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巫峡,听猿看花
▲游客在重庆巫山文峰景区游览 王全超 摄
三峡成库后,三峡游怎么吸引游客,成为三峡库区各区县面临的难题。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重庆巫山,是长江三峡核心景区巫峡所在地。近年来,该县将生态旅游作为全县主导产业,在做靓绿水青山的同时,深挖人文资源,丰富域内旅游形态,推动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
丰富“三峡游”,让山水更美
巫山风光壮丽。近年来,该县不断丰富三峡游的线路和形态,陆续建成一批精品景区集群,让单纯的巫峡游变成景区集群游,让传统的水上游变成水陆环线游。
“过去,三峡游名气大,但主要是过境游,对经济拉动作用不大。”曾在巫山县旅游局工作的王文忠说,因为缺乏足够旅游产品作支撑,过去巫山只赚到“眼球”没赚到“经济”。近年来,巫山苦练“内功”,让过境游逐渐变成落地游。
巫峡·神女景区就是巫山新打造的一条精品旅游集群。该集群将水上观景拓展为水、陆两栖观景,还新开发神女溪、黄岩等景区。小三峡·小小三峡景区集群则充分利用三峡库区水位上涨带来的新变化,新开发水上游览区,为景区景致增添几分俊秀。
近年来,巫山加大植被保护力度,红叶种植面积已达120多万亩,让冬季的江峡风光分外妖娆。随着生态环境改善,巫山猕猴重现江峡两岸,“两岸猿声啼不住”,令人流连忘返。
“交通便捷是旅游发展的基本支撑。”巫山县委书记曹邦兴说,近年来巫山县推动交通服务旅游化,加快推进旅游通景公路、旅游连接线建设,形成“快进慢游”旅游交通格局。眼下,郑万高铁即将通车,巫山正依托“水陆空铁”立体交通枢纽,打造长江三峡黄金旅游带集散地。
做强“乡村游”,让乡村更有味
走进长江边的巫山县曲尺乡,漫山李花如云似雪,游人在花丛中拍照留念。“曲尺是巫山脆李的核心产地,全乡种植面积超过2万亩。”曲尺乡党委书记徐培涛介绍,巫山县在曲尺组织长江三峡(巫山)李花节,打响“曲尺李花”品牌,每年吸引3万余名游客。
占地13万余平方米的双龙镇白坪村“石上生花”乡村旅游示范园内,因石漠化而裸露的石头被“梳头、洗脸、化妆”后,绿油油的植物和五颜六色的鲜花点缀其间,十分养眼。“这里的乡村游带动周边20多户农户搞起农家乐,越来越多农户吃上‘旅游饭’。”双龙镇党委书记易前聪说。
巫山县文旅委主任蒋勇表示,随着交通设施的完善、特色农业的布局、人居环境的改善,农村的乡愁味越来越浓,春有百花赏、夏有凉风纳、秋有红叶观、冬有冰雪耍的全天候、全季节乡村旅游渐成气候。
打造“人文游”,让文化更诱人
巫山历史文化厚重悠久,204万年前的龙骨坡“巫山人”遗址是亚洲人类的发源之一;6000年前的大溪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文化的代表;《神女赋》《高唐赋》等是巫文化、巴楚文化的代表……如何对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巫山县一直在做的大文章。
曲尺乡“三峡李院”民宿院落内,几栋土墙青瓦民房坐落花丛,成为接待游客的客房,房内摆设古朴典雅。 “这个院落有200多年历史,我们将石匠、土匠、木匠、竹匠、雕匠等民间艺人召集起来,让他们参与院落、房屋的修复,重新赋予其文化和技艺价值。”“三峡李院”负责人黄露说。
巫山不仅唤醒当地农村独有的味道和记忆,还唤醒亘古绵延的“大历史”。去年底,巫山县大型长江情境夜游项目《三峡之光》启幕。该项目通过声光电、歌舞演绎等形式,呈现远古文化、巫文化、巴楚文化等传统历史文化,更弘扬当代三峡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迅速成为三峡游新名片。
“巫山既要保护好绿水青山,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又要用好生态和人文两个宝贝,努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曹邦兴说。
原标题:唤醒巫峡,听猿看花
最近更新旅游资讯
- 北京IN10018片II期临床试验-IN10018 或安慰剂联合PLD 治疗铂耐
- 重庆西南医院体检中心
- 价值理论论文范文
- 内娱出现第一个“侠女颜”!刚出道4天,小白花们慌了…
- 狗的射速又快又烫
- 震惊!原来我们那些年追过的电视剧三观如此畸形……
- 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 笛安的“北京爱情故事”,满满的欲望和贪婪
- 读《金瓶梅》第13章:李瓶儿为何能看上西门庆?
- 十六岁高二学生没事时看看什么书好?
- 父母中毒而亡,警方问13岁女儿看到凶手没,女孩笑了:我就是凶手
- 别黑陈凯歌了,他有一部神作还不够吗?
- 高三沉沦观后感话题作文800字范文
- 思辨的张力
- 狐文化特辑【十三】狐妖余论:混迹红尘的修仙之狐——「仙狐」
- 喜欢K歌,看电影吗?这些英文一定要掌握!
- 21世纪最佳20部日本动画
- 中西方伦理思想发展比较研究
- 马鞍山人民医院医院历史
- 如何以「我穿越成了一个小妾(或通房丫头)」为题写一篇小说?
- 青海诗选刊 2017年第24期(总第36期)
- 吴军民
- 实用 | 教你如何做好校园景观!
- 无忧传媒三 片
- 《西游记》新解(十套珍稀古画插图)56: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遇强盗,唐僧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