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了三样在东北必需的东西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1-19
手机版

  旅游就要看地方特色,俗话说:“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去看别人呆腻的地方。”

  其实旅游就是满足好奇,在满足好奇的过程中开阔眼界,理解世界,愉悦人生。

  这不,我就在一个寒冷的冬季去东北体验冰天雪地的感觉了。

  林海雪原,摄于雪乡出发前,买了一件厚厚的羽绒服,里面还穿一件薄一点的羽绒服,然后又买了一顶厚厚的、带护耳的棉帽子,再购置一幅厚厚的手套,一双厚厚的棉鞋,穿戴整齐就飞到了东北的哈尔滨。

  冬季的哈尔滨确实寒冷,如果不戴手套,暴露在外的手很快就麻木了,不放下棉帽子上的护耳,就会冻得针扎一般疼痛,空气好像是凝固的冰块贴在脸上。

  瞧这寒冷劲,主人都给狗配置了棉垫子保暖措施到位,是冬季在东北旅行的保证,但也正因为没有体验过东北的寒冷,没有养成良好的保暖习惯,也闹了几个笑话,竟然把保暖装备都丢了。

  东北的公交车上是有暖气的,座位上也有保暖的垫子,很是体贴。有一次坐公交车,车上很温暖,热的不舒服,就摘下帽子放到一边,结果下车之后,过了一分钟,感到耳朵冻得疼,一摸,帽子忘记在车上了。诺,把帽子丢了,幸好,羽绒服上还有帽子,也还算暖和。也难怪,在我们家乡,平常哪有戴帽子的习惯啊?即便是戴帽子,也是用来防晒的,不是用来保暖的。

  包裹严实的人们在松花江上滑冰在东北的林海雪原中游玩,乘坐雪地摩托、狗拉雪橇等等非常刺激好玩。当然也要不停的拍照,但每次都要摘下手套来才能使用快门,后来干脆把手套其中一个手指套抠开。但这样还是不行,于是,有一次趴在雪地上仰拍,嫌手套麻烦,结果拍照片时候伙伴催促,等回去以后才发现,手套丢在山上了。

  林场工人的木屋习惯是最顽固的,有时让你不用面对选择而为难,提高行动和思考的效率;但也有时候让你不得不因为习惯性的行为而付出代价,瞧,熊老师这就很尴尬了,没有帽子,没有手套了。但这还没完呢。

  镜泊湖的吊水楼冰挂在旅游景点雪中漫步的时间有点长,竟然出了一身汗,只好脱掉外面的羽绒服,当然,里面还有一件薄的。结果呢,在车站等车的时候顺手挂在树上休息一下,车来了,游客特别多,裹挟着就上了汽车,羽绒服早就忘到脑后,车上很温暖,也没有想起羽绒服的事,到了终点站才发现又丢了一件衣服。

  东北公路上的积雪是这样清理的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就会自然而然形成一些行为定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以我们都讲究入乡随俗。但要真正融入当地的生活,仅仅这些简单的行为习惯的改变都不是短时期能够做到的。

  东北人把这种懵里懵懂的行为称之为“傻狍子”。

  萌萌的傻狍子我就在东北当了半个月的傻狍子。

  尊敬的朋友,冬季去东北的时候,一定记得带上保暖的衣物,千万不要丢了哦。

  留下脚印,别留下衣帽手套。

  举报/反馈

上一篇:6月盘点:成都重要投融资事件及产业环境数据汇总
下一篇:团购,杀时间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