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发展全域旅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旅游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一变化推动我国旅游业步入一个新时代,即“全域旅游”时代。全域旅游的发展,有助于推动我国生态环境、文化产业、公共设施等领域的全面优化和升级,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关键词】全域旅游 美丽中国 景区规划 【中图分类号】F590.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大幅度提升,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旅游,作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和探知世界的一种方式,也随之发生了质的飞跃。如今的旅游,已不再延续传统的随团“走走走”或“买买买”的走马观花方式,人们也不再仅仅满足于欣赏美景,而是更多地通过旅游来体会历史文化的内涵、感受人文地理的魅力、接受文明思想的洗礼。
我国旅游业发展已经进入“全域旅游”时代
旅游方式的升级,促使我国旅游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即“全域旅游”时代。2018年3月22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全域旅游指明了方向。
全域旅游,不仅局限于单个景区景点的开发,而是划定某个地域范围作为一个完整的旅游区域,以旅游业为引领和契机,带动整个区域多方位、多产业、多层面的开发和优化。具体而言,包括实施整体区域规划、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强综合治理等协同措施。全域旅游,关注的是旅游为人们实现美好生活带来的独特价值,以及旅游在带动城市和乡村建设中的重大意义。全域旅游时代,是一个借旅游东风提升城乡发展质量的时代,使旅游不再局限于游山玩水,而是通过旅游开发来打造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不再使景区建设千篇一律地照搬某个景区模式,而是融入了区域文化特色;不再是简单地提高景区的服务质量,而是力求提升整个区域的文明程度。全域旅游可以促进生态环境领域、思想文化领域、公共服务领域的共建共荣共享,实现区域框架下的宜居宜业宜游,助力美丽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美美与共:以全域旅游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以全域旅游模式推动优美生态环境建设。传统旅游模式下,旅游景区多建在自然环境优美或有历史人文特色的地区,“青山绿水”和“人文景观”是热门景区的金字招牌。而全域旅游模式不再局限于对某一个风景区或旅游点的单一开发和建设,而是统筹了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开发和保护;不再是为建造某一个旅游区而破坏原有的自然环境,而是更侧重于保留区域内生态环境的天然状态和原汁原味;不是景点在某处,而是处处是风景。全域旅游告别了单一的景点和景区模式,将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绘制成一张美丽的风景画,以一方青山绿水吸引八方游客的到访。
以全域旅游模式促进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旅游和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和谐共生的。旅游胜地,除了绿水青山的好风光,还要以文化元素来点缀,使其既有“颜值”,又有“底蕴”,让人在“悦目”的同时更“赏心”。文化赋予了环境以“灵魂”,可以为旅游增添亮色。全域旅游不是千篇一律、照搬照抄,而是让各地方结合地域文化特色有选择地“显山露水”,借旅游契机推广本地区的文化特色产业,宣传本地的特色文化。
以全域旅游模式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清晰醒目的指示路牌、快捷通达的轨道交通、方便卫生的公共厕所……这些不仅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配套设施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准,也是折射一个地区人性化关怀和文明程度的镜子。全域旅游,要求与人相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实现全方位、全地域提升。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不仅局限于某个风景区和景点,而是体现在整个区域的整体建设上。因此,景区要在完善和提升全域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做足功夫,提升人性化关怀和文明建设程度。因为单个景点的旅游设施和服务即使再完美,也不能代表整个区域的旅游形象和旅游质量。全域旅游,可以促进区域内文明指数的提高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升级,增强区域竞争力,实现区域良性发展。
各美其美:彰显全域旅游区域新特征,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
某种程度上,全域旅游是一种新生事物,没有现成模式可循,全国各地都可从自身实际出发,大胆创新,各美其美,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
彰显全域旅游区域新特征。各有千秋、独具特色是全域旅游的特点。推进全域旅游模式,要结合地域特色,发挥地域优势。既要有原则性的顶层设计,制定标准和要求,更应鼓励地方大胆突破和创新,避免千城一面。不仅如此,全域旅游还应更加注重全区域内系统、合理的整体规划和布局。全域旅游不是全面旅游,到处开发、遍地开花,造成空心化和空泛化,全域旅游是结合本地特色,有取舍、有重点的模式创新,旨在彰显地域的独特魅力。
树立全域旅游发展新理念。各地区应转变发展观念,打破固有的惯性思维,使旅游从区域的局部工作上升为整体工作,变成地区发展战略的重点;从单纯由旅游管理部门抓旅游,转化为举当地之合力齐抓共管。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不是盲目跟风,而是要把全域旅游的发展规划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从规划制定、项目施工、政策扶持,到建设配套的基础设施等工作,都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各地要聚合区域资源,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合力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只有推动旅游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从单一的景点景区建设向整体旅游项目转变,才能真正成就全域旅游的“一盘棋”。
谋划全域旅游空间新格局。就概念而言,全域旅游是针对传统的景点旅游模式提出来的,就是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景点景区“内外有别”建设的问题,将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的旅游目的地来规划和建设的发展模式。全域旅游应既注重规划,更注重策划;既注重传统旅游目的地的改造提升,更注重新的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建设。将旅游看作一个区域提升的契机,把旅游规划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促进旅游资源和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公共服务资源的有机融合和共同发展。以多域融合为突破口,创新全域旅游规划设计,做好旅游发展规划与各领域、各层面的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对接,对旅游业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实现系统梳理和优化。整合各类资源要素,以整体规划推动全区域的系统协调发展。
探索全域旅游的治理之道。全域旅游模式下,处处是旅游风景,人人为旅游形象。要在“平常之中蕴神奇,跳出景区看景区”,注重景区内外的建设,提高游客的落地体验度和满意度。要全力打造旅游服务新样貌,努力探索旅游市场治理新方式。对旅游市场的综合整治,哪怕需要壮士断腕,也绝不手软。例如,2017年云南省针对旅游市场连续发生的“丽江打人事件”等负面问题,出台了史上最严的22条铁腕措施,重拳整治旅游乱象,值得其他地方政府借鉴。
发展全域旅游,探索以旅游业带动生态环境、文化产业和公共服务的新方式,为美丽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新思路,开启美丽中国“美美与共”的新篇章!
(作者为中共辽宁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17年10月27日。
②李炎:《公共文化与文化产业互动的区隔与融合》,《学术论坛》,2018年第2期。
责编/王妍卓 牛牧瑶(见习) 美编/宋扬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十全十美 石泉县独特民俗分享
下一篇:去青海旅游选哪条线路?省长这样推荐→
最近更新旅游资讯
- 北京IN10018片II期临床试验-IN10018 或安慰剂联合PLD 治疗铂耐
- 重庆西南医院体检中心
- 价值理论论文范文
- 内娱出现第一个“侠女颜”!刚出道4天,小白花们慌了…
- 狗的射速又快又烫
- 震惊!原来我们那些年追过的电视剧三观如此畸形……
- 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 笛安的“北京爱情故事”,满满的欲望和贪婪
- 读《金瓶梅》第13章:李瓶儿为何能看上西门庆?
- 十六岁高二学生没事时看看什么书好?
- 父母中毒而亡,警方问13岁女儿看到凶手没,女孩笑了:我就是凶手
- 别黑陈凯歌了,他有一部神作还不够吗?
- 高三沉沦观后感话题作文800字范文
- 思辨的张力
- 狐文化特辑【十三】狐妖余论:混迹红尘的修仙之狐——「仙狐」
- 喜欢K歌,看电影吗?这些英文一定要掌握!
- 21世纪最佳20部日本动画
- 中西方伦理思想发展比较研究
- 马鞍山人民医院医院历史
- 如何以「我穿越成了一个小妾(或通房丫头)」为题写一篇小说?
- 青海诗选刊 2017年第24期(总第36期)
- 吴军民
- 实用 | 教你如何做好校园景观!
- 无忧传媒三 片
- 《西游记》新解(十套珍稀古画插图)56: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遇强盗,唐僧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