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旅游攻略之四明山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2-03
手机版

  颖之2021年穿越第六圈的四明山,从海曙区章水镇进山,从奉化区溪口镇出山,最终目的地是溪口镇木家湾村。

  颖之在牡丹花园欣赏了小皎湿地的景色后,经大皎、赤水、茅镬、李家坑、大俞、北溪、茶培、冷水孔等村寨,再经直岙、西岙、三十六湾、东岙、西坑等村寨,于四明山镇唐田村游遍。

  这次也是颖之第二次到木家湾村旅游,樱花红枫满天飞,木家湾村正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地方。

  木家湾村独具特色,紧靠溪口雪窦山5A级风景区。

  在千丈岩下的雪窦寺前,是木家湾村。

  奉化区溪口镇亭下湖村的木家湾,是个自然村,背靠山,三面缘悬崖绝壁,九曲十八弯的浒溪线公路上,过一条小山岙公路,是通往木家湾的惟一通路。

  藏于5A景区旁的木家湾,游人寥寥无几,避世而独立,才是真正的世外桃源。

  木家湾村民不姓木,姓单,当地村民也不知道为什么木家湾村名。

  一出去,村民就能看到千丈岩瀑布,从天而降。

  离村边的山头,也可眺望弥勒佛雪窦寺。

  将樱花枫、千丈岩瀑布、弥勒大佛等装扮得淋漓尽致,一气呵成,尽收眼底,堪称完美。

  奇之叹:这是什么地方啊!就像生活在仙境一样。

  在木家湾村前面有一条小路,走了七八分钟就到了千丈岩瀑布下,不用买票了。

  但也有网友表示,从木家湾到千丈岩瀑布下,被保安拦下,未能成功。

  为什麽颖之去了两次都没人拦?

  是否真的因为,我待山水以善心,山水待我也同样温柔?

  千丈岩瀑布,高达186米,据传说宋真宗赵恒封令其为“东浙瀑布”,故被称为“浙东第一瀑布”。

  千丈岩瀑布之水,发源于海拔915米的协商岗地区,最高峰奶部山。

  乳部山东西部两侧,有两条奔流的溪水汇合而成,流经雪窦寺东面,注入镜池,穿过关山桥,飞泻直下千丈岩。

  这瀑布的上段如天河决口,蛟龙入海,下段则被石块阻隔,如雪喷,如轻烟弥散。

  千丈岩瀑布,历代名士纷至沓来,孟郊、方干、曾巩、王安石、楼钥、戴表元、王阳明、袁牧、钱钟书等人,皆在此留下遗物,吟诗以作记录。

  孟郊的诗《送萧炼入四明山》云:

  闲暇于独鹤心,胜过高松年。

  朴物万象,高栖四明顶。

  千寻直裂峰,百尺倒泻泉。

  浅雪为我吃饭,白云为我浇灌。

  言归正传,走神时走天涯。

  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策杖杖瀑底,留下《千丈岩瀑布》诗:

  雪花飘飘玉树垂,四季雷声六月寒。

  依门未穷千丈势,请从岩下抬起头来。

  王安石在公元1047-1051年任鄞县县令四年,王安石游历千丈岩后,留下《观瀑诗》,盛赞瀑布之妙:

  拔地万重清岭立,悬空千里流素流。

  共看玉女丝挂花,映日还成五色。

  宋元时期的宰相楼钥,明州人,他的祖父,楼异,曾任明州知州,后废广德湖为田,官至吏部尚书、参政、资政殿大学士等职,还游历过千丈岩,留下《千丈岩诗》:

  惊涛骇浪翻腾的银河,湍流千丈有余的寒流。

  不需要长时间的劳望,只看悬崖顶。

  瀑布瀑布,又名寒潭,取自曾巩《四季雷声六月寒》之意。

  打开UC浏览器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公元1894年,也就是清光绪二十年,在寒潭边上建了一座桥,还有一个亭子,供游人观赏千丈岩瀑布。

  桥的名字叫仰止桥,取自高山仰止的意念,又一次遭到破坏,现存的桥,于1986年复建。

  池边亭子,因曾巩、王阳明等文人,把千丈岩洞的响声比喻为雷声,故又称“午雷亭”。

  明崇祯十五年,即1642年,奉化县令胡梦泰,叹誉千丈岩瀑布,为世间所独有,遂题写“声烟”二字,题写在潭边巨石上。

  千丈岩,这一地区的绝壁峭壁,是亿万年前造山运动留下的断层带,雄伟壮观。

  仰止桥,午雷亭,与崖顶飞雪亭,相呼应,各色景致,同赏瀑布之美。

  瀑布顶岩壁上“千丈岩”三字,黄绮先生于1992年题写。

  作为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和书法家,黄绮先生是北宋书法大家和江西诗派创始人黄庭坚的三十二世孙,曾任中国书协副主席。

  雪窦寺位于千丈岩之上,始建于晋,兴盛于唐宋,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到了公元992年,宋太宗赐额“雪窦资圣禅寺”,雪窦寺成为天下五山中最大的禅院。

  公元前1245年,南宋理宗皇帝赵昀,为了纪念先帝仁宗皇帝赵祯在雪窦山的梦游,追书《应梦名山》四句,命人送雪窦山。

  举报/反馈

上一篇:凯里市全力推进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下一篇:四川十大不容错过的绝美旅游景点推荐,你去过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