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春天来了!“茶禅四月到宜兴”旅游季启幕
春回大地,山清水秀的宜兴欢迎每一位游人,踏青、赏花,摘下口罩尽情呼吸大自然里花醉草香的空气。今天,2020年“茶禅四月到宜兴”旅游季活动正式启幕。
“茶禅四月到宜兴”是“中国陶都 陶醉中国”宜兴春季旅游的主题品牌。今年“茶禅四月到宜兴”旅游季活动从3月持续至6月。活动将围绕富有宜兴地域文化和旅游特色的六大主题活动展开,以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和优质的服务,吸引广大游客感受大美宜兴的魅力。活动在突出全域旅游的同时,还将展现下宜兴倡导绿色生活、激发市场活力、彰显旅游魅力的信心和决心,多元呈现“中国陶都,陶醉中国”城市品牌。
宜兴通过连续多年成功举办“茶禅四月到宜兴”旅游季活动,展示了宜兴独具的自然禀赋和人文魅力,进一步提升和扩大了宜兴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带动宜兴旅游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茶禅四月到宜兴”已成为长三角地区有较强知名度和识别度的旅游品牌之一。
据悉,2020年“茶禅四月到宜兴”旅游季活动共有六大主题活动组成,分别为——
主题活动一:江南春早,茶洲飘香
“太华春早·美茗当鲜”太华早春茶开采节; 2020宜兴·阳羡国家旅游度假区茶旅采茶季;提倡全民健身,健康饮茶日系列活动。
主题活动二:梁祝情缘,千古吟唱
2020中国宜兴梁祝文化旅游节暨观蝶节、2020年中国(宜兴)梁祝戏曲节。
主题活动三:荆溪潮涌,万众奋发
2020宜兴市徒步大会、竹海国际深氧绿色登山节、青龙山公园灯光艺术节、2020年江苏省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联赛开幕式、江苏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暨县组田径比赛(第一赛区)、全国东西南北中羽毛球赛。
主题活动四:美丽乡村,畅享春光
“茶禅四月到宜兴”暨全域旅游媒体“宜兴宜意(一心一意)微笑相见在宜兴”开机仪式、第四届江苏广播汽车露营大会、《云赏花》江苏广播十大花海暨江苏省少儿手绘春天大赛、2020茶禅文化艺术节、2020素食文化周、第三届蓝莓旅游文化节、第七届目连文化节、薰衣草花海千人帐篷节。
主题活动五:大爱宜兴,文旅传情
“众志成城 战‘疫’情深”——宜兴市“抗击疫情”专场文艺演出、“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宜兴市全民抗击新冠肺炎主题书法作品展、同心战疫·紫韵传情——慈善捐赠活动、“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2020宜兴市文化服务新行动启动仪式暨文化志愿服务村村行文艺小分队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宜兴市第四届“百合花奖”评奖活动、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第八届收藏作品宜兴巡展、“京彩70年——首都之春”巡展(宜兴站)、“意趣卓然”——闵叔骞百年诞辰作品展(南京站、宜兴站)、“新宜兴,新光影”摄影作品巡展、“贺岁迎祥”——故宫里的过大年(皇家新年展)、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风从东氿来,奋战新时代”——2020年第四届“东氿之夜”周周演系列活动、新时代新城旅新征程”作品征集暨演讲比赛。
主题活动六:陶式生活,醉美宜兴
首届前墅龙窑柴烧艺术节、“宜兴紫砂与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究会暨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2020年年会、“宜兴紫砂与海上丝绸之路”陶瓷藏品展、《文旅中国》系列影像传播工程、2020宜兴城市IP打造系列活动、2020宜兴四季抖音展播系列活动、陶文化网络宣传年活动、宜兴市博物馆馆藏原始瓷精品展。
作者:叶志明 图片供稿/宜宣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付鑫鑫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浙江周边旅游景点推荐
下一篇:有得看!有得玩!遵义出游计划已备好~
最近更新旅游资讯
- 北京IN10018片II期临床试验-IN10018 或安慰剂联合PLD 治疗铂耐
- 重庆西南医院体检中心
- 价值理论论文范文
- 内娱出现第一个“侠女颜”!刚出道4天,小白花们慌了…
- 狗的射速又快又烫
- 震惊!原来我们那些年追过的电视剧三观如此畸形……
- 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 笛安的“北京爱情故事”,满满的欲望和贪婪
- 读《金瓶梅》第13章:李瓶儿为何能看上西门庆?
- 十六岁高二学生没事时看看什么书好?
- 父母中毒而亡,警方问13岁女儿看到凶手没,女孩笑了:我就是凶手
- 别黑陈凯歌了,他有一部神作还不够吗?
- 高三沉沦观后感话题作文800字范文
- 思辨的张力
- 狐文化特辑【十三】狐妖余论:混迹红尘的修仙之狐——「仙狐」
- 喜欢K歌,看电影吗?这些英文一定要掌握!
- 21世纪最佳20部日本动画
- 中西方伦理思想发展比较研究
- 马鞍山人民医院医院历史
- 如何以「我穿越成了一个小妾(或通房丫头)」为题写一篇小说?
- 青海诗选刊 2017年第24期(总第36期)
- 吴军民
- 实用 | 教你如何做好校园景观!
- 无忧传媒三 片
- 《西游记》新解(十套珍稀古画插图)56: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遇强盗,唐僧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