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旅游业来说,重启跨省团队游只能续命,不能救命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1-21
手机版

  作者/马克李

  昨日晚间,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一纸令下,官宣停摆已有172天之久的跨省团队游可有条件恢复,重磅利好突然落地,大批旅游从业者难以激动内心并在朋友圈中抒发各自情感。

  “团队游解禁了,老板你可以从天台上可以下来了!”

  “什么?!团队游要恢复了?我终于要上班了?不知道还能不能适应啊”

  “终于盼来了好消息,大家准备好复工了么?”

  ……

  根据通知内容显示,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经当地省(区、市)党委、政府同意后,可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跨省(区、市)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景区方面,旅游景区要继续贯彻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接待游客量由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调至50%。在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开放旅游景区室内场所。

  但需要注意的是,通知中同样明确指出,中、高风险地区不得开展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出入境旅游业务暂不恢复。

  跨省团队游松绑,这让处于黑暗中的旅企以及从业者看见希望。但政策归于政策,如何执行又是另外一回事。

  目前,全国多地大、中、小院校均已下发通知,明确要求在校学生在暑假期间“原地待命”,原则上不得出省;大批企事业单位,部分私企同样要求员工不得出省;部分省市地区依旧要求不受限的北京、湖北居民提供7日内核酸检测报告。

  显然,具体落实到街道且花样百出的“土政策”在阻碍跨省团队游的落地执行,在出入境游复苏无期的情况下,旅游企业的经营环境并不理想。

  跨省团队游只能续命,不能救命

  跨省团队游暂别舞台的172天也是我国消费者被疫情压抑出行需求的172天。正因如此,当解禁消息释出后,在消费者端迸发出了难以抵挡的热情。

  多家OTA平台数据显示,在团队游解禁消息释放之后,跟团游、“机票+酒店”等相关产品搜索量暴涨。

  来自携程方面数据显示,国内跟团游、自由行瞬时搜索量比开放前暴涨500%;去哪儿网平台上跟团游产品的搜索量也比前一段时间增长4倍。

  此外,携程旅游调查数据显示,88%的用户今年有跨省旅游的打算,这一比例创出历史新高;另有超过70%的用户愿意在开放后出游。

  值得一提的是,跨省团队游松绑适逢学生暑假,即便是缩水版的暑假但依然可以为行业注入新的生机,对此,业内预计今年暑期7月和8月将迎来一波持续性的出行高峰。

  针对市场突如其来的需求,各OTA企业及旅行社也积极响应,大量旅游线路产品火速上线。据悉,去哪儿网平台已上线5500多条跟团游产品,携程已准备好约12万条各类跟团游、自由行、主题游、定制游等产品。

  那么这样来看,跨省游解禁后消费者出游需求进一步上升,旅游业复工复产规模再扩大,接连利好为行业,为从业者注入一针强心剂。

  但同样不容忽视的是,在过去半年,整个旅游行业为防疫工作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大批企业倒闭,失业者转行。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与旅游相关的企业,已经被注销、吊销了3万多家。其中,仅5月份,就有9000多家旅游企业被注销、吊销量最多,环比4月,这一数字增长了30.6%。

  因此,在官宣跨省游恢复的同时,旅游业被抬出ICU的观点也随之四起。但事实上,跨省团队游松绑只能为行业续命,并不能救命,更何况是有条件恢复。

  在旅行社的收入构成中,出境游占比为50%,跨省游占比为40%,短途游仅占10%。而在新冠疫情周期中,绝大部分旅行社只能开展短途业务。

  但短途游、周边游赚钱吗?成都市和顺假日国际旅行社总经理吴迪在接受四川观察采访中明确表示:“5月份以前基本上没有人走,(旅游)颗粒无收。从上周开始,我们一直做新津这个一日游,到今天加这个团一共是三个团的样子。”

  以新津千亩荷塘一日游为例,每人78元,包含车费、餐费、保险费和导游费。吴迪在旅游业打拼近20年,她说,虽然现在每客只有不到3块钱的毛利润,但疫情之下,出境游、入境游、国内游几乎停摆,周边游能有一单是一单。

  值得一提的是,和顺假日国际旅行社是来自成都市的旅游企业,而在疫情周期中,成都市的防控水平、复苏进程均名列前茅,同时成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历来是热门目的地。

  成都且如此,其他城市的旅游企业又该如何过活?

  更为重要的是,毛利润“人均3元”的日子已经持续近半年时间, 对于大多数旅行社来讲,今年的业绩压力仍然非常巨大,尤其是一些以前以出境游为主的旅行社。

  限制出游、区别对待,土政策成拦路虎

  今天,携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相继加入由新浪微博联合@文旅中国 、@人民日报人民文旅启动的文旅行业复苏计划,凭借自身声量为旅游行业加油打气。

  “加油文旅人,让我们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文化和旅游人,加油!”

  但事实上,文化和旅游部下发通知并不意味着跨省团队游可以自上而下贯彻全国,目前跟团游产品将以省内、周边游为主,率先恢复的分别是踏青赏花、亲子度假游等,境内的跨省游产品将在通过各省市审核同意后,陆续开售。

  除此之外,各地层层加码且花样百出的“土政策”也在阻碍跨省团队游的落地执行。

  就在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宣布跨省团队游松绑的前一日,乌鲁木齐市升级防疫措施,将此前北京、湖北游客需提供核酸证明的要求扩大至全国范围,而部分消费者及行业人士将其解读为针对团队游松绑的防疫应对政策。

  而以街道要求为防疫政策的案例更是数不胜数,面对疫情,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省市级层面下发的防疫政策均抵不过街道的一刀切。

  家住北京市的谢女士计划在8月初前往大连度假,基于疫情防控的自律,谢女士主动向入住酒店咨询针对北京市低风险居民的防疫政策。酒店给予的答复让她有些难过,但又在意料之中。

  谢女士表示:“虽然是8月份去,但酒店还是要求拥有北京旅居史的游客提供7日内核酸证明,可能其他酒店没有这个要求,但我只想住这家酒店,这不是个例,我已经遇到很多次了,我现在非常能体会湖北人的遭遇。”

  同样,来自北京市的邢先生也领教了“土政策”的威力。

  “我住了两家酒店,第一家什么都不要,不要核酸,不要轨迹,甚至健康码都没看。第二天换了一家酒店,前台看我身份证不是北京的就什么都没看直接办理入住,我觉得不妥就主动说我是从北京过来的,前台脸色都变了,马上让我出示健康码、国务院码、移动轨迹都要看,还询问我是否做了核酸。”

  而据邢先生透露这不是他第一次遭遇“土政策”,之前在深圳也被类似的防疫政策折磨到崩溃。

  值得一提的是,“土政策”对于出游的限制不仅仅是在目的地,更多的是在需求端就已将消费者扼杀在摇篮中。

  众所周知,亲子游、毕业旅行人群,是暑期高频出行群体。他们本身具有出行的“刚需”,也可有效拉动旅行目的地经济收入。

  但遗憾的是,当前全国多地大、中、小院校明确要求暑假期间在校学生不得出游,亦或是要求出游学生需提前14天返回住所并进行居家隔离。在校学生“原地待命”家长自然也被捆绑在一起。

  迫于无奈之下,这一主力群体或许仍要以毛利率极低的周边游为主流出行方案,但这对于行业的复苏,对于经济的拉动意义有限。

  另一方面,目前大批企事业单位明确要求员工不得出省,必须出省的需要给出合理理由并经过层层申报,同时也有企业要求员工,每日报备是否与北京、湖北来者有过接触。

  “土政策”层层加码的初衷是为了疫情有效防控,一刀切的做法固然有效,但显然与当下国家政策以及大方向不符,在阻碍跨省游推进的同时也拖慢经济复苏进度,要知道,对于部分省市来说,旅游是支柱性产业。

  此外,企业在经营层面同样面对巨大压力,在市场逐渐回暖后,不排除有旅行社会因争夺市场份额引发价格战,重启低价游。与此同时,受限于“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旅行团的规模必定缩小,私家团、小型团将成为绝对核心,而此前专注于出境游的龙头企业该如何转型?目前还是未知数。

  那么这样来看,在“土政策”的左右下,跨省团队游的复苏前景并不明朗,旅游企业的经营环境也不理想。

  举报/反馈

上一篇:云南四个“天下第一”名胜古迹,你去过几个?
下一篇:【中国旅游新闻网】甘肃:以赛促练助力酒店服务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