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天河北斗 苍苍七星关区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8-15
手机版

  三国,蜀汉名相诸葛孔明,挥师南征,七星河畔祃祭七星,北斗七星关名扬。千古佳话,摩崖石刻南丝路。

  禄水,毕川,响水,今名倒天河。

  倒天河,倒悬的天河。

  倒天河从汉代古平夷城,沿三国蜀汉平夷庲降都督府,穿流在明代毕节古城。响水轰雷万马嘶,鸡鸣三省升旭日,三省红都擂战鼓,千年古城展英姿。

  悠悠天河北斗,苍苍七星关区。

  倒天河景 山赋予一个城市以智慧,水则赋予一个城市以灵性。毕节城不仅东有龙盘山,西有灵峰山,南有虎距山,北有文笔山,更有从天而降的倒天河穿城而过。枯水季节的倒天河水平如静,宁静安详,房屋与鲜花倒影其中。雨季来临后则河水暴涨,响水轰雷,沿途一路咆哮而去。自古以来,倒天河畔一直是毕节人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她见证了毕节的历史变迁,也为一代代毕节人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 响水滩边。“俊男美女”们——白鹭,清水畔,石壁上,浅滩中,它们时而翩翩起舞,时而卿卿我我,举止大方而得体,行为优雅而绅士,没有“终日无群伴,溪边吊影孤”般的寂寞,没有“苍波万里茫茫去,驾风鞭霆卷云路”的排山倒海,但却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情趣,更添“江南渌水多,顾影逗轻波”的妙韵。

  响水轰雷。诗曰:“九重天上玉龙飞,飞下人间不愿回。为赞人间山川美,故发长笑作轰雷。”你来自远古的声音,在我的血管里轰响。

  碧阳湖。湖岸高楼如春笋,碧水蓝天两相呼。

  南关桥。南关桥是七星关区沿用至今的古老的石拱桥之一,明代就已有了。词曰:“古来生在繁华地,一沙一土一碑记。石上见沧桑,方知足印长。 守城人景仰,卷尽天河浪。装点遍霓虹,泰和印水中。”

  五龙桥。五龙桥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毕节县建设志》记载:五龙桥是明代建的一座古桥。清康熙三十年至三十八年(1691~1699)重建为五孔石拱桥。由于桥身车裂成危桥,1991年6月至11月拆除危桥,重建30米跨度的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是清毕南路、双树路通往郭家湾的通道桥。

  太平桥。太平桥,位于小横街与新街交汇处,修建于明洪武年间,桥为三拱石桥,水中的两个桥墩为了抵御流水的冲刷,被砌为尖堆状,桥上游左岸是进入毕节古城的要津通津门(又名水东门)。桥上原立柱建有两层楼阁,下层供行人过往,上层住人,解放前伪县工会曾在上层办公。在桥的中部由横梁伸出建有一小庙,内供三尺来高的啊弥陀佛座像,有一和尚在小庙内念经,买一点香蜡纸烛并抽签打卦为生。古桥上的建筑群解放后被折毁,上世纪90年代末,古桥因倒天河改造而被折除,在原址上建起了如今各城市中最常见的钢筋混凝土彩虹桥。

  六洞桥。六洞桥是倒天河上的一座公路桥,石拱桥,是在1938年修川滇公路时修筑的。因桥下有六个半圆形的桥孔,老毕节人也就把它叫做“六洞桥”了。六洞桥桥面很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经过改造,桥面宽了一倍多,但“六洞”依然。改造之前,桥以下是一个很大的湾滩,名曰“黑滩”,水质清冽,是老毕节人游泳的胜地。倒天河改造后,桥下游泳就成了历史。

  光与影。毕节城区倒天河,光与影,把这个原本就很美丽的生态“走廊”,点缀得更具灵性魅力。

  晚霞。

  天河古城。

  同心城市公园。

  云海“到”天河。

  发展与生态。

  秋色。

  文史视窗 (一)文峰阁 为宏扬文风,启佑学子,毕节历代均建塔修阁以护佑学子金榜题名,仅城区周围就建有大文峰阁、小文峰阁、灵峰塔、梓橦阁……大小文峰阁与梓橦阁位于毕节古城的东面,三阁成三足鼎立之势,梓橦阁位于大小横街的后山伸出的岩头上,仿佛是一只欲飞的大鹏鸟,左右两侧的大小文峰阁恰似双翼。梓橦阁四周建有围墙,正门向西,门头有“梓橦阁”三个镏金大字匾额,进门为厢房,中为梓橦阁,后为正殿。据老人们世代相传,阁内的厢房是提供给赴省城、京城赶考的举人、进士中四乡贫寒学子读书居住的地方。大小文峰阁其实是两座石塔,相距不足千米,从城里看去小文峰阁耸立在被誉为“东壁朝霞”的东关坡上,体形细而尖,清末被雷劈去一半,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大文峰阁在珠市街后马家坡的右后方,塔的高度与小文峰阁差不多,但外形粗壮成六角形。可惜的是这些有几百年历史,象征毕节文风兴盛的文化古迹竟毁于上世纪60年代那场史无前例的“文 化 大 革 命”。 如今虽然只能在老照片上还可见大小文峰阁与梓橦阁当年的景象,但在卫校后山沿着登山小路至小文峰阁峰顶,依稀可见古塔留下的遗迹,残存的塔基与毕节山城遥遥相对,仿佛在进行时空的对话。大文峰阁遗址随着城区的扩大已经被现代建筑所包围,与高耸的移动铁塔相伴,塔的遗址竟然是一座坟头,不可不说是一种历史的缺憾。梓橦阁更是消失得无影无踪,已不知是毕节三中的球场还是山上的花椒林是它的“葬身”之地。

  大文峰阁。

  小文峰阁。 (二)古刹今昔 毕节古城(今七星关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川、滇、黔、渝交通要冲。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秦汉时期中原文化逐渐传入,明朝初年朱元璋调北征南,屯兵毕节,江南、四川等地人口大量迁入,商业逐渐兴盛,佛教也同时传入毕节。此后明清600多年,官家修城衙、建文庙、立书院;僧尼与民间“化缘”、“捐资”修寺庙、立牌坊、建会馆;庵祠、阁塔更是遍布城乡各地,仅城区寺庙、会馆就达20多处,香火延绵600多年。晚 清 后期随着时代变迁信徒减少,寺 庙凋零,加上民 国 时 期战乱频繁,会馆、寺庙多被军 队驻扎,僧 尼无处藏身,解 放 前夕多数寺庙、会馆已是野草 萋 萋破烂不堪。解 放后随着城市的扩建,大部分寺庙、会馆改为它用,“文 化 大 革 命”中破 四 旧 又使仅存的少数寺 庙、会馆遭到严重的破坏。 如今多数寺庙在沧海桑田的变化中逐渐消失,但从城郊灵峰山麓的灵峰寺古玉兰树、高耸在小文峰阁下的惠泉寺和重新大修后的陕西会馆高耸于封火墙上的飞檐斗阁还可追寻昔日古刹的踪迹。 1.城隍庙 城隍庙,位于七星关区广惠路与司法路交汇处。 城隍神是道教尊奉的冥界神灵,在民间的法事中,城隍神是一定要被请到场的诸神之一。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元末落难时为避战祸曾夜宿城隍庙,城隍神托梦朱元璋称其将灭元称帝。朱元璋登基称帝后为报城隍神,于洪武元年(1368年)将京师的城隍封为“都城隍”监察司显佑王,各地府、州、县纷纷效仿修起了城隍庙,供奉府、州、县城隍。毕节的城隍庙相传明洪武二十六年(1394年)毕节卫都指挥使李焕修筑城墙时,就在北门内建城隍庙供奉城隍神,已佑毕节城固如金汤。城隍庙历经明清两朝的若干次修缮,香火不断。 清末民国初年,毕节战乱不断,城隍庙日渐凋零破落。民国29年(1940年)贵州高等法院在毕节设立第五分院,同时将毕节司法处改称毕节法院,院址就设在毕节城隍庙内,城隍神不但管冥界还管起了人间烟火纷争事务,这也是“司法路”得名的由来。解放初期,城隍庙曾先后作为毕节军分区、毕节公安大队的办公驻地,巧合的是1952年公安大队搬到城外的刘家祠堂后,城隍庙又成了地区中级人民法院的办公地点。1954年法院搬走后,城隍庙就成了地区公安局劳改科和监狱系统的家属宿舍。 原有的古建筑已被住户们改造成了砖木结构的院落,但还基本保持原有的格局。

  远眺城隍庙与司法路。 2.惠泉寺 惠泉寺始建于明朝,历经沧桑,早已面目全非,因寺中有尼姑居住得以保存。最后的一次修整于1995年,当时县领导及毕节市民捐款捐物,远在台湾的毕节籍人士也为重建捐了款,才使古刹重现昔日的风采。 沿着登山石阶与虔诚上香的香客登上小文峰阁下的惠泉寺,寺院耸立在4.5米高的青石阶上,整组建筑依地势地貌而建,面积虽说不大,却也建得小巧玲珑,正殿内供奉有文殊、观音、普贤菩萨。右侧为尼姑居住,比起灵峰寺来说,显得格外的清静。站在寺内的回廊上,凭栏远眺,毕节山城尽收眼底,入夜月圆时,高耸于寺内的宝顶与明月交相辉映更显古刹的幽静。

  3.双井与普惠寺 说起双井寺毕节城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它那永不枯竭的泉水数百年来一直哺育着山城人民。但说起双井的后面原来还有一座名叫普惠寺的庙,如今的年轻人很多就不知晓了。 相传普惠寺修建于明朝,清朝乾隆年间重新修建。因建庙时将寺内的泉水引出并在庙门修建有两口井而称双井寺。解放前由平街通往双井寺有一条长15米,宽5米用青石板铺就的甬道。甬道右侧沿平街下十余级石台阶就可以看见从寺内引水修建的一口圆形水井,水的流量很大,清彻见底,供大小横街、东关坡、平街上的人家挑水饮用,逢赶场天,海子街一带进城赶场的村民累了,都要到这里喝上一口凉水,凉快一下身体。据老人们介绍,井内逢夜晚还有一些小鱼成群地游出,清晨挑水的人多了,才由洞口游回。甬道左侧沿东关坡从庙内引出的泉水分成两股,一股流进方井供人们洗衣洗菜,一股流进半圆形的池子供人们洗衣、洗脚,最后两井和半圆池子多余的水汇进暗沟再流进倒天河。解放后,街道居委会将双井的水合成一股并修建六角形的储水池,不用弯腰人们就可通过铜制的龙头放水、挑水、洗衣、洗菜,比原来方便了许多。 站在双井中间的石板甬道上就可看见普惠寺大门,门口有100平方米左右的平台,大门两侧的一对石狮子日夜守护着普惠寺,让人产生一种威严的感觉。进入门厅,左右两侧高约5米彩绘的哼哈二将凶神恶煞,使人不寒而栗。出门厅的院中有一四柱三立的前殿,左侧是出入的通道;中间供有龙王的牌位,表示感谢龙王引来泉水恩泽毕节百姓;右侧布道有桌椅,民国时期邻近几条街坊群众发生纠纷,就请地方乡绅到这里主持公道,调解纠纷。 由前殿左侧进去是青石板铺地的院子,院中有两株桂花树。台阶上是二殿,面积有200多平方米,中间供奉的菩萨加莲座高约3米,两旁是托塔李天王和手拿乾坤圈的哪吒的塑像。 顺二殿两侧的圆拱门进去,是一约300平方米左右的青石院子,左面有三重檐的六角尖顶木结构的青瓦亭子,亭中有石凳供人休息之用。院内还植有两株高约5米、直径20厘米的紫微,院子两侧的厢房左右对称,长12米,廓宽1.5米,高约7米。 沿中间甬道顺石级而上,就是普惠寺的核心大殿,大殿长约22米,前有2.3米宽的走廓,殿高约9米。大殿正门顶上高挂有“大清乾隆壬寅年仲月重修改建”的题记。大殿中央供有佛祖释迦牟尼的塑像,矗立在莲座上的佛祖高约5米,端庄祥和,两旁旌旗高挂,香烟缭绕,左右沿墙的彩塑的十八罗汉或笑或哭,十分有趣。佛祖的神龛前有一块长约4米、宽2米的青石板,下面就是双井的源头,据传香客夏天只要跪在青石板上,即感觉凉快许多。

  双井寺的泉水数百年来一直哺育着山城人民。

  普惠寺残存的基础。

  (三)牌坊 七星关区(毕节县)历史悠久,是贵州古文化发源地之一,历史上贵州第一个进士张谏就是毕节人,明清两朝县内考中进士者达49人,居全省各县之首,他们功成名就之后奏请皇上恩准,兴造牌坊,旌表功名、义寿、孝子、贞节……树碑立传,以求流芳百世。树碑造坊历经数百年,全县所建的牌坊近百架之多,残存至解放后的还有十余架,勾勒出封建社会“忠孝节义”伦理道德在毕节的概貌。可惜的是这批古牌坊除原躲藏在双树路民房后面不引人注意的“贞寿坊”得以保存外(后移至天河公园),其余的都毁于文 化 大 革 命期间。 据记载,庙宇衙署坊城区修建的有文庙(今广惠路医院)红墙外的“金声玉振坊”、“礼门”、“礼路坊”,文庙内有“棂星门”,东门外文昌阁的“文昌普照坊”,东门内(今毕节三小门口)的“关帝庙坊”,城内十字街(今县法院)的“彰善坊”。街巷道路坊有城内西街(今解放路与松山路交汇处)的“永兴桥坊”,东门外(今箱子街与解放路交汇处)的“响水街坊”,东城内(今通津路)的“水东街坊”,南门外(今威宁街)的“顺城坊”、“威宁街坊”,桂花路的“桂花桥坊”、“桂花街坊”等。为“忠孝节义”人士修建的今双树路的“贞寿坊”,南门内(今镇南路)的“孝子坊”,五里坪的“花牌坊”,流仓桥外的五架牌坊等。旌表功名的有砂石路(今人民剧场门口)的“一品坊”、“万民坊”等。

  毕节古城文庙祭孔子的棂星门。

  毕节贞寿坊。 (四)人杰地灵 毕节市七星关区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设毕节卫,从明正统三年(1438年)始办卫学,造文庙,设学官,立书院,办义学历经数百年,是贵州古文化发达的地方,被史学界称之为贵州教育的发端。据毕节县志记载,明、清两朝毕节县中举者达750人,考中进士者49人,另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邢端整理明清历科进士名录,发现毕节县(七星关区)考中进士者仅次于贵阳(地级地域)、遵义(地级地域),若以县级地域相比,则冠全省,其中明正统四年(1439年)县人张谏会试及地,成为贵州第一个进士。

  巍巍七星关 “乌蒙千里阔,七星一关雄。”七星关,襟蜀扼滇,为西南之要冲,有“黔服雄关”之称,三国时期,蜀汉名相诸葛孔明挥师南征,在四壁悬崖,摩空屹立,七山列秀,曲如北斗的七星河畔祃祭七星,留下七擒孟获的千古佳话。以云贵总督林则徐为代表的封疆大吏和地方要员,以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慎为代表的社会贤达和文人雅士,无不怀揣虔诚,或专程前往拜谒凭吊,或奔赴呼号建庙修桥,或树碑立坊锦上添花,或摩岩勒石传之不朽,谱写了一部荡气回肠的恢宏史诗。 这是一个历史悠久厚重的地方。溯流而上,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石器时代人类生存的痕迹,留存在青场镇老鸦洞里;秦汉以降文明进步的碎片,散落在七星关古驿道旁;鸡鸣三省的莽莽群山,见证过红日喷薄而出的壮丽画卷;虎踞龙盘的百花山上,飘扬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的猎猎大旗;陕西会馆、龙门遗址,浓缩了一方经济的繁盛…… 这是一个多民族杂居,文化多姿多彩的地方。大南山——“苗语川滇黔方言标准音点”,海内外许多苗族同胞称其为“现代世界苗族人的故乡”。绚丽多姿的民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绚丽史诗,是一道民族文化的风景线。舞乐,是高原上的华丽演出,“跳花坡”的闹热,芦笙舞的神奇,唢呐调的咏叹,传承着一部部浑厚的民族史诗。大屯彝族歌舞之乡三官寨的《撒麻舞》、《衣角舞》、祭祀仪式,展示着彝族文化的古老和神秘。百年家学,数世风骚,大屯土司庄园充满了传奇色彩…… 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 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这里,明朝时曾涌现出贵州省第一位进士张谏,第一位文武双全的“女将军”林蔡氏;清朝时,毕节城郊德沟路氏家族曾创下“一门五进士,三代三翰林”的佳话;海子街周起滨、周范父子荣膺进士,扬名显亲;城区百花山上,“一门父子两进士”,葛亮维、葛明远父子光耀门楣;“纫湘女史”周婉如,吟秋山馆诗文著;近代以来,彝族杰出诗人、法学家余达父演绎着保守和开放;刘熙乙,商贾人生桑梓情深;周素园,书写了一个晚清秀才的红色传奇人生;李昌中,用独特的画笔描绘着人类和谐的主题…… 天上有北斗,地上有七星。七星关区因七星关而得名,建置沿革源远流长。七星关区毕节之名,始于元代,历史上曾是历代郡、府、路、司、卫、道、署所在地。秦设汉阳县,汉改平夷郡,唐设羁糜州,宋设羁糜禄州。元置顺元宣慰司,后建毕节驿。明置毕节卫、赤水卫,清合并二卫置毕节县。1993年12月10日,毕节撤县建市。2012年11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毕节地区和县级毕节市,设立地级毕节市,原县级毕节市更名七星关区。 千古雄关名遐迩,今日七星倍光辉。 自此,这一古代著名关隘,从历史深处走来,渐行渐近!

  拍摄于上世纪40年代末期的“毕节通津路”(张荣春 摄)。

  1949年11月28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五军团47师在师长郑统一、政委郭强的率领下进驻毕节。140团开进毕节伪县政府,随军摄影记者记录下这一珍贵的历史镜头,毕节古城宣告解放。这一镜头成为毕节历史上弥足珍贵的新闻和纪实照片。

  阳光下的毕节城。

  《古城记忆》之北镇关。

  碧海曙光。

  灵峰日出。

  霞映德溪。

  南部新区。

  响水滩之夜。

上一篇:鬼和丧尸有什么区别(一口气刷完了这部「禁忌」剧)
下一篇:国学经典《三字经》全文,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