮掩掩谎称是老太太取的,宝玉见瞒不过,才说是因袭人姓花,从“花气袭人知昼暖”的诗句诱发灵感取的袭人之名?然而,当王夫人让改时,贾政却又说无碍?原来,这个“袭人”之词,有多重含义,一是“芳香沁人”;一是“袭承之人”;一是“突袭某人”;更有一个不常见的古老意义是“已穿寿衣的作古之人”。他们的这番看似不着边的问答是生发于元春觉得“佳人落魄花柳无颜”,才让姊妹们搬进大观园时的“花絮”。若融于整个大环境中综合起来分析,可得出结论,【205】这“袭人”的寓意还有一个就是异味太浓“熏死人”的意思。看来,原来的珍珠并非都是纯天然的,也有半天然半人工培育养殖的,袭人便是属于这后一类,这才把原诗的“骤”巧改为“昼”(分解为尺一日。尺与兄是形近字,这在本系列文章对有关大观园的“开沟仅尺许”已解读):除了有嫌天儿太热腐烂的尸体易变味儿发臭去影射元春薨逝后被鲛绡帐裹尸“荡悠悠”抬回大观园(叫销账)之外(以后有更详细的解读),还有“揍”之意,可用北方咒骂粗俗语言“不是人▋的”盖音儿,这也许是袭人之所以“姓花”的原因。

  原来,袭人自己的那条松绿汗巾子信息就是隐源于元春身世染绿这层隐意,这就对应了在太虚幻境中的一副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原来在那初春时节的香气并非源于花香。宝玉给她系上大红的,则象征贾府对外把元春称为“红玉”。 后来,她与得了松绿汗巾子的男儿蒋玉菡,两人结为“秦晋之好”,只不过是暗示元春情尽之后“遗”红快绿,魂归故里,与芭蕉珠仙大哥“合住”于贾府之中,兄妹团聚——冷香药丸子回归于暖香坞里,这也算是对贾府的那么一丝安慰(借对惜春判词“独卧青灯古佛旁”影射,以后在柳姐儿凤姐儿巧姐儿与三春一篇里还会详解)——这就是袭人欲三死都没能死在哥哥家的深意。也就是说,“真实”的蒋玉菡,另一重男儿的身份又是在转指满眼绿色的贾珠。这就是小说《红楼梦》中的近乎虚幻般的分身法的最为隐晦之妙。

  花自芳香水自流,一流全渗土里头。

  这是作孽,犯的事!——就是贾政当嫡妻的面骂宝玉“作业的畜生,还不出去”,王夫人果然叫宝玉出去,说老太太叫你吃饭去的尾笔——指桑言柳。

  至此,这宝玉换汗巾子的基本解读告一段落,眼睛疲劳的读者可品茗歇息,但故事至此仍未真正讲完,还有遗留的——

  关于汗巾子中的袭人,还有一些“务虚”的伏笔,其中之一就是在借其为黛玉“托姑”,让宝玉思念袭人化为眷恋黛玉的转指。这一点,可能还是令有的读者感到有点小诧异!

  在《红楼梦》开篇的木石前盟中就首先点明了黛玉是绛珠仙草,只因欲谢神瑛侍者的甘露灌溉之恩,下到人间还泪。而草木的泪水就是露珠。这在黛玉之父林如海的仙逝日九月初三就有隐约提醒——

  为增强印象,插入白居易的《暮江吟》:

  这真珠就是珍珠。林如海死后,留下的就只是珍珠黛玉了。宝玉为何让她改名袭人?就是准备让他接袭林黛玉的来世转生。这里“袭”字用的是“承袭”之意。

  回头再看看蒋玉菡,他的谐音又可解为“降雨(于)旱”,就是降雨露于干旱之意;他的艺名叫“琪官”,也与“玉”相通,也就是宝玉复归青埂峰后留在凡间的伴影。因宝玉与黛玉虽前世有约,但在贾府中他们由于胳膊拧不过大腿遭到阻拦,成了其一生未了之心愿,所以只能借蒋玉菡与袭人结缘,让蒋玉菡照顾袭人之名,了却宝玉对黛玉的那份夙愿,此乃换汗巾子的另一隐写。这也是薛蟠以“宝贝”刁难宝玉并蒋玉菡的原由:“宝贝”对“珍珠”, 宝玉对露珠。

  还是在第17回大观园的描写中,有小斯卸载宝玉系在腰间的所有宝贝后的补叙,表达了宝玉以袭人对黛玉的转承:

  这也就是《红楼梦》在120回结尾一篇描写的:

  这“息夫人”才是真正心仪的媳妇人,才是宝玉初试风云雨之意中人。这就是黛玉改“海棠社”为“桃花社”并成为社主的真正原因之一(还有一个隐写待以后解读)。

  所以,袭人不能死!这是其一。还有其二呢!由袭人引带出的这个“息夫人”,还埋藏有一个大故事。

  袭人她欲三死而不成,最终嫁与蒋玉菡,除以上隐写外,还有不易被读者察觉的更为深层的“多写”手法。此处在写袭人时,特意提及息夫人,形式上好像仅是指蒋玉菡的袭人——息夫人,并借以寄托贾宝玉对黛玉的哀思。还更进一步借桃花庵的主人唐寅之名去暗讽贾政的堂客“息夫人”之淫,这是因为历史上息夫人有特别的情感经历:她与息侯以及蔡侯、楚王在真诚与被戏、胁迫之间转换的三段境遇。以此引出贾政的媳妇夫人与政、善、赦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这在《红楼梦》中贾赦带宝玉看占花魁一节中有交代(详细解读请参见看占花魁的第十一篇)。

  再由此引出系宝刀之流的丁香结子的后遗症,似乎又要回到原话题才能解开那一道结。

  这袭人的花气源于什么花?在蒋玉菡说出“花气袭人知昼暖”前,拿出一朵木樨来的,就是桂花,然而在尾篇里怎么又把袭人扯到了桃花庙里的桃花上了呢?

  却说那元春,是插金簪戴桂冠之人,在天上“曰”宫之高处;这黛玉,是蟹居于荣府之人,只能在桃花庙里看桃花;这袭人,是逃离乱世之奴婢,虽身在荣府却卑躬屈膝。他们犹如那林黛玉之寄人篱下、那林红玉柳五儿之攀高附势,虽是所谓“苦海慈航”—— 最终却是“桃之夭夭”!

  以此影射元春也高不到哪里去,她只是被一群住在官府穿着官衣儿的高级人贩子卖到深宫中的寄居蟹,这就是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吃螃蟹宴时,最后都被拽得满脸花的情节安排之深意。也是在第28回各位大侠去报幕男神冯紫英特设的宴请前,对凤姐有一段极其简短的描写所涵盖,看似无中生有的闲笔,其丑恶内幕则被精准揭露:

  【206】这王熙凤剔牙挪花盆的描写就是以此衬托对她姑妈王夫人等一干人想方设法送元春进宫以捞取钱财的隐写。贾王两家的“爸爸”妈妈舅舅奶奶就像是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靠买卖人口赚黑心钱的牙婆之流。由此引发元春在宫内遭冷遇直至“容”归故里,这就是黛玉作的“自嘲诗”《桃花行》里有“帘内帘外桃花”之别的哀叹。林黛玉自荐当桃花诗社社长替换掉李纨的海棠诗社社长,就是因为“林”代“玉”(黑玉代红玉——元春),原因就隐藏在建新社的时间上,三月初二。原来三月初三是上巳节,祭祀之日。这样一来,三月初二就是隐指在贾珠早死后,元春也会有同样境遇,43岁则“存年”。【207】对此,还曾一度引发一位大家一直纳闷儿为什么有“桃花帘”这一新词,而且“桃花一万珠也太多了”的质疑声。原来是作者预留“桃花庙”用于引申的对比伏笔:

  雾裹烟封一万珠,烘楼照壁红模糊。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这“一万珠”的 “红模糊”肯定是指宫中到处都是红如桃色的宫女,而“金盆进水”就是隐指比周瑞家的送宫花时半途听见贾琏戏熙凤中的平儿拿着大铜盆出来叫舀水的更高级别之事,这分明是因自己胭脂冷却对别人家的“金盆进水”那般情景交融的羡慕嫉妒恨——当然急得贾娘娘人比桃花瘦。这就是宝玉认为《桃花行》是黛玉所写而宝琴说是她自己 “饱情” 所写,这才有宝玉的“姐姐”断不许妹妹伤悼,认为绝非“妹妹”所作的自我否定的准确判断。

  造成这种囧局的根本原因就是贾府那帮乱纷纷的“桃花”“淘爷”们既当了表子还想立牌坊,把茜裙偷傍之属的元妃送进宫中,欺辱了皇权,背离了威严甚至是普通社会的伦理行止。当事人王夫人的浪荡情形正如云儿拿起琵琶唱道的:

  【208】而冯紫英的结语却用了倒叙的笔法以迷惑众人:

  (掏蟋蟀见抄检大观园一篇。)

  终局可想而知:

  那就是第8回借写林黛玉暗讽元春最后“回家”的情景描绘:

  再结合第18回元妃省亲时,宝钗的一句“谁是你姐姐?那上头穿黄袍的才是你姐姐”就全然醒悟了!从此,也证明冯紫英之所以名“紫英”就是取自“子婴”,这 “子婴”早知道“异香”的味道是祖传秘方!

  【209】 这从来没闻过这样的香就是遮味用的,摇摇的就是几人抬着走到的,那林妹妹当然就是林红玉变为林中“黑玉”的元春了。

  【210】这样高度复合相互缠绕的描写手法,就犹如我国蒙古族的民歌,在主旋律之上加了一系列的技法,在放声歌唱时融入长调、呼麦之类,实在是高超晦涩,令人难以掌握。这就是《红楼梦》戚序所叙的一手二牍、俞平伯先生所谓的一喉双音的典型而晦涩的体现。其实,这里不仅仅是双音,简直就像是“多音部”的大合唱。

  可以说第28回,是《红楼梦》暗写主线细节复合描写的高潮!

  (本“也说”文章为系列解读,环环相扣,相互勾连印证。如对其中情节有疑问甚或惊愕者,请选看此拙文前后相关内容。)

  (待发:第二十二篇 揭秘挨前紧后的贾娘娘之薨与王子腾之死)

上一篇:多地“捐精”倡议背后:捐献通过率到底是多少?是否存在后代近亲结婚隐优?
下一篇:羊城晚报:“师生恋”为何变得如此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