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湘情 一家亲】赣湘合作敢为人先 中部崛起争当标杆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2-03
手机版

  

  

  

  

  

  赣湘情 一家亲

  赣湘合作敢为人先 中部崛起争当标杆

  

  ▲萍乡市全境纳入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

  赞

  绘就高质量发展画卷

  

  ▲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

  江西风景独好,湖南如此多娇。赣湘情、一家亲,两省在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上,凝聚合作共识、共商发展大计,签订了9个合作协议。其中,《长沙市人民政府 萍乡市人民政府共同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合作备忘录》《湘赣六地市医疗保障部门合作发展备忘录》等6个与我市相关的项目在大会上进行了签约。

  《江西省人民政府 中南大学战略合作协议》

  江西省人民政府和中南大学本着“优势互补、务实高效、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建立省校战略合作关系,在决策咨询、科技创新成果与转化、人才交流培养、共建高水平大学等方面开展合作,合作期限为5年。

  《江西省人民政府 湖南大学战略合作协议》

  江西省人民政府与湖南大学建立省校战略合作关系,重点围绕决策咨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交流培育以及教育资源共享等6个方面开展合作。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 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推进萍水—渌水航道建设》

  进一步加强省界段研究论证,全力争取国家交通运输部支持纳入部“十四五”规划,力争取得国家交通运输部的支持,争取尽早打通萍水—渌水航道。

  《长沙市人民政府 萍乡市人民政府共同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合作备忘录》

  按照《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的总体要求,以长沙市实施“强省会”战略为引领,分别发挥长沙、萍乡两市各自优势,共同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打造科技创新产业体系、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为湘赣两省在更大区域、更宽领域深化合作提供示范、积累经验。

  《湘赣六地市医疗保障部门合作发展备忘录》

  合作主体为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宜春市、吉安市、萍乡市等6个地市医疗保障局。六地市医疗保障部门建立合作联席会议制度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医保经办服务合作,分阶段实现16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实现城镇职工缴费年限互认,实行医保基金监管合作。

  《醴陵市—湘东区湘赣边区域合作产业园框架协议》

  充分发挥醴陵、湘东两地各自优势,创新合作机制,创建交流平台,设立湘赣边区域合作产业园,在合作产业园重点推进陶瓷玻璃、智能制造、光电产业、创意包装、现代物流、商贸服务等产业合作,共同培育一批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浏阳—上栗园区产业链深度合作框架协议》

  双方共建园区产业联盟,共同打造产业互补、项目共建、利益共享和成本分担的园区产业联盟,促进企业合作交流、科技成果转化、智慧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围绕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食品制造、烟花爆竹制造等重点产业链,加强合作,进一步拉长、拓宽、完善、延伸产业链,实现错位发展、配套发展、协同发展和全产业链的深度合作。

  《湘赣边区域国家级经开区产业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产业优势,在共同的产业链上进行分工合作,共促产业对接、市场拓展、科技成果转化、人才互通、机制共建。

  《攸县—安源产业协同发展框架协议》

  进一步加强攸县和安源特色优势产业协同发展,全面提升湘赣边区域农产品价值和农业发展价值,共同打造湖南、江西两省“湘赣红”区域公用品牌;加强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市场共建,依托攸县、安源红色景区,加强推介湘赣边红色精品旅游线路,实现人才共建、游客互送,实行区域整体对外营销。

  听

  赣湘合作步履铿锵

  

  ▲工人们正在萍乡高恒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公司生产的产品主要销往湖南。

  

  ▲江西省天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是中南大学科研成果的重要转化地,为长沙比亚迪提供配套产品。

  

  ▲赣湘两省携手打造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沪昆高铁在我市高速驶过。

  

  ▲萍乡与长株潭共同打造文旅品牌,图为株萍铁路红色文化展示馆。

  赣湘两省山水相连、人缘相亲,自古就是礼尚往来的好邻居、同舟共济的好兄弟、互帮互助的好伙伴。2021年,两省共同召开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以来,特别是同年10月16日,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示范区建设驶入快车道,取得丰硕成果。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铁路方面,长赣高铁可研报告完成专家评估和行业评审,可研报批前各项前置要件的审批工作基本完成,力争2022年内开工建设。公路方面,萍乡至莲花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遂川至大余高速公路项目开工建设;G60沪昆高速两省相接段扩容工程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力争2022年同步启动建设。截至2021年底,赣湘两省规划高速公路省际通道8个,已建成6个;普通公路省际通道23个。航运方面,两省积极开展渌水航道规划研究,前期工作有序推进。

  产业创新协作紧密

  依托上栗、湘东、宜春等湘赣边合作产业园,大力承接长株潭地区产业转移,湘东产业园33%、上栗产业园27%的企业的投资商为湘籍企业,成功引进佳禾电声、长沙锦峰、湖南贵德等湘企落户。萍乡积极推进上栗电子电路研究院、芦溪高压电瓷电气研究院建设,引导鑫通机械等一大批本土企业为三一重工、蓝思科技等知名湘企提供配套服务。搭建“湘赣红”品牌专属电商平台,在阿里巴巴天猫商城等电商平台开设“湘赣红农产品官方旗舰店”,“湘赣红”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科教合作成果丰硕

  江西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与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在新材料、现代农业、智慧产业等方面开展科技合作90余项,共同申报实施国家级、省级科技项目10项。组织湖南高校参与江西省重大科研项目“揭榜挂帅”,解决了制约产业链发展的16个“卡脖子”技术问题。萍乡市政府投资1.5亿元在长沙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已完成建设方案制定和中心选址。

  红色文化旅游协同发展

  两省文旅部门共同组织举办“万山红遍,重上井冈”2021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正式开通韶山至井冈山红色专列,“秋收起义—湘赣红旗”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成功打造“湘赣无边界、这里是秋收”等文旅品牌。发行集景区门票、餐饮、住宿、购物多功能消费于一体的“初心源”湘鄂赣文旅一卡通,湘赣边区域24个县(市、区)实现全覆盖。

  生态环境联防联治

  两省签署了《赣湘跨省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合作协议》,萍乡市、株洲市签署了《萍水河、渌江河跨省界流域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合作框架协议》。赣湘省界地表水环境质量预警监测体系不断完善,建成水质自动监测站4个。《渌水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落实见效,2021年萍水河、栗水、草水三条渌水支流的交界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赣湘两省生态环境厅建立了省际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常态化联络机制。萍乡与株洲在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秸秆禁烧、机动车检测、工业企业限产限排等方面达成系列共识。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赣湘两省建立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机制,实现跨省数据共享和电子身份证、电子结婚证等多种电子证照跨省互认。南昌、宜春、萍乡分别与湖南长沙、株洲、湘潭、衡阳等地签订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协议,通过互设服务专窗、异地收件、协同办理等方式,实现异地就医结算备案、社保卡申领、机动车驾驶证换领等高频事项“跨省通办”。两省职工医保缴费年限实现跨省接续,萍乡、长沙签订《关于萍乡、长沙两市医保领域合作行动计划》,实现萍乡市31家、长株潭194家定点医院异地就医互接,区域内医疗服务共享水平不断提升。

  品

  赣湘滋味香飘四方

  

  ▲两省优质特色农产品展示区

  种类丰富的新鲜果蔬、各具特色的地方产品、多彩吸睛的包装设计……5月27日,2022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召开,两省多地的优质特色农产品纷纷亮相萍乡凯光美爵酒店一楼展示区,产品品鉴区前吸引大批来宾驻足,品味“赣湘滋味”,感受“赣湘情怀”。

  “整个展示区集中展示了赣湘两省9市、24个县(市、区)在湘赣边区域合作中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市委宣传部讲解员田金河向大厅内的来宾进行解说,“展台上展示的是来自两省24个县(市、区)的‘湘赣红’绿色有机农产品。”

  “湘赣红”是湖南、江西两省共同打造的覆盖湘赣边区的农业区域公用品牌,近年来,两省将“湘赣红”品牌共建作为推动两省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共同打造推广两省绿色、生态、有机农产品,目前江西省授权84家企业144款产品,湖南省授权80家企业146款产品,共涵盖粮油、蔬菜、水果、茶叶、畜牧、水产、加工食品、中药材等8大类。记者看到,现场放置着湖南省的炎陵黄桃、茶山皇菊、汝城辣酱以及江西省的铜鼓黄精、遂川茶油与齐云山南酸枣糕等特色优质农产品,产品外包装上,“湘赣红”三字清晰可见。

  “我们这次来到萍乡,共带来了14种‘湘赣红’产品,其中包括湖南省‘一县一特’产品攸县香干,欢迎大家品尝。”株洲市攸县农业农村局市场信息股股长陈莹说。展示现场,来宾们通过二维码扫描即可查询了解产品相关信息。宜春市农业农村局市场信息科科长兰勇表示,“湘赣红”品牌建设的春风,切实帮助了两省的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我们带来了袁州区、万载县、铜鼓县具有代表特色的产品,此次相聚昭萍,不仅仅是展示合作成果,更是为了畅叙友情、共襄未来。”

  看

  湘赣边朋友圈好友

  萍乡市

  萍乡市是赣湘两省唯一全境纳入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的设区市。

  萍乡聚焦交通互联,成功争取长赣高铁等一批国家重大项目落地,将成为厦渝和沪昆两条高铁在湘赣边唯一的直接交汇点。聚焦产业共兴,全面深化以高铁新区为主体的市级赣湘合作平台建设,重点推进湘东—醴陵、上栗—浏阳等合作园区建设。聚焦文旅互融,与湘赣边区域县(市、区)共同打造“湘赣无边界、这里是秋收”等文旅品牌。聚焦生态共护,强化湘赣边河长制、林长制对接,在大气、水、固体废物污染等方面开展协同治理。聚焦服务共享,与长株潭等区域在医保、人社、公积金、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等领域签署多项合作协议,目前萍乡、长沙、株洲、湘潭四地共有395家定点医院通过国家异地平台实现跨省联通,更好满足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九江市

  九江市修水县被纳入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

  九江以修水县为主平台、主阵地、主战场,全力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走深走实。在农业方面,全面支持“湘赣红”公用品牌建设,修水县已有7家农产品企业通过认证。在文旅方面,全力支持修水县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陈门五杰”故里景区建成开放,成功举办纪念义宁“陈门五杰”暨陈寅恪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等系列活动。在交通领域,全力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修平高速修水段率先实现通车,平江至益阳段预计于今年9月通车;通修铜高速公路正在开展工可编制。

  

  吉安市

  吉安市井冈山市、遂川县、永新县加快融入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促进吉安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吉安传承井冈山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开通韶山至井冈山红色铁路专线,串联沿线红色景区景点,成功举办2021年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推动了以井冈山为核心的8县市组团在传承红色文化上作示范、走前列。建立“林长+赣湘护鸟红色联盟”工作机制,打造“千年鸟道”品牌,候鸟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经验推广清单,共同推进赣江源区生态综合治理。引进湖南籍客商建设湘赣边智能制造产业园,工业基础有效夯实,大力发展“五大富民产业”,高标准建设湘赣边农产品交易市场。

  

  长沙市

  长沙市浏阳市作为湘赣边人口第一、面积最大的县市,抢抓新机遇,探索新路径,奋力争当湘赣边区域合作典范。

  长沙充分发挥秘书处的牵头协调作用,建立了24个县(市、区)参与的常态化议事协商交流机制,联合兄弟县(市、区)每年召开主题联席会、合作交流会,签订专项合作协议50个。联合醴陵、上栗、万载,成立湘赣边烟花爆竹产业发展委员会(F4产业联盟)。联合推广“初心源”湘鄂赣文旅一卡通,累计发售6万余张。开展渌水治理、打非治违、疫情防控等联合行动110余次,率先推行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56项,让跨省创业就业和居住生活更加便捷无忧。

  

  岳阳市

  岳阳市平江县深度融入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

  岳阳设立区域文旅合作基金,签订文旅区域合作协议,共同编制《湘赣边文旅优势产业发展指导规划》,推广湘赣边一卡通,开展“湘赣边循环游”。成立“湘赣边乡村振兴协作联盟”,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企业积极参与“湘赣红”特色品牌体系建设。边界联防联治机制以及就业、就医、就学等合作机制逐步建立。异地就医住院结算成效明显。

  

  宜春市

  宜春市袁州区、万载县、铜鼓县三地被纳入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

  宜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宜春大米等10家企业获得“湘赣红”品牌授权。深入实施“开放创新、强攻工业”战略,2021年引进湖南省项目31个,投资总额63.38亿元。着力打造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建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景区,2021年吸引湖南游客150万人次。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宜春至遂川高速公路,紧密联系袁州区、井冈山市、遂川县三个湘赣边区域县(市、区);推进明月山机场二期扩建,开通湖南醴陵航空服务点,为湘赣边区域县(市、区)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

  

  赣州市

  赣州市上犹县、崇义县在建立合作机制、重大基础设施、文化旅游等领域全面深化合作,共同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

  赣州推动长赣高铁、赣郴永兴铁路等纳入国家、省相关规划并启动前期工作。共同促进省际道路互联互通,实施崇义县至赣湘界(汝城)道路、G220上犹至平富段公路等国省道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湘赣边界普通道路路网结构。不断深化两地旅游资源整合和交流协作,2021年有来自长沙、株洲、郴州等湘赣边城市的约15万人次游客到赣州开展红培活动及康养旅游。

  

  株洲市

  株洲市醴陵市、攸县、茶陵县、炎陵县在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中当好“主攻手”。

  株洲推出“红色记忆”旅游等4条跨省旅游线路,举办“湘赣红文化旅游产业城市峰会”等红色主题活动。依托韶山至井冈山铁路沿线红色元素,将湘赣边红色专列打造成全国首列“红色专列党史学习教育车厢课堂”。擦亮“湘赣红”品牌,株洲市30家企业80余个产品被授权使用“湘赣红”品牌。与萍乡、吉安等地先后签订《关于深化株洲萍乡两市合作三年行动计划》等合作协议;恢复醴茶铁路客运,加快茶陵至常宁、醴陵至娄底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推进渌水航道建设;醴陵与萍乡携手打造世界级电瓷产业园,助推烟花产业融合发展;共同搭建公共服务平台,100多项政务服务实现“跨省通办”。

  

  

  郴州市

  郴州市安仁县、宜章县、汝城县、桂东县深入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构筑“一盘棋”格局。

  郴州分别与江西吉安市、赣州市签署《合作协议框架》,宜章、汝城、桂东、安仁四县积极对接江西相关县(市)30余次,签订多县联盟协议1个、分县子协议27个,全面构建郴州与赣州、吉安三地联动发展格局。成功谋划湘赣边区域4条高速公路、17条国省干线公路、500公里农村公路、13个站场码头项目纳入省级规划。临连高速顺利通车,茶陵至常宁高速公路、攸县五丰至安仁等3条国省干线已开工建设。“湘赣红”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企业达24家,累计办理“跨省通办”业务5万余件。

  

  赣湘合作敢为人先

  中部崛起争当标杆

  来源:萍乡市新闻传媒中心

  文:梁永明 赵礼靓 陈娅 周文昂扬 袁圆 图:曾祥炳 李桂东

  编辑:谭智亮 编审:江雅雯 值班主任:周枫

  监制:张少华

  热文推荐

  

上一篇:小学生优秀作文赏析
下一篇:武夷山旅游攻略,武夷山一日游精华路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