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张地图看北京城变迁:三、四、五、六环路刚建成时模样曝光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1-21
手机版

  本版新闻列表

  在民国后期,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地图逐步在平常百姓家普及,甚至出现了地图藏家,魏有华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近日,魏有华向记者展示他收藏的16张北京地图,让人直观感受到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城如何一步步从古城演变为世界级的大都会。

  新时代起航

  1月22日、1月2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将分别开幕。《法制晚报》推出“新时代起航”、“温暖北京”系列报道,数说变化,图说发展,全面展示首都建设成就及未来蓝图,积极呈现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

  北京的建设跟随着城市定位、规划的改变,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越来越跟不上变化的纸质地图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逐渐被易于更新的电子地图取代。

  新版城市总规核心词 将带来地图巨变

  就在两个月之前,时隔15年,北京新版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正式发布。从新规指向来看,未来北京发展将不只局限于本市,而是强化其首都功能,发挥首都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北京城市新战略定位为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可以预见的是,在这样的定位下,与人们出行息息相关的“地图”还将逐渐发生改变。与之相关的核心内容包括:国家战略“京津冀”独立成章;城市“副中心”雏形初具,打造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等。

  “城市群”“京津冀城铁”等

  将成地图“新标记”

  新版规划完成了从“都”到“城”再到“群”的转变和发展。同时,新规从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角度来规划区域内空间与功能的布局,跳出北京看发展。京津冀意欲协同发展,必须交通先行。在《京津冀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中,着力构建京津石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1小时通勤圈,京津保1小时交通圈。2030年前京津冀地区将新建约21条高速铁路,高铁网密度极高,覆盖河北所有地级城市。“轨道上的京津冀”也必将成为北京及周边地区的代名词。这些变化无疑将在地图上落下新的“标记”。

  调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将落地

  此外,新规调整优化了城市空间布局,形成“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涵盖了首都功能核心区、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中轴线及其延长线和长安街及其延长线、5个位于平原的“多点”新城以及北部生态涵养区。除此之外,新规还规定了三条“底线”:人口上限、城市开发边界、生态控制线。

  在新规中,坚决疏解不符合首都角色的功能,重组核心区功能,打造以北京城为核心,北京市副中心通州新城和雄安新区为双翼的“一核两翼”的空间结构。

  寻迹

  北平解放后首张城区图 已具备便民服务性

  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布和平解放。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龄人,魏有华对了解北平解放时的历史面貌情有独钟,寻找北平解放后的第一张城区地图,成为他收藏中的目标之一。

  上世纪90年代,魏有华乐此不疲地奔波往返于潘家园、报国寺等市场。曾经为寻找并确定北平解放后的第一张城区地图,先后奔波达10年之久。最终在2000年以后收获到一张1949年2月发行的“解放版《北平内外城全图》”。经查证,确定为北平解放后的第一张城区图。

  为了防止老地图氧化、受潮,魏有华将老地图安插在塑料薄膜中保存,轻易不会拿出来展示。

  解放版《北平内外城全图》,以老北京内外城为轮廓,标注老北京城墙、城门的名称。内城板块被划分为七个区域、外城分为五个区域,总共十二个区域。此外,电车路线表、公共汽车线路表、戏院及电影院一览表、饭店旅馆一览表、游览指南,地图上也有显示,可见当时的地图已经具备一定的便民服务性。

  魏有华介绍说,他所收藏的“解放版《北平内外城全图》”,估计发行量在3000张左右。迄今为止,他在市场上仅见到过一次。

  变化

  首都名称北平改称北京 呈现市区和郊区的格局分布

  1950年出版的《北京市街道详图》,城区板块无明显变化,但首都的名称已由北平改称北京。

  1951年,《两用北京新地图》(首都版),地图功能进一步丰富,包含交通和主要旅游景区介绍。万寿山详图、故宫宫殿详图、北海公园全图、北京市郊名胜图印制在城区板块周围。

  1952年的《北京市郊分区图》,呈现出北京市市区和郊区的格局分布。当时的北京市的总面积不及当下,而且从地图上还找不到环路的影子。

  1954年,《北京街道地位速见图》,内城板块上出现了东单区、西单区、东四区、西四区;外城在宣武区和崇文区之间,还设有一个前门区。

  1958年的《北京市城区主要街道图》,出现东城区、西城区的行政划分,海淀区、丰台区、朝阳区出现在市区的概念中,城市面积正在扩大。

  1959年,《北京市街道略图》,工人体育场、北京展览馆、天文馆、北京自然博物馆等新兴建筑在地图中有标注。

  1996年

  《北京旅游交通图》

  四环路正在建设中,但总体轮廓基本形成。地图上交通、旅游、教育等内容越来越丰富。

  立交桥

  行车导向图

  在魏有华的地图藏品中,1995年出版的《北京市区立交桥行车导向图》较为独特,地图中收录了当时北京市46座立交桥的行车示意图。在当时没有手机导航的情况下,只能靠识别路标选择方向,于是有了这样专为驾驶员量身定制的地图。

  从“都”到“城”再到“群”京津冀成新标

  1989年三环路轮廓形成

  2002年四环路形成

  2008年五环路地图上清晰显现

  2018年城市面积扩大到了六环甚至更远

  雏形

  老北京城门 地图上消失 初现三环路

  1965年的《北京游览图》,老北京城的城门已经从地图上消失。地图未标注二环路,但三环路的雏形已经初现:北三环路,划分为北环西路和北环东路。东三环划分为东环北路和东环南路。南三环位置出现了南环东路。

  据记者了解,北京三环路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因为长期缺少“西环路”,直到七十年代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环路,上世纪80年代打通全环。

  变迁

  环城快速路 不断扩大

  1989年,《北京交通旅游住宿图》,三环路的轮廓已经形成,而且出现了北四环路。

  1996年,《北京旅游交通图》,四环路正在建设中,但总体轮廓基本形成。

  2002年,《北京旅游交通图》,四环路已经建成通车,地图上出现五环路的轮廓,正在建设中。

  魏有华介绍说,新老地图进行比对,更能感受到北京城市面积由小变大的过程,医疗、教育、交通、购物等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方便。

  发展

  城市面积扩大到了六环路

  2008年,《北京旅游交通图》,五环路清晰示人。次年,六环路全线通车。

  2018年最新的《北京交通游览图》,相比1949年的北京城,连二环路还没有出现,经过69年的建设,城市面积扩大到了六环路甚至更远。

  魏有华介绍说,除了行政板块的变化,地图的种类也越加丰富,除了传统的交通图、旅游图,到如今房地产项目图、医院地图、超市地图、餐饮地图…… 各个领域都可能推出自己的地图。如今,很多使用手机地图进行导航,但纸质地图为城市保存的历史,却是手机地图所不能比拟的。

  1980年市区交通图现地铁线路

  在一份1980年出版的《北京市区交通图》中,魏有华第一次见到地铁图。

  地图显示当时的北京地铁极为简单,呈现为勺子形。西起苹果园站,向东至南礼士路站,转向东南至长椿街站,再向东至终点北京站。总共设17站。从地图上看,更像是现在的1号线和2号线的部分结合。而且现在的公主坟站当时被标注为立新站;和平门站,当时称为新华街站。

  如今的北京地铁,已经发展到22条线路,覆盖面积越来越广。

  近年北京重点交通项目(部分)

  1988年

  打通“东厢”,南外二环三环道路工程主桥主路通车(这期工程北起东便门,南下经过广渠门、劲松、左安门、蒲黄榆至刘家窑路口,向东到成寿寺路口,向西到木樨园路口,全长13.4公里)

  1990年

  建成北中轴路、北四环路、安外大街等道路30条,总长117公里

  1991年

  打通“西厢”,北起复兴门立交桥,南至菜户营立交桥,全长4.94公里

  1992年

  完成了二环路改造工程。新建6座立交桥和7座人行过街桥,二环路已成为无红绿灯的快速路

  1993年

  “国门第一路”,全长18.7公里的首都机场高速公路竣工通车(法制晚报)

  举报/反馈

上一篇:南疆旅游景点有哪些?
下一篇:兰州再次位列错峰游热点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