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生活》:存在的本身有无意义取决于个人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08
手机版

  我喜欢是枝裕和 原计划的首个电影推文是写他的作品 只是刚好看了二重生活 刚好想发推文 索性就转向了他的同期 二重生活的导演岸善幸

  凡事都得有个第一次 为了能有一个稍好的效果 zry选择了最原始方法 因为我的归纳能力实在太差

  

  拉一下流程

  -人物均用上图字母代替

  电影:二重生活

  ab是男女朋友 a研二哲学系在读 b游戏设计者

  a的论文以“当代日本人的存在“为题 在导师c的提议下 a选择了以跟踪某一人为方法 通过研究一人从而透析整个社会 邻居d便成了她的第一对象

  d和d的家庭在他人眼中看来是完美的 但在a的跟踪过程中 a发现了d在出轨 因为研究方法的特殊性 a把跟踪的事一直瞒着b 自然而然 在b的眼中 a也变得越来越奇怪 两人之前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d的妻子发现了情人的存在 失望透顶选择自杀 但自杀未遂 之后继续和d生活 情人下车

  与此同时 d也发现了a的行为 但误以为a是妻子派来的人 a在d的逼问下说明了自己的意图 d并不同意a将他的事写入论文 好的 剧情突然一转 a醉酒后 直接和d纠缠 但上床未遂 a突然被触动 将自己幼时的阴影内心的空虚毫无保留地展现给了d d却是无情嘲讽 后来终是同意了a写自己的事

  

  ab分手是在跟踪d的尾声那会儿 b便搬家了

  因为c对a的要求是 不能与对方接触 a不得不更换跟踪对象 这一次 她选择了c c的母亲病危住院 为完成母亲愿望 c找了e与自己假扮夫妻 a误会e为c真正的妻子 c的母亲死后 c与e也接触了雇佣关系 在c的指引下 a最终也知道了真相 完成了自己的论文 c在给了a高分后 在办公室自杀 这个镜头也是影片开头的倒叙部分

  随意发挥

  介绍剧情里面并未太多提到ab的事 但我个人最喜欢的感情线就是ab的

  可能也是受演员本身影响 谁不爱门胁麦 菅田将晖

  b是真的超爱a的 共同居住的房子里的墙上挂着b画的a

  b在知道a的跟踪事件后 a回家时还是会把先弄好的面给a

  在a跟踪完d后回家的清晨 b在这时醒了还是只想着画a

  (而画是在最后a搬家时才发现的

  

  更愿意用混沌去形容a 她有童年阴影精神脆弱 一直思考“人为了什么而活着” 个人来看 a是很喜欢b的 尽管在b问a他们为什么在一起时 a回答说不知道 a曾向d袒露 自己与b在一起还是很空虚 而当她知道b要搬走时 看到b留下的画时 自己的情感终究还是暴露出来

  c和e的感情线也很好 c作为导师 通俗得来说 他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可能有些夸张 他和a是一类人 但他比a看得透彻多了 c让a去做无目的的跟踪时 是在“利用”也是在引导a 为的是能共同求得“存在”的意义 那样一个人

  

  最终还是因母亲过世感情压力而自杀 e虽说是一个职业演员 但c母亲过世时她大哭 自愿每日费心为c做便当(c用手机拍下了每一份便当 在结束雇佣关系后出神地盯着街边一位推着婴儿车的母亲 她的情感也是真实的 只是说这一切都基于她与c的雇佣关系

  他们所有人所有感情线中存在的问题就是表达与感知

  ab a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自然而然b也无从感知 a起初也不能感知到b 而当她终于意识到时 已是失去之后了

  ce ce是双方之间都无表达 更无法感知

  这方面我并无太多见解了 0经验的人无资格乱扯

  胡思乱想

  

  电影的尾声在升华方面做得很好

  插入e的话剧部分 引用哈姆雷特的经典独白

  “to be or not to be”

  然后就是a的内心独白 也是论文的总结

  有那样一种的存在

  轻易给他人下定论 不管是什么

  那样的存在 总是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

  二重生活 人人皆有

  存在的本身有无意义取决于个人

  向来更喜欢用个体去诠释一个人

  专注于个体

  其他的存在 无法洞悉

  

  而个体对于个体本身 甚至也不能彻底了解

  成百上千的哲学问题便是带领去探寻的

  但问题是接连不断的

  不管是个体对其他存在的 还是个体对个体的

  所以才会说 不可替代

上一篇:强推6部韩国限制级电影,打斗酣畅淋漓,一口气看完真过瘾
下一篇:东京、东京人与“奥运”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