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传统工艺文化存在的问题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1-23
手机版

  一、现代工业文明对壮族传统工艺文化的冲击

  从某种意义上讲,西部大开发就是西部大开放,它将打破该地区原有的落后与封闭状态,造成内外文化的互动,使当地本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与冲击下发生各种变化。相对于少数民族自身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而言,这种变化可以说是一种“瞬间”的突变和巨变。

  左右江流域壮族同胞多居住于荒僻偏远的大石山区,以前很多地方没有公路,交通只能靠牲畜和步行,人们过着几乎与外界隔绝的生活,因此,其传统文化也具有相对稳固的传承空间。在生活各个方面,人们过去所能接触到的基本只有本民族的生活方式,比较单调,没有其它选择。但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改革开放,到西部大开发,再到第十个五年计划进行的“兴边富民”、“边境大会战”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这些举措为左右江流域壮族人民凝固的生活秩序注入了无穷动力,随着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封闭落后地区同外界的接触与联系会越来越多,尤其是广播、电视和音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城市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城市文化倾泻性地展示在这些单纯、朴实的人们面前,为他们送来各式各样的“文化大餐”。丰富新颖的现代文化使其听觉视觉神经受到强烈的刺激,得到从未有过的感觉,同时,因经济落后而导致的自卑心理和崇外思想以及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会促使其中的一些人(尤其是青年人)对这些新鲜、时髦的生活方式产生浓厚的兴趣,导致本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竞争中丧失大量原有的接受它的群众。左右江流域壮族的干栏建筑、传统工艺、服装服饰、音乐舞蹈、神话传说、民歌、民间艺人等由于受到的重视不够和保护不力,正在逐渐消亡。例如,在2005年7月,我们广西师范大学左右江流域“红色之旅”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服务调研队在龙州县金龙镇板池屯(黑衣壮)进行实地调查时,笔者就深有感触:原本的民族服饰已完全汉化;原有的高栏建筑已改为土石结构的平居;原先为男女老少所喜闻乐见的“天乐”(指黑衣壮用天琴弹奏的音乐),如今已很难引起年轻人的兴趣……民族传统工艺在种类、造型、色彩、图案,特别是原料和工艺技术方面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在农耕社会中的发展、变化不同。在农业社会中,传统工艺以天然原料和手工或原始机械生产为特征。尽管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但是尚未脱离天然原料、手工生产的基本轨迹。而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状况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其中,变化最明显的是现代工业的原料和技术被不同程度的采用,导致了传统工艺的变异。例如:左右江流域壮族平常所穿的服饰的材料大都由现代工业生产的化纤、人造丝、棉等布料替代了原来手工自纺的传统麻、棉布料和蚕丝。化学纤维、机制布料等便逐渐成为了当地人的着装材料的主流。

  

  图2 靖西旧州的壮绣 肚兜(明显可以看出肚兜的布料是现代机械化生产的材料,是化纤的。)

  服饰制作技术也逐渐向半机械或机器化生产工艺转化。或者根本不用生产,直接在市场上买现成的。传统的靛蓝染织也已经销声匿迹,或者说其数量规模已经不大,心灵手巧的一部分黑衣壮妇女在集市上买回各色各样的毛线杂以自家的纺线织成各种花色的美丽壮锦。

  

  图1 龙州金龙镇板池屯的黑衣壮姑娘在织壮锦

  有必要强调指出,传统文化的衰退,其主要原因在于需求的减少和市场的缩小。由于传统工艺的产品大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生活需求。当能满足同样需求的更加方便、实用、价廉、物美的工业产品出现,并通过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网络涌入广大民族地区的时候,对人们日常生产与生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传统工艺产品原本所拥有的市场被挤占,被新的东西所替代。现代的交通工具代替了以前的人背马驮,现代的服装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传统的民族服装。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或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丰富的商品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了变化,传统工艺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受到了极大的动摇,衰退之势不可逆转。

  这是一种全面的、广泛的冲击。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传统工艺产品的需求减少,直接导致了生产者数量的减少和相关技艺的衰退或变异。其中,受到最严重挑战、变化最迅速的是公众持有型的技艺。这类技艺是全社区、全民族成年者或某一性别群体所持有的工艺技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谋生技艺类型。如纺织工艺、刺绣工艺、编织工艺、食物加工工艺等。由于这类技艺生产的产品多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日常生活必需品所具有的广阔的市场和利润空间,也正是现代工业规模化生产所特别关注的重点。因此,以日常生活品生产为主要目标的这类传统技艺,成了首先面对现代工业文明竞争的领域。尽管这类技艺持有者看似人数众多,但面对着需求的日益减少和轻便省力的新技艺的时候,人们或者放弃了传统的技术,或者改学新的技术,使这类技术的持有者迅速减少,有的很快消失了,有的逐渐丧失了持有者群体,成为仅有少数人群才能掌握和持有的技术类型。同时,在现代社会生活条件下,当地的年轻人不是在外读书就是随大众潮流出外打工了,很少有人会学习织布、木雕、剪纸、蜡染、绣绣球、织壮锦、编织藤、竹编织物等技术,导致这类技术的持有者数量明显减少,从而严重地影响到相关技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当人的意识因受外界的影响而日益走向开放,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削弱了群体意识,增强了个体意识时,当地少数民族的集体性参与传统社会活动(民俗活动)逐渐减少乃至消失,逐渐减弱甚至终结。自从80年代以来, 左右江流域地区出外打工的年轻人不断增加,而有时间或愿意去学习弹奏天琴、铜鼓、马骨胡、跳绣球舞、唱排歌、舞狮子、师公舞等的年轻人也相应地减少,一些传统的曲目和舞蹈也随着老一辈人的逝去而失传。在左右江流域壮族地区,这种现象的具体事例不胜枚举。许多与壮族民族音乐有关的传统工艺(如乐器制作)已到了濒临解体的境地,如何对其实施有效保护已是迫在眉睫的文化发展大事。

  

  图3

  广西龙州县金龙镇板池屯10岁的黑衣壮族小姑娘李秋燕在爸爸和奶奶的指导下学弹天琴

  

  图4

  国内目前唯一专业制作天琴的广西龙州县人秦华北在展示天琴半成品

  二、民族民俗旅游开发对壮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造成的负面影响

  当前,中国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大都是发展民族民俗旅游。左右江流域壮族地区也不例外。相对而言,这个地区虽较贫穷落后,却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该地区拥有雄伟秀丽的山水风光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旅游。旅游业的发展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为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美味佳肴和农副产品开拓了广阔的销路,大力宣扬了壮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其中,“……凭祥、隆安、崇左、大新、宁明等市县的旅游资源开发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田阳、靖西、德保、凌云等县也在积极筹划,宣传旅游资源,改善投资环境,配置旅游设施,努力开创旅游业的新局面”[1]。

  但是,民族民俗旅游开发在给当地壮族地区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将不可避免地会对当地民族传统文化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壮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发生变异或衰退。

  从工艺制作的角度来看,由于生产动机和制作目的的不同,导致了左右江流域地区壮族传统工艺品的生产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一种是传统的生产方式,这是一种非商业化或商业化程度很低的生产方式;另一种是新的生产方式,即商业化的生产方式,其生产目的是赚取商业利润。这两类传统工艺品都主要是以家庭和个人为单位进行生产,基本上分散于广大农村。由于生产的目的不同,两种生产方式对传统工艺产品的质量也产生不同的影响。

  传统生产方式下生产的工艺品,主要是为了自用或作为礼品赠予他人;或者是为了赚钱,但主要赚的是工钱,商业化程度很低。在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者总是会尽自己所能将其做好,在条件具备时还会精益求精,不计成本。这在服饰生产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例如,龙州县金龙镇板池屯的黑衣壮妇女为做嫁妆和家人、亲人的衣服,她们是横一线竖一线地织成布匹,这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布匹,可谓是付出了母亲、妻子、姐妹和情人之爱,还充分考虑到了社会对她们手艺的评价。从工艺制作的原料上看,左右江流域地区,树木成林而且壮族人民也喜爱在屋子周围种上竹子,果树和其他树木,用于避日挡风,使得居住的地方冬暖夏凉。所以农闲的时候就会就地取材生产一些竹编织物、藤编织物。竹子编织工艺有扁篾和方篾之分,有日用、农用和艺术三大类,包括,竹箩、竹篮、竹椅竹席、竹盘、竹兔、竹狮、竹屏风等。藤编工艺,“以德保一带的壮族编业旧负盛名,原料是本地产的大黄藤,鸡血藤,牛皮藤,小圆藤……主要有藤篮、箱、椅、沙发、茶几、书架、儿童车凳及其他工艺品等”[2]。这种传统生产方式下制成的产品,平时放在家里等人上门购买,赶上墟日时,就挑到墟上卖。买的人多了就多生产一点,买的人少了就少生产或不生产。不主动开拓市场,产量小,利润低,基本上是农村的家庭副业。这种形式的工艺制作,不以赢利为目的,制作的目的主要在于自用,出于传承技艺和生产者的兴趣与爱好,这很有利于当地传统手工艺的保存、传承和发展。

  在商业化的生产方式下,一方面,尽管主要地是为了赚钱,但主要面对的是本地或本民族市场,购买者主要是按传统的有途来使用的。为了满足购买者的需要,制作者一般也总是按传统的方法生产,同样也有利于传统工艺的保存。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随着廉价的工业日用品大量涌入,人们在日常用品的选择上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譬如在服饰上的选择上,更多地倾向于简洁的现代服装,导致对这些传统意义上的产品的需求急剧下降,使其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从总体上更呈衰退趋势。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自治区政府在左右江流域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的扶贫开发,同时随着经济,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人们也逐渐开始采用新的经营方式,商业化地对民族传统工艺品进行开发利用。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人们对传统工艺品的开发都是从经济角度考虑的,大多注重其经济价值。开发传统工艺品的目的是获取利润,经济规律中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在这里同样适用。为了使利润最大化,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扩大销售量是开发者普遍的经营之道。同时,开发者所面对的也是与传统的生产经营者迥然不同的市场,购买者大多为城里人、外地人、旅游者或观念已经发生变化、不再固守传统的本地(或本民族)人。譬如,现在靖西旧州街的作坊生产的绣球和其他壮绣主要是作为礼品、旅游品销售给城里人和旅游者。这样的购买者,除极少数人外,对传统工艺品内在的工艺质量不仅不懂行,也不是很关注,大多数人仅关注外在的形式和价格,尤其是旅游者更是如此。他们购买传统工艺品的目的并不是实用而是观赏,因此外在的美和价格的低廉是绝大部分人的首选。这种市场导向的结果,使传统工艺中能满足利润目标的种类或部分则被采用、被保存下来,否则就会受到摈弃,被置换乃至被取代。譬如,从民族服饰生产工艺来看,传统的个体作坊和工厂的手工缝制,被脚踏缝纫机、电动平缝机等现代技术所替代。众所周知,壮锦是壮族劳动妇女编织的工艺品,用五光十色的丝线为纬,原色细纱为经,精心纺织而成,色泽鲜艳,织工精巧,质地松软,图案别致,纹样精美,结实耐用。壮锦制作千百年来几乎没有什么改变。“传统的图案有万字纹、水波纹、云雷纹、菊花纹等。还有蝴蝶朝花,双龙抢珠,狮子滚球等20多种图案”[3]。壮族人喜爱象征吉祥的凤,因此,十件壮锦九件凤,壮锦上的凤各个鲜活生动,别具特色。“壮锦用途广泛,可用作床毯、被面、围裙、背带、腰带、手提袋、头巾、衣边装饰等……为广大群众所喜爱,产品远销国内外”[4]。但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随着工艺技术的提高改进,以及人们审美情趣的需要,传统的品种又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创新、锦上添花。譬如,在壮锦的图案上,近年来又出现了“朵朵葵花向太阳”、“民族大团结”、“革命胜地”、“桂林山水”等八十多种新图案,极富民族风格。绣球原本是壮族青年女子亲自缝制、绣好,赠予心上人的定情信物,现在则成为了旅游商品,大批量地生产买予游客。这种以旅游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民族传统工艺品的制作和资源的开发,容易造成工艺变异、精品减少和大众化、模式化的生产趋势。

  

  图5 靖西旧州绣球

  从保护的角度来看待左右江流域壮族传统工艺品的制作和传统工艺文化资源的开发,应该说它是一柄双刃剑,有利有弊。从有利的方面说,尽管生产发生了变异,但还是使左右江流域壮族传统工艺文化中的某些方面得到了延续,其保护的作用显而易见。并且开拓了以城镇人特别是旅游者为主的礼品、旅游品市场,产品销售到了外地甚至国外,扩大了壮族文化的影响,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同时,在开发左右江流域壮族传统文化资源的过程中还培养了一批专业艺人,使得传统工艺得到了继承和延续。从不利的方面说,由于追求商业利润和选择性开发,决定了它只能选择有经济价值的部分开发,其余的置之不顾,这不利于左右江流域壮族传统工艺的整体保护和发展。

  三、加强对壮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保护的对策

  左右江流域壮族传统工艺并非仅仅具有经济价值,它同时还具有科技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等。就其中某一种传统工艺而言,可能偏重于其中某一种或某几种价值,但就左右江流域壮族传统工艺总体而言,却具有多种价值。因此,对左右江流域壮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虽然有利于有经济价值的传统工艺文化的保护,值得提倡、鼓励和支持,但它并不等于对左右江流域壮族传统工艺文化的总体保护。特别是对那些经济价值低,但又有很高的科技价值或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的,则有必要采取措施,实行专门的保护,需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如上所述,现代工业文明对壮族传统工艺文化的冲击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壮族传统工艺文化的衰退、变异是难以避免的。选择其中有价值的传统工艺进行保护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但问题的关键是,怎样进行系统地保护。可以说,怎样开发、保护和利用壮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既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又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

  (一)与时俱进,转变观念

  “保存”与“发展”是新时期壮族传统工艺文化保护工作的中心内容。“保护”不等于原封不动、画地为牢式的保留,那些认为壮族传统工艺文化就应该永远停滞在原来的发展阶段才是“正宗的”、“原汁原味的”,认为壮族人民因生活方式的改进,而导致一些以原有生存方式为生存环境的古老民族文化的消亡是令人遗憾的之类的想法,是与历史发展规律相违背的,也不符合壮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历史的发展中,文化的变异总是该来的终究会来,该走的一定会走,任何人为的因素都不可能阻挡其停滞不前,壮族传统工艺文化亦是如此。因此,我们的思想观念应该与时俱进,要敢于面对和接受壮族传统工艺文化发展更新这一客观现实。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左右江流域地区所经历的发展并不是那种由历史积累所形成的一点一滴、自然而然的渐变式进化过程,而是一种历史发展的突变,这种变化是由初级到高级的直接跨越。如果旧的文化形态不能及时予以记录保存,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将会销声匿迹,无迹可寻。人类历史上有多少遗失的文明,多少永远无法解开的历史谜团,为后世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这种损失一旦产生,是无法弥补的。如今,壮族传统工艺文化不仅要经历历史发展时期的跨越,同时也要承受异类文化的冲击,如果不能够及时完成其自身的适应性发展变化过程,那么,其传承便无法持续,如此便会造成一种民族文化的灭绝!因此,我们所言“保护”实际上包含了保存与发展两方面的内容:既要抢在那些已丧失生存环境的古老传统文化资源消亡之前进行大量的收集、整理、记录、保存工作,以保证我们壮族民族传统文化的相对完整性;同时又要为壮族传统工艺文化及时寻找到一条能与现实相适应的发展之路,以避免其传承出现断裂,在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文化体系中依然保有其独特的成分。

  (二)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

  1、建立壮族传统工艺品博物馆。保存即原样保留,必须确保其对象的原形原貌与原汁原味。建立壮族传统工艺品博物馆是一种很好的保存方式。它采取全面收集、集中贮存、科学管理的方法,使其保存对象能够得到妥善的保养与维护。根据收藏对象的不同,博物馆可以分以下两种类型。

  (1) 壮族传统工艺文化实物陈列馆。以从民间收集的各种壮族人民的乐器、工艺品、服饰、农具等实物及图片资料为保存对象。其陈列品不仅具有研究价值,还具有历史文物的收藏价值。同时,它可以通过举办壮族传统工艺文化实物展的形式,使外界人群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了解壮族生活的实际状况,增加他们对壮族传统文化的兴趣,这将有利于壮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2) 壮族传统工艺文化生态展览馆。即在小范围内人为保留壮族传统工艺文化原生生态环境,使一些壮族传统工艺文化在其中能以“活”的形式存在。左右江流域蕴涵着丰富的旅游业资源,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了无数游客。近年来,广西的许多民族地区旅游景点建立了民俗文化村或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园,在一个独立的小空间内保留少数民族文化的原生生态环境,使其不受外界的影响。例如“龙胜的白面瑶寨、银水侗寨、金竹壮寨;资源的资江瑶寨、浪田瑶寨;融水的勾滩苗寨、长赖苗寨。此外,宜州的流河寨、壮古佬寨;三江侗乡的‘程阳八寨’;那坡的黑衣壮弄文屯等。这些民族村寨利用它们的特色民居以及渗透民族风俗文化的婚恋、技艺、文娱、民俗的各种活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5]我们可以在左右江地区建立壮族民俗文化村或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园。在这里,旅游者可以亲身体验到壮族人民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习俗,接触到其古老文化。我们可以称这种壮族传统工艺文化的栖息地为其动态的博物馆。这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思路,可以为当地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不仅会产生丰厚的经济效益,也会带来很高的社会效益。但在实际操作中必须把握好二者间的相互关系,不能因为过度追求某一方而丧失了另一方。比如一些投资者认为民俗村是一种旅游设施,其建设应以迎合游客的趣味为前提,即使一些娱乐项目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风俗的原貌不符,只要能增强吸引力,提高收入,也是可取的。而一些研究学者却认为民俗村中的村民如果接受了现代生活方式,那么,他们展示给游客的便是“伪民俗”。以上两种观点,前者显得轻率而不负责任,后者又过于偏激。在民俗村、生态园的发展中,经营者不应该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立起来。经济实力增长了,投资者就会有更多的财力投入持续性建设中,使其发展趋于更加合理和完善。社会效益提高了,可以增大自身对外的宣传力度,引来更多的参观者。如果该项事业的发展能够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便会获得一个双丰收的理想结局。具体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要把握投资环节,最好由政府部门投资,尽量避免私人投资,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经济利益左右一切的现象发生和民俗旅游庸俗化的现象发生;②在工作人员的录用方面,应选取当地少数民族的原住民,他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理解得最深刻,表现得最真实、最准确。③在管理思路上,必须明确一点的是,尽管民俗村、生态园以真实再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目的,但它毕竟只是一种对传统生活的模拟表演,它所承载的文化使命,重点在于宣传展示,而不是保存。因此,我们不可能要求其表演者永远停留在原先的生活水平上。

  建立壮族传统工艺品博物馆是一项任务繁重、技术难度很高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以及大量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长期不懈的努力工作才能得以完成。有了这种全面、细致的保存,即使将来某一传统工艺品在民间消亡了,我们也可以根据存储的详实资料在任何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将其全方位还原和再现。

  2、其它方式的保护措施。对左右江流域地区壮族传统工艺文化的保护,除了建立以上各种形式的壮族传统工艺品博物馆以外,还应该充分考虑采取以下另外一些具体措施:

  第一,要尽快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普查。如果没有不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家底弄清,就大谈对它的保护也就是一种虚伪。所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将壮族不同形态的传统文化事象加以系统、完整和立体的记录,并使之固化为书籍、影碟、光盘等文字、音像、数码资料,对现存壮族民族传统文化事象作最大限度的记录和保存。

  第二,要以文化演示和商业活动结合的形式对民族文化加以保护;对具有实用性、观赏性的民族传统文化样式进行商业性开发。要突出特色,研究开发适销对路的民族旅游商品。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应扬长避短,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原则,不照搬照套,重复建设,而应突出民族特色的地域风格,创造出具有本地区、本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项目“在用材、造型、色调、图案、风格和包装装璜等方面,都要围绕本民族文化特色进行设计生产,使旅游商品具‘三性’(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三风’(中国风格、地方风格、民族风格)的特点。”[6]此外,桂西南壮民族文化有不少在国内外具有惟一性,如“花山壁画”和“天琴音乐”,在对其进行旅游开发时应注重品牌的打造,着力开发出左右江流域旅游的“精品”。

  第三,设立保护壮族传统文化的机构和设施,使壮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有一个重要的载体统一协调和指导本区域内的民族文化的普查、抢救和保护工作;聘请有关民族、民俗、考古、文物、艺术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具体负责对壮族传统文化抢救和保护的规划审订、项目评估和业务指导等工作。

  第四,政府提供资金保障。地方财政应成为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抢救和保护经费的主要来源,加大投入力度,并将壮族民间文化保护经费列入当年地方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

  第五,要提供人才支持。要像引进科技人才那样引进一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专业人才,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要积极培养和引进通晓壮族民间传统文化专业知识和市场经济运作的经营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积极开拓壮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展览市场、演出市场、商品市场和旅游市场。培养人才,包括各种大学、艺术院校培养的从事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专门人才,也包括培养和使用对壮族传统文化起传承作用的民间专业人士;培养通晓壮族语言文字的人才,对壮族优秀文化遗产进行发掘整理。

  第六,要出台保护法规。我国在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相对滞后,法律体系很不健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法律尤为缺乏。因此,制定一部与我国文化遗产大国地位相匹配、与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相适应、与建设和谐型社会相协调,具有全局性、综合性、系统性、高层次的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法,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紧迫的。我国的立法性保护出现较晚,尽管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政府曾相继颁布了若干不同形式的有关文化保护的政令,但直至1982年11月颁布的《文物保护法》,我国才真正有了现代的国家文物保护的法律。但是,目前的《文物保护法》以及《民族区域自治法》等,还只注意到物质文化方面。在非物质文化方面,过去轻工业部制订有一个传统工艺美术管理的行政法规,也是仅限于规范工艺美术生产方面的各种行为。对于西南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的立法性保护,云南省于1999年颁布实施的《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应视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立法性保护的一个开端。但从总体上说,我国的立法性保护才刚刚起步,特别是涉及到无形文化方面的立法保护,还任重道远,有许多工作要做。广西也应该颁布和实施针对整个自治区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通过法律途径有效保护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环视全球,许多发展中国家和民族在经历经济发展巨变的过程中,其传统文化都经历了从被忽视到重新回归的过程。可以说这是其社会发展所必须经历的阶段。在西部开发这一发展 浪潮之中,我们应该吸收这些前车之鉴,在壮族传统工艺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上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这样可以使我们少走些弯路,在文化发展史上少留些遗憾。

  作者: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院。部分文字,如侵即删。联系电话:15321369113。

  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院“专注三农,服务城乡”,提供规划设计、产品定制、园区运营、数据信息、科研合作等一揽子、接地气实现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的综合解决方案、科技产品和专业服务,请移步中国城乡规划、美丽乡村规划。

上一篇:山东省枣庄市十大景区景点
下一篇:中国的沧海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