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新闻与写作》海外学术前沿(第六期):人机互动的关系与伦理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8-16
手机版

  Ricaurte, P. (2022). Ethics for the majority world: AI and the question of violence at scale.Media, Culture & Society, 44(4), 726-745.

  手机屏幕使用的在地化与同质化

  文献来源

  Muise, D., Lu, Y., Pan, J., & Reeves, B. (2022). Selectively localized: Temporal and visual structure of smartphone screen activity across media environments. Mobile Media & Communication, 10(3), 487-509.

  网络电视的体验可供性

  Marika Lüders等于2022年第4期《电视与新媒体》讨论了网络电视的体验可供性。网络电视代表了一种“技术转型”,即电视机被改造为一个与互联网连接的设备。网络电视既携带其早期线性的时间表特征,同时与用户点播的互动参与产生新的关联。网络电视的体验可供性与技术物质性、观众能动性以及社会背景密不可分。通过对20位网络电视服务用户的访谈,研究发现,网络电视的体验可供性既为个性化的观看模式创造便利,同时使得电视的仪式性与社会性角色仍持续发挥作用。此外,观看网络电视的体验感与此前的“线性体验”不同,观看网络电视是一种“有意点播”和沉浸式的参与模式。然而,网络电视服务供应商通过内容库编排并供给程式化的电视节目,这限制了观众自主而能动地进行选择。

  文献来源

  Lüders, M., & Sundet, V. S. (2022). Conceptualizing the Experiential Affordances of Watching Online TV. Television & New Media, 23(4), 335-351.

  人机互动历史脉络的不同书写

  Mark Chignell等在2022年9月于《美国计算机协会人机互动学报》发文,对人机互动的两条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人机交互研究是一个学科交叉的“十字路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个人计算机逐步普及,人机交互研究开始兴起。一方面,人机互动可被视作从“以人为本”的计算科学中延伸出的分支,其历史轨迹包括人体机能增强(human augmentation)、赛博格以及人机互动的应用心理学讨论等。另一方面,它本身就拥有一门独立学科的性质,主要关注人如何作为计算机“用户”并追求计算技术和方法上的设计、发明与创新。文章综合这两种视野重新审视当今的人机互动、人体机能增强与人工智能等系列技术。具有“用户友好性”的人体机能增强技术作为一种替代方案,在包容性设计和人工智能领域大有可为。然而,把人与人工智能的互动看作是一种“人体机能增强”,如何促进信任并加强机器意识仍有待探索。

  文献来源

  *本文刊载于《新闻与写作》2022年第11期封三,由中国传媒大学姬德强、 蒋效妹、清华大学朱泓宇汇编整理。

  投稿请登录https://xwxz.cbpt.cnki.net/

  联系与投稿信箱

  editor@chinamediaresearch.cn

上一篇:李晓鸿评点《西游记》第五十五回
下一篇:部编版:初中语文必读《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及练习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