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视角看江(长江)、河(黄河)、湖(各种湖)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1-19
手机版

  

  就其源流而言,在古代,"河"是黄河的专称,"江"是长江的专称,后来才演变为河流的通称.变成通称之后,北方只用"河",北方的"什么什么江"一定是很晚才有的(汉语)名字.所以北方的河有大有小.南方用"江"兼用"河",所以南方的大河流叫"江",小河流叫"河".对于南方而言,"河"是外来词.这说明中国南方的吴越楚文化受了北方中原的夏文化的极大影响.据历史比较语言学家的研究,"江"字跟南亚语有关,可能是南亚语的底层,意思是,古代中国南方人是说南亚语的(国内的佤语,国外的柬埔寨语就属于南亚语),后来被说汉语的人同化了,但是保留了原来语言的一些成分,就叫底层.这个观点许多人接受了。

  

  

  长江 概况

  

  概况

  表现

  源头

  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

  流经

  省区

  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直辖市)

  流经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流程

  6300千米(世界第三长)

  中国第一大河

  流域

  面积

  180万平方千米

  流量

  年径流量1万亿立方米

  上中下游支流及特征(分界是宜昌和湖口)

  上游

  支流

  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等

  特征

  玉树以下河段落差大、峡谷多,水能资源丰富

  中游

  支流

  沅江、湘江、汉江(长江最大支流)、赣江等

  特征

  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下游

  支流

  黄浦江

  特征

  江阔水深、水流平稳、少支流

  入海

  东海

  不同河流的名称

  沱沱河

  源头至当曲口

  通天河

  当曲口至青海玉树

  金沙江

  青海玉树至四川宜宾

  川江

  四川宜宾至湖泊宜昌

  荆江

  湖北的枝江至湖南的城陵矶

  扬子江

  从南京以下至入海口的下游河段

  水文

  特征

  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大,水位变化较小,汛期较长,含沙量较小,冬季没有结冰期

  水能资源丰富

  (1)原因:流量大,经过我国三大阶梯,落差大。

  

  

  

  (2)分布:主要分布在在上游河段,集中在金沙江河段和三峡河段。

  

  (3)主要水电站:葛洲坝(三峡的上游干流)、三峡(干流)、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丹江口(汉江)、安康(汉江)、二滩(雅砻江)、龚嘴(岷江支流大渡河),隔河岩(清江)、五强溪(沅江)、乌江渡(乌江)。

  黄金水道

  

  1 . 优势条件

  (1)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

  (2)通航总里程8万余千米,占全国内河航运总里程的3/5。

  (3)流量大,下游地区流速较缓。

  (4)沿岸地区经济发达,客货运输需求量大。

  2. 不利条件:

  (1)表现:许多浅滩密布,水深不足等。

  (2)整治措施:疏浚长江航道,对滩多流急的川江和“九曲回肠”的荆江进行重点治理;修建三峡大坝,改善运输条件。

  洪涝灾害

  

  1 . 原因:

  

  (1)长江中下游洪水有三个主要来源:宜昌以上的干支流;南面洞庭湖、鄱阳湖水系;北面的汉江。有些年份,流域内普降暴雨,三股主要洪水来自同一时期,河水猛涨,就会使长江干流出现特大洪水,造成水灾。

  (2)上中游植被近年来遭到破坏:造成中下游河床泥沙淤塞严重。

  

  (3)围湖造田 : 造成蓄洪能力减小。

  (4)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泥沙淤积,造成排水不畅。

  

  

  (5)“人水争地”: 泄洪区住满了人,一旦洪涝发生,损失严重。

  2. 整治

  (1)上游兴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保持水土;修建水库。

  (2)中游重点整治荆江河段,截弯取直(如上图);兴建分洪、蓄洪工程;退耕还湖。

  (3)中下游加固江防大堤;疏浚河道。

  【补充】

  1. 三峡水利枢纽

  

  (1)位置: 位于西陵峡中段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2)世界第一大坝:长江三峡坝体高185米,坝顶部宽15.18米,坝底宽130米,正常蓄水水位高175米,长度达2335米,是世界第一大坝。

  (3)长江三峡“蓄清排浑”:就是汛期来沙较多时,每年汛期水库水位保持在防洪限制水位145米运行,在下游防洪承受能力范围内降低水库水位运行,这有利于排除泥沙,即排浑水,减少淤积。汛后水中的含沙量小了,变清了,10月份水库开始蓄水,11月末蓄到正常蓄水位175米,以充分发挥发电与航运效益。

  (4)优势:三大效益,即防洪、发电和航运,其中防洪被认为是三峡工程最核心的效益。

  ①防洪:在三峡工程建成后,其巨大库容所提供的调蓄能力将能使下游荆江地区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也有助于洞庭湖的治理和荆江堤防的全面修补。

  ②航运:建成前,宜昌至重庆之间仅可通行三千吨级的船舶,所以三峡的水运一直以单向为主。到三峡工程建成后,该段长江将成为湖泊,水势平缓,万吨轮可从上海通达重庆。而且通过水库的放水,还可改善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枯水季节的航运条件。不过由于永久船闸分为五级,因此通行速度较为缓慢,理论上过闸要2小时40分钟,在目前实际运行中,往往需要4个小时以上才能通过。

  ③发电:三峡工程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发电。它是中国西电东送工程中线的巨型电源点,非常靠近华东、华南等电力负荷中心,所发的电力将主要售予华中电网的湖北省、河南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华东电网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以及广东省的南方电网。三峡的上网电价按照各受电省份的电厂平均上网电价确定,在扣除相应的电网输电费用后,约为0.25元。由于三峡电站是水电机组,它的成本主要是折旧和贷款的财务费用,因此利润非常高。由于长江属于季节性变化较大的河流,尽管三峡电站的装机容量大于伊泰普水电站,但其发电量却少于后者。

  ④其他: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在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方面均有巨大效益。

  (5)不利

  不利

  表现

  局部气候的影响

  降水、温度和温度发生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对库区文物的影响

  造成大量的文物古迹被淹没,如原屈原故里等

  地质灾害加剧

  三峡库区系古滑坡、坍塌和岩崩多发区,水库蓄水后会诱发地震、滑坡和库岸坍塌

  长江珍稀、濒危物种面临灭绝

  水位抬高,气候变化,大坝阻挡等影响了生物的生存环境和洄游等

  库区水污染加重

  大坝以上区域大量排入生活和生产废水

  库区流速慢,自净能力弱

  淹没土地、耕地

  水库蓄水将沉没土地、耕地

  河口土地减少、海岸冲刷、海水倒灌、渔场受损

  对上海影响:泥沙、水量、优质水体变少;水污染物、盐碱化、海水倒灌将会出现

  大量移民

  三峡移民约100万,移民资金330多亿元,占三分之一强

  库区泥沙淤积

  水库蓄水,使库区水流速度变慢,库区和库尾的泥沙淤积加重

  增加蚊虫孳生

  水库蓄水,可能增加蚊虫孳生,对人群健康带来影响

  2. 河流洪涝灾害的原因分析

  因素

  表现

  自然

  水系

  特征

  流域广,支流多,汇入干流的水量多,汛期的汇入水量大

  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梳状水系和羽状水系的河流,若雨季来临,支流同时来水,干流在短期内不能有效泄洪,易导致洪涝灾害

  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水文

  特征

  汛期长,水量大

  流量大及水位变化大

  含沙量大小易造成河床泥沙淤积

  有无凌汛现象

  气候

  特征

  降水量的大小及变率,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人文

  植被

  破坏

  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

  围湖

  造田

  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3. 河流的治理措施

  (1)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

  (2)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退耕还湖。

  (3)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束水冲沙),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束水冲沙法,就是收紧河道,流速变大,利用水的冲力,冲击河床底部泥沙,从而达到清淤防洪的目的。一般适用于流量较大的河流,如黄河。最早使用这种方法治理黄河的是明朝著名水利工程师潘季驯,之后历朝历代都采用这种方法治理黄河。

  在古代“河”指的只是黄河,“江”指的只是长江,其他的就叫“水”,像汉水、渭水、洛水等等。后来由于黄河水含泥沙多呈黄色就叫“黄河”,而长江因为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就叫“长江”,江和河就成了河流的统称。字典对江的解释是大河,不过从分布上看中部的河流好像都叫河,像淮河、渭河、海河等等,而叫江的最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和东北,像钱塘江、珠江、松花江、黑龙江等等,当然也不绝对。江……较大的河,如长江、黑龙江、松花江等。河……通指一般的水道,其定义为“在重力作用下,经常或间歇地沿着线形伸展的凹地流动的天然水体”。通常可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五个部分。我国仅次于长江的黄河,流域面积为75万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为 482亿立方米。可见“河”并非专指小江,或小的河流。

  

  黄河 概况

  

  概况

  表现

  源头

  青藏高原上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

  流经

  省区

  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区

  流经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流程

  5500千米(世界第五长)

  中国第二长河

  流域

  面积

  75万平方千米

  流量

  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

  上中下游支流及特征(分界是河口镇和桃花峪)

  上游

  支流

  洮河和湟水

  中游

  支流

  无定河、延河、汾河和渭河(其支流有泾河、洛河)等

  下游

  支流

  几乎无支流,流域面积小

  入海

  渤海

  水文

  特征

  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较大,水位变化较大,汛期较短,含沙量大,冬季有结冰期;有凌汛。

  1. 丰富的水能资源:黄河水能资源蕴藏量在我国河流中居第三位。

  (1)落差大:经过我国地势的三大阶梯,特别在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2)分布:阶梯的交界附近。主要集中在黄河的上游和中游地区。

  

  (3)主要的水电站:上游的青海龙羊峡、李家峡、甘肃的刘家峡、宁夏青铜峡;中游的河南三门峡、小浪底。

  2. 塑造了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和华北平原。

  3. 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塞外江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和华北平原重要的引用水源。

  忧患

  

  1 . 黄河的洪水 : 有历史记载的2千多年中,黄河下游发生决口泛滥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 有文字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大体经河北,由今子牙河道至天津附近入海,称为“禹河故道”。 公元前602年黄河第一次大改道起至公元1855年改走现行河道,其间1128年前,河走现行河道以北,由天津、利津等地入海; 以后走现行河道以南,夺淮入海,灾害波及海河、淮河和长江下游约25万平方千米的地区。 每次决口泛滥都造成惨重损失。 1933年下游决口54处,受灾面积1.1万多平方千米,受灾人口达360多万人。 1938年国民党政府扒开郑州以北花园口黄河大堤,淹死89万人,造成著名的黄泛区。

  (1)原因

  ①气候:大量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②植被和地上河: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剧增,造成下游平原地区河床抬高,加上人工筑堤,形成典型的“地上河”。

  ③人类大量占用滩地、分洪区、泄洪区,造成汛期黄河干流水位高。

  ④人为破坏黄河大堤,造成的人为溃堤。(南宋为抵御金兵南下,东京守将杜充在滑州人为决开黄河堤防,造成黄河夺淮入黄河)。

  (2)措施

  ①上游:合理放牧,恢复林草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修建水库,调蓄洪水。

  ②中游: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打坝淤地,保持水土。修建水库,调节洪水和调水冲沙。

  调水调沙就是借助自然的力量,依靠大型水库的人工调节,由小浪底水库“制造”一个含沙量小于20千克每立方米、流量约在26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每年的汛前,选择在6月19日至7月初进行调水冲沙,降低库容可为防汛做准备),持续10天以上通过花园口水文站,创造一种能够冲刷下游河床泥沙的“人造洪峰”,输沙入海。

  ③下游:加固加高黄河大堤,疏浚河道;建立蓄洪区和分洪区;历史上束水治沙。

  【注意】黄河下游开挖入海新河道不可取。

  a:如果开挖新的入海河道,河泥沙含量很大,过一些年又会出现一条新的地上河。

  b:原地上河沿岸有大量的人口和城市,如果重新挖新河道,会造成该地区的经济受到很大的影响。

  2. 黄河下游断流

  (1)概况:断流始于1972年,在1972~1996年的25年间,有19年出现河干断流,平均4年3次断流。1987年后几乎连年出现断流,其断流时间不断提前,断流范围不断扩大,断流频次、历时不断增加。1995年,地处河口段的利津水文站,断流历时长达122天,断流河长上延至河南开封市以下的陈桥村附近,长度达683km,占黄河下游(花园口以下)河道长度的80%以上。1996年,地处济南市郊的泺口水文站于2月14日就开始断流;利津水文站该年先后断流7次,历时达136天。1997年,断流达226天,为历时最长的断流。从2000年开始,随着小浪底枢纽一期工程竣工开始发挥调蓄工作,黄河断流现象停止。

  

  (2)影响

  影响

  表现

  沿线水资源不足

  沿线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严重不足,影响生产和生活

  对河道淤积和防洪的影响

  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少,造成大量的泥沙在河槽淤积,更易发生洪涝灾害

  破坏生态环境

  引起河道萎缩,导致滩区土壤化,破坏洄游性鱼类产卵繁殖

  河口地区,海水入侵、土壤沙化、盐碱化等,恶化河口地区生态环境,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弱

  (3)原因

  

  ①大量流经干旱、半干旱区域,降水少,蒸发量大。 如兰州段至河口段,流量呈减少趋势。 原因如下:

  原因

  表现

  气候

  流经干旱、半干旱区域,降水少,蒸发量大,支流少

  下渗

  下渗作用强

  引水

  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农业区,引水灌溉多

  ②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大。

  ③下游地区为地上河,几乎无河流和地下水补给。

  ④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弱,枯水期干流水量小。

  ⑤黄河中上游地区人口和城市众多,工农业用水量大。

  ⑥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浪费和污染严重。

  【注】①②③为自然原因,④⑤⑥为人为原因。

  

  ( 4 )治理措施

  措施

  表现

  工程措施

  南水北调;修建水库

  生物措施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管理措施

  统一规划、协调开发黄河水资源,如设立黄河水利委员会

  技术措施

  发展节水农业;工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其他措施

  控制人口增长;加收水费;提高公民素质

  3. 黄河凌汛

  (1)概念:凌汛也成为冰排,是冰凌阻水而形成的河流涨水。冰凌有时候聚集成冰塞或冰坝,造成水位太高,最终漫滩或决堤,成为凌洪。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2)时间:秋末冬初的封河期和冬末春初的开河期。

  (3)条件

  条件

  表现

  有结冰期

  有冰期的河流。(多指零度以下的河流)

  流向

  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且较明显的南北流向

  (4)分布:主要集中在黄河上游的宁夏段和河套段;黄河下游的山东段。

  

  ( 5 )治理措施

  措施

  表现

  组织强大的防凌队伍,防守大堤,排查隐患,若遇险情,立即抢护

  利用干流上的大型水库,把上游来水蓄积起来,发挥截水拦沙的双重功效,在减少上游地区解冻之前的来水量的同时,尽量缓解下游河道的淤积,从而降低河道水位,增加大堤保险系数

  分

  利用沿黄分洪工程和涵闸,分泄凌水,减轻对大堤的压力

  在容易形成卡冰的狭窄河段炸碎冰盖,打通溜道,使上游来冰顺利下排。而在河道上冰坝形成,并严重威胁堤防安全的情况下,就要用飞机、大炮、炸药等炸毁冰坝,疏通冰水,促使凌洪下泄,确保安全度汛

  

  湖……陆地表面比较宽阔的洼地积水而成的水体。按成因可分为构造湖、火口湖、堰塞湖、冰川湖、岩溶湖、泻湖、牛轭湖、风蚀湖和人工湖等。按含盐量的多少,可分为淡水湖、咸水湖盐湖等。按湖和河的关系又可分为内陆湖和外流湖。如太湖、鄱阳湖、兴凯湖和青海湖等。

  湖泊

  

  湖泊的概念

  湖泊是陆地上具有一定规模、一定深度、较为封闭的积水洼地,是湖盆、湖水和水中物质相互作用的自然综合体。湖水是陆地水的组成部分,湿地的重要类型。湖泊具有调蓄水量、供给水源、灌溉、航运、发展旅游和调节气候等功能,并蕴藏丰富的矿物资源。

  世界各大陆都有湖泊分布,但空间分布不均,最为集中的地区是古冰川作用地区,如芬兰、瑞典、加拿大和美国的北部。我国也是一个多湖泊的国家,湖泊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部平原地区,其中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湖的集中分布区。

  

  千湖之国——芬兰

  

  青藏高原的湖泊群

  湖泊的大小、深浅是由湖盆的大小、深浅以及湖水量的收支决定的,各个湖泊之间的差异很大。世界上最大湖泊(也是咸水湖)是里海,最大的淡水湖之苏必利尔湖,最深的湖是贝加尔湖。

  

  里海

  

  北美五大湖

  

  贝加尔湖

  湖泊分类

  1.按湖盆成因的分类

  陆地上蓄水洼地的成因多种多样,以内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湖泊主要由构造湖、火口湖、堰塞湖等,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湖泊主要有风成湖、冰成湖、海成湖、溶蚀湖等。

  构造湖是由于地壳构造运动如断裂、断层、地堑等产生的凹陷积水而形成的湖泊,特点是湖岸平直陡峻、深度大。典型的构造湖有亚洲的贝加尔湖、非洲的坦噶尼喀湖;我国云南的洱海、内蒙古的呼伦湖、新疆的博斯腾湖等。

  

  云南大理·洱海

  火口湖是指火山喷发停止以后火山口积水而形成的湖泊。湖泊的轮廓由火山口决定,一般较圆,面积不大而深度较深。典型的火口湖如吉林省东南部中朝边境上的长白山天池(白头山天池)。

  

  吉林延边·长白山天池

  堰塞湖有熔岩堰塞湖和山崩堰塞湖两类,前者由火山喷发的熔岩流拦截河流而形成,如镜泊湖、五大连池等;后者由地震、冰川和泥石流引起的山崩滑坡物质堵塞河床而成,如藏东南的易贡错、然乌错等,一般持续时间不长,崩塌物易被上涨的河水冲刷而决口,恢复原有河道。

  

  黑龙江黑河市·五大连池

  河成湖是指由于河流改道、截弯取直、淤积等使原河段脱离河流而形成的湖泊,其特点一般与原有河流有一定的联系,水深较浅。由河流截弯取直形成的湖泊形似牛轭,又称牛轭湖。洪泽湖是淮河河道淤塞增高,逐步淤积而形成的湖泊;江汉平原的湖群也是河成湖。

  小知识:

  牛轭,耕地时套在牛颈上的曲木,是牛犁地时的重要农具。如下图:(图源:百度图片)

  

  

  

  牛轭湖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长江荆江段某区域卫星影像

  风成湖是指荒漠地区由风蚀洼地积水而形成的湖泊,特点是湖水较浅,面积大小不一,如内蒙古地区的一些湖泊。

  冰成湖是指由冰川的刨蚀或冰碛作用而形成的湖泊,分布在古代和现代冰川作用的地区。其特点是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常成群分布。例如,格林兰冰盖边缘的湖泊,芬兰、瑞典、北美以及我国西藏地区的湖泊。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海成湖是由于沿岸海流的沉积作用,使沙嘴、沙州等不断生长,最后封闭海湾形成的湖泊,又称潟湖,如我国的西湖。

  小知识:

  潟湖的形成过程如图:

  

  汉语中,“潟”是被海水浸渍的土地。

  潟湖的英文lagoon来源于意大利语,指的是威尼斯附近的水域。

  威尼斯就是一个修建在潟湖上的城市。

  

  有的潟湖和外海有通道连接,这是德国北部的潟湖国家公园。

  

  有的潟湖和外海基本隔绝,比如澳大利亚西部的希利尔湖。

  嗯,是个小粉红,粉红湖世界各地都有,颜色源于一种特殊藻类。

  如果没有淡水注入,或者蒸发量大,潟湖水盐度会非常高。

  但如果潟湖远离海洋,不断有淡水注入就会变成淡水湖,比如中国杭州西湖。

  

  因为外侧有沙洲作为防波堤,潟湖内部一般风平浪静,可以改建为人工港口。台湾第一大港——高雄港就是潟湖改建的。

  

  溶蚀湖是指石灰岩、白云岩、石膏等可溶性岩石被地下水或地表水溶蚀而形成的湖泊,特点是外形多呈圆形或椭圆形,湖水一般较浅,如贵州的草海和云南香格里拉的纳帕海。

  2.按湖泊的补排情况分类

  按湖泊的水源补给条件,可分为有源湖和无源湖两类。有源湖是指有地表水补给的湖泊,如鄱阳湖、太湖等;无源湖是指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的湖泊,如白头山天池。

  按湖泊的排泄条件,可分为吞吐湖和闭口湖。吞吐湖是既有河水流入又有河水流出的湖泊,如洞庭湖;闭口湖是指没有水流从湖中排出的湖泊,如罗布泊。

  按湖泊水分与海洋有无直接补排关系,可分为外流湖和内陆湖。外流湖是指湖水能通过河流最终流入海洋的湖泊,内陆湖是指与海洋隔绝的湖泊。

  3.按湖水矿化度分类

  按湖水含盐量的高低,湖泊可分为淡水湖(<1g/L)、咸水湖(1~35g/L)和盐水湖(>35g/L)。淡水湖多为外流湖,因湖水不断交换而使水中的矿化物不易积累。咸水湖和盐水湖多为内陆湖,湖水只流进而没有流出,湖水蒸发使矿化物积累,湖水的盐分越来越高。

  

  青海海西·茶卡盐湖(盐湖卤水矿化度322.4g/L)

  此外,还可以按湖水营养物质多少分为贫营养湖、中营养湖和富营养湖; 按湖水存在时间久暂分为间歇湖、常年湖; 按湖泊分布的自然地理地带分为热带湖、温带湖和极地湖。

  湖泊的环境效益

  1.生态环境效益:调节气候;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维护生物多样性。

  2.社会环境效益:美化环境;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

  

  四川南部·升钟湖钓鱼大赛

  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

  1.外流湖:泥沙淤积;围湖造田。

  2.内流湖: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从入湖河流大量取水。

  

  咸海的演变

  湖泊的保护和开发

  合理围垦,保护湖泊滩地

  保护上游河流及周边自然生态环境;?防止湖泊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保护湖泊生物资源,维持生态平衡

  坚持可持续发展,积极开发湖泊资源,为人类造福

  总结:江:一般是中国南方对水道的称呼。如长江、珠江、湘江等。河:一般是华北地区对水道的称呼。如黄河、渭河、淮河。但东北又称其为江。如松花江、嫩江等。地理书上说,世界上有四条大河,依次是:亚马逊河,密西西比河,长江,尼罗河。世界上最大的河都不叫江。查辞典。“河,天然的水道”,“江,大河”。这是现代汉语词典对江与河作的诠释。但我想这只是语言学家依着习惯作的解释罢了,语言学最讲究尊重约定俗成。江的水流随季节变化较小,河的水流随季节变化较大.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各地理公众号等,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欢迎大家标注来源转载、文末点击分享、收藏、点赞、在看就是我们更新的动力!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产品。期待同学们每天在已阅文章下方留言“打卡”。

上一篇:九月份到桂林旅游,4日游攻略,记得收藏
下一篇:6天时间去云南怎么好玩?6天5晚云南旅游攻略!6天云南最佳路线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