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入海——二十世纪海上代表性书家作品大展”(上)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8-16
手机版

  

  

  大展概况

  由上海中国画院、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上海韩天衡美术馆主办,西泠印社、上海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协办,著名书画篆刻家韩天衡先生精心策划的“百川入海——二十世纪海上代表性书家作品大展”,历经半余年筹备,遍访各藏家及展馆,终集99位海上书法家与文坛精英的佳作228件,齐聚一堂,于2021年12月31日下午,在上海韩天衡美术馆揭幕,向广大书法爱好者呈现一场既有历史厚重感,又充满学术研讨性的专题展览。

  

  

  

  本次展览着重呈现二十世纪活跃于上海的代表性书法家作品,对这一时间段海上书坛的盛世,及“海上书家”群体的界定,韩天衡先生这样表述:上海坚实的商业经济基础、优越的人文涵泳量、新兴的市民阶层与外籍人士的审美情趣,以及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创作环境,搭建起一个空前未有的海上书家艺术平台。百川入海,无固定模式、无统一风格、无独尊宗主,兼容并蓄,各呈风流,这正是二十世纪海上书坛所特有的文化精神和人文特质。这些不拘出处的精英书法家以其和而不同的艺术觉悟和自由独立的创作心态,构成了百年间海上书坛尊重包容、灵苗各探的缤纷和绚烂。

  

  

  

  为此,本次展览的展陈底色既体现了历史厚重感,又不乏“海派”特有的时髦性。进门玻璃柜是韩天衡先生万余字关于二十世纪海上书法的综述文章,展品则按照时代顺序排列,同时,为突出二十世纪书法的发展进程,展览对书家也做了梳理和分类,既有前清遗老、民国元老、甲骨四堂、学林大家、印坛名家、上海中国画院首批画师、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第一届会员、清末民初留日留欧群体,也不乏其中的师徒之辈、黉门宿儒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展览正值新旧年交际,美术馆特意选取了五幅红对联,陈列在展厅之首,在新的一年祝愿每一位走进展厅的观众都迎来开门红。

  

  

  

  

  展览前言

  作为一个城市、一个时段、一个群体、一门艺术,二十世纪的海上书坛星光璀璨,声势之弘阔、影响之深远,将其置于悠久的书法史上,也是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惊艳而辉煌的存在,一个难以复制的存在。

  由上海中国画院、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上海韩天衡美术馆主办,西泠印社、上海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协办,著名书画篆刻家韩天衡先生精心策划的“百川入海——二十世纪海上代表性书家作品大展”,将于2021年12月末在上海韩天衡美术馆开幕。

  本次展览汇集了吴昌硕、沈曾植、康有为、郑孝胥、曾熙、黄宾虹、罗振玉、李瑞清、赵叔孺、于右任、李叔同、王福厂、沈尹默、郭沫若、吴湖帆、徐悲鸿、刘海粟、张大千、王蘧常、沙孟海、潘伯鹰、来楚生、白蕉、陆俨少、谢稚柳、赵冷月、胡问遂、程十发等九十九位海上书法家与文坛精英的佳作共二百二十八件。欲以宏观的角度、开阔的视野,全景式地展现二十世纪海上书法百川入海、空前繁荣的盛大景象。作者中不仅有如雷贯耳、开宗立派的大师级人物,也有维新领袖、逊清遗老、政界名流、学林硕儒、律宗大师、画坛耆宿、印苑宗匠、闺秀名媛等。书体正、草、隶、篆皆备,形式条幅、楹联、手卷、册页、扇面俱全,并以生卒为序。其中不少属师徒关系或私淑传人。如吴昌硕与钱瘦铁、潘天寿、王个簃、沙孟海;沈曾植与王蘧常;康有为与徐悲鸿、刘海粟;曾熙、李瑞清与张大千;章炳麟与汪东;赵叔孺与方介堪、叶潞渊、徐邦达;钱振锽与谢玉岑、谢稚柳;李叔同与丰子恺;沈尹默与胡问遂;吴湖帆与陆抑非;邓散木与单晓天等,脉络分明。大量不被师门所囿,勇于探索、独创新面书家的涌现,与上海开放、包容、独立、创新的城市品格密切相关。独特、优越的成才环境和老一辈书家非凡的艺术才华与人格魅力,使海上书法根深叶茂、代代相传,也对当代书法人才梯队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示范作用。

  此外本次展览与众不同之处是陈列了近代文化名人书翰、诗笺达五十多件,其中不乏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传古继绝之巨公。像鲁迅、蔡元培、王国维、张元济、章士钊、黄炎培、胡适、叶圣陶、董作宾、郁达夫、茅盾、徐志摩、罗家伦、夏承焘、龙榆生、沈从文、钱钟书、张葱玉等,道德文章,冠冕一代,均为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人杰巨擘。这些珍贵的翰札,保存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信息,是对其档案、日记之外有关学术研究与日常生活等方面史料的补充,具备文献参考研究与书法艺术欣赏的双重价值,也大大丰富了展览的内容与形式,成为本次展览中的一大亮点。 

  此次百川入海书法展,将二十世纪海上书家精英与文坛大师群体的书法艺术作了集体亮相。不论是师门古风的赓续,还是独具匠心的创新;不论是鸿幅巨制,还是尺楮寸笺,无不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烙印。观众们不仅能领略到一个世纪以来海上书坛艺兼众美、笔墨流芳的斑斓图景,也能感受到这一座经济繁荣、充满活力的国际大都市对书家们的思想、生活与艺术创作所带来的深刻影响。上海成就了这一批书家的百年辉煌业绩,书家们也为这座城市谱写了一段永恒的、异彩纷呈的艺术经典篇章。

  上海韩天衡美术馆

  2021年12月

  百川入海二十世纪海上代表性书家作品大展

  主办单位

  上海中国画院、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上海韩天衡美术馆

  协办单位

  西泠印社、上海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

  策 展 人

  韩天衡

  展览时间

  2021年12月31日—2022年5月31日

  展览地点

  上海市嘉定区博乐路70号

  上海韩天衡美术馆展览厅一、二

  清末遗贤

  鬻艺海上

  韩天衡先生提出:“二十世纪初海上书坛的领军以吴昌硕、沈曾植为代表,很重要的构成群体是辛亥革命前后一批来到上海的清廷官吏、遗老,被当时上海的繁荣安定所吸引,为安身立命做了海上寓公。他们自带功名的光环和旧学的素养,大都曾身在官场、心存学术,原本就是声名赫赫的硕学鸿儒,兼以雅擅翰墨,有着较高的艺术创作力和娴熟的笔墨表现力。抱残守缺成为“海上流人”后,凭借笔墨擅场转变为“闻人名士”,以为谋生之计。如吴昌硕、沈曾植、陈三立、康有为、郑孝胥、李瑞清、曾熙、罗振玉、高振霄、杨度、赵叔孺等。他们引领着当时的海上书坛,在书法审美和创作风格上多数承接了清代碑派书风的余绪,而又别开生面,各领风骚。

  清末民初的数十年间,海上书画家从各自松散独立的鬻艺课徒状态,逐渐衍生出半制度化的结社交流模式,相继成立了豫园书画善会、上海书画研究会、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蜜蜂画社、中国女子书画会等艺术社团。这些半雅集、半交易类型的组织,构建起资源共享、互利合作的平台,既增强了艺术的交流,又促进了经济的交易。各类艺术理念、创作技法在这里不断碰撞和融汇,有效推动了海上书法的良性发展。”

  前清遗老(包含维新人物)

  01

  沈曾植(1850—1922)

  字子培,号乙盦,晚号寐叟,斋名海日楼。浙江嘉兴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历官刑部贵州司主事、江西广信知府,后任安徽提学使、布政使,护理安徽巡抚。宣统二年(1910)始寓上海。专治辽、金、元史,兼通边疆舆地研究等。工诗文,著述繁富。精书法,师法北碑,参以章草笔势,碑帖兼融,方入圆出,欹侧犯险,独树一帜,被誉为“和风吹木,偃草病树,极缤纷离披之美。”对近代书坛产生较大影响。著有《海日楼札丛》《海日楼题跋》等。

  

  章草 节临张芝《秋凉平善帖》 102×49cm

  豆庐藏

  

  行书 刘克庄跋《右军画赞》 107×54.5cm

  上海韩天衡美术馆藏

  02

  陈三立(1853—1937)

  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维新派重臣陈宝箴长子,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造诣深厚,深得新旧两派诗评家推许。“百日维新”期间任吏部主事,协助父亲措置新政,网络人才,失败后父子皆被革职。民国间先后寓居上海、江西庐山,1934年移居北平。“卢沟桥事变”后不受日寇利诱,绝食五日,忧愤而亡。亦工书法,古拙浑朴。著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集外诗》等。

  

  行书  致梁鼎芬信札 23.4×12.8cm

  唐吉慧藏

  ◎释文:诗柚均领,吾无佳物以报,适有衡莲聊相贻。措大可哂也。外件留细览,致南皮三纸甚好,惟解镶至金陵者乃李炘弟李烔耳,或兄弟俱往亦未定。孺老诗扇必在箧中,不致失落,但难检寻,终必还。节厂年祉,衍若同候。立顿首。

  ◎梁鼎芬(1859—1919),字星海,号节庵。广东番禺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广雅书院首任学长,张之洞最为得力之幕僚。亦工诗文。

  03

  康有为(1858—1927)

  原名祖诒,字广夏,又字长素,号更生,别署西樵山人、天游化人,斋名天游阁、万木草堂。广东南海人。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光绪廿一年(1895)进士,授工部主事。光绪廿四年(1898)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海外,辛亥革命后归国,晚年寓居上海、青岛。精书法,取法《石门铭》与经石峪《金刚经》《云峰山石刻》等,结体开张、独具风貌,世称“康体”。书法论著《广艺舟双楫》虽力倡北碑,排斥帖学,有尊魏卑唐之说,但对清末碑派书法的兴盛产生重大影响。另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康南海先生诗集》《康南海文集汇编》等。

  

  草书 王维五绝《鹿柴》 145×40cm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藏

  04

  郑孝胥(1860-1938)

  字苏戡,又字太夷,号海藏。福建闽侯(今福州)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光绪十七年(1891)东渡日本,曾任神户大阪领事,甲午战争爆发后归国。累官广西边防大臣,安徽、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辛亥革命后在上海以遗老自居,1932年任伪满洲国总理大臣兼文教部总长。工诗,善行、楷书法,得翁同龢赏识,师法颜真卿、苏轼、张裕钊与《石门铭》《瘗鹤铭》等,后得力于北碑,作品“既有精悍之色,又有松秀之趣”,独具一股激宕清刚之气,别开生面。著有《海藏楼诗》。

  

  楷书 节录刘勰《文心雕龙·附会第四十三》 33.5×37cm

  豆庐藏

  

  楷书 节录窦臮《述书赋》成扇 18×50cm

  豆庐藏

  05

  曾熙(1861—1930)

  字季子,又字嗣元、子缉,号俟园,晚号农髯,斋名游天戏海楼、心太平庵。湖南衡阳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官兵部主事兼提学使、弼德院顾问。先后主讲衡阳石鼓书院、汉寿龙池书院,任湖南教育会长、湖南南路优级师范学堂监督。与李瑞清相善。1915年移居上海,以鬻艺自给,兼授门徒,名满大江南北,张善孖、张大千皆出其门下。善书法,得力于《夏承碑》《华山碑》《张黑女》与魏晋诸家。行楷各体宽博纵逸,兼篆隶笔意,融会方圆,自称南宗,与李瑞清的北宗相颉颃,世称“北李南曾”。亦工诗文,善丹青,晚年喜作泼墨山水与墨梅,妙绝一时。著有《左氏问难》《春秋大事表》等。

  

  隶书 五言联 奏刀风振腕 图象手生香 134×32cm×2

  祥融斋藏

  06

  罗振玉(1866—1940)

  字叔蕴、叔言,号雪堂、永丰乡人,晚号贞松老人。祖籍浙江上虞,生于江苏淮安。光绪间在上海创立农学社,开办农报馆。任京师大学堂农科监督、学部考试提调官。辛亥革命爆发流亡日本,1919年归国。后追随末代皇帝溥仪,任伪满洲国监察院长、满日文化协会会长,晚居旅顺。精殷墟甲骨文字、西域汉晋简牍、敦煌石室遗书及商周青铜器、《熹平石经》、六朝碑刻、秦汉玺印等研究,著述闳富,多达一百八十余种。工行书,善集甲骨文楹联,开一代风气。辑有《殷墟书契前编》《殷墟书契菁华》《三代吉金文存》《集殷虛文字楹帖汇编》《敦煌石室遗书》《鸣沙石室佚书》《赫连泉馆古印存》《隋唐以来官印集存》《凝清室古官印存》《西夏官印集存》等。

  

  篆书 临甲骨文扇面 18×51.5cm

  上海韩天衡美术馆藏

  

  行书 致邹安信札 17×25.7cm×2

  澹简斋藏

  ◎邹安(1864—1940)。名寿祺,字景叔。浙江海宁人。著名金石学家。曾在上海哈同爱俪园的仓圣明智大学、广仓学会任教。

  07

  李瑞清(1867—1920)

   字仲麟,号梅庵,晚号清道人。江西临川(今进贤)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任江宁提学使、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监督、江苏布政使。为中国近现代师范教育与美术教育的开拓者。清亡后易黄冠道服,遁隐上海,自署“清道人”。诗宗汉魏,下涉陶谢。精书法,尤工篆隶,上溯商周,博综汉隶、六朝碑版,间习魏晋以来法帖,善用颤笔表现笔法,为近代金石派代表人物,与曾熙有“北李南曾”之称,胡小石、张大千皆出其门下。在沪鬻书画以自给,东瀛人士闻风渡海,请益者踵相接。著有《玉梅花盦书断》等。

  

   楷书 七言联 书堂长以月为烛 石室唯将松作门 201×41cm×2

  上海韩天衡美术馆藏

  

  行书 致钱冲甫信札 26.2×16.7cm×2

  澹简斋藏

  ◎释文:钱橅本耳,恽亦劣画,石涛晚年古拙之笔,与清道人最合。何妨为我购之。当临一幅为谢。苦热珍卫。冲甫吾兄,故清道人顿首。贞翁小字册,奉见还来索矣。

  ◎钱冲甫,又名翔熊,号听松。浙江嘉兴人。钱泰吉孙,光绪朝军机大臣、工部尚书钱应溥子,工书法,善鉴藏。

  08

  张元济(1867—1959)

  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生于广东广州。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改任刑部贵州司主事,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任章京。参与戊戌变法,失败后被革职。在上海任南洋公学译书院院长。光绪二十八年(1902)入商务印书馆,历任编译所所长、经理、监理、董事长等职。主持整理、校勘出版《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续古逸丛书》《辞源》及大批中外哲学、文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著作,组织编写诸多新式教科书与《东方杂志》《小说月报》《教育杂志》等,对现代中国文化教育出版传播与优秀民族文化遗产整理,贡献甚巨。1953年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首任馆长。著有《校史随笔》《涵芬楼灰烬余书录》等。

  

  行书 致瞿启甲信札 25.3×16.4cm

  管继平藏

  ◎释文:良士仁兄大人阁下:奉桂月二日手示谨诵悉,代售契约一纸并一四八号货折一件,收货清单一叶均已收到。兹已将新收两书登入,货折交邮局挂号寄奉,即乞詧收,示复为幸。蒋孟苹、刘翰怡、徐积馀、潘明训、孙伯恒诸君,谢赠书,信谨附呈乞詧阅。敬颂台安!弟张元济顿首。九月十五日。本月五日寄上蒋孟苹兄属呈影宋法华经一部,想已达览。甚念甚念。

  ◎瞿启甲(1873—1940),字良士。江苏常熟人。著名藏书家,铁琴铜剑楼第四代主人。

  

  行书 致叶恭绰信札 25×14.6cm

  澹简斋藏

  ◎释文:玉虎先生有道:碌碌近未诣谒,阅报获诵大文,想贵体必日见康复,甚念甚念!奉台月廿三日手教,谨《静嘉堂书目》,弟处亦无之,询之东方图书馆却有。其书数年前因邂日寇检查,多已装箱存栈,一时未能取出,仅取得《静嘉堂秘籍志》,全载陆氏书。既《仪顾堂文集》《皕宋楼藏书志并续志》并《续志》,徧查未见,有《四朝成仁录》,未知吾兄所闻系据何书?异日取得《静嘉堂书目》,当再呈阅,手覆敬颂,摄祺。伍蠡甫世兄闻在谕中,如来沪,为当至弟处也。弟张元济顿首,十一月廿八日。

  09

  钱振锽(1875—1944)

  字梦鲸,号名山、谪星,晚年别署藏之、庸人、海上羞客。江苏阳湖(今常州)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任刑部主事。宣统初退隐回乡,以课徒耕砚为生。辛亥革命后束发作道家装,以读书、教书、著书、刊书为务,人称江南大儒。1938年寄园书塾被毁,移居上海。善书法,初习欧阳询,继宗王羲之、颜真卿、倪元璐,又遍学北魏刻石。行楷融合碑帖,博采众长,结体宽博,古朴苍茂,自成一家面目。晚年喜绘墨竹,清疏挺峭。亦工诗词,著述颇富,有《名山集》《名山文约》《名山诗集》《名山词》等。

  

  行书 七律一首 148×81cm

  上海韩天衡美术馆藏

  ◎释文:静掩柴关与世遗,无言独自对东篱。高人家数何嫌傲,名士文章不厌奇。九日流连斟酒客,西风消瘦卷帘时。几番受得冰霜厄,应悔今生出世迟。晚可仁兄正之。辛巳九秋,钱振锽。

  

  行书 七言联 诗篇每自闲中得 文字须从痒处搔 151.5×41cm×2

  豆庐藏

  10

  夏敬观(1875—1953)

  字剑丞,一作鉴丞、盥人、缄斋,晚号吷庵,斋名忍古楼。江西新建人,晚寓上海。光绪二十年(1894)举人,入南昌经训书院,随经学家皮锡瑞游。后入两江总督张之洞幕,助力兴办两江师范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任江苏提学使、上海复旦、中国公学监督。民国间任涵芬楼撰述、浙江省教育厅长,1924年辞居上海,著书以终。工诗,师法孟郊、梅尧臣,词宗欧阳修、晏殊、姜夔、张炎诸家,颇负盛名。晚年专攻山水,兼及花卉。著有《忍古楼诗集》《忍古楼词话》《吷庵词》《词调溯源》《夏吷庵画集》《清世说新语》等。

  

  楷书 致姚虞琴信札 28.7×18cm

  澹简斋藏

  ◎释文:虞琴先生道案:贱辰蒙赐以宝绘,爱不释手,什袭珍藏,永铭心臆。气候酷热,尚未能登堂叩谢,至为抱歉。兹有恳者,敝处食盐又已告罄,如尊处备办,能分购数十斤,极为感盼。便望电示,端此奉求,并达谢忱,顺叩撰安。夏敬观顿首,七月十九。

  ◎姚虞琴(1867—1961),名瀛。浙江余杭人,久居上海。著名画家。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11

  李宣龚(1876—1953)

  字拔可,号观槿,晚号墨巢,斋名硕果亭。福建闽县人。光绪二十年(1894)举人。与林纾诸人结诗社。曾任湖南桃源知县、江苏候补知府。后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经理、发行所所长、代总经理、董事等。1941年任合众图书馆董事。富收藏,历代珍本、墨迹、名画甚多,择其佳者供商务影印。工诗,善书法。著有《硕果亭诗》《墨巢词》,辑有《墨巢秘籍藏影三集》《硕果亭重九酬唱集》《支社诗拾》等。

  

  楷书 致吴蕴斋信札 28.7×17.9cm

  澹简斋藏

  ◎释文:蕴斋吾兄尊鉴:前因仰慕令弟篆刻,求公介绍刊石章三枚。嗣知目疾未愈,不敢逼促。现在为时已久,如能一为奏刀,固所欣愿。一切润格仍当致送,幸匆客气。万一有碍目力,则不敢以此等细事勉强奉扰。区区之忱,尚乞见谅为荷。手此祗请台安。弟李宣龚谨上。十二月日。

  ◎吴蕴斋(1886—?),江苏镇江人。曾任上海商业保险公司董事长、中国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日伪期间任《新闻报》董事长。

  上海中国画院

  上海中国画院在周恩来总理、陈毅同志直接关怀领导下,筹备于1956年,初定院长为吴湖帆,副院长依次为赖少其、傅抱石、贺天健、潘天寿。院务委员会委员:王个簃、白蕉、伍蠡甫、沈柔坚、吴湖帆、涂克、唐云、陈之佛、陈烟桥、陈秋草、富华、傅抱石、贺天健、赖少其、潘天寿、刘海粟、谢稚柳、丰子恺。1960年,上海中国画院正式成立,由丰子恺出任院长,王个簃、贺天健、汤增桐任副院长。

  本次展览陈列了21位上海中国画院艺术家的展品,这些艺术家包括:张叔通、王福厂、贺天健、朱屺瞻、马公愚、吴湖帆、刘海粟、钱瘦铁、潘天寿、王个簃、丰子恺、来楚生、白蕉、叶潞渊、陆抑非、陆俨少、唐云、谢稚柳、翁闿运、胡问遂、程十发。

  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01

  张叔通(1877—1967)

  原名蕴芳,又名葆良,号九峰樵子、九峰樵叟,斋名随缘室。江苏松江(今属上海)人。早年肄业于南京高等学堂、上海英华书馆。曾任《南方报》《新闻报》《申报》编辑,又任沪江大学教授,浦东中学、苏州崇道女中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又为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工书法,师从陶濬宣,善魏碑,兼习行草,用笔强韧多骨,苍劲质朴。五十多后始学山水。著有《九峰樵子谈画》《徐锡麟》《余之记者生涯》《佘山小志》。

  

  楷书 节录刘少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第八届 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工作报告》97.5×44.5cm

  上海中国画院藏

  02

  王福厂(1880—1960)

  原名寿祺,又名禔,字维季,号屈瓠、罗刹江民、印傭、持默老人,斋名麋研斋。浙江杭县(今杭州)人。光绪三十年(1904)与丁仁、叶铭、吴隐在杭州孤山创建西泠印社。民国初任印铸局技正、故宫博物院鉴定委员。1930年定居上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金石篆刻研究社主任委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书法善商周钟鼎、楷隶及铁线篆。治印得浙派神髓,旁涉邓石如、吴熙载与赵之谦,上追周秦两汉,所作典雅娟秀、蕴藉精严,玉箸铁线篆印尤为工稳精能,被誉为“如洛神临波,如嫦娥御风”。辑有《福盦藏印》《麋研斋印存》《罗刹江民印存》《说文部属检异》《麋研斋作篆通假》等。

  

  隶书 节录张衡《东京赋》144×80.5cm

  豆庐藏

  

  篆书 节临《兮田盘》《善夫克鼎》《邾公华钟》《它敦》铭文四条屏选二 126.5×31cm×2

  豆庐藏

  03

  贺天健(1891—1977)

  原名骏,字炳南,号纫香居士、梦苑、达屋。江苏无锡人。早年任上海中华书局国画编辑,与友人创办锡山书画会、无锡美术专科学校。后任南京美术专科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擅长山水画,师法李唐、夏圭、王蒙、黄公望、吴历、原济、王翚等,足迹遍历名山大川。画风雄奇阔达,用笔纵横畅爽,泼辣奔放,尤善青绿山水。亦工行楷,得《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神骨,笔势挺峻。著有《学画山水过程自述》。

  

  行书 五言联 仰俯天地大 侷促南北宗 167.5×41cm×2

  上海中国画院藏

  04

  朱屺瞻(1892—1996)

  名增钧,号起哉、二瞻老民。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修竹吾庐。江苏太仓人。早年入上海图画美术院学西画。后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校董。曾两次东渡日本,研习西画并考察美术教育。五十年代后专攻中国画,擅山水,花卉、竹石、蔬果等,融会中西,擅长吸收西画表现手法,画风老辣,用笔凝重有力,色彩强烈浑厚。亦工书法,线条古拙粗放。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中国画院画师等。出版有《朱屺瞻画集》《朱屺瞻画选》《朱屺瞻百岁画集》《癖斯居画谈》等。

  

  行书 五言联句 名香播兰蕙 妙墨挥岩泉 98×54cm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藏

  05

  马公愚(1894—1969)

  名范,字公驭,后改公禺、公愚,晚号冷翁,斋名畊石簃。浙江永嘉(今温州)人。早年就读于温州府中学堂,得朴学大师孙诒让赏识。1926年与兄马孟容移居上海,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教授,参加古欢今雨社、寒之友社、蜜蜂画社等书画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书法四体皆精,篆书上窥周秦,追踵石鼓、玺文、诏版、汉金,隶书师法《史晨碑》《张迁碑》,真草取径钟、王,用笔遒丽精审,气息醇雅。又工丹青,山水、花卉、翎毛、虫鱼兼擅。篆刻致力于战国古玺与秦汉印,得雍容醇雅之美。著有《书法史》《公愚印谱》《畊石簃墨痕》《畊石簃杂著》等。

  

   篆书 临《石鼓文》 104×36cm

  上海韩天衡美术馆藏

  

  真草 隶篆四体四条屏  66.5×32.5cm×4

  豆庐藏

  06

  吴湖帆(1894—1968)

  名翼燕,字遹骏,后更名万,又名倩,号倩庵、醜簃,斋名梅景书屋。江苏吴县(今苏州)人,久居上海。晚清金石家吴大澂嗣孙。富收藏,精鉴别,尤擅山水,兼及花卉、竹石。悉心观摩家藏历代名迹,追踪董源、巨然、郭熙、赵孟頫、王蒙、吴镇等五代、宋元大家,博采众长,形成缜丽丰腴、清隽明润的独特画风。亦善行楷及草书,初从戴熙、董其昌入手,继宗赵佶瘦金体,后师法米芾、祝允明,笔致俊逸,自成新腔。历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著有《佞宋词痕》《梅景画笈》《吴湖帆画辑》《吴氏书画集》《梅景书屋画集》等。

  

  隶书 自作《东风第一枝·为中国画院诸同志》 105×40cm

  上海中国画院藏

  

  行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句 190×88cm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藏

  07

  刘海粟(1896—1994)

  名槃,字季芳。江苏武进(今属常州)人。早年入周湘背景画传习所习舞台布景。1912年与乌始光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更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校长。长期致力于中西画创作与美术教育,引进西洋美术教学体系。后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江苏省文联名誉主席等。早年习西洋画,兼精国画,山水、花卉皆擅,曾十上黄山写生。晚年喜泼墨泼彩法,色彩绚丽,气格雄浑。亦工书法,笔力苍劲。著有《刘海粟画集》《刘海粟油画选集》《刘海粟国画》《学画真诠》等。

  

  行书 云水襟怀 松柏气节 179×96cm

  上海中国画院藏

  08

  钱瘦铁(1897—1967)

  名厓,字叔厓,号数青峰馆主、天池龙泓斋主。江苏无锡人。早年在苏州汉贞阁学刻碑,师从郑文焯,又从吴昌硕游。1923年在日本京都成功举办书画篆刻展,名声鹊起。抗战爆发后因掩护旅日的郭沫若秘密回国而受牵累,身陷囹圄。后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主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善书画篆刻,山水师法石涛,笔墨苍润。篆书得力于石鼓文、秦诏版,隶书宗《张迁碑》,楷法魏晋。尤精篆刻,得吴昌硕亲授,所作真力弥满,元气淋漓,独得豪迈遒浑之气魄,与吴昌硕、王大炘合称“江南三铁”。刻印辑有《瘦铁印存》《毛主席诗词十首篆刻集》等。

  

  行书 六言联 劳动创造世界 和平保卫国家 111×28cm×2

  上海中国画院藏

  09

  潘天寿(1897—1971)

  原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别署阿寿、雷婆头峰寿者。浙江宁海人。1915年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经亨颐、李叔同游,后得吴昌硕指授。1923年至1950年,三次担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教授,又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昌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主席。精绘写意山水、花鸟,远师徐渭、八大、石涛,近受吴昌硕影响,画面布局奇险,用笔劲挺洗练,气势雄阔。亦工指画。书法、篆刻皆擅。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治印谈丛》等。

  

  隶书 毛泽东《浣溪沙》 92×35cm

  西泠印社藏

  10

  王个簃(1897—1988)

  字启之,名贤,斋名霜荼阁、还砚楼。江苏海门人。早年于南通城北小学任教,得李苦李、陈衡恪、诸宗元指教,1925年投吴昌硕门下。曾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昌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兼国画系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等。书画、篆刻师法吴昌硕,擅长行草、石鼓文,雄重跌宕,高古清灵。善绘花卉、蔬果,上追徐渭、陈淳。篆刻乱头粗服,得高浑郁勃之势。著有《个簃印恉》《霜荼阁诗集》《个簃印集》等。

  

  自作 七绝《金华杂咏》四首 135×44.5cm

  上海中国画院藏

  11

  丰子恺(1898—1975)

  初名润,一名仁,斋名缘缘堂。浙江桐乡人。1912年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夏丏尊游,与同门刘质平、吴梦非创办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中华美育会,后留学日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擅长漫画、散文、美术理论、音乐理论与外文翻译。漫画取材于民间日常生活,造型简括,风格朴实,情景隽永,意境深邃,深受大众喜爱。善书法,得欧阳询法,朴茂劲健。著有《缘缘堂随笔》《护生画集》《子恺漫画》《儿童漫画》《西洋美术史》等。

  

  行书 七言联 东风浩荡春光好 万卉鲜妍雨露多 170×41cm×2

  上海中国画院藏

  12

  来楚生(1904—1975)

  原名稷勋,字初生、初升,号然犀、负翁。斋名然犀室、安处楼。浙江萧山(今属杭州)人,生于湖北武汉。早年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抗战爆发后举家从杭州避地上海。担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书法宗黄道周,又擅长篆、隶,深得石鼓、汉简神髓。绘画师法八大、徐渭、李鱓、吴昌硕、齐白石,阔笔花鸟,造型奇崛,富有金石味。晚年篆刻朴质老辣,雄劲苍古,自成一家。尤精生肖印、佛造像印,深得简括、古朴、稚拙之妙趣。著有《然犀室印学心印》,刻印辑有《然犀室肖形印存》等。

  

   行书 节录王杰日记 88×46.5cm

  上海中国画院藏

  

   行书 苏轼七言《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 郭作诗为谢且遗古铜剑》 34×136cm

  豆庐藏

  13

  白蕉(1907—1969)

  原姓何,名馥,字远香,号旭如。别署云间居士、复翁。上海金山人。早年任鸿英图书馆《人文月刊》编辑、图书馆主任。抗战爆发后执教于上海光华大学附中,又与邓散木举办“杯水书画展”,为抗战募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供职于上海市文化局,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会员。精行草,初学欧阳询、虞世南、

上一篇:充满“禁忌”的现实缩影,这部华语片把中年女人的痛都扒出来了
下一篇:下海做AV女优,上岸做「唱跳爱豆」,这位姐的人生真是太神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