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纵览——江西省鹰潭市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1-27
手机版

  

  鹰潭

  鹰潭市,别称道都、铜都,隶属江西省,被列入“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是赣东北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第一城,被誉为“火车拉来的城市”,因“涟漪旋其中,雄鹰舞其上”而得名。

  东接弋阳县、铅山县,西连东乡县,南临金溪县、资溪县,北靠万年县,东南一隅与福建省光泽县毗邻;南北长约81千米,东西宽约38千米,总面积3556.7平方千米,景点有上清古镇、古越崖墓群等。同治三年,设鹰潭镇;1979年3月,撤镇设市;1983年7月,升为地级市。

  鹰潭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中下游。地处北纬27°35ˊ~28°41ˊ、东经116°41ˊ~117°30ˊ,面向珠江、长江、闽南三个“三角洲”,是内地连接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鹰潭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温和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温偏高,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地处武夷山脉向鄱阳湖平源过渡的交接地带,地势东南高西北部低。地形可分为东南部中山地带,北部中高丘陵地带,西部中低丘陵地带,中部贵溪盆地地带。

  

  龙虎山

  

  市区图

  鹰潭市位于浙、皖、赣、闽4省交汇处,“东连江浙,南控瓯闽,信之大邑,六省通衢”的区位优势明显。浙赣、皖赣、鹰厦、沪昆客专杭南长段(在建)四条铁路干线在鹰潭纵横交汇,贯通大江南北,境内营运里程达156.3公里。是中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鹰潭站

  文化传承

  

  上清宫

  为传承中国道教文化,体现中国道教发源地,2002年5月鹰潭市路监局对月湖区交通街至中心广场内环街区更名上清宫路、仙岩路、正一观路,总长约2公里。在龙虎山禾觚岩与金钟峰之间,隐藏着一个仙女岩。仙女岩的其他美称:“仙女现花”、“思源壁”、“大地之母”。仙女岩就是个庞大的岩壁,酷似一个裸体女子的下身,是那样逼真自然,出神入化,很难想象,这会是天然形成的。然而,它的的确确是天设地造的,没有丝毫人工雕凿的痕迹。而且,在它的前面大自然还安排了另一座山岩为它遮风避雨,防止邪恶力量的伤害。

  在江西省鹰潭市境内的龙虎山张道陵炼丹处。据《龙虎山志》记载:第四代天师张盛自汉中迁还龙虎山之后,曾在此建祠祀祖。五代南唐时在此建天师庙;北宋崇宁四年(1105),第三十代天张继先奉敕修葺,徽宗时改天师庙为演法观。明嘉靖三十二年(1563),世宗赐帑重修,并改演法观为正一观。

  人文环境

  鹰潭市地处世界自然遗产龙虎山、圭峰、三清山、武夷山、五府山等“五山环绕地”,境内有国家级风景区龙虎山、中国道教圣地“嗣汉天师府”、象山森林公园、上山修竹山庄、白鹤湖、鬼谷洞、香炉峰、三阳硐府等自然景观;还有南宋四大书院之一的象山书院、赣东北红色根据地遗址、畲族风情、四大古镇、明清建筑群等人文景观。

  文物古迹

  经过20年发掘的鹰潭角山窑址是中国商代大型窑场,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时间最早的贸易化性质的专业性陶器生产基地。继1983年、1986年的两次试掘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进行大规模挖掘。截至2003年6月,共发掘各类遗迹22处,确定规模面积3万余平方米。找到了陈腐池、炼泥池、蓄泥池、蓄水池、排水沟、工棚、炼成坑和灰坑等,再现了陶器制作的一系列过程。在出土文物方面,除三足盘、钵、罐、杯、器盖、豆、纺轮、网坠、陶拍、陶支座、陶垫等外,还有一些新的器型,如提梁罐、捏流带把罐、平底盏、圆柱形拍面陶拍、制陶工具杯形器、鸟首四乳钉器盖等,完整器物和复原器物已达120余件。另外还有相当数量尚未修复的和在遗迹中已暴露未提取的完整器物。

  

  嗣汉天师府

  角山窑址是截至2014年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因交换而造就的窑场,是一批已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独立手工业者经营的专业化程度很高的窑场,记数符号的发现也证明这里生产和交换的规模已经非常宏大。由于角山窑址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之地,它的发掘为这些地区商代遗址陶器的烧造提供了确切的窑口依据。作坊区的进一步发掘,将为研究中国早期窑业生产和陶器制作工艺状况提供宝贵资料,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乾隆帝御笔”教演宗传“匾真品

  天师府是历代天师生活起居之所和祀神之处。原称“真仙观”,建在龙虎山脚下,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始建于上清镇关门口。元延佑六年(公元1319年),迁建至上清长庆坊,在今上清镇西。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赐白金15镒(360两),在今址上清镇中心重建,以“新其第”。后又经十多次修建,现存木构建筑均为明清遗物。嗣汉天师府来源于元世祖忽必烈封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为“嗣汉天师”,其意表明自东汉始,代代相袭,道脉悠长。它是一座王府式的道教古建筑群,依山傍水,规模宏大,气势非凡。府内豫樟成林,荫翳蔽日,鸟栖树顶,环境堪幽。因道教兴起于山泽草莽之间,道士追求超凡脱俗、清静无为境界,因此天师府内多植奇花名木,以增秀色,暗寓仙境,属兼得山光水色型。

  贵溪捺菜

  

  贵溪捺菜

  “ 龙虎山道菜”,是江西最具特色的菜干。酸、甜、脆、咸、辣皆备,色、香、味俱全。

  贵溪灯芯糕

  “龙兴铺”,江西省鹰潭市贵溪老字号,始于明代,已有400多年历史,是由当时在贵溪做生意的抚州商人薛应龙创立的。

  余江茄干

  茄干是当地民间的风味特产,具有500多年的生产历史。主要原料有茄干、辣椒、米酒、蔗糖及多种辅助原料。

  鹰潭旅游

  鹰潭旅游资源丰富。位于市区南郊16公里处的龙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是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开篇描绘的名山,被誉为“华夏道都”。它集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保护宫观和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等众多品牌于一身,被世人称为“洞天福地、人间仙境”。《水浒传》开篇重笔描绘的龙虎山,位于鹰潭市境内,现为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双冠景区。龙虎山风景区以其道教祖庭、丹霞地貌和春秋战国大型崖墓群珠壁联合为特色,在世界级风景名胜区中独树一帜。

  道都仙山

  “中国道都”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南郊16公里处,它既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8年)、国家森林公园(2000年)、第一批国家地质公园(2001年)、国家5A级风景旅游区(2012年),又是国务院确定的二十一处重点对外开放宫观之一(1983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国家历史文化名镇(2007年)。

  血防纪念馆

  

  月湖区沿江风光

  该馆始建于1978年10月,坐落于余江县城中心区域。全馆占地面积6483平方米,建筑面积2345平方米,为四舍院式结构,1998年,被鹰潭市命名为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2001年,被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韬奋塑像

  为纪念韬奋先生,1985年,经中央宣传部批准,在纪念邹韬奋诞生90周年之际,韬奋先生塑像落成于余江县城镇街心花园。

  兜率宫

  在仙岩极顶上有座高大雄伟的建筑,叫“兜率宫”。它坐西朝东,五进而起,九根大柱支撑屋面,象征九五之尊的帝王宫殿,占地670平方米,高19米,彤壁朱扉,重檐丹楹,上覆灰色琉璃瓦,四周为花岗岩护栏,甚是庄严。

  河豚瀑布

  河豚堡虽然是一座玉壁凌空的石山,据说当年在此修身养性的高道和在山避乱的乡民就是饮用这些飞瀑,所以,当地人的寿命都比较长。

  巨猩望月

  有两座酷似一只大猩猩领着一只小猩猩企盼着,望着远方,这叫“巨猩望月”。传说这只大猩猩是只母猩,它的老伴每天都要外出很远寻找食物养活母子,由于路途遥远,它们约定,每当月亮升起时,一定回家。可是有一天,雄猩再也没回来,母猩领着孩子一直等着月亮升起,年复一年,月起月落,也不见雄猩影子,天长日久,猩猩母子就变成这座满腹惆怅的山峰。

  三阳洞府

  位地于城南距市区5公里的雷溪乡南山村附近。洞府四周环山,山与山交错环绕,山下水道相通,使洞府处于山山水水之中。洞府高距水面约30米,登临府内,其内宽11米、深8米,洞顶如覆盖巨石,距地面3-6米。洞府东有蜈蚣岭、鸡公岭、牛车岭;南有狮子岭、川岩;北有思岩,岩下石壁扣之如鼓声,又称鼓石。因洞府面朝东南,四季中洞府均能临受日光、月光、星光照射,因之改旧名山杨寺为三阳洞府。

  云台山

  东汉末年(公元124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来云台山修道练功,采药炼丹,在山顶建立供用练功、住宿的庙宇。

  大峡谷漂流

  大峡谷全长20公里,相对落差120米,漂流全程8公里,用时约90分钟。主要景点有:卓玛滩、寨上滩、喜来滩、玉枕滩、鹰嘴岩及壮观的鹰厦铁路等。是击滔搏浪、挑战自我、享受自然的好去处。大峡谷生态游览区内生态原始自然。

  吉泉峰

  又名打帚岭,又叫脊剑峰。位于县北的黄庄乡峨门村边。海拔310米,面积4.5平方公里,东西走向。这里山峦叠翠,景色优美,号称“江南第二峰”。

  韬奋故居

  余江县是继鲁迅之后著名文化旗手邹韬奋的故乡。邹韬奋原名邹恩润,在福建永安出生。1908年11月,13岁的韬奋随父亲第一次回老家余江,在家乡四个多月里,韬奋居住在余江县锦江福庆巷(现东风街)祖宅,并在私塾接受启蒙教育。韬奋故居一直由邹氏后人居住,仍保存完好。

  香炉峰

  位于马祖岩北十公里,平顶圆体,形似香炉而得名。香炉峰巍然屹立,四周被水库所环绕,山腰有岩洞,洞内为春秋战国岩墓,这里有仙人洞、仙人庙、千丈坡、试胆壁、仙女池、黄牛岭、棋盘石,上面有泉水、小竹林、古寺遗址。

上一篇:内蒙古呼伦贝尔最冷门的八大著名景点
下一篇:慧眼看河南︱生态作画 钼都“蝶变”旅游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