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村庄环境助推旅游发展 磐安特色村公厕全覆盖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2-03
手机版

  2018-10-31 13:35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钱祎 报道组 卢伟星

  近日,在磐安县十美村之一的盘峰乡溪下路村村口,一座古色古香的公厕立在小溪畔,掩映在绿水青山间。公厕内空间宽敞、通风良好、干净整洁,配套设施也很齐全。附近村民说,前几年村里没公厕,游客来玩时不免尴尬,而现在设施越来越方便,游客量也增多了。

  近年来,磐安大力发展休闲养生旅游业,但乡村公厕少的问题突出,成了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今年以来,该县围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大力建造乡村公厕,尤其在特色精品村、农家乐集聚村、旅游创A村、十美村、历史文化村、美丽庭院示范村和美丽宜居示范村等旅游资源丰富的特色村,把公厕普及作为补齐乡村旅游发展短板的首要工程。截至目前,该县新建城镇公厕3座、改建农村公厕496座,实现了特色村公厕全覆盖。

  当地在公厕设计上注重细节,更体现人性化,在建设时适当提高了女性厕位的比例,确保人流集中场所女性厕位和男性厕位的比例不少于2:1,并为老幼、残疾等特殊人群增设专用第三卫生间及附属的盲道、轮椅坡道、扶手抓杆等配套设施,提高公厕使用的便利性。如今,磐安已有36个公厕有了第三卫生间。双峰乡大皿村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素有“小杭州”之称,村内古建筑众多,每年很多游客慕名前来,但村内旱厕多、公厕缺,严重影响了村庄形象。双峰乡积极清除村内脏乱臭的旱厕,建设了30多个形式各异的公厕,让村民和游客感受到独具一格的大皿风情。

  各特色村在公厕建造中,结合地域文化和地方元素,注重公厕外墙造型装饰与周边环境相宜,实现景厕融合。九和乡三水潭村选用无人居住且房屋结构保留较好的泥木结构房,在修旧如旧房屋外观的基础上,加入现代卫浴设施,不仅外观与村庄整体环境相互协调,又提升了公厕“颜值”。尖山镇横路村用当地的玄武岩砌成公厕外墙,既与周边的古街、老房格调一致,又增加了省历史文化名村的厚重感和年代感。目前,全县已建设“景中厕”34个。

  建好是前提,管好是关键,磐安也十分注重公厕管理。如今,该县所有公厕都“挂牌亮相”,统一设置形象logo、统一安装指示标牌、统一编号标记、统一管理维护,同时组建“一厕一房长”,对“房长”实行考核,并公开公厕管理制度和监督方式等信息,便于群众监督。

  举报/反馈

上一篇:「海头条」海南这场年度欢乐盛宴将于11月20日盛大开启!
下一篇:[专家] 鼻炎、咽炎久为何治不愈 80%转成鼻炎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