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开原创】方兴未艾新征程(刘日龙)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1-19
手机版

  方兴未艾新征程

  ——赣州市工商联强力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纪实

  文/刘日龙

  

  ▲赣州市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大会现场

  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是党中央立足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实际、着眼民营企业特色优势作出的重要决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推动力量,是促进“两个健康”(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重要抓手。

  2021年7月16日,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大会在山东潍坊举办。 2021年8月3日,江西省“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大会在南昌召开。

  2021年9月30日,赣州市工商联、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光彩会、市农发行、赣州农业银行联合召开“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大会。 会议宣读了《赣州市“万企兴万村”行动倡议书》,印发了《赣州市“万企兴万村”行动实施方案》。 一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伟大战役,又在赣南大地全面打响。

  

  ▲大余丫山玻璃栈道

  市县联动,迅速掀起“万企兴万村”行动热潮

  “万企兴万村”行动既是冲锋号,更是集结号。下面,让我们跟着一些镜头,一起走进赣州市“万企兴万村”行动揭开序幕以后,市县(区)紧锣密鼓、抓紧抓实开展工作的部分场景。

  2021年11月14日,于都县“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大会召开,县委书记黄法,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松柏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传达了全国、省、市“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大会精神,解读了《于都县“万企兴万村”行动实施方案》,企业代表宣读了“万企兴万村”行动倡议书,黄法等县领导与部分企业家共同推动“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推杆,标志于都县“万企兴万村”行动正式启动。

  2022年1月17日,章贡区工商联召开“万企兴万村”助力乡村振兴调研座谈会(沙河镇专场)。 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区农业农村局、沙河镇有关人员及沙河镇各村主任、部分企业代表参加座谈会,共同探索活动的纵深有效开展。

  2022年1月18日,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市非公党委书记杨小妹赴市江龙商会、市赣江源商会、市鹰潭商会、赣州嘉福集团、江西人和人力等企业走访调研,强调坚持“义利兼顾、以义为先”,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将企业禀赋优势和乡村资源条件结合起来,实现企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共赢。

  

  ▲赣县区会仙谷欢乐 小镇

  2022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赣县区工商联带领区建材装饰商会、赣县古启科技有限公司、鼎洪汽车服务公司等,深入结对帮扶村吉埠镇建节村开展“万企兴万村、我们在行动”春节慰问活动。

  2022年4月23日,赣州经开区工商联分会、企业协会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现场对接会,集中组织三十余名民营企业家代表,实地参观考察凤岗镇黄龙村稻渔综合种养、富硒水稻种植等项目,三江乡赤湖村阿姆源辣椒示范基地项目和新江村花卉基地等项目建设,引导并促进更多民营企业家切实推动“万企兴万村”行动落到实处。

  2022年4月26日,赣州市政协副主席廖志刚带领提案委和工商联界别委员,深入兴国县龙口镇睦埠村,就“万企兴万村”助推乡村振兴工作等内容开展调研。

  2022年5月,为充分发挥非公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助力乡村振兴积极性,上犹县工商联、县非公党委组织了20余家执委企业,开展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调研考察活动。

  自“万企兴万村”行动开展以来,石城县以“谋”为导、主动谋划“聚合力”,以“挖”为要、深挖潜力“善借力”,以“帮”为本、帮扶支持“添动力”,切实念好“谋”“挖”“帮”三字诀,努力为民营企业参与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牵好线、搭好台。

  

  ▲龙南且虔心小镇虔茶万亩有机茶园

  2022年5月22日至23日,赣州市工商联(总商会)五届三次执委会议在赣州顺利召开。 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文信出席会议并讲话。 李文信强调,商会和企业要专注实业实干,进一步激发发展动能,以产业报国、实业强国为己任,争当创新发展的“引领者”、转型升级的“先行者”、健康发展的“践行者”,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激发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就非公经济党建、优化营商环境、“万企兴万村”等工作,崇义县工商联、赣州市赣商联合会等单位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2022年5月24日起,赣州市“万企兴万村”工作四个调研组,分赴18个县(市、区)及赣州经开区、蓉江新区开展调研,总结各地持续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对今后工作的开展提出具体要求。

  上述镜头,仅仅是赣州市县(区)全面联动,强力推动“万企兴万村”行动落地生根的缩影。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兴。 3.94万平方公里赣南山川大地,处处涌动“万企兴万村”滚滚热潮。

  

  ▲南康区客家烫皮小镇

  责任和担当,催生赣州市“万企兴万村”产业模式聚合赋能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业兴旺为重中之重。在传统产业帮扶模式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与经验借鉴,结合“万企兴万村”目标要求,赣州市总结概括出适合本市实际的“万企兴万村”产业推动模式。

  ——“生态+”产业模式。将生态资源开发与帮扶工作相结合,以生态振兴为中心,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提高区域自身发展能力,带动贫困群众融入生态产业链,使生态产业成为区域支柱性产业,生态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该模式主要以“生态+ 村集体+农户”方式为主,帮扶举措主要有光伏发电帮扶、水电开发帮扶、生态旅游开发帮扶等。

  ——“文化+”产业模式。将文化资源开发与“万企兴万村”工作相结合,以文化振兴为灵魂,带动群众融入文化产业链,使文化产业成为区域支柱性产业,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该模式主要以“文化产品+企业+农户”“文化+旅游+农户”等方式为主,帮扶举措主要有非遗帮扶、民间特色文化帮扶等。

  

  ▲全南县金冓鸽生产基地

  ——“旅游+”产业模式。将旅游资源开发与帮扶工作相结合,带动群众融入旅游产业链,使旅游产业成为区域支柱产业,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该模式主要以“景区+农村”“特色农产品+旅企+农户”等方式为主,帮扶举措主要有红色旅游帮扶、自然景观旅游帮扶、人文景观旅游帮扶、民宿发展帮扶等。

  ——“互联网 + ”产业模式。将互联网资源与产业帮扶工作有效对接,以网络信息平台为媒介,依托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以城乡互动为途径,以消费帮扶产品为纽带,拓宽农户与企业、顾客之间的产销渠道,丰富群众增收的产业路径。该模式主要以“互联网+农牧企业+农户”“电商+商品+农户”等方式为主,帮扶举措主要有互联网养殖、电商帮扶、直播帮扶等。

  关键节点、紧盯不放,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基于本市不同农村地区资源禀赋、区位优势、治理水平等条件而采取各具成效的产业帮扶差异化模式,但各模式之间并非彼此孤立的关系,而是紧密联系、统筹发展、相互支持、共同作用,赣州市创新产业发展帮扶机制,形成具有赣州特色的“万企兴万村”产业新模式。 在赣州这片红土地上,农业产业新业态正不断生根开花结果。

  

  ▲上犹县梅水乡园村大金山漂流

  协同联动,形成赣州市“万企兴万村”清晰路径

  赣州市“万企兴万村”工作,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坚持政府搭台、工商联牵线,以政策为引导,鼓励广大民营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融入“万企兴万村”主战场。

  ——村级党组织引领。提升基层堡垒的“战斗力”,以“组织强村”赋能“万企兴万村”;围绕村级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新模式,助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政府搭台、工商联牵线。搭建村企联建平台,全方位摸清镇村资源,全过程跟踪村企对接,实现村企联建全覆盖。搭建服务平台,建实推进机制,深化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打造信用赣州。搭建产销对接平台,高标准挑选特色产品,高标准运营产销对接平台,高标准促成产销对接。搭建投资兴业平台,集中整合优惠政策,集中建立项目库,集中力量招商引资。

  

  ▲江西挺进环保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

  ——政策引导。完善土地流转政策体系,扩大社会投资发展规模。发挥政策引导功能,破解社会资本融资难题。构建支农稳定增长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

  ——特色宣传。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向上向善的浓厚氛围。发挥示范点效应,推动形成“万企兴万村”、农民致富与企业发展互促共赢的良好局面。推进全媒体营销,建立稳定且适合品牌发展的新媒体矩阵。

  ——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激活资源型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协同发展。夯实产业帮扶基础,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优化利益分配格局,促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利益联结。创新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探索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围绕重点领域,构建稳定高效的利益联结机制。

  

  ▲于都县禾丰兰花小镇

  “山之有本,方巍峨高耸、雄踞厚土;水之有源,方为雨为露,为泉为渊。”

  自“万企兴万村”行动开展以来,赣州市工商联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广泛引导非公企业和商会弘扬光彩精神,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发挥智力、资源、资金等优势,着力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截止目前,我市共有472家企业与432个村开展实质性帮扶行动,实施项目556个,总投资140.14亿元,实际投资55.44亿元。

  

  ▲兴国县埠头乡龙砂村

  [原载2022年11月赣州市工商联(总商会)大型画册《山乡新韵》]

  

  刘日龙,1965年生,江西赣县人,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赣州市章贡区作家协会主席。坚持业余创作,以亲情散文、小小说见长,作品散见各地报刊,著有个人散文集《永远的温馨》(大众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诗集《我问自己》(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年7月),与人合著《一生只做一件事》(光明日报出版社,2017年4月)、《关爱与礼赞》等。

  本公众号文章皆为原创作品,

  如需采用,请联系13870789598

  微信号:路开文化

上一篇:去江门旅游,千万别错过这些景点
下一篇:历史课本上不会有的10大神秘遗迹 中国浙江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