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清法师:《大乘方广总持经》中之谤法定义(九)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08
手机版

  

  「阿逸多 我不为心口想相违诳惑之人而说菩提 不为嫉妒之人而说菩提 不为傲慢不敬之人而说菩提 不为无信之人而说菩提 不为不调伏人而说菩提 不为邪淫之人而说菩提 不为自是非他之人而说菩提 」这一段非常容易理解。释迦牟尼佛说:弥勒,我不想给那个心口不一的人说无上大法,我也不想给那嫉妒的人说无上大法。实际上我们佛教界,确确实实有这种现象。

  我那个博客上有一篇文章,很短。我那个文章都很短,好长时间了,好像是这么说的:遭到别人的诽谤并不可怜,可怜的是诽谤别人的那个人,因为诽谤的这种因缘,而堕落恶道和断送了得闻正法的因缘,断送了得闻正法的可能。

  有很多人很奇怪,有的佛弟子去寺院去护持,去修行,去做佛事活动。有的人他自己不愿去,或者去不了,他就大肆的诽谤,大肆的诽谤,给那个发心的人造谣。他诽谤人,那你给被诽谤的对象消了业了,这是其一;第二,他诽谤人,他就造了恶业了;第三,因为他不如法,业障遮障了他得闻正法和亲近三宝的机会。是不是这样说?

  我知道,我也是有分别心的。我知道很多法师可能也有分别心,当和我一样还没有成就的时候。人家成就的那些法师咱就不说了。一个人老是“叽叽叽叽”,烦了:“一边去!”我都不愿给他讲,为什么?不相应,没那种根基,不相应。再就是,有的人非常嫉妒,心口不一:“师父啊,多好多好……”“师父啊,哎呀,你这个寺院最好了,我走了好多年了,全国各地的寺院,没见过一个如法的寺院。”我马上就警觉了:“哎吆,你一回头,我这里也不如法!”哎,结果就是,他一回头,我这里也不如法了。所以他问什么,我也仅仅是应付而已,因为你给他讲了也没有用,他就是那种习性。他不去修,他也不会去深深的体会。

  真正虔诚的人,你自然的一种相应,自然的想给他讲。他不知道的,你都想给他说。何况他提出来的疑难问题呢?实际是一个道理。

  再展开一点:佛说这个话啊,不是佛不慈悲,也不是佛有分别,佛光普照,刹那刹那他都摄受着每一个众生。是众生的不同因缘,有的被佛所摄受,有的不被佛所摄受。所以我也写过这么一句话:不是佛舍弃了我们,是我们挣离了佛陀,远离了佛教的正法正知见,这句话才是他的真实含义。是我们不如法,难以得到佛陀的加持,是我们不如法,某些地方做的不到位,很难和佛教相应。不是佛有偏有向,加持那一个不加持这一个,关怀那一个不关怀这一个,不是这个意思。所以对这段经文,我们更要正确理解。

  下面这一段呢,体现的主要也是诽谤正法的内容,也非常重要。这一段,有的居士把它放到网络上了,并且也是讲的什么叫做诽谤正法,也非常重要。用下面这段,把我们的讲稿来做一些补充。大家仔细听。

  「文殊师利 若有愚人 谤微妙法 即是谤佛 亦名谤僧」这个在其它经典上也有所体现。只要是谤法,就是谤了佛,也是谤了僧。因为佛法僧三宝是一体的。这个原理我们解释过了,不再说了。「又作是说 此法是 彼法非」还是一个道理。《金刚经》是行的,其他的不行了。或者《弥陀经》是好的,其他的就不好了,这种说法就是谤法。「如是说者 亦名谤法」这个「此法是 彼法非 如是说者 亦名谤法」这是佛陀的定义。还有「此法为菩萨说 此法为声闻说」这部经是给谁谁谁讲的,那部经是给谁谁谁讲的。「作是说者 亦名谤法」。

  有个实例,滨州有一家信佛的,她妈妈和她妹妹是一种理念,她这个姐姐是一种理念。那一年,我去滨州,也是给大家做开示的时候,她们把一种知见,就提出来了探讨。她姐姐那个意思是,修学佛法要想提高,戒律是越持的严了越好,那么当时就提到,不吃葱蒜不食五辛不吃五荤。

  但是她妹妹就说了,《楞严经》上说的那个不吃葱蒜,那是给出家人说的,不是给在家人说的。实际上她这种理念,就类似是我们刚才说的这一种了。也是在谤法,是这个意思。不吃葱蒜,在《楞严经》上没有说只有出家人不吃葱蒜。而是说吃了葱蒜以后,有多少过失。作为一个真正的修行者,有正知见的修行者来讲,作为一个想提高功夫,想提高证量的人来讲,是不能用的,不吃荤腥。

  大家知道有什么过失吗?经上列举了五种过失。第一条:此种荤腥,此种荤菜,是味道辛辣臭浊,这是第一条。第二条:吃这种荤腥的话,能够障碍自己菩提的增长。第三条:护法龙天不喜此味,佛教的正护法,不欢喜,不喜欢这种味道。第四条:生吃生嗔,熟吃助淫。

  在这里展开这一点,就像我们中医一样,中医可以说一根小草也有它的阴阳五行的属性,中医就是用这种草的阴阳五行的属性,去调理人身体的阴阳五行的不平衡,来达到治病的目的。可以这样说任何有相的东西,都有它自己的阴阳五行的属性,这是我们用土话来翻译,作解释。那个辛菜荤菜也是这样的,它也有它的阴阳五行的属性,它也有它的特性。它的特性就是生吃助嗔。我们生吃的话,经上这样讲:容易生发嗔恨心、容易发火、容易暴躁、容易不安。对一个修行人来讲是不能用的。熟吃助淫,就是你把它煮熟了来吃,他可能助这个贪欲心,淫欲心,生发那种妄念。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讲,应尽量避开这种恶缘,这是第四条了。

  第五条:是恶魔邪鬼欢喜此味,经常跟随这个人,并且是舔其唇。闻其味,舔其唇。啊,晚上睡着觉呢,一个鬼,啊,头发嘛长长的,遮住了眼,遮住了鼻子,还遮住了嘴,那个东西要是舔你一下?哎!这是吃五辛的五种过失。

  好多年以前,我在临淄给大家开示的时候,就讲到吃荤腥的过失,讲吃荤腥的过失。讲完了这些,我说:“明天附近又有集市,你们无所谓啊,可以去买可以去吃。”很多佛弟子就站起来说:“师父,坚决的不吃了。”我说:“为什么?”他们不说话,我说:“我知道为什么,怕鬼舔嘴。”他就怕鬼舔嘴,这一条就够他了。真的鬼舔嘴!他白天不是不舔,我们感觉不到。晚上了,迷迷糊迷迷糊,一舔,就做了一个梦,哎吆!就是这样。

  所以说《楞严经》上讲到这种过失的时候,这种过失是,谁若做,谁就会有这种过失。当然出家人戒律上有这个不吃荤腥的戒,这种戒尽管体现在出家人的戒上,但这种过失,是谁做谁得。谁做谁有这种过失。如果我们说,不吃荤腥是给出家人制定的,《楞严经》是给出家人看的,就是「此是菩萨学 此非菩萨学」就是这个意思了。此法为菩萨说,此法为声闻说,分别,就是这个意思,这就是诽谤正法的一种行为。

  摘自仁清法师《往生的障碍》

  更多请搜“仁清法师”

上一篇:《你好,李焕英》口碑凭啥领跑春节档?它是一部你知道开头却没猜到结尾的片子
下一篇:女人气质穿搭利用好四种颜色,显年轻显高级用对衣物颜色就可以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