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年前的《旅游杂志》上,有一篇游记推介了镇江!很有意思!
市民胡先生在他珍藏的民国残损期刊内发现一篇《镇江之见闻》游记,他将此发到朋友圈,立刻引来众多好友点赞。那么,这篇80多年前的“游记”是如何推荐镇江的呢?
民国残损杂志中的新发现
这则民国“游记”共有3页,其中配有4张珍贵的黑白图片,皆为镇江景点风光照。
与现在报纸排版不同的是,其文字为竖行自右向左排列,字皆为繁体,印刷字体为宋体,列间距疏阔。记者粗略数了一下,正文字数不算多,第一页约600字,第二页约500字,第三页基本被两张图“占据”,只有约200字,整篇字数大致为1300字。通篇的标点符号只有“句号”。
胡先生珍藏的这本民国期刊是缺损件,这些散页共收录4篇游记,另外3篇分别是上海的《上海城隍庙》游记、南京的《雨花台之游》、徐州的《云龙山游记》,镇江的这篇列于其中,也彰显了当时镇江旅游的地位和分量。
这篇游记行文半文半白,言简意赅。文章开篇为:“镇江距首都凡七十公里。地极重要。为江南北交通之孔道。自省府迁设该处后。市面乃益臻繁盛。”这篇游记的作者为“顾济之”,其履历在文中有说明:“记者于二十年前即曾经是处。后负笈宁垣。旅食津沽。”作者自称“记者”,而这次到访镇江的原因也有交待:“近以役于导淮。有清江浦之行。须在镇江舍车易舟。因作一日留。”
当年镇江的旅游配套如何
因为是一日游,顾济之说明:“惟以时日迫促。仅略游金山及公园等处,焦山远在江心。未及去也。”由于是在镇停留一日游玩,于是顾济之先找家店住下、吃饭、洗澡,再去游玩。而这基本上就算考察了当年的镇江的旅游配套情况。
从住宿来看,顾济之写道:“万全楼为江边旅馆之巨擘。惟房屋略嫌旧式。空气光线亦不甚充足。距江边稍远者。有镇江饭店及五洲旅馆等。皆属新设之旅社。据云为省府迁镇后应运而生者。”
旅游中餐饮也是重点,且看顾济之的描述:“镇江食品。素以肴肉干丝著名。几无餐不食。惟味亦平常。从迹所及者。为华阳楼及万花楼。皆为镇江有名之餐馆。然布置一仍旧式。菜价约较内地增一倍。据云亦为省府迁镇后所致。”
对洗浴情况,顾记也论及:“因省府所在。旅客倍增。与行旅有关之企业如餐馆浴室等。亦皆积极扩充……因询侍者,知有镇江浴室。地点在旧租界。内容甚佳。所谓伺应周到。用具清洁。兼而有之。价亦不昂。”
当然,这其中也考察了镇江江边一带的市容市貌和“打的”费。
顾济之写道:“自车站至江边。必经旧英租界。海关及领事署等均在焉。该处街道整齐。房屋宽大。令人顿生异感。中国银行之房屋尤为宏伟。”当然,出门自然要坐车,对车资顾记这样写:“自车站至江边车资约小洋二角。惟搬运行李。则脚夫索资奇昂。此风在江南各埠常有之。惟以镇江为尤甚。几经磋商抑价。始得成行。”从中可见,顾记对当年镇江的旅游配套设施以事实为依据,有一说一,有褒有贬。
胡先生为了印证顾济之的这些描述,特地请我市几位文史爱好者,帮忙找来民国11年编辑的《镇江指南》核实。果然,在“旅馆”栏目下找到了“万全楼”;在“茶酒馆”栏目下也找到了“华阳楼”。
民国初的金山游套路
“自江边至金山。可通人力车。车资约小洋三角。惟道途崎岖不平。”顾济之这一句之后,便正式开启游金山之旅:
“金山滨临大江。登山可北望江心。东览街市。山不甚高。禅院傍山而筑。山之阴有浮图。高耸云表。凡由沪宁路经镇江者。无不望见之。山上无可憩息之处。虽有寺僧招客饮茗。惟以无良好之地可坐。却之。寺中有法海洞。盖即附会义妖传中水漫金山之故事而得名。洞浅游人可入。山上景物。不过如是。下山有童子导往白龙洞。”
在顾济之行文中,如今游人如织的金山在其笔下如白开水般寡淡。也许,民国初期的金山上并无我们现在的这么多盛景,除了登山便是远眺,顾济之这段对金山描述,可谓惜字如金。
之后,顾济之便驱车前往盛名在外的“天下第一泉”——“据云在离寺一里外。复驱车而往。地极幽静。泉以方池蓄之。筑有石栏。而天下第一泉之石额……漫游至此。渴甚。遂狂饮而出。”可以说,这一大碗甘洌的清泉倒是给了顾济之意外惊喜。
至此,顾济之的脚步仍没停息,他接着写:“镇江有公园。布置绝佳。惜以去时太晚,未及祥察。但知其依山筑成。历级而升。颇饶兴趣。园中有售饮食处。有影戏院。而革命先烈赵伯先之祠亦在焉。游览一周而出。”至此,顾济之的镇江一日游结束。
考察这段游金山的全程,胡先生认为,民国时期,金山寺的名声虽然一直远播在外,但真正到实地,给人的观感可能并不太突出。胡先生也找到了一段1932年宾客游金山的描述,时间与顾济之的游览时间相差不多,那是在当年的5月22日,镇江商会会长陆小波在金山寺为母庆贺八十大寿,祝寿宾客游金山的安排就颇为多样,连一些不开放的区域都对宾朋开放,此外可上江天一览亭、登七级浮屠塔、探法海洞等,可见如果有向导或是有人安排的行程可能更为丰富和立体。
创办这本杂志的竟是镇江人?
幸好,顾济之不仅是一位文字记者,也是一位摄影记者,他用手中的相机弥补了些许的不足和遗憾。这篇游记共配四张照片,分别是:金山塔远望、自金山巅遥望江心、天下第一泉、江天一览亭。
因为胡先生的杂志缺损首尾,所以无法查到这篇游记的刊登时间,但胡先生肯定地说,这本残缺的杂志是民国时期鼎鼎大名的《旅行杂志》。而且它与镇江有很大关联,因为其创办人陈光甫就是镇江人。
陈光甫被誉为“中国最优秀的银行家”、中国近代旅游业创始人。《旅行杂志》是中国第一种旅行类杂志,对中国近现代旅游的提倡和旅游事业的推进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民国时期出版界享有很高声誉。杂志创办于1927年,1954年停刊。由中国旅行社编辑发行。杂志印刷精美。所用纸墨为向国外订购的上等淡黄色美术纸及油墨,封面为彩色铜版纸风景图片,内页为汉文正楷活字体精印,这在当时杂志界别具特色。
胡先生说,对照这本杂志的印刷特点,他手上的残件完全符合,因此更确认了这本杂志的出处。同时,因为当年《旅行杂志》一般都是请社会贤达撰稿,执笔人大多为民国时期新闻界、小说界乃至政界的重要人物,茅盾先生也一度是杂志的主编。而且当年这些作者均由杂志给予较高稿酬,每一千字付稿酬2至10元,每幅照片或图画付0.5至10元。
“今天来看,顾济之的这一趟镇江一日游,无论从观光层面,还是写稿收入方面,都还是蛮值得的。”胡先生感慨。
与前人的感情是共通的
胡先生也请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会员王礼刚一起看看,寻找更多线索。
王礼刚首先对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进行了判定,因为在这篇游记中,顾济之多次提及“省会”一词,因此这篇文章的大范围应是在镇江成为民国江苏省会这段时间,也就是从1929年至1937年;而且游记中也提及“镇江有公园……赵伯先祠亦在焉”,可认为指伯先公园,而伯先公园是1931年建成的,因此这个区间缩小到1931至1937年;可惜,文中没有更多细节来进一步判定了。
同时,王礼刚对这四张镇江风光照也很感兴趣。他认为,第三张“天下第一泉”照片中出现的着白色长衫人物,很可能就是顾济之“本尊”,当年游记作者都有“到此一游,立此存照”的习惯,而这可能也是杂志社对他们要求“脚到现场”的一种考量和见证。
王礼刚表示,从这篇民国镇江游记中可以看出,80年前,没有到过镇江的外地人,首先选择游的镇江景点是金山,而今天这样的想法并没有改变。前段时间,他有一些上海的朋友到访,首选的游览地点仍是金山。“我们与前人的感情是共通的,人的喜好会一直延续下去。”此外,从顾济之的行文来看,他并不多着墨于风光的描写,而是对行程中吃、住、行更为关注,解析详实,纯粹是以一种消费者的视角在写这篇文章,并无旧式文人的铺陈无度,也正因为此,游记中所蕴含的信息都是直观可信的,可以为了解镇江的过去提供丰富的资料。
采访结束时,胡先生称,很快就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日了,前几天他特地到金山公园转了一圈,对比顾济之80多年前描述的这些场景,现在早已不可同日而语,镇江的旅游已进入了新阶段,正将厚重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全力打造全域旅游大格局,更多的人正在用镜头记录祖国的成长,这一切真是可喜可贺。(竺捷)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旅游资讯
- 北京IN10018片II期临床试验-IN10018 或安慰剂联合PLD 治疗铂耐
- 重庆西南医院体检中心
- 价值理论论文范文
- 内娱出现第一个“侠女颜”!刚出道4天,小白花们慌了…
- 狗的射速又快又烫
- 震惊!原来我们那些年追过的电视剧三观如此畸形……
- 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 笛安的“北京爱情故事”,满满的欲望和贪婪
- 读《金瓶梅》第13章:李瓶儿为何能看上西门庆?
- 十六岁高二学生没事时看看什么书好?
- 父母中毒而亡,警方问13岁女儿看到凶手没,女孩笑了:我就是凶手
- 别黑陈凯歌了,他有一部神作还不够吗?
- 高三沉沦观后感话题作文800字范文
- 思辨的张力
- 狐文化特辑【十三】狐妖余论:混迹红尘的修仙之狐——「仙狐」
- 喜欢K歌,看电影吗?这些英文一定要掌握!
- 21世纪最佳20部日本动画
- 中西方伦理思想发展比较研究
- 马鞍山人民医院医院历史
- 如何以「我穿越成了一个小妾(或通房丫头)」为题写一篇小说?
- 青海诗选刊 2017年第24期(总第36期)
- 吴军民
- 实用 | 教你如何做好校园景观!
- 无忧传媒三 片
- 《西游记》新解(十套珍稀古画插图)56: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遇强盗,唐僧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