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红章子怡拿过奥斯卡,李安却还要“讨生活”?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8-16
手机版

  

  一场“我与我”之间的对决与博弈……听起来很有意思,不是吗?

  

  看完预告片,废姐知道,李安这是又一次颠覆了自己架设起来的“李安电影世界”。

  但说真的,对此,我一点儿也不感到意外。

  李安要是走“老路子”,他就不是今天的李安了。

  这个一谈起电影,双眼就闪闪发光的65岁“老人”,身上最不缺的,就是蓬勃的少年气。

  士别三日,一个少年身上发生再大的变化,不都是理所当然的吗?

  

  “我觉得我60岁了,依然还是小孩。”

  是啊,有哪位大导演会像李安一样,前脚刚在奥斯卡舞台上领完奖,后脚就“不顾形象”拿着小金人在路边啃汉堡。

  

  “我是一个相对晚熟的人,感恩自己人生中有一个漫长的幼稚期。”

  高兴起来,李安甚至会对着镜头摆出中二少年专用的“石头剪刀布”拍照pose。

  

  要是老婆能够对他笑一笑,李安就开心得像是被爱豆翻了牌子的追星少女。

  

  最神奇的是,李安身上,一尘不染的少年气和柴米油盐的烟火气竟然可以并存。

  “我这个人比较老实。”

  谈起日常生活,李安居然委委屈屈地表示:自己就是被老婆各种嫌弃呗。

  

  外界都夸李安是天才导演,他对自己的定义却是“一个喜欢拍电影的人”。

  

  生活中的李安,是理想主义的少年,也是现实主义的俗人。

  沉浸在电影里的李安,亦是如此。

  对待电影,李安如同初恋少年,爱得纯粹炽烈、不问因由。

  《卧虎藏龙》里,李慕白和玉娇龙的竹林打斗戏,最为观众津津乐道。

  

  好莱坞特效团队缠着李安请教,这个场景的后期特效要怎么做?

  事实却是,李安是利用大吊机让演员吊威亚,在竹林上空实拍出来的镜头。

  为了拍好一部戏,李安任性拼命、直接鲁莽。

  他身上那股狠劲儿,迸发着少年独有的力量感和荷尔蒙。

  

  李安的电影故事,很多时候却更像是“凡夫俗子”的故事。

  《断背山》里,杰克爱得热烈,可恩尼斯因为害怕世俗的眼光,终究不敢接受这一份爱。

  

  杰克意外离世后,恩尼斯发现杰克的衬衫包住了他的衬衫,才意识到杰克一直用爱守护着自己。

  

  最后,恩尼斯取走了衬衫,用自己的衬衫包住了杰克的衬衫。

  

  “杰克,我发誓……”。

  往后余生,换他来守候杰克。

  

  “不敢爱”的困境,一件衬衫包裹的守候,普通到不能再普通,却又让人动容。

  《色戒》里,王佳芝的任务是要刺杀易先生,最后却因爱上对方,放走他,牺牲了自己。

  

  在张爱玲的原著里,易先生对王佳芝只有过瞬间的感动,甚至对她的处决感到得意。

  但李安远比张爱玲要慈悲,最后还是安排了易先生对王佳芝动情的结局,让易先生坐在空荡荡的床边,眼含泪水。

  

  他是“普通人”易先生,无关立场身份,有的只是并不煽情的淡淡情愫。

  都说李安善于制造“纯真与世故”的冲突。

  这种冲突,在电影里,是少年气和烟火气的冲突;在李安身上,则是少年气和烟火气的共生。

  就像一个少年,抬头30度角,仰望凡尘俗世。

  谁说那个视角,不比所谓成年人视角更接近真实、更打动人心呢?

  李安的少年气,让他拒绝向俗世妥协、拒绝迷迷糊糊地活。

  

  所以我们总是能看到,李安一直在探索电影世界更多可能性的路上,不断跋涉。

  早期李安为了梳理自己和父亲的关系,拍了父亲三部曲,震惊华人影坛,大家都认为他应该去拍家庭伦理片。

  

  但李安却跑去拍了《卧虎藏龙》,用一个武侠江湖呈现他眼中的“中年危机”,顺便捧回了一座奥斯卡小金人。

  

  一般导演成功了,会停留在安全的舒适区里,继续拍同一种类型片子。

  但李安不是。

  “没有做过的才有意思。”

  

  不断突破自我的李安,如入无人之境。

  一开始,看过《少年派》原著的人,都觉得故事庞大,不可能拍成电影。

  再者,孩子、动物和水,是电影界公认最难拍的三大元素。

  李安不仅将三者放在一起拍,还尝试了3D技术。

  

  为了拍好《少年派》,李安花大手笔在台中机场搭建了超大摄影棚,弄了个造浪池,拍出了一片汪洋大海的场面。

  

  

  李安对冒险片的探索,让他再度捧回了一座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他获得了大部分成年人渴望拥有,一旦拥有又害怕失去的名利;

  却像个一无所有的少年一样,继续横冲直撞。

  “我好奇心大过恐惧心吧。”

  

  《少年派》之后,李安继续挑战电影拍摄技术。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他采用了120帧拍摄模式,也就是每一秒会放映120个画面。这个速度,是普通电影的5倍。

  

  在这种技术下,演员面部细微的肌肉抖动,甚至汗毛,都能清清楚楚展现在大荧幕上。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李安对于120帧技术的尝试。

  如今的《双子杀手》,才是李安120帧电影技术的野心之作;不安分的他,还在这部电影里加入了真人CG技术。

  因为影片需要展示,特工亨利和年轻的“我”对决的故事。那个年轻的“我”,就得全程CG处理。

  

  当然,技术再炫酷也只能锦上添花,废姐更关心的,是影片故事本身。

  李安在《双子杀手》里探讨了一个新的议题:

  克隆时代的父子关系。

  亨利遇见的那个年轻版“我”,其实是用自己DNA复制出来的克隆人。

  

  从生理学角度来说,这是一对“父子”;从心理学来看,这是内心两个维度的“自我”。

  杀掉给予自己生命的那个人,是不是意味着抹杀掉自己的另一面?

  废姐觉得,这个问题,颇值得细细玩味。

  

  说来很有意思,几乎在每部电影中,李安都像个青春期的少年,不断成长的同时,也会不断面临人生的新课题。

  李安把自己各个阶段对人生意义的探究,也都一一放进了电影里。

  拍《断背山》,是为了呈现无界限的爱;拍《色戒》,是想表现人性的阴暗面。

  再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李安想讲的是“成长的痛苦,纯真的缺失”。

  

  这次的《双子杀手》,影片主题曲叫《forever young》:

  Forever young

  I wanna be forever young

  Do you really want to live forever

  ……

  “永远年轻,何谓年轻?”这大概是65岁的少年李安,最近思考的人生新课题。

  在废姐看来,这个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是答案。

  forever young,不正是李安人生的真实写照吗?

  

  李安身上,那种鲁莽的、纯真的少年气,似乎无处发泄的力量感,一直都在。

  作为导演,李安一直在不断尝试和冒险;

  他试图去探究清楚这个世界的一切存在,一切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意义,然后呈现给观众。

  在李安看来,不重复自己,不敷衍观众,拍好每一部电影,是“作为一个有天分的人,欠观众的一份人情”。

  

  此乃赤子之心。

  李安身上,那种接地气的、生活化的烟火气,像“你我他”一样的真实感,也一直都在。

  他并不是永远不知疲倦的,有时候,他也想偷得浮生半日闲。

  

  他跟我们每个普通人一样,明白尊严是要去争来的,每天是要去赚来的。

  

  他知道,这世上没有理所当然,没有自然而然,所以不敢懈怠。

  

  此乃柴米油盐。

  在李安身上,少年气和烟火气并不冲突;赤子之心和柴米油盐也毫无矛盾。

  废姐想,大概每个年龄段的人,看李安这个人,或多或少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吧。

  他是普通人李安,也是大导演李安。

  他活于俗世,却不困于世俗。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废姐她大姨

  共饮圈内黑狗血,奇葩内幕看废姐。如果你也喜欢她们的文章,欢迎扫二维码关注。

上一篇:李盾狠批:引进《妈妈咪呀!》好比引狼入室
下一篇:巴拉圭(Paraguay)是一个怎样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