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日韩“入境政策制约与反制约”之战,将对旅游业带来哪些潜在影响?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1-21
手机版

    中日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撰稿 :陈? ? 杰

  编辑?:壮? ? 壮

  图片?:图虫创意

  01

  1月10日,中国连发两道封杀令。

  当天中午12时,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宣布,自即日起,暂停签发韩国公民赴华访问、商务、旅游、就医、过境以及一般私人事物类短期签证。

    当天晚上21时,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宣布,自即日起,暂停审发日本公民赴华普通签证。

    中国罕见的发布如此强硬政策,主要是为反制韩国和日本此前针对中国公民入境采取的歧视性措施。自去年底中国宣布放开跨境出行政策之后,日本和韩国相继针对中国公民入境提出“最严限制令”。

  日本方面要求,从1月8日从中国入境日本需要提供鼻咽拭子72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对中国前往日本的乘客进行高精度抗原定量检测或PCR方式的落地检测;落地检测结果为阳性的乘客需要集中隔离5-7天;中国入境日本航班限定在成田等四个机场。

  韩国跟进日本,要求自1月5日起,中国公民入境韩国,要进行核酸检测,还要在抵达前提交48小时的PCR检测阴性结果或者24小时内的抗原检测阴性结果;要求中国入境韩国航班限定在仁川机场;自1月2日起,韩国暂停签发中国公民赴韩短期签证,并且暂停中国飞往韩国航班增班计划。

  客观而言,如果仅仅是上述入境限制措施,其实并没有引发中国方面太多的非议。不少中国网民也在网上留言,称可以理解日韩为本国防疫而采取相对严格的措施。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日韩的“最严限制令”很快就变味了。

  韩国率先针对入境中国公民采取歧视性措施:

  中国公民在机场被工作人员发放用于区别身份小黄牌,这被国人看作是一种赤裸裸的“国籍歧视”;中国公民在现场由军警看守进行核酸检测,让国人感觉自己是“罪犯”;被确认为阳性的中国公民,需要进行集中隔离,而隔离费用奇高、隔离住宿条件简陋……

  日本紧随其后也开始针对中国公民采取类似歧视性措施:

  自1月9日起,日本方面要求中国公民在机场接受检查时,挂上红色牌子以示区别。

  日韩两国针对中国公民频发的歧视性措施,透过媒体被源源不断曝光后,国内民间的抗议之声此起彼伏,渐呈鼎沸之势,中国官方则果断出手,对日韩各发一道封杀令,甚至向韩国明确提出:

  “上述(签证停发)措施将视韩国对华歧视性入境限制措施取消情况再作调整。”

  一时间,中国与日韩关系紧张,且互不让步。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与日韩“入境政策制约与反制约”之战,会对中日韩三国的旅游业带来哪些影响、对刚有复苏迹象的中国旅游业有哪些警示,国内旅游从业者们又将如何正确应对,劲旅君将逐一探讨。

  02

  毫无疑问,此番事件对中日韩三国旅游业都将带来重大负面影响。近几十年来,中日韩三国旅游业关系密切,这一点透过数据能有清晰的体现。

  中国游客访日旅游人次方面:

  2016-2019年中国访日游客量及在外国访日总人次中占比

  ●2016年,637万人次,占比26.51%;

  ●2017年,735万人次,占比24.69%;

  ●2018年,838万人次,占比26.9%;

  ●2019年,959万人次,占比30.01%;

    2016-2019年,中国访日游客每年以百万量级快速递增,至疫情前的2019年达到958万人次的最高峰,占到全球访日游客总人次的30.01%。

  截止2019年,中国连续多年蝉联日本第一大海外客源国宝座。

  中国游客访韩旅游人次方面:

  2016-2019年中国访韩游客量及在外国访韩总人次中占比

  ●2016年,826万人次,占比47.91%;

  ●2017年,417万人次,占比31.25%;

  ●2018年,479万人次,占比31.21%;

  ●2019年,602万人次,占比34.40%;

    2016-2019年,中国访韩游客量占全球访韩游客总人次的30%以上,尤其是2016年,中国更是以826万人次,47.91%的占比,养活了半个韩国旅游业,是其当之无愧的衣食父母。

  同样截止2019年,中国连续多年蝉联韩国第一大海外客源国宝座。

  韩国和日本访华游客人次方面:

  2016-2019年韩国访华游客量及在外国访华总人次中占比

  ●2016年,477.53万人次,占比16.96%;

  ●2017年,386.38万人次,占比13.25%;

  ●2018年,419.35万人次,占比13.73%;

  ●2019年,434.66万人次,占比13.63%;

    2016-2018年日本访华游客量及在外国访华总人次中占比

  ●2016年,258.99万人次,占比9.12%;

  ●2017年,268.30万人次,占比9.12%;

  ●2018年,269.14万人次,占比8.81%;

    从日韩两国访华游客人次总量和占比来看,以2018年为例,虽然分别仅为13.73%和8.81%,远不及中国访问两国游客人次在其总占比重的比例,但却分别牢牢占据中国海外第一和第二大客源国宝座。

    简而言之,中日、中韩分别是各自旅游业的核心支撑力量,属于是典型的相互依赖,彼此共生,用八个字总结就是: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因此,当中国与日韩争端爆发的那一刻,这注定就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

  03

  中日韩旅游业关系虽然紧密,但有一个致命缺陷:

  极度脆弱。

  这种紧密关系像是随时处在断裂的边缘,而且修复时间漫长。

  中国与韩国之间就有前车之鉴。

  2016年,中韩旅游业最甜蜜时刻。当年韩国赴华游客人次高达826万人次,随后几年却断崖式下跌。因为2017年3月爆发了让中韩关系跌入谷底的“萨德导弹事件”。

  该事件当时促使中国针对韩国做出了一个极为强势的反制措施:

  暂停一切赴韩旅游业务。

  彼时的中国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公告,和当下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发布的通知基本是一个模本:

  “最近一个时期,中国公民入境韩国济州岛受阻时间急剧增多,部分被拒入境者在当地机场等号遣返时间较长,引发舆论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国家旅游局提醒中国公民,清醒认识出境旅游风险,慎重选择旅游目的地。”

    中国赴韩旅游一停就是整整8个月,对当年的韩国旅游业几乎带来毁灭性打击。

  韩国入境旅游人次出现大幅萎缩。

  2016年,韩国入境旅游人次首次突破1700万大关;2017年就暴跌至1334万;2019年才再次回到1700万+。

  需要注意的是,韩国入境旅游人次增减,几乎完全取决于中国游客的多少,换句话说,韩国基本不可能找到一个同等体量的新客源国来替代中国的位置。韩国入境旅游总人次2019年再次冲上1700万关口,也是因为中韩关系缓和,当年新增超过200万人次中国游客,才确保韩国入境旅游实现这一数据。

  韩国丧失获取大量入境旅游收入机遇。

  韩国旅游业对中国游客消费的依赖度有多高,从韩国发达的免税产品销售额占比就可以一探究竟。

    2017年-2019年,中国游客在韩国各大免税店的总花销分别达到585亿元、834亿元和1058亿元。韩国市内免税店销售额占韩国免税店总销售额的90%以上,从2015-2018年,中国游客在韩国市内免税店消费占比而言,短短四年,就从60%+狂飙到80%+。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萨德导弹事件”,中国游客在韩国各大免税店总花销突破千亿大关还得早几年。

  不过,韩国旅游业遭受巨大损失同时,中国旅游业受到的反噬性伤害也不小,这一点被大家忽略了。

  韩国赴华旅游人次持续下降。

  2016-2019年,韩国赴华旅游人次经历从2016年的477.53万人次到2017年的386.38万人次的大跌之后,2018年缓慢回升至419.35万人次,但截止2019年上升至434.66万人次,始终未能恢复到2016年水平。

  这极大制约了中国入境游业务的发展。

  从事赴韩旅游业务的中国旅企多有倒闭或纷纷调整业务。

  2017年,因赴韩旅游停摆,以赴韩旅游为核心业务的海涛国旅爆雷事件一度刷屏旅游圈,成为首家因“萨德事件”而倒闭的中国旅游企业。事实上,还有一大批中国从事赴韩旅游业务的旅游企业都损失惨重,只是少有被媒体曝出。

  “当时我们就将日韩业务部,直接调整为日本业务部,并从此彻底放弃韩国业务”。

  有旅行社从业者向劲旅君直言,像自家这样直接放弃韩国业务的旅行社不少,导致旅游行业东亚业务大洗牌,甚至影响到后续行业格局。

  中国虽然反制了韩国,但自己也付出惨重代价,一损俱损。

  04

  从中韩“萨德事件”中,我们可以预测此次中国与日韩“入境政策制约与反制约”之战,对中国旅游业带来的潜在影响。

  其一,针对日韩的跨境出游政策彻底放开被大幅推迟。

  1月8日起,中国虽然放松了跨境出游限制,但很多跨境出游政策并没有放开,特别是跨境团队出游政策。

  众所周知,跨境团队出游政策的全面放开,才意味着国门彻底打开。

  鉴于日韩此番针对中国游客的态度,这两个国家有可能被列入最后一批次放开跨境团队出游的国家序列,短则半年一年,长则两三年。

  即便是中国与日韩关系缓和,彼此撤销种种制约措施,中国游客赴日韩旅游还将有个相对漫长的恢复期。

  其二,从事日韩业务的旅企将批量转战其他海外目的地。

  很多中国旅游企业原本有计划恢复或者重点开拓日韩市场,随着中国与日韩关系恶化,这些旅游企业不得不选择暂时战略性放弃日韩,转向对中国游客更为热情的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泰国三大部长日前亲自到机场迎接首批中国游客的新闻刷爆了网络,让中国游客对泰国的好感度直线拉升。马来西亚也计划为中国游客在国际机场开通特别通道,方便中国游客更快通关。

  未来两年,对中国游客持友好态度的海外目的地,将率先获得来自中国的头波市场红利,日韩估计是享受不到了。

  其三,日韩访华游客量将持续下跌加速打击中国入境游。

  疫情之前,韩国访华游客量持续低迷,日本访华游客量增幅几乎可以忽略。受到此次中国与日韩就入境政策制约与反制约的影响,日韩国内无可避免的将掀起新一轮抵制中国的浪潮,直接影响两国游客前往中国旅游的欲望。

  预计未来两三年内,日韩依然保持中国前三大海外客源国的地位,但入境旅游人次将持续下降,对中国入境游业务是个重大打击。

  其四,国家层面的博弈将进一步波及旅游业。

  有分析认为,日韩之所以在中国宣布逐步放开跨境出行限制之时,以种种理由和中国制造摩擦和对立,从根本上说,是为顺应及配合西方对华的打压政策。某种意义上来说,旅游业成为了国家之间博弈的一个武器。

  后疫情时代,国际关系复杂度进一步提升,中国与日韩,乃至于其他国家之间博弈的力度只会强化,不会减弱。在这种大国际环境下,旅游业很难独善其身,未来会遭遇更多非旅游层面因素的波及,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去年11月,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第六届中韩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与合作"国际论坛上,就“中韩30周年, 旅游交流新合作”主题演讲时曾强调,中韩旅游发展首先要讲求“政治互信”。

  “无论是旅游业界,还是教育研究和专业智库,都应更加重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政府高官和权威媒体在国际旅游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发挥的作用,对东北亚和东亚国家更是如此。”戴斌强调,现在的旅游传播和市场推广受欧美影响很深,比如在互联网媒体和社交平台的“网红”或者“意见领袖”(KOL)给予了超常重视,有意无意忽略了国家意志和政府力量对旅游业的影响力。

  他期待中韩能够保持长久的政治互信,推动双方旅游业快速发展。

  更多普通旅游从业者只是祈祷,给刚推出ICU的旅游业更好的休养环境和更多的喘息时间。哪怕让旅游业养一段时间,再拖出去爆锤也行,至少再送回ICU时,还有口气。

  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上一篇:国庆假期新疆旅游线路推荐
下一篇:“嬉冰雪 泡温泉 品文化 过大年”辽阳市第五届冰雪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