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用市场激活农村文化活力
原标题:用市场激活农村文化活力
——云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近年来,云南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找到了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路子。大批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村文化户,闯出了农村演艺业走市场的特殊路子;丰富的农村民族民间工艺品,成为农村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文化名村镇休闲旅游,成为各地重要的农村支柱产业。自觉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经验。
顺应市场趋势求突破
曲靖等地的农村演艺业,根植于田间地头。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富足,农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产生了较大的需求,一些农户开始提供演出服务,从自娱自乐逐步发展成商演模式。由于文化户和演出人员大都是当地农民,演出收费相对较低,而且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即兴编排节目,既紧扣时代,又接了地气。
建水紫陶、刺绣、金属工艺品等乡村民族民间工艺品,快速打入都市文化消费市场。近年来,云南各地充分挖掘民族民间工艺资源,开发利用传统手工艺技术,大力发展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成为农村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文化名村镇等文化休闲旅游,适应都市人回归乡土生活的愿景,成为云南农村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撑。云南2013年全年接待海外入境旅客(包括口岸入境一日游)1043.37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2.4亿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111.24亿元。云南拥有数量庞大、丰富多彩的文化名村名镇、民族艺术之乡,近年来呈现出整体开发、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大批文化名镇名村通过合理有序的保护开发,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培育市场主体壮实力
明确农村文化经营者的市场主体地位,加大鼓励和扶持。在农村文化户发展过程中,云南各地把农村文化户、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工艺美术师等作为市场主体扶持引导,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民自办,鼓励农村文化户面向市场,用市场机制激励和规范农村文化户的发展,支持引导各地农村文化能人、群众文艺队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树立市场意识,主动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培育出许多新的农村文化产业业态。
创新农村文化经营者的经营模式,提高市场整体竞争力。云南各地鼓励农村文化户创新经营模式,充分借鉴“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许多农村文化户开始探索开展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切实提高了云南农村文化产业的市场整体竞争力。
坚持“一乡一特”“一村一品”,推动差别化、特色化发展。云南各地立足当地特色民族民间工艺资源,涌现出一大批民族民间工艺品生产专业村。通过差别化、特色化发展,挖掘各村寨的优势资源,许多专业村年产值均已达上亿元,农民群众收入大幅增加。
优化市场环境促发展
积极鼓励扶持,搭建发展平台。云南各地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宣传营销工作,充分利用会展、文化推介等活动,宣传云南农村文化资源。建立网络宣传和营销平台,扩大云南农村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影响力与市场占有率。省级有关部门以前期资助、以奖代补等形式对一批具有发展基础的特色村寨或产业项目进行扶持,对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示范点(户)、示范企业进行奖励。
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引导作用,完善市场组织程度。云南各地加快培育文化中介组织,组建行业协会,构建了以农村文化户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为驱动的文化创新体系。一批行政村率先成立了“农民演艺协会”,对农民业余演出队进行有组织的引导和帮助。
发挥中心城市和重点旅游地区的带动作用,形成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昆明等中心城市和大理、丽江、西双版纳、腾冲等旅游城市成为农村文化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批发销售市场和产品流通集散地。
云南通过鼓励扶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发挥市场对农村文化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差别化、特色化发展,促进了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满足了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使农村文化产业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益补充。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文化繁荣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市场。我们要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理清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动云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坚持特色发展,强化产业集聚。坚持“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对具有浓厚文化特色、资源再生性好、具备良好市场前景、开发条件成熟的资源,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特别是当地农民参与进行产业转化。在具有较好产业基础的村镇,建设一批布局合理、结构科学、功能完备、效益明显的农村文化产业专业村,形成集聚效应。在中心城市和重点旅游地区建设若干专业性的农村文化产品市场,形成市场带动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培育知名品牌,推进规模发展。以知名的农村民族民间工艺品企业、农村文化户等为基础,以著名企业、商标及产品认证为基本方法,重点推动具有一定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特色品牌、新兴品牌和企业品牌打造,形成层次覆盖全面、种类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产业品牌体系。推动一批分散经营的行业、经营户进行企业化、公司化建设,推动组建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建立行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组织,带动更多村民参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加强宣传营销,促进招商引资。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农村文化产业整体宣传营销工作;建立云南农村文化产业网络宣传和营销平台。加大农村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和储备,通过展会、推介、网络等多方式招商,吸引各种社会资金投入云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加大扶持投入,完善配套政策。有选择地对一批具有发展基础的特色村寨或产业项目进行扶持。对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示范点(户)、示范企业进行奖励;鼓励金融机构为发展较成熟、有较好市场前景的文化企业提供信贷支持;鼓励农民以集体、家庭、个人等方式或与其他企业联合开发文化资源,以参股、购股、合伙经营等方式申办或参与农村文化企业;引导企业投入农村文化产业,以投资多元化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农村文化产业。(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赵 金)
链接
云南部分地区特色文化产业
◆保山珠宝产业
保山依托翡翠文化发源地、黄龙玉原产地、南红玛瑙主产地、围棋永子起源地和珠宝加工集散地优势,加快珠宝产业发展,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以腾冲、龙陵、隆阳为主的翡翠、黄龙玉、南红玛瑙加工、经营商户已达1万余户,从业人员6万余人,珠宝玉石实现产值80亿元。
◆迪庆特色文化
迪庆香格里拉白水台东巴滋吾生态文化村、巴拉格宗文化旅游景区和蓝月山谷景区入选云南省确定的全省文化产业50个重点项目,项目已全部开发建设。独克宗古城、香格里拉文博中心、印经院文化旅游区、德钦阿墩子古城、叶枝同乐生态文化村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全面启动建设,扶持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企业,以民族刀具、银器、木制品、陶制品等为代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市场初步形成。
◆普洱文化旅游
近年来,普洱实施文化引领工程,提升旅游文化内涵,重点打造边三县茶祖历史文化、澜沧哈列贾乡村音乐小镇、宁洱那柯里“普洱艺术村”、普洱绝版木刻创作产业基地、黑陶文化产业基地建设等文化产业项目,同时深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开通边境旅游线路,加快边三县茶祖历史文化旅游、茶马古道遗址公园等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旅游总收入从11.4亿元提高到71亿元。
◆曲靖农村文化
近年来,曲靖农村文化产业稳中求进,2012年,全市农村文化户有1600多户,从业人员1.2万人,年演出场次20余万场,年经营收入近1.5亿元,其中,以陆良俞寿洪的橄榄演艺公司为代表的农村文化户已实现公司化运作,年收入400多万元,农村文化户成为增收致富、转移剩余劳动力、增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最近更新旅游资讯
- 北京IN10018片II期临床试验-IN10018 或安慰剂联合PLD 治疗铂耐
- 重庆西南医院体检中心
- 价值理论论文范文
- 内娱出现第一个“侠女颜”!刚出道4天,小白花们慌了…
- 狗的射速又快又烫
- 震惊!原来我们那些年追过的电视剧三观如此畸形……
- 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 笛安的“北京爱情故事”,满满的欲望和贪婪
- 读《金瓶梅》第13章:李瓶儿为何能看上西门庆?
- 十六岁高二学生没事时看看什么书好?
- 父母中毒而亡,警方问13岁女儿看到凶手没,女孩笑了:我就是凶手
- 别黑陈凯歌了,他有一部神作还不够吗?
- 高三沉沦观后感话题作文800字范文
- 思辨的张力
- 狐文化特辑【十三】狐妖余论:混迹红尘的修仙之狐——「仙狐」
- 喜欢K歌,看电影吗?这些英文一定要掌握!
- 21世纪最佳20部日本动画
- 中西方伦理思想发展比较研究
- 马鞍山人民医院医院历史
- 如何以「我穿越成了一个小妾(或通房丫头)」为题写一篇小说?
- 青海诗选刊 2017年第24期(总第36期)
- 吴军民
- 实用 | 教你如何做好校园景观!
- 无忧传媒三 片
- 《西游记》新解(十套珍稀古画插图)56: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遇强盗,唐僧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