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太湖湾:建设和打造世界级旅游度假目的地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2-03
手机版

  作者 王洁平

  

  太湖水,涌动春潮;太湖湾,风景独好。

  太湖湾科创带建设正风生水起。2020年无锡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个让世界瞩目的《规划》,这就是:以“强富美高”为工作总纲,以建设国家级新区和打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实践示范区为目标,主动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深度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合作体系,协同联动沪苏浙皖‘环太湖’城市群,共同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努力打造多维度制度创新试验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和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样板地,把太湖湾建成“拥湖生态标杆区、科产城人融合示范区、新兴产业策源地、创业创新首选地”,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更好展现“无锡作为”。

  太湖,古称“”震泽”,又名“具区”,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三万六千顷,周围八百里”;太湖流域分属江浙沪皖三省一市。而无锡坐拥“太湖绝佳处”,被公认为“太湖明珠”。从《规划》蓝图看,无锡太湖湾科技创新带以太湖岸线为界,从东向西,经过新吴区、无锡经开区、滨湖区、宜兴市等主要板块,湖岸线约108公里,总面积约500平方公里;并连接江浙沪的苏州、常州、湖州等沿湖城市。在美丽中国的版图上,这里是道最美丽的江南风景线,是一幅最绚彩的“太湖山水图”,也是一片最具活力的经济繁华地。

  加快推进太湖湾科创带建设,是无锡城市面向十四五,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实现城市更新,打造“未来之城”的战略举措,即生态文化底蕴、科技创新赋能、科产城人融合、幸福生活之城。这也是对“太湖明珠”的重新定位:山美水美业美人文璀璨,宜居宜业宜游品质生活;如此的“太湖明珠”:内涵更加丰满,“颜值”愈加绚烂,“质地”更加美好;必将“灼灼其华”,闪耀在华夏大地、世界东方。

  旅游即城市,旅游即生活。从山水城到宜居城,从宜居城到旅游城;无锡这座城市,自古有着旅游城市的禀赋;走进新世纪,面向未来,直在致力打造“省内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太湖湾科创带,这“最太湖”的“一湾”、这“最江南”的“一带”,正是建设商品质美丽湖湾区,打造高质量的旅游度假目的地的最佳时空。为此,建议把科技创新带建设和度假目的地建设结合起来,一张蓝图,一起规划,一起打造;在推进太湖湾科创带建设的同时,把这片“具区胜境”打造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生态旅游示范区、文化旅游标杆区、休闲度假目的地;进而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与环太湖城市协同联动,共同打造高品质的世界级旅游度假目的地。

  无锡早在七八十年代就是国内著名的旅游城市;九十年代末成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新世纪以来又获得“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殊荣。站在十四五的路口,我们看到:大众的旅游需求已经从“美丽风景”走向“美好生活”;旅游业正在走进从观光旅游到休闲度假的转型期;城市旅游也正在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从新冠肺炎疫后旅游业的复苏态势来看,率先兴起的是生态旅游、文化体验、城市休闲、乡村度假;旅游新需求、新消费正在“倒逼”和引领旅游业的新发展。同时,面向未来,在城市更新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中,提升旅游产业,发展休闲度假,是无锡这座城市的战略选择。长三角城市都在把“提升旅游产业,发展休闲度假”视作新一轮城市发展和竞争的先机,那么无锡不仅要抢抓这个先机,而且领跑新一轮的城市发展。因此,我们当不失时机地推进城市旅游的转型升级,加快建设高品质的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城市,而以建设太湖湾科创带为契机,聚焦“太湖湾”,再唱《太湖美》,正是把无锡打造成为高质量的旅游度假目的地城市的绝佳时机。

  改革开放以来,无锡旅游业发展迅猛且成一定规模。据统计,2019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0236.93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062.90亿元,在全国位依然靠前。但认真分析,我们城市的旅游还是观光型为主,2019年游客人均停留时间为1.21天;人均逗留天数和人均旅游花费都有很大的上空间。所以说,旅游度假目的地城市建设还在路上。差距就是机遇;面向十四五,面向未来,提高起点,即站在建设世界级旅游度假目的地的新起点:营造一流的旅游度假环境,发展优质的休闲度假产业,提升休闲度假能级,提高城市生活品质,以太湖湾为核心打造一个适合国内外人们旅游休闲度假需求的目的地城市;进而让人们在无锡:放慢旅游脚步,深度体验文化;惬意休闲度假,升级综合消费;旅居、定居、创业,共享美好生活。

  无锡,太湖,自古以来,有着山水城市、度假城市的基因和梦想。文征明“岛屿纵横一镜中,湿银盘紫浸芙蓉。谁能胸贮三万顷,我欲身游七十峰。天远洪涛翻日月,春寒泽国隐鱼龙。中流仿佛闻鸡犬,何处堪追范蠡踪。”,早已绘就一幅太湖山水图。苏东坡的《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石路索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则是情系一道江南休闲景。而元代赵孟頫《夜泊伯渎》“秋满梁溪伯渎川,尽人游处独悠然。平墟镜里寻吴事,梅里河边载酒船。桥畔柳摇灯影乱,河心波漾月光悬。晓来莫遣催归棹,爱听渔歌处处传。",又是吟唱了一首湖湾栖居歌。

  20世纪20年代,民族工商实业家荣德生先生在《无锡之将来》中提出以蠡湖为中心的城市规划构想:“惠山、锡山之上固宜卜居,而五里湖、太湖尤足览胜……有山水之趣,无城市之喧,能爽人心神,益人智慧。”20世纪50年代,市政府邀请波兰和苏联专家对无锡城市做总体规划,专家认为无锡具备太湖、蠡湖、锡山、惠山、湖东十二渚、湖西十八湾等构成的山水组合优势,由此提出打造“东方日内瓦”的构想。

  时至今日,无锡山水城,最佳山水组合,宜居宜游城市,在国内外首屈一指;江南太湖湾,荟聚优越的文化禀赋、优美的生态环境、优秀的文旅项目、优质的度假资源,在长三角堪称一流。应该说,最具建成世界级旅游度假目的地的本底和潜力。当面向未来,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效率推进:“扬优势,补短板,聚产能,创品质”,努力建设一个世界级的旅游度假目的地;让梦想照进现实,让现实照亮未来。

  01守望高水准的人文生态环境

  文化是魂,生态是根。理想的旅游度假目的地,首先在于在地文化特色鲜明、生态环境堪称佳绝。太湖湾,吴文化的发祥地、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民族工商业的发迹地,人文璀璨,特色鲜明。活化旅游化生活化,尤其是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好太湖故事,让文化融进山水景观,浸润人们生活。太湖湾,四季分明,气候适宜,山青水秀,生态一流;以创建“拥湖生态标杆区”为目标,“久久为功,保护太湖水质,守望绿水、青山、蓝天、碧湖。”持续推进梁鸿国家湿地公园、蠡湖国家湿地公园、尚贤河湿地公园、贡湖湾湿地公园、长广溪湿地公园、十八湾湿地公园和宜兴竺山湖湿地公园等批湿地公园的保护和建设;以一湖碧水、一脉青山、一湾湿地、一岸风景、景城一体,营造一流水准的旅游度假环境。同时,把低碳实践深入落实到太湖湾区的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生活消费等多个方,创建碳达峰和碳中和先行区,打造山水城市的典范和绿色家园的样本;创建一个人文生态环境“在国内领先,与国际比肩”的高品质的旅游度假目的地。

  02营建高质量的旅游度假空间

  即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旅游度假区。旅游度假区是指地域界限明确,符合度假旅游要求,能够为国内外游客提供高质量的度假、休闲、娱乐等综合型的旅游服务区域;本质上就是营造高质量的休闲度假空间。早在1992年,马山区就批准建立“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新世纪以来,宜兴阳羡评定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阳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太湖山水城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鸿山省级旅游休闲度假区、江南古运河省级旅游度假区、翠屏山省级旅游度假区等相继成为省级旅游度假区。数量不少、等级很高;但是度假区建设水平参次不齐,突出表现为度假功能不强,效应发挥不足。度假区是旅游度假目的地的主要载体和首要空间。当不负“牌子”、不负韶华,扎实推进。不仅让每个度假区,名副其实、各具特色,更要向建设高质量的度假区致力推进。包括目前的省级旅游度假区的提档升级,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当有一批“品位、品质、品牌”兼具的旅游度假区集群时,一个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自然国内领先、国际知名,人们心之向往。

  03打造高起点的沉浸体验场景

  旅游度假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文化沉浸和生活体验。因此,一个高品质的旅游目的地必须集聚一批场景化、沉浸式、生活态的文旅项目。目前太湖湾区域已建和在建的项目不少,如“鸿山传奇”、梅里古都、荡口古镇、巡塘小镇、融创乐园、无锡影都、大拈花湾、宜兴窑湖小镇等,关键是要拈花湾那样,高起点建设,打造精品,建成文旅项目标杆。同时,以产业、科技、文化、环境“四位一体”,驱动太湖鼋头渚、灵山胜景、三国水浒景区、惠山古镇等五A级景区以及无锡梅园、蠡园、太湖欢乐园、宜兴竹海、善卷洞、陶祖圣境等4A级景区的业态转型和功能升级,尤其是提升休闲度假功能,以多样化、高品质的体验促进和提增“二次消费”,率先建成集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一体的旅游度假的微目的地。其次,在城市更新中,怎样盘活和重启原欧洲城、亚洲城、统一嘉园、管社山庄、宝界公园等地块废止或停顿多年的项目,摆上重要位置。这些地块和项目不仅有碍观瞻,而且严重浪费土地。在太湖湾开发旅游、发展休闲度假,土地指标很紧,容不得再有低水平重复发展,不可能再是处处建设工地,盘活存量,形成增量,恰是可行和必须。

  夜间文旅消费体验、夜间休闲度假功能是一个目的地的必备。总的来看,这是我们的“短板”。轻休闲、短度假是今后大众旅游消费的主要方式和主流需求,也是驱动旅游综合消费的引擎所在。所以,当把繁荣夜间旅游经济、发展夜间休闲度假,作为太湖湾打造高质量的旅游度假目的地的突破点。需要古运河南长街、湖滨路商业街、建筑路等街区的夜经济;需要拈花湾、鼋头渚、融创茂等文旅景区的夜旅游;需要宝能城、运河汇、万象城等综合体的夜休闲;需要荡口古镇、蠡湖湾里、马山岛上的“夜泊居”,更需要整体规划、创意策划,积极有效地推进一批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精心打造“璀璨戴湖湾”、“太湖夜未央”等夜景、夜境、“夜生活”,进而以全天候的文旅场景体验,提高本地市民的生活品质,满足国内外旅游消费者的度假生活需求,拉动旅游休闲度假的综合型消费。

  04提升高配置的度假产业功能

  在全域旅游的基础上,结合科创带的建设,有规划地布局和发展休闲度假产业,以多样化的产业集群和供给,提高太湖湾的旅游度假功能。

  一是度假酒店集群和乡村民宿集聚区。度假酒店重点不是简单的数量增加而是结构优化,建好一批功能齐全的高品质度假酒店,包括文化主题酒店、温泉酒店、亲子酒店等特色度假酒店;乡村民宿可以民宿村和“乡+景”为主。

  二是以美丽乡村、美丽农庄和美丽庭园建设为重点,带动和促进具有无锡特色的城郊旅游和乡村度假发展。

  三是规划建设国际会议中心,提升太湖国际展览中心,优化会议展览服务体系,让“太湖湾”成为理想的会展旅游目的地。

  四是整合沿太湖的休疗养产业资源,包括江苏太湖疗养院、太湖工人疗养院、华东疗养院、七三八疗养院、宜兴太湖农垦疗养院等优质资源;依托太湖湾的健康产业、大拈花湾康养小镇以及宜兴的溪山小镇、窑湖小镇等,发展康养度假产业,使休养康养胜地成为太湖湾的一张靓丽名片。

  五是发展体育旅游和休闲体育,做大做美“锡马”、“太湖帆船赛”等品牌赛事建立水上体育旅游基地,建好环太湖绿道和自行车公园,带动体育旅游的常态化发展,让体育旅游和休闲体育成为一个鲜明特色。

  六是发挥和放大无锡的影视旅游优势,实现新媒体经济和影视产业的融合发展,建设名副其实的“东方好莱坞”。

  七是合理布局、适度发展一批休闲地产,和耘林生命公寓那样的品质养老产业,以适应国内外人士旅居、定居、创业的需求,使太湖湾成为人们首选的终极旅游度假目的地。发展这些特色产业,现实有基础,发展有前景,关键在于整合、推进。同时对标国际化水平,高起点配置,标准化实施。

  05构建高科技的度假服务体系

  依托互联网城市的优势,结合科创带建设,以科技赋能,构建高品质的旅游度假服务体系,解决互联网技术渗透进旅游产业的“最后一公里”,发展智慧旅游、智慧度假,让旅游度假生活更具品质。优化区域交通体系,以交通道路、交通风景、交通工具组合“美行”度假产品;尤其是拓展和扮靓水上交通。建立“生态、生产、生活、生命”协同发展机制,健全长效的健康管理机制和危机应对机制,建设一个健康、安全的旅游目的地。同时,构建覆盖全社会的优质服务体系,以“无锡充满温情和水”为主题创建“太湖服务”品牌,亲客优客,舒心服务;进而提高旅游度假生活的品质,提高人们的舒适度、满意度和幸福感。

  06创造高品质的湖滨生活方式

  旅游度假是一种生活方式。目的地建设就是要讲好太湖故事、演绎湖滨生活,或叫作“锡式生活”。这是一种钟情山水间,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生活,这是既有江南共性又有太湖特质,传统和时尚交相辉映的品质生活;这是赏太湖美景、品湖畔美食、享江南美物的惬意生活;这里创造的也是一种“工作并休闲着“”、“定居并创业着”的生活方式,不仅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旅游者来太湖湾旅游度假,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创业者来太湖湾定居、创业。“定居并创业着”,将是未来太湖湾主流的生活方式,创业者则成为度假目的地的主体,和当地百姓、旅游者、度假客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07实现高效能的区域联动共建

  旅游资源无边界,旅游产业无边际,旅游生活无边框。打造太湖湾世界级旅游度假目的地,必须打破地域和行政管理的界限,在全域旅游的基础上走向“区域一体、联动共建”。对太湖湾区域各板块实行“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分工、各创特色”并建立促进旅游度假产业发展、推进旅游度假目的地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和落实压实的作风合力推进。同时,借鉴学习国内外旅游度假目的地城市和湖湾区建设的先进经验,引进国际旅游度假产业的著名品牌。培育壮大本地旅游度假产业主体,市场引领、产业驱动、共创共建。

  同时,以“太湖湾”的姿态,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积极推进环太湖旅游发展一体化,加强与环太湖旅游城市的合作联动,共建世界级的旅游度假目的地。尤其是推进与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苏州阳澄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苏州东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常州太湖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常州天目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湖州太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湖州龙之梦旅游度假区等联动共建,在生态环境、产业布局、交通组织和服务体系等方面扎实推进一体化;并差异发展、特色发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共创“最美湖湾区”,共铸“美好生活环太湖”的品牌,共建世界级的旅游度假目的地。

  面向未来,唱响“太湖美”;让全世界,爱上“太湖湾”。

  作者简介:王洁平,全国标准化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旅游协会副会长,无锡市旅游业协会会长

  关于江南文化播报

  江南文化播报是一个关注江南,讲述江南,播报江南的公众号,文章大都来自江南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江南文化杂志》。欢迎广大作者惠赐大作,以文会友,欢迎关注传播。投稿信箱:jiangnanwenhua001@163.com

上一篇:【聚焦临沂两会】临沂市人大代表辛冰:“东进北上 寻梦沂河”与汤头温泉旅游深度融合
下一篇:不只沙漠丝绸之路,内蒙古还可看到草原丝绸之路遗存,值得旅行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