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新农村新文化新征程新发展|乡村旅游+三产融合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谁来建设乡村?当然要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形成推动和促进乡村建设的合力。
乡村建设是一项具有很强综合性的行动,需要农林水利、建筑、国土、规划、科技、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旅游、信息、生态、环境、交通、民政等政府各个部门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各自作用。同时,培育社会力量也不可忽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在乡村建设实践中,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在乡村文化建设、移风易俗、乡村环境治理、乡村新生活方式的形成及乡村养老、助残、儿童教育服务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独特优势,对有效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乡村振兴”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议题,它已经超越了产业发展和经济范畴,涵盖了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多个领域,要求我们必须走出固有的乡村发展思路,真正从乡村本位出发,转变思想,探索出一条乡村崛起的可持续路径。通过乡村旅游与三产融合的方式,能够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绿色发展为导向的乡村振兴真正落地实现。
【一】乡村旅游与第一产业的融合
搞休闲农业就是为了延长农业的产业链,就是为了实现农业、农村、农民价值的再创造。通过产业链的延伸、价值的再创造,把以前不值钱的变得值钱了,把以前不能卖钱的都卖掉了。2015年的一号文件也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加大对乡村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强线上线下营销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激活农村要素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挖掘卖点
浙江安吉,是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发源地,也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做的最好的地方之一。他们以前的主产业就是烧石灰,由于安吉是黄浦江的源头,为了保证上海人的饮水安全开始做产业转型,当地政府以安吉是黄浦江的源头为卖点,通过规划设计、宣传推广把上海人拉到安吉来休闲旅游。现在不仅上海人喜欢去,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喜欢到这地方来休闲、放松、旅游,从而带动了安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北京房山,举办了拔萝卜亲子活动,通过挖掘胡萝卜作为体验式旅游产品的价值,带动当地餐饮、加工等产业消费力和影响力的同时,让其他农民看到种植业的多元化优势,从而提高整个房山种植业的发展水平。
保留农村符号
有的人来到农村放松、休闲,是为了寻找他内心认定的那种乡村、乡味。曾经有个西藏人来北京玩了一圈,人们问他玩的好不好?他说很失望,很后悔。为什么呢?因为天安门不会放光芒。在他的思想认识里,天安门是放光芒的,但是在天安门广场,却没看到会放光芒的天安门,所以很后悔、很失望。他来北京只是寻找内心认定的那个北京,所以,我们在发展休闲农业的时候要保留农村的符号,不能一味地追求现代化,要在保留农村符号的同时,融入现代化的元素,这样人们不仅可以找到内心认定的乡村、乡味,还会产生更大的吸引力,从而可以吸引更多的回头客。
满足都市人的多重需求
都市农业的特性:城乡互动、三产融合、功能多样、跨界开放。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兴起于发展是都市化进程中“三农”价值的再造,也是农业内部的推力。传统农业经营困难,农民需要增收,农业结构需要调整,农村需要现代化,要求农业必须从一产延伸到二、三产,要求农业资源要跳脱传统的只生产粮食的用途,强调环境、知识、健康、美学、文化的价值实现三产融合发展。
都市人对于食品安全的需求
可以让市民亲身走进农村,贴近农民,乃至亲自参与到农业生产中去。一方面向农民直接传达自己的关切,另一方面也是最好的监督,形成最佳的信任关系。
绿色农业的需求
绿色农业不仅只是为了我们胃的需求,还要照顾我们的肺、眼、脑的需求。
城里人亲近乡土的需求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现代都市生活的快节奏,让城里人有更大的兴趣去走进农村、贴近农民。
亲子教育的需求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课堂与老师。现在的父母教育理念的进步,更愿意把孩子放在农场里去接受大自然的教育。在农产对小孩进行感恩教育,比如,让小孩去喂鸡,当你给鸡食物吃的时候为了感激你他会一直跟着你,借此来教育小孩要学会感恩。
图:静花缘精品民宿小院·妙峰小筑
【二】乡村旅游与第二产业的融合
做休闲农业还要与第二产业进行融合,第二产业就是农产品的深加工,还一个就是旧房子的改造。
农产品深加工
农产品的深加工解决的是客户的需求。曾有旅游专家讲过一个后备箱的故事:我看一个地方的乡村旅游发展的好不好、生态农业做的成不成功,标准就是就看游客的车的后备箱是不是装满了当地的土特产。用什么东西来装满他的后备箱呢?应季的农产品只能满足一时,别的时间怎么办呢?要满足游客旅游中“购”的需求,必须要有一些深加工的东西,就要把农产品变成礼品,通过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农村的传统手工业
现在农村有很多的传统手工业,我们可以把它为我所用。比如,特色民俗产品、油画、竹筐等等,这些手艺可以教游客做,也可以做好卖给游客。比如,做采摘农庄的,可以给游客发自己编好的竹筐,这样游客拿着也有感觉,能更好的提高游客的参与感。从另一个层面来讲,还带动当地农民的就业,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增收。
乡村建筑业
现在旅游市场的趋势:景区的长途游是下降的,出境游和郊区游是急剧上升的。随着低碳概念的深入人心和乡村旅游本身所蕴含的生态诉求,生态建筑、新能源建筑在休闲农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分量。很多大老板遍地找破落的村庄,租房子,然后进行改造,外部形态不变,只进行内部改造,改造成乡村酒店,营造度假的轻松氛围。
有的时候,游客来这里不仅仅是吃一顿饭,睡一宿觉,而是在享受生活的美好。现在基本没有人愿意去农村忆苦思甜了,到农村去只能尝一尝不能多吃。在农村,进行建筑改造,要抓住城市人来农村的心理需求,既要保存乡土特色,又要具备现代化设施与功能的建筑。
有相当多的市民愿意为更加舒适的休闲度假环境支付更多的费用。传统的农家院应在满足游客最基本的安全、卫生需求的基础上,提升硬件设施,在满足其更高层次的需求(如对舒适度的需求、对“浪漫情调”的需求等)方面多下工夫。
图:静花缘精品民宿小院·梦回古道
【三】乡村旅游与第三产业的融合
信息互联网产业
90年代,人们看摇滚明星挥舞的是双手;现在,进入信息化时代,再看到明星,挥舞的是手机。每个人都是一个自媒体,游客来到园区消费也要传播,游客游玩拍完照片肯定是要发到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媒体分享给其他人看,而你只需要花几百元钱开通WiFi就行,这本身就是对自己的一种宣传,而且是免费的。
文化创意产业
农村遍地都是资源,农村的水、农村的土地、农村的牛,都可以变成我们的吸引物,我们一定要通过一些创意活动吸引游客前来。农村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农业产业文化。这些丰富的“原材料”必须经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加工,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游客购买纪念品肯定要送人的,如果没有包装,现在的人肯定不喜欢,如果你提前做好包装,那么肯定会受欢迎。如果是有创意的包装,那么会更受欢迎,而且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
休闲体验活动
休闲农业的东西并不一定要花很多钱,比如田妈妈农乐园,崇尚的就是生产简单的快乐!轻资产、重创意!从一片荒芜开始,通过组织不同的活动,吸引游客参与到其中。因为,多留一分钟就会增加更多的收入,而组织的相关活动都有足够的角色的代入感。园区的设计也很有针对性,能被大人、小孩所接受,大家玩的都很高兴。比如,有一个成本仅1000元的水滑梯,如果在市场购买成套的设备需花费十几万,但是庄主通过一些创意的改造,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在冬季还可以把场地另作他用。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可能、也不应该排斥城市资本进入。
在城市资本大量涌入的情况下保障农民的利益,必须要依靠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的健全与发展,促使农民联合起来,促进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度。从实践上讲,主要就是建设和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行业协会组织。
以前的一家、一户、一园,通过规模化、集群化,发展为现在的一沟一谷、一片一带、一个甚至几个乡镇。特色明显,资源互补,利益联结紧密,能更好地满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
养老产业
随着城乡统筹各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尤其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策的进一步明晰,农村地区的养老、休闲房地产开发将会迎来新的高潮。
因为农村拥有最宜居的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这是任何地方都无法比拟的。
自然资源
环境资源:没有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的环境。
自然资源:肥沃的土壤、良好的气候、地形地貌、动植物、湿地、生物栖息地。
社会资源
经济活动资源:城乡交流活动、特殊作物生产、特产生产。
共同体活动资源:生活共同体活动、农业共同体活动、氏族活动、乡村文化活动、乡村游戏、乡村管理、宣传活动。
文化资源
历史资源、文化节庆、历史遗迹、宗教信仰、传统建筑、村落象征物、著名人物、风水地理、民间传说等。
风景资源
农村风景、河川风景、山林风景、民居风景。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规律,乡村建设同样有其自身规律。比如,民房建在什么地方、采取什么样的排列方式以及形成怎样的村落形态,是由天时地利人和等综合因素构成的,并非任意规划而成。我们看传统村落的精致与布局,总是不禁感叹,这些村落往往没有设计师,是每户老百姓自觉遵守适应生产与方便生活两个原则的结果。而今天的某些“设计师”之所以难以设计出这样的乡村布局,根本原因就在于不了解、不研究乡村特点,凭着想当然规划乡村、设计住宅,由于既不具备乡村生产条件,也不能方便生活,不可避免地迅速衰败。因此,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必须尊重乡村特点。
从乡村振兴发展层面看,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发展,让农村更加美丽,农民生活更加富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要通过打造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来延伸农业产业链,进而实现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的融合。未来,乡村旅游与三产融合的方式将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以上文字内容出自:乡村振兴产业联盟)
时机来临,2021未来在地方经济,以IP活动+文化+科技+传媒+产标立体服务“1+5”模式赋能乡村振兴。
袁帅:“IP活动+文化+科技+传媒+产能标准”立体服务的“ 1+5”运作模式
产业互联网发展,信息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服务数字新农村需要SbBC商业运营模式。
S:提供在线化、标准化、智能化的80%标准服务/产品
b:当地城市服务商或者分公司、办事处,链接当地的G政府、B企业,并提供20%非标的个性化服务
B:当地的G政府、B企业,如何给他们好的服务产品,提供价值服务,获得盈利的同时,从而获得C
C:城市内消费者,用户
SbBC模式建立在线化、标准化智能化的平台S,通过b服务商/分公司,基于区域内G政府/B企业的痛点,提供价值服务/产品,从而获得用户C,形成用户C长期持续的消费。然后再携用户C反向服务G政府/B企业,形成长期持续的服务价值。
图:服务数字新农村需要SbBC商业运营模式
未来,在地方,在乡村,在新征程时期的村城联动,双流双辅发展。
2021年恰逢十四五规划发展的开局之年, 同时也是我党建党100周年。建设实施推进落实围绕“一村(镇)”为基础核心,通过SbBC商业模式设计配以“IP活动+文化+科技+传媒+产能标准”立体服务的“ 1+5”运作模式,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和质量保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村(镇)城联动,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需要在新型城乡关系框架下进行,只有促进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才能遏制乡村衰败,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特别强调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从十四五开局到2035,全国范围内,一线城市,超二线城市均将围绕地方实际情况结合,布局“新农村包围城市”,村城联动,双向流通,实现新时代特色的村城同步互辅发展路径!以乡(镇)产能为底层依托,数字科技技术为辅助,文化传媒为加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落地推进“新农村包围城市”,在提高地区科技文化素质的同时推动乡村科技型人才振兴,在实现脱贫的基础上,进一步创富。
【网易号-新社汇and微会动袁帅 运营者】袁帅,会展业信息化、数字化领域专家。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新农村文化建设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融媒体专委会金丝结指导中心执行主任、新社汇&微会动平台创始人,O2O2O活动场景双线闭环数字化运营综合服务解决方案与活动场景数字信息化运营综合解决执行方案提出者,3D互联网数字官网(3D立体官网)服务理念发起人。主张推动以“IP活动+文化+科技+传媒+产标”立体服务的运作模式线上+线下双线闭合赋能产业。
上一篇:“心的草原自在集宁”乌兰察布2021夏季旅游启动仪式暨乌兰察布驻京城市展示中心开
下一篇:七大知识博主带你一起探寻新西兰
最近更新旅游资讯
- 北京IN10018片II期临床试验-IN10018 或安慰剂联合PLD 治疗铂耐
- 重庆西南医院体检中心
- 价值理论论文范文
- 内娱出现第一个“侠女颜”!刚出道4天,小白花们慌了…
- 狗的射速又快又烫
- 震惊!原来我们那些年追过的电视剧三观如此畸形……
- 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 笛安的“北京爱情故事”,满满的欲望和贪婪
- 读《金瓶梅》第13章:李瓶儿为何能看上西门庆?
- 十六岁高二学生没事时看看什么书好?
- 父母中毒而亡,警方问13岁女儿看到凶手没,女孩笑了:我就是凶手
- 别黑陈凯歌了,他有一部神作还不够吗?
- 高三沉沦观后感话题作文800字范文
- 思辨的张力
- 狐文化特辑【十三】狐妖余论:混迹红尘的修仙之狐——「仙狐」
- 喜欢K歌,看电影吗?这些英文一定要掌握!
- 21世纪最佳20部日本动画
- 中西方伦理思想发展比较研究
- 马鞍山人民医院医院历史
- 如何以「我穿越成了一个小妾(或通房丫头)」为题写一篇小说?
- 青海诗选刊 2017年第24期(总第36期)
- 吴军民
- 实用 | 教你如何做好校园景观!
- 无忧传媒三 片
- 《西游记》新解(十套珍稀古画插图)56: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遇强盗,唐僧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