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旅游有什么意义
来源丨小王书院(Academy-Learning)
文丨 蓝浪子
◆
老话讲“树挪死,人挪活”。其实,旅游也是一样的,出去走走,或近或远,或长或短,于每个人来说,大致都是一种心情的开始,成人也好,孩子也好,心情的多姿,才能塑造更多彩的生活。
家人领悟的是亲情,朋友领悟的是友情,恋人领悟的是爱情。情感情感,情由感生,人有五感:视听味嗅触。
不经常出去走走,感觉系统就会麻木,或者像闭关锁国的大清妄自尊大起来,或者像井底之蛙一样竟不知天外有天。失去了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01 什么叫做旅游?
大概从“五四”以后,国人凡是纠结一个定义或者概念,往往都会从西方思维上去寻找源头,一个词的希腊原意是什么,到了英文又一步步怎么变化而来,最终不过是一种绕来绕去的西方解释,经常让人看得颠三倒四、晦涩难懂,犹如哲学。其实,我们不妨按照我们中国人固有的具象思维习惯找一找甲骨文的源头,从我们文字的画面中去理解。
旅
甲骨文 = (旗帜)+(从,追随),表示士兵们追随在飘扬的战旗下。
造字本义:士兵追随着战旗,行军征战。旅字在上古时代的最初含义是“俱,共,同”之义,的确与军队作战有关。
《国语·越语上》:“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 《诗经·小雅·宾之初筵》:“笾豆有楚,肴核维旅。” 由最初的“俱、共、同”之义衍生出的“俱备、陈列”之义。
游
“斿”是“遊”的本字,通游。斿,甲骨文=(旗帜)+(子),像飘扬的旗帜引领一队学子。
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当“斿”作为单纯字件后,篆文再加“水”(河)另造“游”代替,表示古代学子打着族旗,过河越境,四处参观学习。
造字本义:古代学子以族旗为护照,举旗越境参观巡学。解释的通俗一些就是:小孩子拿着旗子指挥,就是游戏、玩笑的意思。
由此可见,所谓“旅游”,在遥远的古代就是“一群小孩子玩游戏”的意思。不禁感叹,我们的先祖是多么的聪明,这才真是“书画同源”的道理啊。
在古代,最早玩亲子游的应该是轩辕黄帝一家。
在涿鹿之战中,黄帝大发神威,灭了老对手蚩尤,一统华夏。打完仗之后,各诸侯都归顺黄帝,拥戴他做了天子。没有仗可打了,日子实在不能再无聊。
思来想去,黄帝索性带着老婆嫘祖、孩子还有属下去全国旅游考察民情。据说,他们把华山、泰山、崆峒山、王屋山等名山大川都溜达了一圈。
黄帝牛,老婆嫘祖也是个女强人,工作旅游两不误,在陪老公旅游期间,还抽空教沿途的百姓们养蚕、种桑树,拥有粉丝无数。所以,黄帝和嫘祖的孩子们不仅跟着爹妈看世界,还玩了一路的蚕宝宝,过得相当嗨皮。
这段亲子游的经历,显然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和心胸。后来,嫘祖的大儿子放弃继承老爹的事业,自己勇敢地探索新世界,跑到山东日照那边儿,建立了一个新的王国。
唐朝时的亲子游,主要是在节日里去近郊游玩。比如,每年的三月三上巳节,全家一起去西安郊外的曲江,那里的风景美不胜收,而且景点还不收门票。
这是全民的福利,就连女孩子们也被妈妈带出来踏青、游船、荡秋千,玩得不亦乐乎。唐朝大诗人元稹曾经在寒食节,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去郊游,玩了一把农家乐。玩完之后还不尽兴,在朋友圈里晒照片,写道:' 今年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碧水青山无限思,莫将心道是涪州。'
在宋朝,苏洵是把亲子游进行到底的一个好爸爸。苏洵 31 岁时游学四方,游学嘛,就是一边旅游一边学习。所以,他不知不觉积累了丰富的旅游经验,对 '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 这句话,默默地点了 100 个赞。不过,小孩抵抗力差,古代又缺医少药的,很容易夭折,所以,苏洵没敢带孩子出门。
一直等到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都年满 18 岁,而且身体棒棒哒,他才带着他们去开封游学,而且不止一次哦!后来,全家搬到江陵,又从江陵搬到开封,千里迢迢的一路上,苏洵鼓励两个儿子写游记,父子三人将所见所闻发了朋友圈,被粉丝们疯狂转发。
到了清朝,康熙带着 7 个儿子去塞外游玩,细心地教每个儿子射箭,还跟他们比试功夫,孩子们兴奋得嗷嗷叫,都跟打了鸡血似的。整整一个月,康熙每天带着儿子们骑马打猎、拉弓射箭、摔跤,玩得不亦乐乎。
孩子们玩着玩着,就玩出了一身骑射的硬功夫。据说,就连当时只有 10 岁的九阿哥允禟也射死了两头鹿。10 岁哎,不就是小学生嘛!康熙还特喜欢去外地旅游,一辈子六下江南。
每次去外地旅游,除了让太子留守站岗外,总会带着大小老婆和一堆孩子去玩。拜孔庙、吃鲥鱼、看黄河、登五台山,没事儿去曹雪芹家串串门儿。因为经常和老爹旅游,增广见闻,锻炼骑射,所以康熙的儿子们,没有一个是废材。
02 神经元与连接点
不同的生物,其大脑神经细胞(学术上称之为“神经元”)的数量也不同。一只苍蝇有10 万个神经元,老鼠有500 万个,而猴子,所有生物中最接近人类的动物,其神经元有100 亿个。一个成年人则有1000 亿个神经元。
我们的脑(更确切地说,是“脑神经系统”),大致上可分为三个功能区域。第一个区域收集来自各个感觉器官(视、听、味、嗅和触觉)和体内各部分的讯息。第 二个区域负责处理这些讯息,作出回应决定和储存这些讯息。
这个区域是我们大脑最重要的区域,也是头颅中那个叫做“脑”的器官的绝大部分,一般我们谈到思 考、情绪、记忆、性格等时所说的脑,便是这部分。第三个区域负责执行脑作出的决定,传至身体各部分去做出相应的配合 行动。
大脑中三个区域的神经元传递讯息的方法是运用一些生化物(学术上称为“神经递质”)。
讯息在一个神经元内的传送是使用电脉冲,当讯息到达那个神经元的末梢 的时候,一些生化物便会被释出,另一个神经元,因为有接收该种生化物的“接收器”(学术上称为“受体”),便会收到所传送的讯息,然后再经由同样的电脉冲 /生化物交替的过程,传送到其他的神经元。
一个成年人的脑有1000 亿个神经元,而每个神经元,往往与10000 个以上的其他神经元连接,由此可以知道,传递讯息的复杂过程是如此骇人地庞大、快速和全面。
一个成年人有1000 亿个神经元,人人都差不多是这个数字,相差极少。一个人的聪明与否,并不是决定于他的神经元的数目,而是决定于他的神经元所建立起来的连接网络的大小。
计算连接网络大小的方法是计算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的连接点。一个成年人的脑会有500 万亿个这样的连接点,而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这方面的差距可以达到 25%!
连接点越多,这个人越聪明。增强脑力,便是增加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数目。
增强脑力的方法,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来形容至为贴切;多运用大脑,脑力便会增强;少用,脑力便会衰退。
当一个生命在母亲的体内孕育,脑纤维组织会在受孕后第23 天开始形成,神经元会在怀孕后第40 天左右出现,并且急剧地分裂、发展。 在短短的 4 个月 里,神经元的数目会达到2000亿 。(记得前面说过,一个成年人的脑只有1000 亿个神经元吗?
这2000 亿个神经元争取各种机会相互联系,活动最强的1000 亿个会成功做到联系,并且因而得到养料的滋润。
较弱的1000 亿个神经元,因争取不到工作,便被淘汰。
婴儿出世时大脑的体积是成年时的30%;在两年内,便会成长至成年的90%。由此可见,脑是婴儿最先发展的器官。
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网络,绝大部分是因为受到 外界的刺激 而产生出来,在母亲的体内便已经开始。 婴儿出世,开始独立地生存,外界的刺激既多且密,神经元的连接 网络急剧地发展。
有些时候,其增长速度可达每秒钟增加30 亿个连接点! 在 8个月 时达到最高峰,会1000万亿个连接点(在数量上这时是最高峰,但从效率的角度看,连接网络能力最强的时候是 3岁左右 ) 。
在达到最高点之后,又会有一 次淘汰过程出现:连接得不好的和少用的网络会消失,连接点的数字会下降至500 万亿,刚好又是一半。这会在孩子 12岁左右 时完成。此后,一生的神经元连接网络的数字会大致上停留在这个数字的水平。
可以看出两个最佳的外界刺激的增效阶段:(正向的外界刺激>旅游,但一定包括旅游)
1、孩子8个月左右,
2、孩子3岁直到12岁之间
日本摄影大师星野道夫说过:
孩提时代看过的风景会长留在脑海之中,直至成人后面对人生的分岔路时,给予我们勇气和鼓励的,可能不是谁曾说过的话,而是那道曾经见过的风景。
龙应台与儿子的书信集《亲爱的安德烈》中写道:
上一百堂的美术课不如让孩子在大自然中行走一天;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学生去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将一百个文学写作技巧,不如让写作者在市场里弄脏自己的裤脚。玩可以说是天地间学问的根本。
美国心理学家斯基奈曾说:
“世界太大,学校太小”。
当她很小,渴望在草地上打滚,抓虫子,渴望跟小朋友玩过家家的时候,我不会只为满足自己,痴迷于带着她长途劳顿……
当他长到足够大一点,允许他自由安排自己和小伙伴的假期,一起去经历这个世界……
当她在一篇《望天门山》读过之后,对我说:我也想去天门山看看的时候,我会带她去……
当我在坚持户外活动,她开始感兴趣的时候,我会让她跟着去……当我有机缘,真的在给她设计生活经历的时候……
是的,这才是起点。
不是只有坐飞机出门才叫旅行;没有思考与欲望在先,不会有所谓的新发现;没有榜样,再多的安排都是徒劳。
上面说过,大脑的成长,会靠外面世界所给它的刺 激,尤其是视觉、听觉、语言、嗅觉、肌肉控制及理解等能力的发展,如果在幼年时未能充分运用脑力去学到正确的基本能力,长大后便会有严重的能力障碍。 从出生至12 岁这个阶段里,由神经元组成的连接网络会不断地发展出一些特别的组合去配合某些学习或者成长所需的条件,例如思考、说话、观察、态度、行为倾向等。这些特 别组合会快速形成,若没有被好好地运用,也会快速地消失。
这些特别组合,更是儿童“天分”的显示,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会有很多这样的“学习窗口”出现, 特别适合某些活动,例如弹钢琴、绘画、运动,甚至学术上的特别领悟力。如果我们给孩子充分的机会去不断尝试新事物,也许会正巧碰上合适的“学习窗口”,孩 子会有异常的表现,被认为有天分,加上孩子对此有兴趣继续学习(再加上家长的一点鼓励),孩子便找到了未来成就的方向了。一般来说,12 岁之前所有这些学习窗子都出现过了。
孩子必须不断地接触新事物,并且不断地去运用他的感官和身体做出配合,否则,他会失去或者减弱他成长期学习的能力(这就是孩子总是顽皮的原因)。
例如:一 个有正常大脑的孩子,如果到两岁时还未有过视觉经验的话,这个孩子将会失去视觉的能力;又假如他到十岁时仍从未听过任何字句,他将永远不能完善地学好任何 一种语言。所以,让孩子多尝试、多接触事物是十分重要的。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法布尔热爱大自然,写出了《昆虫记》。鲁班因为青草割破了手指而发明了锯子。因为蝙蝠,我们发明了雷达,因为青蛙,我们发明了电子眼,就连讨厌的苍蝇,也启发我们发明了震动陀螺仪(一种导航设备)。旅游这种自然教育方法正好给了孩子们培养这些优秀能力的机会,“知行行有效,行知知更牢”。
03 选择怎样的旅游?
你带不带孩子出去玩?你带到哪里去玩?你们住什么酒店?孩子的玩伴都去过哪里?你们买什么礼物回来给老师同学?这一个假期的出行,在孩子的作文里怎么被描述?
放假前后,在妈妈们接孩子放学的聚点,在办公室有孩子的父母中午吃饭的时候,在你跟邻居家长碰面的寒暄里,聊的都是“放假你们去哪啊”,这一句话背后,体现的不是你的教育观念,而是你有钱有闲吗?你玩得起吗?不管你是真心想带孩子出去“长见识”,还是比较心做祟,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不管你的经济实力如何,你都被卷入这阵风中,不能不去,也不得明辨。
为炫耀而去旅行,不如不要去!
为享乐而去的旅行,不如不要去!
没有欲望去探索的旅行,不如不要去!
对旅行没有热爱的父母,不如不要带孩子去!
走马观花的旅行,要它何用?
亲子类旅游以2-12岁之间的群体为主,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旅游的需求度存在极大差异,家长可以参照以下内容进行设计。无论是选择国内或者国外旅游,可以根据各自家庭状况酌情而定。
2-12岁是儿童身心快速成长时期,体能、智力和技能都在不断变化,幼儿期喜欢玩乐类游戏,随着年龄增长,兴趣范围逐渐增多,开始表现出对自然、科技、历史及人文等各方面的爱好。
儿童旅游偏好与成人存在极大差异,传统观光和体验类旅游产品不能满足儿童需求,成人由于自身经历、工作或个人兴趣爱好等,旅游带有极强的目的性,喜好休闲类旅游,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儿童旅游动机更加单纯,以娱乐加学知性功能为主。
3-6岁幼儿期
身体特征: 3-4岁之间的儿童体力逐步增强,有能力从事一些最初步的游戏活动;5-6岁之间的儿童能够熟练的进行跳、跑、攀登等活动,可以学习实践复杂的技能,喜欢到户外进行游戏活动,对探索周围环境有浓厚的兴趣。
心理特征:这个阶段属于学龄前阶段,这个阶段内的儿童各种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能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活动,同时带有很不稳定的心理活动特征,个人特性开始形成。3-4岁儿童的走路能力快速发展,而且具有形象思维,开始扩大空间和实践范围;5岁时候注意力开始集中,开始形成逻辑思维,对造房子等需要发挥想象力的游戏类活动表现出浓厚兴趣;6岁的儿童可以辨别基本颜色,空间概念发展,感知丰富,常被新鲜食物吸引,已经可以开始从事较长时间的游戏活动。
兴趣表现: 这个阶段的儿童初步产生了参加社会活动实践的愿望,能够模仿成人进行各种实践活动。游戏是学龄前儿童的主导活动,有创造性的游戏、建筑游戏及活动型游戏等也较受欢迎。这个时期的儿童对去过的地方已经能够产生较长时间的记忆,开始渴望友谊和他人的陪伴。轻松、丰富、新奇的群体性亲子游活动对学龄前儿童的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6-12岁少儿期:
身体特征:游戏活动范围逐步扩大,能够进行有内容和严格游戏规划的活动,并有能力使用交通工具。
心理特征:这个时期的儿童心理特征带有极大的随意性,受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开始注意个人行为举止,个人心理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在社会环境和外部道德思想的影响下开始出现特定的行为惯性。
兴趣表现:这个阶段的还是开始进入学龄期儿童,学习为主导活动形式,开始主动寻求和想象中相符的游戏活动类型和场景,表现出极大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这个年纪的儿童比较好动,逐渐对体育运动、竞技类游戏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登山、攀岩、游泳、徒步。对儿童而言,最感兴趣的景点往往是儿童游乐园和动物园(含动物主题景点);其次水景观;其次为植物园(含植物主题景点)和文化主题园(含科技馆、博物馆、蜡像馆、民俗园)、美食旅游地等。
对于2-12岁之间的儿童群体,家长在选择旅游目的地过程中占主导作用,仍然希望通过出行对儿童的行为和个性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
其中,求知性偏好即增长知识和开阔视野仍在家长的出游决策中发挥着主要作用;
第二是“健康性”作用,即接触自然、强身健体;
第三是“情感性”偏好即加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第四是“德育性”偏好,即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情操;
第五是“享受性“偏好,即让儿童从繁重的课业负担重解放,开心享受生活;
第六是”乐群性“偏好,即通过旅行让儿童多交朋友培养其乐观开朗的性格。
13-18岁之间
身体特征:体能增长极快,身体协调性和技巧性快速提高。
心理特征:随着个人知识的累积和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思维方式中带有明显的个人中心主义,追求独一无二的个人经历,表现出极强的探险猎奇和标榜心理。各种心理矛盾和情绪波动激烈碰撞,逆反心理逐渐增强,希望获得更大的自由,同龄伙伴逐渐代替父母的位置。
兴趣表现:选择性和独立性逐渐增强,仍然以学习性活动为主,同时进行一些文化、娱乐性活动,此外对探险、猎奇等活动表现出极强的好奇心,脑力思维活动高度活跃。因此这个阶段的旅游活动要突出个性化、特化等原因,避免简单的观光旅游形式。
-完-
*作者丨蓝浪子,文章由微信公众号小王书院(Academy-Learning)授权转载,原标题:带孩子旅游,请从小做起!
*后注丨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并节选、摘抄、重构网络多篇文章,整理而成。
*文章所用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
亲子旅游到底好在哪里?
问问Lucia和糖糖
▼
流浪记录内容
2019年3月 中旬
● 音频15-20集,每集15-20分钟;(部分内容待定,很神秘是不是?集数也待定哦,有可能超过20集呢,反正不低于15集)
●直播不低于15次;(或在路上,或答疑,或讲故事,或教学,或就是一起看看日落,听听音乐,喝喝茶,练练瑜伽……)
●美文,美图,就在这里发给大家看吧。
长按扫一扫 仅需【9.9】元
>>【相关好文】什么样的女孩,长大会幸福?家有女儿的一定要看
>>【相关好文】Lucia:孩子会对着什么样的人哭?
>>【相关好文】Lucia:幼儿园不上了,带孩子全国去流浪
>>【相关好文】一个完美的啃老族,是如何被养成?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
点“好看”让更多的朋友看到
上一篇:国庆假期坐着公交去旅行,轻松玩遍呼和浩特!
下一篇:地方两会|四川省政协委员黄剑东:建议全力打造三苏文化传承发展中心
最近更新旅游资讯
- 北京IN10018片II期临床试验-IN10018 或安慰剂联合PLD 治疗铂耐
- 重庆西南医院体检中心
- 价值理论论文范文
- 内娱出现第一个“侠女颜”!刚出道4天,小白花们慌了…
- 狗的射速又快又烫
- 震惊!原来我们那些年追过的电视剧三观如此畸形……
- 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 笛安的“北京爱情故事”,满满的欲望和贪婪
- 读《金瓶梅》第13章:李瓶儿为何能看上西门庆?
- 十六岁高二学生没事时看看什么书好?
- 父母中毒而亡,警方问13岁女儿看到凶手没,女孩笑了:我就是凶手
- 别黑陈凯歌了,他有一部神作还不够吗?
- 高三沉沦观后感话题作文800字范文
- 思辨的张力
- 狐文化特辑【十三】狐妖余论:混迹红尘的修仙之狐——「仙狐」
- 喜欢K歌,看电影吗?这些英文一定要掌握!
- 21世纪最佳20部日本动画
- 中西方伦理思想发展比较研究
- 马鞍山人民医院医院历史
- 如何以「我穿越成了一个小妾(或通房丫头)」为题写一篇小说?
- 青海诗选刊 2017年第24期(总第36期)
- 吴军民
- 实用 | 教你如何做好校园景观!
- 无忧传媒三 片
- 《西游记》新解(十套珍稀古画插图)56: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遇强盗,唐僧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