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人民力量 | 李茂华:吃上旅游饭 换来满村富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1-27
手机版

  

  冬日的花溪,风景依然如画。沿途红枫如火、绿波荡漾、瀑布如帘,村内白墙黛瓦,古色古香。村民们坐在民宿、农家乐里,静候客人的到来。“我家一年有30万元左右收入,全靠国家政策好,也靠村干部一班人的努力。”村民李金达开着一家叫“晴柔”的民宿。

  

  李金达所说的村干部,就是安文街道花溪村党支部书记李茂华。他从小能说会道,14岁就担任生产队会计,后来又担任队长。1987年入党,当年就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花溪村由6个自然村组成,上世纪80年代,每个村都很穷。“穷就穷在路上,许多路手推车都进不去。村民困在路上,信息闭塞,致富无门。”刚一上任,李茂华就谋划着要拔掉穷根。

  

  做路拔穷根,成了李茂华工作的第一要务。他带领村民投工投劳,用11年时间开通了石下和田里壁两个村的机耕路。随后又花了5年时间,做通了其它四个村的机耕路。

  道路通了,致富路又在哪里?通路仪式请柬上的一句话打开了李茂华的思路。请柬上写着: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发展生态旅游。花溪风景优美,李茂华觉得村民可以吃上旅游饭。好风凭借力,当时磐安县发展旅游呼声渐渐热起来,李茂华和村干部不断做群众思想工作。2000年,花溪终于成为磐安县第一个对外开放的旅游景区。

  

  事实证明李茂华的坚持和努力是正确的。景区建成后,知名度连年攀升,游客络绎不绝,村民们瞅准商机,租草鞋、卖特产,农家乐、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1家发展到2015年的24家,每家平均年收入10万元左右。

  村民收入提高了,但是村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破房多、如厕难、住宿条件差。景中村的残破景象,让游客望而兴叹,要想进一步发展旅游,村庄提升改造迫在眉睫。“花溪景区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省里对改造给出了‘三不原则’——不破坏原貌、不改变层高、不增加面积。”视住房面积如生命的村民怎么也不同意拆迁,改造过程阻力重重。迎难而上是李茂华的性格,也是景区提升改造项目指挥部的决心。四年时间,李茂华几乎每天都待在村里,除了做群众工作还是做群众工作。

  

  “景村改造老也笑,少也笑,个个都能赚钞票;发展旅游吃不愁,穿不愁,钞票送到家门口。”李茂华根据外地发展经验,编制了“顺口溜”劝说村民。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4月30日,经过四年改造,新生的花溪村和花溪景区崭新亮相。漂亮整齐的房子,清澈见底的平板长溪,如梦如幻的夜游项目,香气四溢的农特产品,古老神秘的非遗“炼火”,留住了客人的脚步,为村民带来了财富。村民纷纷回家创业,农家乐民宿增加到了64家,收入多的一年就有50多万元。“我当书记不是为个人,而是为大家,村民们富了,生活滋润了,我就高兴。”李茂华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当村干部的初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这让我们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当了36年村支书的李茂华表示,接下来,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严格按照“景中村”标准,提升服务“软实力”,让花溪旅游淡季不淡。

  融媒记者 卢樟海 周晓强编辑:陈紫婷

  (来源:磐安县人民政府网站)

上一篇:「旧照记」直到那年我终于去北京“旅游”了
下一篇:2020年青年学生群体超3.7亿,青年学生旅游迎来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