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现状真的很差吗?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8-16
手机版

  题主医学生,在外报的心理咨询师的班。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就提过一些例如目前在这个市,甚至省以心理咨询师做正职,且能养活自己的屈指可数(题主在东北大城市);行业乱象严重:咨询师利用患者的移情骗钱骗色;拖慢咨询进度;互抢咨询者等等等等。虽然知道目前国内心理咨询方面尚未建立好正规体系,但真的这么糟糕吗?题主也是考虑成为心理医生的人,有点被吓到了

  国内现状而言,心理咨询师有些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

  1,国内心理咨询师所受训练,主要来源于西式教材,尤以精神分析法为推崇,以弗洛伊德为祖师爷。这种方式在西方主流心理学界曾经风靡一时,但早已过气,被证明有很多的治疗盲区和问题。

  2,心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无法脱离文化、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无论什么心理学体系,若以西洋的案例为基准证真,在中国必然水土不服。

  3,国内的心理咨询师教学体系混乱,部分硕士学位,连正经的实习都没有,主要以心理咨询教育为由,在捞钱。

  4,心理咨询师需要仁心,有舍己度人的追求,目前看这类人寥寥无几。

  5,很多所谓心理咨询师自己的心理不正常,人品也可疑。有故意拖延治疗榨干患者的、有严重自卑从患者那边找优越感的,有借助患者依赖信任骗色骗钱的。

  另外,国内很多患者,对心理咨询师的定位也是非常扭曲的。

  患者不把心理咨询师当做帮助者治疗者,当做情绪垃圾桶,当做安慰剂,甚至当做救世主。

  一地鸡毛。群魔乱舞的行业。

  很多咨询师不值得尊重。

  很多患者不值得拯救。

  正眼看他们一眼,你就输了。

  美国的心理咨询同行,学历基本都是博士;国内心理咨询同行,国家要求大专起步(实际更低)。

  150万持证咨询师,真正从业不5万之数,您猜其他人在做什么呢?

  很多客户,生生的被忽悠成了同行。

  很多不懂心理咨询的心理学教授,摇身一变成了心理咨询大咖,狂割韭菜。

  心理咨询的培训体系几乎没有,每个入行的都得摸着石头过河。

  来访者找到靠谱心理咨询师的概率,极低极低。

  不论是刚考证的心理咨询师,还是某些心理学大咖,忽视伦理违背伦理,不仅常见而且几乎没有任何惩罚措施。

  这条路很难,对于半路出家的人来说,更难,没有培训体系,自己来摸索,中间要走很多弯路。即便是有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了,也要慢慢的在实践中磨练自己的内功。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年八年,方有小成。

  1 心理咨询行业确实有些人不是来助人,是来浑水摸鱼的。我本人在成长中找体验师督导师的时候也有不愉快的经历。咨询师入门门槛低也是事实,但,我亲见有很多咨询师持续学习,想要给到来访帮助,这也是事实。

  所以,咨询师有专业的和不专业的,学会分辨很重要。丁梅英心理咨询师:如何判断心理咨询师是否靠谱?

  2 “咨询师能养活自己的屈指可数”这个说法,不具有说服力,我在2017年要跟我现在的个体督导师督导的时候,排了10个月的队才排到我。你也许说他是个例,但我参加团体督导,同辈督导一起钻研案例的咨询师工作都挺忙的。

  3 “咨询师拖慢咨询进度”这个说法不成立,无论咨询师是否专业,都知道咨询关系建立好,来访才会继续,故意拖慢咨询进度,会破坏咨询关系, 这是得不偿失的事情,咨询师还是有这个判断能力的。(这个过程不像修电视,修理工偷换了电视的零件,客人都不知道。)

  专业能力不够的咨询师无法及时捕捉来访的情结,这会使得咨询没有进展,这是可能的。

  举一个咨询中发生的例子:咨询中,我口干,喝了一口水。对面的来访突然生气了,她脱口而出“你就是不喜欢我,你就是不想和我说话!”我:嗯?刚才我喝水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来访:你就是不想和我说话才喝水!你就是否定我。我:我喝水,你感受被否定。被否定的感觉你熟悉吗?来访:我小时候,妈妈喜欢妹妹,逗妹妹开心,咯吱她。跟我说话的时候,妈妈总是忙着手里的活,心不在焉。我:妈妈对妹妹很用心,对你会心不在焉,你感觉被否定。和我在一起,我喝水的时候,你也有被否定的感觉。

  我发现自己喝水,来访感觉被否定,我敏感地意识到来访背后有“被否定”的情结,我顺着来访的感受跟踪这个情结,马上帮助来访看到了她成长中的体验对现在人际关系的影响。如果我在这方面专业训练不够,可能和来访的对话陷入这样的僵局:咨询中,我口干,喝了一口水。对面的来访突然生气了,她脱口而出“你就是不喜欢我,你就是不想和我说话!” 我:嗯?我只是喝水,我没有不喜欢你!来访:你就是不喜欢我,你还不承认!.......

  咨询师自己的心理没有修通的话,会容易被来访的情绪卷入,感觉被挑战被攻击。咨询师的督导不够的话,会很难捕捉到来访的创伤点(情结),使得咨询没有进展。所以,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需要在理论,个人体验,督导都有持久的训练。

  从自卑到自信有一条路,我陪你,活成你想要的样子!

  微信:dmyxinli

  不是行业差,而是市场规模远小于培训机构宣传的。

  有听说过这么一组数据:

  美国每 1000人中就有1个心理咨询师,

  按这比例算中国的咨询师总需求也不过140万。

  但据了解我国已有150万持证的心理咨询师了,

  能有一定的咨询量且年入5万+的不超过10万。

  所以呢?利益相关与不相关的人会给你截然不同的解读!

  1.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会告诉你,所以→ 咨询师队伍严重不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而无利益诉求的则告诉你,咨询师专业度和市场实际需求这两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但如果一定要说哪个问题更大?一定是后者,因为咨询师远远供过于求了!根本就没有这么大的消费市场!

  请各位想想,谁说得更有道理呢?每个人有不同的答案,或许难说对错!因为没人能预计市场发展的最终规模,以及最重要的增速快满!

  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对多数人来说还较陌生,有一定的神秘感,信息不对称较大,所以很多人糊里糊涂就被机构忽悠入坑了。

  我换个大家熟悉的就明白了——保险代理人,保险销售员,保险业务员

  保险从20多年前起步以来,保险公司在招聘人员和内训的时候,一如既往地告诉大家——中国的保险市场距离日本、美国等国家还有巨大的空间!专业的保险从业人员人才缺口巨大!

  这个差距和缺口,在10多年前我去曾参加的保险公司招聘会时的数百倍(中国的保险市场渗透率和保费总规模只有美国的几十分之一),发展到现在我看几家保险公司的新媒体推文里写,这个数字还是几十分之一...

  且不看规模和渗透率的差距吧,我们看看从业者吧,保险公司销售员的人员流动性在全社会排第二,恐怕没什么职业敢排第一!

  为什么?行业乱象?什么行业没乱象?还不是实际市场需求根本没那么大!增长速度也完全不如预期!差距归差距,差距能代表我们能有大空间是没错,但它显然不代表我们能有多高的增速!

  我想有人要说,这保险是销售人员,心理咨询师是专业人员,是提供服务的!

  拜托,全国大半能挣到钱的心理咨询师也就一年5万块,

  这样的业务体量如果还需要销售人员来参与分成,现实吗?

  有多少心理咨询师是靠独立的销售人员来卖自己,从而获得咨询的机会的?

  可能很多人看到的是,我即便以300~500元/小时给人提供咨询服务,也挺不错的,因为既能帮到别人,有能赚钱,但没看到的是:

  1.从客资到销售、跟进、转化需要几小时

  2.咨询量、频次和全年总量到底有多少

  第1点决定了真正的收益率、单位小时收入水平,即便单算销售时间成本的话,单位销售收入就得打折来看,更别说这还未计算每年数百小时的额外学习时间和学费投入。都知道,从0到1能做到数百小时咨询时长,得花费10万+的学费,而这也只是学费成本。

  第2点决定了真实的全年总收入到底能不能养活自己...

  最后,我们是不是还得比比,如果比起去干别的工作,又能挣多少......机会成本几何......

  相关内容:

  其他相关内容:陈思炜:【精】大学生职业发展路径-四大方向+四大维度深度解析(共46324字,宜深度阅读,220508更新)陈思炜:【合集】职业规划&实习&求职(204篇视频-220712)持续更新中...陈思炜:【精】职业规划x生涯地图(人人都值得学的生涯规划,67节936分钟纯干货。)

  一言以蔽之,无规无序,鱼龙混杂。

  做心理咨询师 7 年,给题主分享一下对这个行业的看法。

  培训机构通常过分强调前者,绝口不提后者。在中国,基本上能走进心理咨询室的人,大多数都已经遇到严重问题,像神经症、人格障碍都是很常见的。而心理咨询真正的目标客户——心理健康的人(这个如果不理解,那就说明你非常不专业),这些人根本没有为心理咨询付费的意愿,他们只是想找个人聊聊天、谈谈心、倾诉一下,而不是正式地、认真地去解决心理问题。所以,心理亚健康、抑郁、压抑、孤独的人非常非常多,但是没有付费咨询的意愿。

  显然,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大咖、也不会恶意违背职业伦理(因职业伦理训练的匮乏而违背的,非常非常多),所以很难赚到钱。所以你会发现,这个行业,最好的赚钱门道就是——割韭菜。

  无数培训机构,拿着五花八门的证书去搞培训赚钱,自从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取消后,甚至连中科院心理所、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这些全国性行业组织也开始卖证赚钱。所以,行业进入的门槛也不是完全没有,只能说几乎等同于没有。导致整个行业污浊不堪。

  在绝大多数医院的心理科或精神科,患者进去之后,医生通常就是跟其它科室一样,问一些问题之后就开单做检查。各种心理测量一做,就给你下诊断了: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完了就是开药吃药。而事实是——(1)有些问题根本到不了神经症那一步,更到不了多种神经症并发的程度。盲目诊断反而会让患者产生“自我验证”心理而加重心理问题。(2)很多心理问题根本不需要吃药,盲目吃药反而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甚至长期服药产生的副作用还会加重心理问题。

  最常见的就是把国学、佛学、灵修和心理咨询结合起来,然后自封某某疗法创始人(并不是说不能做这样的结合)。

  这里要说明一下:自创一些技术当然没问题,这说明至少你是热爱咨询、善于思考、想要助人,对吧,这是好事。但问题是,很多所谓的疗法各种天花乱坠,玄乎其玄,没有一个科学的理论基础,甚至逻辑无法自洽。然后就开始收“关门弟子”,开研修班,唉,不说了,懂的都懂。

  说句不好听的,很多疗法,我只是听到名字,我都想骂人。

  尤其婚姻咨询(小三劝退/挽回)、青少年戒网瘾等领域非常乱。

  过高的定价(一般来说,即便是专家级的咨询师,单次费用也很少超过 1000,但是依然有人敢要价到单次三五千)

  给来访者疯狂讲道理、和来访者发生矛盾冲突、把心理问题判定为思想问题(都 3202 年了居然还有这种操作) 等等问题。

  2018 年曾经作为一家心理咨询网店的 HR 助理面向全国招募兼职心理咨询师入驻,我们除了一般的面试流程外,还有一个模拟咨询环节。简直是牛鬼蛇神各显神通,只看 title 的话绝对够唬人,一进入咨询环节,讲哲学、谈人生、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基本操作。有位老哥从头到尾都在讲他自己的人生经历,真是开了眼了。

  出问题难以定损追责。伦理规则无法量化,导致出了问题的时候:精神损失程度说不清、咨询师和来访者的责任说不清、担责和赔偿方式说不清。

  比如,咨询师总是讲道理而且还 Pua 来访者,让来访者意识到这些道理是有意义的(咨询师甚至不需要故意这么做,只需要成长不良即可)。而来访者很受伤,还白白浪费了很多钱。此时,谁来弥补来访者的金钱和精神损失?没有人。——这种情况非常常见。

  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外但凡纳入医保、纳入商业保险的心理咨询或治疗,以及做成 AI 心理咨询时选择的技术,基本上都是认知行为取向——因为只有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法和过程可以高度标准化。

  法律规定:心理咨询师不能治疗抑郁症强迫症等神经症及以上的问题。但是由于中国人对心理咨询的偏见,神经症以下的问题往往并不会去找心理咨询师。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心理咨询师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来提供服务的话,那么他基本上不可能有来访者。

  1.跨行做社会工作,虽然少金,但至少国家大力支持。

  2.做教育培训,不是发证割韭菜啊,是做社区和学校的生意。

  3.如果做个案,手里能长期有3-5个长程个案就已经非常好了,不要奢求太高。还是要想办法拓宽收入来源,比如做培训,搞兼职(参见上一条),做自媒体。

  最后,心理咨询行业无论国内国外,都不是一个容易赚大钱的行业。因为你咨询的工具不是那些技术,而是你自己这个人。这是个悖论——一个人内心成长地越强大,往往对金钱和物质的欲望越低。

  但是,还是有一些咨询师守着自己的一方心田,坚定地走在成长、助人的路上。

上一篇:真实案例:女大要避父!2017年四川一起的家庭伦理悲剧
下一篇:评论:《我的唐朝兄弟》少儿不宜成人很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