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协委员聚焦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打造首演经济,擦亮文化名片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1-22
手机版

  如何丰富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如何让博物馆更加智慧?红色场馆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北京市把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摆在新时代首都发展突出位置,举全市之力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委员们纷纷聚焦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建言献策。

    ■全面提升打造“首演经济”

  建设全国文化中心,需要丰富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把“大戏看北京”这张文化名片擦得更亮、叫得更响。市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安庭建议,全面提升品质,打造北京的“首演经济”。

  一台精品剧目的首演,一部现象级电影的首映,往往能吸引全国乃至全球文娱市场的广泛关注,更能提升当地的文旅品牌价值,而北京在打造、承载“首演”经济上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北京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演艺团体,剧院、影院等场所的密集度在全国名列前茅。同时,作为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无论演出场次还是观众人次在全国都位于前列。北京打造“首演经济”拥有强劲的市场基础与领创优势。

  “我建议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首演’(含‘首映’)活动一定的支持,包括文化基金的扶持、税收的定向减免等,鼓励带动更多首演项目放在北京。利用北京媒体资源密集的优点,对‘首演’项目加大宣传,把‘首演’的影响力扩展为北京的城市影响力。还要让‘首演’走出剧场,与‘首店’‘首展’等其他经济要素联动、融合发展。”安庭说,“另外,要采取各项优惠便利政策,着重吸引全球优质的文化演出与电影,将在华首演、首映安排在北京。”

  ■让“博物馆之城”更智慧

  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204家博物馆,以及数量更多的类博物馆,已经让北京形成了全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城市博物馆集群,成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载体。致公党北京市委建议,推进传统博物馆向数字博物馆转型,让“博物馆之城”更智慧。

  “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缺乏相关建设标准,在传统博物馆向数字博物馆转型和推进过程中,分散建设、重复建设现象较为明显。”市政协委员、致公党北京市委副主委刘学增说,致公党北京市委建议,要规划引领,推动北京市博物馆大数据资源中心建设,避免各个博物馆在各种系统建设上的反复投入,将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策划一批、建设一批、提升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全国引领性的智慧博物馆,整合资源,形成区域博物馆合力。

  此外,致公党北京市委还建议成立北京市智慧博物馆联盟,牵头各类博物馆共同参与,加强各类智慧博物馆之间的资源共建共享;要制定智慧博物馆建设技术标准,统一平台,强化科技赋能;成立专项资金,引导各类社会资本进入智慧博物馆建设,探索智慧博物馆社会化运营管理试点,进一步提高北京市智慧博物馆公共服务效能,让智慧的“博物馆之城”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用红色资源讲好中国故事

  “红色场馆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有事可为且大有可为。”来自对外友好界的市政协委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罗存康说,作为红色场馆,首先要加强自身建设,加强文物研究阐释能力和展览策划能力,根据自身特色,抓住重要时间节点,适时推出高品质的主题展览和优质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近年来,本市统筹规划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抗日战争、建立新中国三个红色文化主题片区。罗存康认为,为更好地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各片区内部的纪念馆、博物馆要实现融合式发展,“比如,未来,抗战馆要带动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共同发展,形成整体效应。”在此基础上,三大红色文化主题片区也要进一步协同创新,在馆际合作与发展、革命类文物征集与利用、旧址连片保护等方面实现抱团发展。

  去年,为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5周年,在抗战馆和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的组织协调下,全国各省市的数十家革命类纪念馆、博物馆同步开展联动纪念活动,取得热烈反响。

  罗存康说,北京的红色场馆要勇于和善于发挥头雁的作用,放眼全国和世界,主动地引领、服务、带动,使国内外的优质展览和资源惠及市民。

  (原标题:打造首演经济 擦亮文化名片)

  来源:北京晚报?记者 孙颖 袁云儿 牛伟坤

  流程编辑:U022

上一篇:微度假体验“拱火”露营游 神州租车投7000辆新车“加把柴”
下一篇:攒劲!新疆这60多项夜间旅游活动真是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