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发布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1-19
手机版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4日讯 (记者 张雪)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2018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全方位、多角度直观展现了2018年我国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全貌。

  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末,全国各类文化和旅游单位达31.82万个,从业人员375.07万人。全年全国公共图书馆流通总人次8.20亿,比上年增长10.2%。群众文化机构全年共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216.48万场次,比上年增长10.9%。全年国内旅游人数55.39亿人次,增长10.8%。2018年全国文化事业费928.33亿元,比上年增加72.53亿元,增长8.5%。

  2018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文化和旅游部组建的第一年。数据从一个层面反映出,我国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势头良好,不断满足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在过去的一年,各地在努力打造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基层样本上可谓不遗余力。四川绵阳,新增免费开放近300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社区)书屋,且全部实行错时延时免费开放、节假日全程免费开放,满足更多群众文化需求;云南启动实施“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扶贫”“非遗+扶贫”双扶工程,从政策、措施、资金上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给予重点支持,为推进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大学教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国新表示,这些年,我国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方面,进展快、提升大,一系列改革措施稳步推进。公报显示,2018年,我国推动各地在有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开展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和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开展乡镇综合文化站专项治理,完成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验收、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和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图书馆、博物馆等机构的作用日益显现。如今,每到节假日,图书馆、博物馆等总是人头攒动,除了满足公众的阅读、参观需求,这些机构推出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也大受欢迎,它们的火爆程度甚至超过很多传统旅游景点。

  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去年,全年全国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82032万,增长10.2%。全年共为读者举办各种活动179043次,比上年增长15.1%;参加人次10648万,比上年增长20.2%。全国各类文物机构共举办陈列展览27919个,比上年增加1874个。博物馆接待观众10443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5%,占文物机构接待观众总数的85.3%。

  旅游资源利用:呈现新的特点

  2018年,在推进全域旅游向纵深发展,以及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旅游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公报显示,全年国内旅游人数55.3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8%;入境旅游人数1412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2%;出境旅游人数14972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4.7%;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

  中国旅游研究院博士韩元军分析,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国在旅游资源利用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比如:更加注重资源利用面的扩展,特别是引领“旅游+”相关产业资源的开发,推动旅游形成新的吸引力;更加注重资源利用质的提升,通过制定乡村旅游系列文件,引导乡村旅游提质增效,通过开展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以及自驾车游相关行业标准编制等,引导我国休闲度假旅游高质量发展;再比如,旅游资源开发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开展,在冰雪旅游、红色旅游等方面紧密服务于北京冬奥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等。

  红色旅游是去年旅游市场中的一抹亮色。公报显示,为大力推进红色旅游工作,我国召开了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建设行动推进会,开展了6期红色旅游示范性培训,培训红色旅游行政人员、景区和旅行社负责人、骨干讲解员、导游员1300余人。韩元军认为,红色旅游火爆首先是受政策利好影响,其次,红色旅游产品不断创新吸引了大量游客。再者,研学旅行带动了大批青少年在红色景区开展红色教育,形成了红色旅游发展的新高潮。“未来,要将更多元素与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紧密结合,进一步激发红色旅游市场的活力。”

  去年,冰雪旅游市场也迎来了政策“春风”。公报显示,2018年11月,我国启动“全国冬季旅游推广季”活动,印发《关于做好冬季旅游产品供给工作的通知》。组织召开冬季旅游推广工作座谈会,举办“冬季旅游推广季启动仪式暨北国冰雪主题推介会”。 韩元军表示,未来,要从冰雪设施便利化、冰雪体验价格平民化、冰雪文化青少年化等引领冰雪旅游大发展。

  文化产业发展:质量效益齐增

  不久前,第十四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落幕,为期四天的活动共接待各界观众约6万人次,8场项目推介交易活动吸引海内外2.2万名客商到会洽谈交易。这是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生动注脚。

  这几年,我国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一批文化企业和品牌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公报中的一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6.0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9257亿元,比上年增长8.2%,持续保持较快增长。

  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有力引导。2018年,我国印发了《关于文化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创供给机制,引导社会资本积极投资文化领域;起草了《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和《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实施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奖励计划,统筹推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工作。其中,公报显示,在引导社会资本积极投资文化和旅游领域,会同财政部评选的文化和旅游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累计达到66个,获得“以奖代补”支持3.64亿元。

  除此以外,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合作也在不断深化。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国开展了2018年“一带一路”文化贸易与投资重点项目征集与扶持工作,首批支持40个重点项目,涉及投资总额约42亿元,已陆续在沿线近10个国家落地实施。举办中加、中越、中日韩文化产业论坛和政策对话。支持文化企业“抱团出海”,全年共组织200余家文化企业以“中国展区”形式参加9个重点国际文化展会。

上一篇:值得收藏的湖南自驾游景点推荐
下一篇:为期22天!来安康这里备点年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