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一核二极三廊”全域旅游格局,未来5年韶关文广旅体产业 “蓝图”如何 绘就?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2-03
手机版

  3月3日,韶关市召开了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2022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体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2021年全市文广旅体工作,部署了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

  会议指出,全市文广旅体系统要深入贯彻落实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大会精神,按照韶关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韶关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的工作部署,深化改革攻坚、加强规范治理,持续推动文广旅体工作高质量发展,擦亮“康养胜地”“天然氧吧”“户外运动天堂”品牌。

  会上发布了《韶关市文化广电体育事业及文旅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了各项工作的主要目标,绘就了美好的发展“蓝图”。到2025年,文化旅游融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全市新增4A级旅游景区3家、3A级旅游景区12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村)2个、市级乡村旅游星级民宿80间以上。各县(市、区)建成2家以上高星级标准酒店,力争全市接待游客达到15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50亿元。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达标率达到80%,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1555平方米,人均公共藏书1.25册以上,地面无线电视、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基本实现数字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0处,新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个、代表性传承人3名。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常住人口40%以上。

  接下来,韶关市将“一张蓝图绘到底”,强力打造韶关城市休闲旅游核,做优做强丹霞山和南岭国家公园发展极,大力发展乳源—乐昌自然生态走廊、翁源—南雄田园生态走廊、仁化—曲江文化生态走廊,构建“一核二极三廊”全域旅游格局。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市图书馆新馆、风度书房、岭南书院(二期)等项目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施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加快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韶关段)、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使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韶州体育中心等体育场馆建设,尽快配齐“两场一馆一池一中心”,办好穿越丹霞山50公里徒步赛、丹霞山马拉松赛、环丹霞山自行车赛等品牌赛事,带动相关旅游、住宿、餐饮消费。

  【全媒体记者】唐音

  【通讯员】韶文旅宣

  【作者】 唐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上一篇:十堰免门票的景点有哪些?
下一篇:优客工场毛大庆:从民宿到宿集,将重构旅游产业发展|钛媒体T-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