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展翼,亳州起飞!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2-03
手机版

  本文转自:亳州晚报

  

  亳州“菜篮子” 飘香长三角

  “实收亩产927.02公斤!刷新纪录了!”今年6月6日,涡阳县店集镇宋牌坊村宋来宝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5.2亩“烟农1212”高产示范田,实产验收结果刷新了全省纪录。

  十年来,全市粮食总产量保持持续稳定,并成为全省第一个整建制小麦亩产“千斤市”和粮食生产“吨粮市”,粮食总产量由2012年的453.3万吨提高到2021年的514.6万吨,稳居全省第2位。同时,我市小麦种植模式正逐渐告别“老把式”,迎来“科技化”。

  “一台无人驾驶收割机一小时可以收割十余亩小麦。只要设定好航线,它可以不休息,晚上也能收割。”谯城区赵桥乡安徽省首个无人农场在今年午收期间受到极大关注。“通过无人模式的智慧化种植,不仅可以减少人工成本,一亩地还可以实现小麦增产100公斤,玉米增产200公斤,年增收700多元。”无人农场场主焦魁说。

  守着大粮仓,一粒粒小麦还在亳州被磨成了优质的面粉。

  “一期工程于去年5月投产,当年便创造产值12亿元,带动就业600人,今年产值预计将会超过20亿元。”安徽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宋子豪告诉记者,“二期生产车间预计明年将会全面投入使用,随着后期的热电联产项目和河运码头项目投产,年产值突破50亿元将不是梦想。”

  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金沙河集团、五得利集团等一批国内知名粮食加工企业落户亳州,我市小麦年加工能力达450万吨,面粉加工企业单体加工能力全国第一。

  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同时,我市还抢抓“入”长机遇,加快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努力把亳州建成长三角地区的“粮袋子”“菜篮子”“果盘子”。

  “作为‘上海市外蔬菜主供应基地’的牵头单位,公司不断加强同各种植基地的合作。2021年,62家合作主体落实种植面积5.2万亩,销往上海蔬菜20147吨,销售额10145万元,带动约5500人务工就业。”蒙城县精益诚食品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张景利介绍。

  截至目前,全市24家省级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已有14家通过省级认定,另外10家正在开展示范创建;2022年,全市销往沪苏浙地区农产品已实现销售额112.66亿元。

  做强旅游业 释放新动能

  今年中秋小长假,亳州市共接待游客64.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94亿元。在游览传统景点的基础上,夜游、乡村游成为新的增长点。

  中秋假期期间,游客对亳州市中药养生体验、探亲游、周边游、乡村游、近郊游等短途旅游有强烈的兴趣。药博盛会游是一大突出特色,市内探亲游也是一大亮点,家庭组团式的烧烤、野炊等休闲方式明显增加,特色度假型民宿、农家乐带动旅游消费。夜游成为新趋势,林拥城萌宠乐园国潮光影秀聚集国内前沿科技手段和特效装置,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打造一场浪漫的夜游体验之旅。

  市文化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要力争到2024年我市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2000万人次,年均增长20%以上,乡村旅游收入达1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近年来,我市高品质建设文化旅游强市。充分发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品牌优势,统筹规划、重点提升,以点串线、由线拓面,加快建设全域旅游目的地。

  十年间,我市充分发挥古城文化旅游区和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的引领带动作用,完成花戏楼、曹操地下运兵道、涡阳天静宫等传统文化景区的改造升级,加快建设亳药花海休闲观光大世界、林拥城药都林海、汤王温泉、市展览馆、华佗百草园等核心旅游项目,形成环主城区文化旅游集聚区。此外,涡阳全域旅游示范项目、蒙城恋蝶谷、利辛西淝河湿地文化园、谯城药王村等县区文旅项目多点开花。

  目前,全市有3A级以上旅游景区44家,其中4A级旅游景区9家;3星级以上旅游饭店15家,其中五星级饭店1家、四星级饭店4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家、省级及以上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5家、省研学旅行基地3家、省旅游商品特色街区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省级旅游休闲街区1个、省级特色旅游名镇4家、省级特色旅游名村6家、省级休闲旅游示范点12个、AAA级旅游村庄13个。

  据统计,十年间,亳州市国内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等旅游经济指标增速曾连续4年居全省前三位。亳州旅游业发展成绩2019年和2020年连续2年获省政府激励表彰。亳州成功获评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东亚文化之都创建单位。

  聚焦服务业 打造新引擎

  圆通电商孵化园、中国物流亳州综合物流园、中通快递有限公司……十年间,全市快递行业快速发展,带动了物流行业,也带火了服务产业。

  “我在网上下单买了两提花草茶,没想到一天时间就送到了家里,现在物流太方便了。”日前,河南郑州的市民吴成成说,没想到花草茶的味道很好,更没想到亳州的物流速度也很给力。

  近年来,我市花草茶产业异军突起,企业数、销量均占全国70%以上,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预计今年寄递量将达2亿件,这背后折射的是我市现代服务业的长足发展。

  今年上半年,谯城区华佗镇获得“省级电商强镇”的美誉,就是借助电商的风口“起舞”,不仅解决了花草茶的销路,还助力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驶入了快车道。截至2021年末,全市电商网点774个,培育电商示范镇8个、电商示范村31个、网销额超1000万元的电商龙头企业10家。

  围绕现代服务业,我市把着眼点放在商贸流通的同时,还持续推动生活性服务业扩大规模、提升品质、优化供给。

  “我经常感觉胸闷,容易头痛,前段时间吃了些中药好多了,今天来想让医生再给看看。”日前,72岁的市民柳传华来到市华佗中医院,再次找到中医肺病科主治医师张健复诊。老人说,从家里到医院10分钟走路就能到,太方便了。群众中医就医越来越方便,得益于我市全力打造的“15分钟中医药服务圈”。

  如今,我市服务业发展又迎来新机遇。

  今年7月,安徽乐聚服务机器人研究院正式落户亳芜园区2.5产业大厦。这是我市与“独角兽”企业——乐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首家产业技术研究院。未来,乐聚将加大加强人才、技术、项目、产业引育,不断攻克服务机器人共性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性能与水平,研发制造国际领先的服务机器人整机,孵化具有竞争力的服务机器人领军企业,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服务机器人产业集群。同时,乐聚将全力孵化上下游企业,从而为亳州乃至皖北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注入新活力。

  2021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达1020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大关。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亳州新引擎。

  昨天的亳州,产业发展源远流长;今天的亳州,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明天的亳州,产业发展将前景辉煌。

  (本报记者 刘景侠/文 张延林/图)

  举报/反馈

上一篇:日本东北旅游推介会在沪举办 驴妈妈重点布局赏枫、滑雪线路
下一篇:时光·相遇丨央视移动网“欧暇·地中海”品牌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