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还可以这样游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1-19
手机版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长白山是世界上森林景观保存最完整、生长最良好的原始温带森林生态系统。(摄影:高鹏飞)

  

  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抢抓吉林省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上项目、抓生产,不断扩大冬捕经济影响力,推动当地旅游业快速发展。(摄影:吉林日报记者 丁研)

  

  在延边“中国朝鲜族风情园”,游客可以观赏体验极具特色的朝鲜族民俗风情。(摄影:吴然)

  

  长春水文化生态园以“水文化”为主题,将城市工业历史遗迹保护、城市生态绿地呈现、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完美融合,打造了一个充满文化感、时代性、功能与情景交融的城市文化新地标。(摄影:赵滨)

  编者按

  新时代的吉林已成为大众心向往之的生态田园、冰雪乐园,在全国旅游版图中越来越耀眼,不仅游客纷至沓来,媒体人更是惊喜地发现了新闻“富矿”,纷纷深入吉林采风。在精彩纷呈的报道中,长白天下雪、查干湖冬捕、吉林雾凇……纷纷火出圈,雄霸“热搜”和“头条”。日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录制的《艺览吾“遗”——走进吉林》热播,吉林非遗大放异彩,全网阅读量破3.4亿人次。不仅如此,主创人员仍意犹未尽,写下了《吉林,还可以这样游》。跟随作者的笔端,我们不仅浏览了吉林的殊美风光,更感受到吉林旅游业复苏中的昂扬之气。

  回忆过去的2022,自己最难忘和最回味的一次出差,当属在9月,疫情还算平和时,到吉林拍摄非遗文化寻访节目《艺览吾“遗”》。浪漫的秋天,在吉林拍摄的一周时间里,一幕幕不期而遇的场景改变着我对吉林的传统印象。其实和许多朋友一样,之前对吉林的印象更多来自媒体的片段式展示和描述。冬季的吉林,最是无敌!但天意(工作)使然,让我在金秋的9月,有幸走进吉林,于是全新的感受扑面而来。节目里虽然已经呈现了许多美丽的场景,但意犹未尽的我,还想将镜头以外的一些感受,用文字来分享。毕竟2023,咱们都可以“行万里路”了!为了方便阅读,我将自己的感受简单梳理成四条小贴士。哪怕有一条能让您有点心动,我就开心满足了。

  想看“海”去查干湖

  查干湖,名气太大了!很遗憾,之前都只是从电视画面看见。所以,这次在秋天去查干湖拍摄,心里开始还有点淡淡的遗憾。可是,当车进入视野可及的查干湖区域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准确地说,是大脑中的杂念,瞬间被清空!眼前,是在秋日金色的阳光陪伴下,自在泛着层层浪花的,蓝色的“海”!一望无际!视线触及天边!蓝是深蓝,因为湖水足够深,所以波浪下涌动的是海一般凝聚的、收敛的巨大力量。不仅是深蓝色,还有金黄色,那就是,有如导演事先插入水中的,道具般的,金黄色的芦苇!挺拔、摇动、成群结队。更远处,还有白色在天空中舞动,猜猜是什么?是一个个悠闲、优雅转动的风力发电的“大风扇”。它们似乎和秋风有个约定:慢慢吹来、柔柔地来,不快不慢,好似在暖暖的秋日阳光中,半梦半醒地打盹。如果说,此时真是在海边,也许秋风会带来淡淡的咸味,毕竟海水是咸的。但查干湖是淡水湖,此时吹来的风,是甜的!好吧,感受只能是感受,很难用语言来表达。再多一句:如果您也想感受这样的“海”,那就向北,再向北,到查干湖,来看“海”、听“海”、品“海”。

  想“飞翔”去长白山

  喜欢滑雪的朋友,在冬季的长白山,会体验到“飞翔”的感觉。而我此时,想分享秋天在长白山“飞翔”的感觉。我们的拍摄任务是跟随非遗传承人,进入长白山,记录采挖人参的过程。后来当地人纠正我们的说法,不能叫“挖”,应该叫“抬”:“抬参”。因为长白山人相信,人参是有灵性的,要敬天敬地,所以只能是“抬”。拍摄前夜,长白山刚好下过雨,第二天早上长白山的“云舞”彻底征服了我。过去只记得“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老话,那是赞美长江巫山段的“云雨”,我有幸目睹过,那是有如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浓墨飞舞,黑白色调为主。而长白山的“云舞”是多彩的!云与阳光共舞,山之绿色又想与其争辉,好生热闹!如果也要用画来比喻,那长白山“云舞”就有如色彩斑斓、颗粒清晰的靓丽油画。还好我不是司机,我的目光和思绪可以一直跟随长白山的云,共舞、飞翔。下车进入山林中,另一种浪漫,更准确地说是另一种释放,油然而生。因为林中没有路。跟随采参人,一字散开,你可自由地前行。抬头,阳光透过白桦林,偶尔撩拨着你的眼神。低头,吱吱呀呀踩在厚厚的落叶上,软到心里。停下来,只有鸟儿和风声陪伴着你。鸟儿会飞,我觉得自己也会飞,时而在林间,时而在山巅。想起了苏东坡那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想唱歌了,下山时大家真的一起唱了。

  想“归田园”去延边

  我的拍摄任务的最后一站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具体拍摄地点是延吉市区里的“中国朝鲜族风情园”。全国各地的民族风情园之前去过不少,客观说,不期待有大惊喜。结果我错了。当我们步入风情园时,发现几乎百分之七八十的游客都换上了朝鲜族的传统服装,再加上放眼望去的各式传统民居,感觉自己“穿越”了,我们像是“外人”惊扰了别人的田园生活。急忙向导演提出要求,希望融入,导演说不急,待会就有体验环节。行进中,采访了一位来自山东带着孩子的女士,她说,换上传统服饰,就会瞬间忘记自己的都市生活,完全融入这种田园般的生活,很放松,很忘我!是啊,“放松”“忘我”不就是旅游所追求的最美好境界吗!这个风情园宛如隐藏于都市中的“世外田园”!再往前走,小伙儿们在练习朝鲜族传统摔跤,姑娘们在享受传统秋千带来的“飞翔”的感觉,勤劳的爸爸妈妈们在打米糕、酿米酒,处处是祥和而欢乐的生活场景。到了晚上,风情园的广场上会响起欢快的音乐,各具特色的民族舞蹈,会让你情不自禁融入其中。累了,就在传统的民居中带着醉意睡去。如果那时你还在看手机、发微信,实话,有一种浪费生活之感。

  想找灵感去“水园”

  “水园”其实是我在吉林拍摄的第一站,就在长春。着实让我震撼和着迷!它就在长春的市中心,我一直想用一种表述来定义它,但感觉都不满意。我只能说,在一座城市中心,有这样一个地方,展现的是这座城市中人的胸怀和浪漫!它不同于纽约的中央公园,不同于北京的“798”,但又兼具二者的所有特点和气质。不卖关子了,“水园”是利用一座百年前的老旧水厂遗址而建造的一个“文化灵感公园”(目前能想到名字):百年前的古老植被完全被保护,百年前的老工业装备被艺术化呈现。而围绕其建造的博物馆、音乐厅、图书馆、咖啡厅、艺术酒店、设计沙龙星罗棋布,争奇斗艳。徜徉其中,你的思绪会不断在历史与现在,自然与人文,理性与浪漫中自然转换。中国人对“水”极有感情,“水”是灵感,“水”是文化,“上善若水”是中国人历来的一种信仰。今天,“水园”在长春,以一种可见、可触碰、可体验的方式诞生,这是长春之福,吉林之福,当然也是我们所有人之福。对了,“水”也是最亲近的,所以,“水园”对公众是免费的。

  写到这里,希望不要给您带来我在“假公济私”“公费旅游”的不良之感。这次录制任务很顺利,节目于2022年11月在央视三套成功播出(《艺览吾“遗”——走进吉林(上、下集)》网上可以回看)。如前所述,这些文字都是我工作之余,意犹未尽之感。最后,还想推荐一处特别的“人文风景”,那就是吉林人。他们风趣幽默、乐观豁达!特别是我们拍摄时,配合我们工作的一群吉林“文旅人”。有他们在,我们拍摄过程总是笑语欢声不断,他们总有可以把任何细节变成段子的天赋!尽管有时也会笑中带泪地提上一句:当下自己的一些同事受疫情影响,不得不暂时去直播、带货、卖房子。但立刻语气一转,“因为我们口才好,脑子灵,所以干啥都优秀!”然后是爽朗的笑声。并且坚信,乌云终会过去,大美吉林一定会吸引更多的游客!所以,我忍不住还要推荐第五个吉林旅游小贴士:想更开心多(和当地人)聊天!

  正准备结束此文时,突然读到一条新闻,“吉林2022年粮食总产816.16亿斤,增产8.32亿斤,创历史新高。这意味着吉林省为14.1亿中国人的饭碗里又多装了半斤粮。”真好!吉林,美得很自然!美得很实在!

  朋友们,2023来了!吉林,真的还可以这样游!

  (作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 李佳明)

  来源:大吉网—吉林日报数字报

  举报/反馈

上一篇:云南的“天堂”香格里拉,一片人间少有的净土,世外桃源就在这里
下一篇:东极岛旅游指南|我已经在浙江的东极岛呆了一个多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