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日,爱济南市民记者相约找寻老济南风韵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1-19
手机版

  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承载记忆的,或许是一张老照片、或许是一座建筑物,或许是一个老物件......对于每个人而言,心中总有一种东西能代表着济南。今天是第十一个“中国旅游日”,爱济南市民记者们都有哪些泉城记忆,一起来看看吧!

  从趵突泉东门出来,过马路就到了泉城的大客厅,往东看,挺拔矗立的大泉标就不用说了,夜幕下,由著名文化学者、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撰写并书写的书法巨制《泉城颂》石刻,吸引了我停下脚步,认真的看起来,真的是前看后看,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五律《泉城颂》诗曰:“长天崇历下,后土惠泉城。趵突流金线,珍珠漱玉明。文心凝丽句,德化树高行。扫径邀中外,开门礼送迎。”背面是释文。诗作博古通今,描述了泉城济南深厚的自然人文底蕴,爱泉城爱济南的深厚情感好像从石刻中喷涌而出,大气而庄重,全诗用鎏金大字刻制,文化气息非常浓厚。(爱济南市民记者崔长泉)

  济南市中区青年桥对面,有一个下坡,顺着下坡走去,就会看到一片气派的古建筑,这里就是上新街。上新街的中部, 有一个写着“景园”两字的老房子,房子里面很高,有前后两门,前门临街,后门通院,据说这里曾经住着一个非常有钱的生意人,这条路上,还有建于1905年的广智院、南新街51号院内西侧小洋楼、108号院红砖小楼、上新街北口“国货商场”街牌等多个老建筑,烙印着深深的济南记忆。(爱济南市民记者张平)

  济南,因地处古代四渎之一 “济水”之南而得名,命名之地就在现章丘区龙山街道的平陵古城,东平陵城位于章丘区龙山街道驻地北600米处,是汉代济南郡、济南国的治所,是济南的古城,名副其实的“老济南”。济南民间至今盛传着“先有平陵城,后有济南府”的说法。现在,当地政府对现存的城墙加以保护,建设平陵田园综合体,举办油菜花节、丰收节,把这座2000多年前的古城打造成一个济南近郊游的文化景点。(爱济南市民记者孙学珍)

  “为百姓”,好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人们看到这座墓碑,都会浮想联翩。不知道这位烈士的名字究竟是原名还是化名?如果是原名,这位烈士生前一定充满着故事;如果是化名,那更说明了烈士一生的抱负与追求。在为百姓烈士墓的上方,即安葬着中共“一大”代表,共产主义先驱王尽美、邓恩铭的英灵。他们不正是“为百姓”废寝忘食、英勇斗争而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吗?也许,为百姓就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但是他的名字与这些人一样伟大,一样光荣。(爱济南市民记者李克利)

  俗话说得好:“不去趵突泉,空负济南游。”1956年建园的趵突泉公园,目前占地面积10.5公顷,宛如一颗绿色的心脏,跳动在济南城区内。是一处以泉水为灵魂,山石为骨架,溪流为脉络,人文古迹为精神内涵。小中见大,古朴含蓄,底蕴深厚的自然山水园。李清照纪念馆、“庭院深深深几许”、有“园中园”之称的万竹园、沧园、白雪楼以及海岳峰、龟石、海豹池……还有随处可见泉眼和“缝中涌泉,石下生莲”的奇妙美景。身临其境,叹为观止……(爱济南市民记者陶玉山)

  平阴县云翠山有一块东透龙碑,又称“三进士碑”。这碑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碑额为“云翠山天柱观新建玉皇阁记碑,碑高2.4米,宽1米,亦是龟趺龙首,之所以称“三进士碑,是因为该碑的碑文是由明代文学家于慎行撰文,乔学诗丹书,孟一脉篆额。这三人都是进士出身,且都是东阿人,因此,这碑又称“三进士碑”。(爱济南市民记者吕广扩)

   这是位于济南市市中区刘长山延长线北侧山凹村的关帝庙,红墙灰瓦,小巧玲珑,占地面积不大,但也是别有一番北派古建筑风格的韵味。由于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及对忠贤关二爷的崇拜,历史上修建的关帝庙很多,济南修建得也不少,但保留至今的甚之又少。(爱济南市民记者薛莹)

   座落在长清区孝里镇的孝堂山,因汉孝子郭巨而闻名天下,郭氏墓汉石祠被列为我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石祠历经苍桑,在文化大革命中也因当地老百姓的奋力保护,幸免于难,成为我国唯一在地面最古老的建筑。(爱济南市民记者王文利)

  这是1991年在黑虎泉拍的一张照片。那个时候黑虎泉池还没有护栏,上池子里游泳的人比比皆是,游客更是随意的到处踩踏。那个时候的泉水很旺盛,泉水清澈,泉边凉意浓浓。每到节假日或周末我们都会和家人一起去泉池边游玩儿,家里外地亲戚每到济南,登千佛山,逛大明湖,赏泉水是游玩的首选。欣赏着清澈欢腾的泉水,看着游泳的鱼儿,再喝一口甘甜的泉水,心情是无比的舒畅。(爱济南市民记者王绍孔)

  西河遗址,地处章丘区与历城区交界处的巨野河东岸,隶属章丘区龙山街道,是山东境内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中一处保存较好、面积较大的典型聚落遗址,对研究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的面貌特征、年代与分期、经济生活、社会性质以及聚落形态等学术课题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资料,有力地证明了济南拥有8500多年的人类文明历史。(爱济南市民记者马树芬)

  这是一张1984年的照片,是我和同事,在济南市大明湖风景区参加共青团支部组织的集体活动时拍的,当时刚刚流行用傻瓜相机拍彩色照片,这张照片对我而言弥足珍贵。(爱济南市民记者韩静)

  这是一座建于清末民初的二层小楼。这栋小楼青砖青瓦,为中西合璧建筑风格,木质的楼梯和门窗。院子里有几棵高大的古树,这栋充满历史感的小楼就是济南老商铺商业大亨张釆丞的故居。(爱济南市民记者火小娟)

  在济南趵突泉小学西临有一条不起眼的小街—南新街,老舍纪念馆就在街中的58号。老舍纪念馆是一个大约200平方米的院子,院内有一棵开满了石榴花的石榴树,一口当年园中的大荷花缸,一口古井,以及一座老舍先生的造像。纪念馆以老舍先生在济南的生活创作为主题,分成“人民艺术家”、“老舍在济南的足迹”、“老舍笔下的济南”三大部分,以及复原景观部分。2006年,老舍旧居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当你不经意间来到这座小院,会让你深刻阅读老舍、感受老舍,遵循着老舍的足迹,品味济南的文化故事。(爱济南市民记者张敏)

  这张老照片是1961年国庆节,我的奶奶、伯父和叔叔在趵突泉公园拍的合影。在那个艰苦的日子里,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伯父为了表达对我奶奶的孝心和养育之恩,特意带着老人家和叔叔来到济南,品尝了大观园狗不理包子,游览了趵突泉公园。当时家里穷,叔叔进城连件像样的衣都没有,向邻居家借了一件上衣穿,如今,早已军官转业退休了的他,对自己的第一次“济南府一日游”依然印象深刻,感慨万千。(爱济南市民记者王勇家)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发展农村田园风情游已经成为当前一种新风尚。前几天去孝里镇参加活动,看到有几位老农民朋友在表演打夯,浑厚粗旷的打夯号子,吸引了众多游客围观。(爱济南市民记者王文利)

   今天是中国旅游日,我带领大家游览一处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名扬天下的“管鲍之交,成就霸业”的历史成语典故主人公鲍叔牙的封地——鲍山。鲍山位于济钢的南侧,它的名字缘自鲍叔牙。昔日附近有一“鲍城”,是鲍叔牙的封地。鲍叔牙死后葬于山坡下,为纪念他的功德此山称为鲍山。鲍山下面的鲍叔牙墓现已是山东省级文保单位,鲍山已建成为济南东部漂亮的山体公园。(爱济南市民记者韩继联报道)

  1974年我高中毕业,那时刚满16岁,响应国家号召,拿起背包到当时的济南市历城县姚家公社贤文大队下乡,照片上的这个书包是济南市革命委员会赠送,一同赠送的还有一个搪瓷大碗,但我一直将这个印有毛主席老人家书写的"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的书包珍藏着,书包虽然破了打了补钉,但是几次搬家我都没舍得丢,前两年,有朋友告诉我有人花高价收集下乡知青的老物件,问我卖吗?我摇头,虽说小小书包已经很旧,但留着是对46年前那个时代的一个永久的记忆和念想,是我青葱岁月的永恒。(爱济南市民记者赵晓丽)

  我的父亲是在济南国棉二厂退休的,那可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千人大厂。据有关资料记载,济南二棉在鼎盛时期拥有2050台织布机,员工六七千人,是当时山东省规模最大的棉纺织厂。在我小时候的那个年代,家里用的脸盆、毛巾、茶壶、茶碗和悬挂在墙上父亲的“先进工作者”镜框,应该是我们兄弟三人在青春年少时备受教育和鼓舞,深感骄傲与自豪的事情啦。(爱济南市民记者赵德水)

  翻阅抽屉内的名片册,从里面悄然滑落了几张色彩分明的粮票。瞧见卷烟纸般大小的,由济南市粮食局印制的济南市粮票,思绪瞬间回到了那个买什么都需要票据的年代。昔日与粮票密切相关的故事仿佛象电影似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曾记得,当时市民每月27斤粮食计划,分为粗粮,细粮,每月从计划内提出粮票可在单位食堂买成饭票食用。虽然粮票,是特定环境下的产物,它不仅在当年支配着民众生活,而且更见证了计划经济时代一段历史。今天,它虽然早己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在我心中却留下了难以忘记的回忆……(爱济南市民记者董燕)

  这是文革时期,抓革命促生产的年代,我和同事们围坐一起学习的照片。当时我是济南无线电一厂的职工,《济南日报》对我们学习小组进行了报道,这是我第一次上《济南日报》,心里特别高兴和激动。这张报纸我从1974年11月11日一直保留到现在,至今保留46年了。每当看到这份报纸,心情还是那么的激动和自豪。(爱济南市民记者李长才)

  翻出老物件,思绪万千。在那个年代,不管买啥用啥都要凭票购买。可以说:一票在手,走遍天下,无票在手,寸步难行。票证见证了计划经济时代的一段历史。现在改革开放,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计划经济发展成为市场经济,商品丰富繁荣,国家的富强,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爱济南市民记者张玉香)

  我们家是老济南市人,祖辈住在历下区南东西刷律巷街10号,独门独院老宅子。这个擦菜用的工具足有50多年啦!这是我父亲三十多岁时自已动手做的,这个东西特好使,后来结婚之后我很喜欢,就带到了婆家,直到今天我依然还在用。那时,我们家过日子处处勤俭持家,人口多,挣钱少,什么东西都是自己做,包括做砸风窝煤的工具;自已弄的压水井,等等,有些东西不好保留,只有记忆,这个擦菜用的小工具,结实,不占地方,生活中少不了,所以,就保存下来了。(爱济南市民记者袁佩颖)

  回想当时物质匮乏,每人每月吃多少粮食,是有定量的,按计划供应,不能多吃。一般成年人每月30斤,少年儿童不同的年龄段供应数量不同,工作岗位特殊的成年人,每月供应粮食还有超过30斤的。除了 豆票外,粮油及肉鱼等副食品和布匹等都有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过去有啥吃啥,到现在想吃啥有啥。(爱济南市民记者李洁)

  在商河县杨庙村牛兴荣老人家中,至今还珍藏着三件宝物,这都与商河的鼓子秧歌有关,一是1955年杨庙村秧歌代表山东进京演出并且获奖的照片,图中前排右二为李传祯老人(牛兴荣大娘丈夫);另一件是李传祯老人跑秧歌用做召唤指挥的牛骨头,第三件是牛大娘为李传祯老人亲手缝制的演出鞋,尽管鞋子上早落满灰尘,另一只也不知放哪里去了。现在商河鼓子秧歌已经成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爱济南市民记者崔长泉)

  翻箱倒柜,我把记录90年代计划经济时期与济南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粮本和煤本以及煤气本找出来了。翻开粮本(那时是山东省济南市居民粮食供应证),上面清楚的记着,我和儿子(当时7岁)的口粮定量每月是25公斤,其中细粮17.5公斤,粗粮7.5公斤,当月吃不了可以结转下月。济南市居民用煤供应证上记载了全年的用煤计划,每季度为360公斤,每年笫四季度因取暖多增加了70公斤,有条件的单位会在冬天自行去煤矿拉煤分给职工。我们单位每年临近冬季拉煤分煤要好几天,那时年轻,虽说是女同志但也不甘落后,抢着干活,接连几天天天弄的脸上灰头土脸。(爱济南市民记者赵晓丽)

   《礼记祭统》载:“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儒家孝道贯穿于生死的全过程。济南市第二殡仪馆(原:济南市莲花山殡仪馆)的发展就是一部济南殡葬发展史。她不一定是景,却是济南殡葬史上的里程碑;她或许不够文化,但却足够人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当人们走进殡仪馆不再忌讳之时,就是文明更进一步之日。(爱济南市民记者苏建)

  举报/反馈

上一篇:1月8日起恢复办理赴港旅游商务签证 香港旅游躁动
下一篇:周末去哪里玩,扬州一日游,大家都玩过哪些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