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要挑战「大明王朝」?扑街了还要拉汤唯下水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8-15
手机版

  《大明王朝1566》,一个被时代铭记的奇迹。

  但偏偏总有人惦记着要挑战“神话”——

  “我们是想做一个有家国情怀的历史大剧,《大明风华》要向《大明王朝1566》学习。”

  表面说着学习,实际上呢?

  就是想借相似题材,提前圈一波“明粉”(不是你想的那个明粉,而是明朝历史粉)。

  不过,说它“蹭热度”也好,刷存在感也罢。

  乍一看,本剧的幕后班底也真有几分底气。

  尤其是监制张黎,代表作有《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又被称作“中国历史剧第一人”。

  导演兼编剧张挺,学明史出身,而且有过不少执导正剧的经验。

  制作人姚昱竹,业内专攻“女性剧”“青春剧”的一把好手。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都曾参与过《大明王朝1566》的制作,算是老搭档。

  本剧的噱头还不止这些。

  文艺片女神汤唯阔别小银幕多年,挑中古装剧作为回归作,令人期待。

  再加上,她和朱亚文组CP,又颇有新鲜感。

  还有王学圻、梁冠华为首的“老戏骨团”,看了就让人安心。

  只可惜,创业容易守业难。

  历时两年宣发才积攒下来的信任与好感度,在首播当天就崩了。

  还记得前阵子刚吐槽过的“伪高级剧”吗?

  这不,《大明风华》刚好又撞枪口上了。

  细数剧中槽点,恐怕比《吐槽大会》更精彩。

  首当其冲的依然是主角的造型。

  毕竟,本剧的美术指导又双叒叕是张叔平,一个对发际线有着迷之执着的男人。在他手下,古装造型一律只分两种:露额中分、挂面式刘海。

  因此辨识度极高,江湖人送外号“张梳平”。

  汤唯此次同样“难逃毒手”。

  被勒到上扬的眼角、锃光瓦亮的大脑门、无限高耸的发际线,看得人头皮一紧。

  更要命的是,这张温婉妩媚的脸愣是被拍出了珠圆玉润的效果。

  对此,李安曾说“章子怡的脸怎么拍都好看,但是拍汤唯就需要一点技术。”

  换句话说,要想把汤唯拍出高级感,必须挑好角度。

  摄制组却有够叛逆,非要用简单粗暴的特写镜头,成倍放大她的缺点。

  再说说另一个槽点,朱亚文的锦衣卫造型。

  虽说这身飞鱼服看着是挺华丽精致,但总给人以微妙的联想。

  不仅弹幕吐槽他“厂里厂气”,就连他本人都忍不住反问网友:我娘吗?

  emmm,至于答案,大家心里有数。

  其实,真不能怪这届网友太皮。

  谁让过去坚持硬汉风不动摇的朱亚文,现在突然变得邪魅狷狂。

  再说了,反差并不总意味着反差萌。

  其次,相比起能改编绝不原创的剧本,国产剧在服化道方面一直显得有点随心所欲。

  混搭风、穿越风,实属家常便饭。

  明代尚未出现的帽正,突然成了人手必备的“时尚单品”:

  “皇帝究竟该戴什么帽子”,一个国产历史剧总逃不开的坑:

  主角二人在秦淮河畔相约饮茶,一旁响起的是200年后才开始流行的昆曲《玉簪记》。

  如果说以上常识性错误可以解释为疏忽,观众吐槽起来也还算克制。

  那么剧中朱元璋这个Cult风十足的回头,就可谓“致命一击”。

  松垮的面部肌肉、夸张到非人的下巴、畸形的鞋拔子脸。

  别说是心虚的朱棣要被吓醒,哪个正常人看了心态不崩?

  在此,我想劝导演一句,咱以后考虑下拍恐怖片呗?

  实际上,广为流传的朱元璋画像共有两版。

  一种是官方版,相貌堂堂的国字脸;

  另一个则是民间版,就是剧中的鞋拔子脸外加满脸的麻子。

  历史上朱元璋的真实样貌,难以考证。

  不过单从后人的相貌推测,官方版可信度更高。

  包括如今的历史教科书,同样以前者为准。

  《大明风华》因此被骂上热搜,确实不冤。

  诸多细节相对粗糙也就罢了,我能忍。

  但没想到,很快又迎来了第二波“降智打击”。

  比如,一众靖难遗孤潜入京城准备刺杀朱棣,动手之前所有人都在舌头下藏了毒药,行动失败时就自行吞下。

  难不成,明代的中医就发明了胶囊,否则怎么解释他们全程含着药丸?

  以及,姚广孝初次登场时的场景。

  能理解编剧在试图体现这位黑衣宰相的传奇性,倒也不必给他按个武侠片才有的设定吧?

  最后,是剧中分分钟让人跳戏的现代腔台词——

  “老和尚不知道和爷爷说了些什么,正发飙呢。”

  “还不明白?熊孩子。”

  “太潮了,我这头上都快长出蘑菇了。”

  往好听了说,这叫简单易懂,接地气。

  从批判的角度看,就是编剧做的功课不够多,拿捏不准日常对话中的历史感。

  相比之下,隔壁《长安十二时辰》就走心得多。

  比如,“早饭”叫做“朝食”,称父亲为“阿爷”,下级行礼时的“唱喏”。

  所谓历史感,正是以真实为基础,由无数的细节堆砌而成。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忍不住想替主创辩解几句:追剧不就图一乐,何必这么较真?

  诚然,追剧党中的主力军大多只会自带粉丝滤镜,而不是放大镜。

  问题在于,制作人当初是怎么标榜本剧的?

  或者说,她的期望值是什么?“第一,它在性质上必须是历史正剧,也就是说故事框架中至少70%的内容是来源于历史素材。”“第二,就历史人物而言,必须尊重史书和考古所发现的一些东西,一个人物的籍贯、出身、经历等都必须与事实相符。”“第三,它必须具有艺术价值,必须要能够给观众带来启迪和审美的愉悦。”

  概括下,《大明风华》必须要有逼格、尊重历史、有审美价值。甚至,姚昱竹还曾放话要打造中国版《权力的游戏》。

  结果呢?

  错漏百出的服化道,并不考究的台词,自我放飞的叙事逻辑,本质玛丽苏的剧情。

  这就是制作人交出的答卷。

  一方面,想坐享正剧的宣传红利。

  另一方面,又不肯多花心思去雕琢细节,试图让粉丝帮着挡枪、开脱。

  天底下,哪儿有这种“我全都要”的好事。

  不难发现,本剧与《天盛长歌》《鹤唳华亭》等剧有着相似的出身和命运。

  最初,它们都改编自某本女频网文。

  但为了追随“家国情怀”“宏大叙事”的潮流,剧本被迫经历了一次大刀阔斧的手术。

  用女频文的套路来形容,这就叫“重生”。

  “重生”之后的《大明皇妃孙若微传》不仅名字改了,“大女主”“玛丽苏”“后宫争斗”这些元素也被摒弃。

  最终,只保留下人物设定和部分剧情。

  而剧本薄弱、被强行拔高的创作立意,正是《大明风华》最大的硬伤。

  原著中,孙若微才是历经六朝更替,看遍历史兴衰的绝对主角。

  但现在,她的戏份被大幅度压缩,主角成了朱家五子。

  主角变了,叙事重心也被分割成两条:一是感情线,二是朱家夺权线。

  是,本剧的感情线确实够甜。

  若微昏迷不醒时,朱瞻基(朱亚文饰)情不自禁的表白,直接扭转了我对“弱鸡夫妇”的观感。

  这不仅丰满了朱瞻基的人设,更为观众解开了一个疑问:

  为什么他明知孙若微的身份存疑,却始终纵容她留在身边?

  相比之下,另一条主线无疑是在拖后腿。

  原本,权谋剧的“爽点”,就在于角色间的权衡博弈,以及错综复杂的真相逐渐揭晓时的快感。

  但前提是:这个“权谋”必须经得起推敲。

  于是,这就牵扯到另一个问题。

  作为一部权谋群像剧,本剧的人物关系过于简单直白。

  首先,朱家五子就占据了权力斗争的旋涡中心。

  其次,除了翰林侍郎谢缙、礼部左侍郎林士奇、黑衣宰相姚广孝之外,其他文官集团又几乎处于隐形状态。

  这就导致权谋戏很难施展拳脚。

  举个例子。

  故事前期有个关键人物:暗中扶持靖难遗孤的幕后黑手。

  关于他的真实身份,剧情陆续给出了线索:对皇宫内情了如指掌、财力非凡、拥有锦衣卫诏狱的钥匙,人称“皇爷”。

  已经“剧透”到这份上,还有什么可猜的?

  除了二皇子朱高煦(俞灏明饰)之外,压根就没有别的合适人选。

  理想情况下,一部权谋正剧应该具备哪些要素?

  《大明王朝1566》暂且不提。

  就以近几年的权谋剧巅峰《琅琊榜》为例。

  为了推翻赤焰旧案,梅长苏与萧景琰一同走上夺嫡之路。

  两人步步为营,逐一铲除太子和誉王的势力,最终换来沉冤昭雪。

  波云诡谲的朝堂局势,权势对人心的倾轧,身不由己的宿命感,尔虞我诈的政治对决。

  在54集的篇幅中,被呈现得淋漓尽致。

  不好意思,以上要素和《大明风华》都搭不上边。

  剧里只有堪比家庭剧的格局、兜兜转转的拖沓剧情、一猜就中的阴谋。

  而且如你所料,目前进展最迅速的依然是主角的感情戏。

  换个角度看,《大明风华》作为历史剧依然是失格的。

  为什么这么说?

  明面上,该cue的历史节点都没落下:靖难之役、编纂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北京保卫战、土木堡之变。

  可真相并非如此,因为历史的厚度消失了。

  郑和下西洋最大的意义,就是给朱棣展示肤色各异的南洋使臣;

  击破阿鲁台部,只是朱家兄弟争权的借口;

  而迁都和编纂永乐大典,成了朱棣心心念念的KPI。

  更悲哀的是,创作者失去了对历史和人心的洞察力。

  以《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经典老剧为例。

  和珅主张在赈灾时将一斤粮食换成三斤麸糠,引来纪晓岚一顿讥讽。

  和珅先是解释,赈灾粮势必会被层层剥削盘扣,最后根本发不到灾民手上,不如换成麸糠,减少损失。

  接着,他又将民间易子而食、饿殍遍地的惨状一一道来,怼的纪晓岚哑口无言。

  这番话背后,不仅是对大清朝国运凋敝的揭露,更暗含对官僚阶层贪污成性的批判。

  “历史”的真相,往往就藏在这些最基层的政治生态、盘根错节的官场博弈之中。

  而这,也正是历史剧的意义所在。

  反观本剧。

  对民生的关照,只剩一句“今年龙王爷闹脾气,黄河两岸都被水冲了”。

  接下来,照例还是朱高炽和朱高煦的斗嘴时间。

  天下苍生,竟被降格为两人争权夺势的背景板。

  话说回来,《大明风华》被拍成这副模样也在意料之中。

  正如《葫芦娃》的剧本拍不出《瑞克和莫蒂》的深度。

  《大明皇妃》也不可能造就下一部《大明王朝1566》。

  说了这么多,难道本剧真就一无是处?也不尽然。

  开播至今,有不少粉丝从一开始嫌弃、闹着要弃剧,再到最后嚷着“真香”。

  其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围绕“明朝第一家庭”的家长里短。

  换言之,不少人已经把它当做家庭伦理剧来看待。

  太子朱高炽(梁冠华饰),标准的妻管严。

  看着他乐呵呵地和太子妃贫嘴,就如同看自己的父母拌嘴一样亲切。

  而且他表面看着怂,实则深谙韬光养晦之道。

  要不是有他在镇场子,朱家早就陷入手足互戮的腥风血雨中。

  汉王朱高煦,蛰伏多年的野心家。

  他一心想夺得太子之位,却屡战屡败。

  面对怂包大哥和一碗水端不平的父亲,时常迸发出委屈和不甘。

  这一形象放在现实中,就是每个家庭中地位最尴尬、最不受宠的次子。

  赵王朱高燧(栾元晖饰),在这场纷争中只负责替汉王出谋划策。

  作为能力最不突出的幺子,他成了家庭中存在感最为稀薄的角色。

  皇太孙朱瞻基,性格恣肆张扬的他更像是这一大家子的粘合剂。

  朱棣对他的宠爱,很符合现代家庭中“隔代亲”的现象。

  与此同时,他又是夹在君臣父子、封建伦理中最如履薄冰的一个。

  作为朱棣口中的“猴崽子”,他习惯于表现出一副恃宠而骄的模样。

  可一旦对方有动怒的迹象,他又立马卑躬屈膝,连口大气都不敢喘。

  由于剧情深度的限制,父权的阴影、封建制度对人性的压迫,也只能依靠朱瞻基这个角色来体现。

  最后,才是一家之主朱棣(王学圻饰)。

  过去,我们只知道明成祖朱棣是如何篡权夺位,又是如何建功立业。

  但在白纸黑字的史书之外,这个人物还有大量的书写空间。

  就像马伯庸所说,“它不是真实发生的,但按照当时的历史逻辑、人物关系,是有可能发生的,这就叫想象美洲的车轮”。

  简单地说,就是追求艺术真实。

  在符合史实的基础上,剧中的朱棣被赋予了更多人情味。

  他为何如此在意那张猛虎图?

  在看到“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唯有亲子情,一步一回顾”这首诗之后甚至忍不住落泪?

  因为他害怕“靖难之役”的悲剧重演,亲情成了他不可触碰的软肋。

  在他身上,你既能看到帝王专断横行、冷酷暴戾的一面,又能看到为人父母温厚亲切的一面。

  这样的反差与矛盾,为过去千篇一律的帝王形象增添了新的魅力。

  以“历史权谋”作为卖点,引起群嘲。

  以“家庭伦理”作为营销话题,反而引发观众共鸣。

  《大明风华》遭遇的口碑两极化,无疑为后来者立下了警示牌:

  与其想着在国产剧鄙视链上一步登天,倒不如放下身段。

  老老实实承认自己是爽剧,并不丢人。

  - END -

上一篇:网页自动跳转强制下载App
下一篇:武侠片已彻底落寞,它却打开了新世界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