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的一位作者?诗人?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29
手机版

  拒绝百科复制拒绝武侠坑的嗯,诗人古今中外都很接受。只要一个真心爱的作者就可以了,何朝何代无妨。最好的,能讲讲Ta最得你心的作品,分享两三件风雅趣事更是欢迎。期待回答。

  有更新O(∩_∩)O

  ————————————————————————————————————————

  谢邀。

  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原名玛丽·安·伊万斯(Mary Ann Evans),乔治·艾略特是她的男性化的笔名。就和许多维多利亚时代的女作家一样,她也选择男性化的笔名发表作品,但其他一切女作家,比如勃朗特三姐妹后来恢复了本名署名,她没有。

  我是读大四的时候因为一次偶然结识这位女作家的。当时有点书荒,去校图书馆逃荒,发现一本书叫《弗洛斯河上的磨坊》(The Mill on the Floss,1860),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借回去了。起初,没觉得有多好,反倒觉得有点拖拉平淡,主人公的童年戏份太多太琐碎,断断续续地看,续借了两次,有点烦了,想还回去前再翻翻。而这一次,恰好读到小说第二部分,主人公进入青年时期,小说冲突正是开始。当读到女主Maggie第一次遇到表姐Lucy的未婚夫Steve时的一段心理描写,一瞬间我被作家细腻的笔触和优美的文笔震撼。于是舍不得睡觉一口气读下去,后半部三个人之间的感情纠葛更令人愁肠百结。而Maggie的自我忏悔和责难到最后的以自我毁灭的方式来赎罪也令我唏嘘。这本书是乔治·艾略特的作品中相对早期相对知名的,尽管不是最深刻的,但人物刻画和情感描摹已经颇见功力。在认知她之前已经读过许多英国名家的代表作,喜欢的也有很多,但都谈不上打动或一见倾心,这种深深的触动是从这本书开始的。

  大四的毕业论文写的是奥斯丁的Emma,紧接着读研,我跟导师说我喜欢乔治·艾略特了,想硕士期间专门研究她。导师很支持,用研究经费给我买了很多她的传记、评论集、研究专辑以及作品。乔治·艾略特在英国文学史上是一颗重要的明星,相关研究或论文非常多,当时真是有看不过来的感觉。令我有点惊讶的是,我竟发现在高中时代就买过一本她的英文论文集,当时完全不知她是谁呢!而且高中时代英文也没达到那个程度,后来带到国外去是以防万一,不想此时刚好正和事宜,简直是前世修来的缘分!

  研究生的两年里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她的作品阅读和研究上,以下是百度百科列出的她的长篇作品集:

  《亚当·比德》(Adam Bede,1859)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The Mill on the Floss,1860)

  《织工马南传》(Silas Marner,1861)。

  《罗慕拉》(Romola,1862-1863)

  《费利克斯·霍尔特》(Felix Holt,the Radical,1866)

  《米德尔马契》(Middlemarch,1872)

  《丹尼尔·德龙达》(Daniel Deronda,1876)

  《织工马南传》我没读,《费利克斯·霍尔特》读了一部分,其它的都读了。《米德尔马契》是我的毕业论文选题,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丹尼尔·德龙达》异峰突起,与她的其它作品风格迥异,与那个时代的作品也大不相同。

  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是一个奇女子。她的奇不在出身容貌而在思想精神,在传奇经历和坚定的人生选择以及所展现的勇气。

  她出身于普通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博览群书,精通拉丁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

  希伯来文、希腊文等,除此外对心理学、哲学、历史学等也颇有研究。她三十岁出头便独自在伦敦为杂志撰写评论借以谋生,在和她同样出身的女子们无力自谋生路不得不依赖父兄养活的维多利亚时代,她的这一历程简直就是响当当的奇葩,令人佩服!她在伦敦与许多思想家结为朋友,尽管她相貌平平,却凭借智慧赢得同时代思想家的赞许和支持。但颜值低也的确给她带来过一些痛苦,比如她曾爱上著名学者Spencer, 但无奈此人重颜值,并坦言因此无法接受她的爱。可这又算什么呢?乔治·艾略特的人生注定是不平凡的。在她三十一岁的时候,结识了著名评论家刘易斯(George Henri Lewes)并与之相爱。但,彼时刘易斯已有妻子和一大堆孩子,且妻子与他的好友通奸,为他生了两个隔壁老王的孩子还要以他的名义抚养。尽管按照当时的英国法律,刘易斯可以离婚,但为了妻子的声誉,他选择默默承受。而在维多利亚时代,一个女人如果做了已婚男子的情妇,便会遭人唾弃,尤其是出身良好的女子,其家人会公开登报与她断绝一切家庭关系。乔治·艾略特不顾这一切,还是选择与刘易斯公开恋情,结果当然是被哥哥断绝关系,她哥哥甚至禁止其他亲属私下联络她。

  尽管众叛亲离,但乔治·艾略特的选择却是她一生最重要且最正确的。刘易斯不但欣赏她的才华,且看到了别人没有看到的优点——她有着小说家的天赋。尽管当时她自己并不这样认为,且一再拒绝刘易斯要她尝试小说创作的建议,但最终还是同意试试。她的首部作品是一个尝试性的中篇,刘易斯看后感动得落泪并推荐给他的出版商朋友,为避耳目,说这是自己的一个叫乔治·艾略特的朋友创作的。出版商虽然不知这位神秘朋友究竟何人,但依然被其才华打动,陆续出版了乔治·艾略特早期的一些作品。小说一面世便大获成功。乔治·艾略特渐渐以小说家的身份重新回到公众视野。尽管她情妇的身份依然不可忽视,但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接受了她并以与她结交为荣。她以自己的勇气和才华打破社会规约和成见,另立门派,横空出世,在维多利亚时代就是个奇迹。

  刘易斯除了不能与她正式结婚,履行了全部丈夫的责任和义务,甚至做得更多,就连当代社会恐怕也很难有人会超过他。他打理乔治·艾略特的全部出版事宜,因为乔治·艾略特不善于人情世故且早期名声不好,刘易斯便打造了一个可以让她安心写作的环境,一切俗事由他处理。每部小说的出版和读者反馈都要先经刘易斯查看,在乔治·艾略特起床前小心的筛选好报纸,为了不让她敏感脆弱(其实不至于吧?)的神经受读者负面评价的打击,只将好评放在她面前,以鼓励她继续创作,直到写出最好最成熟的作品。乔治·艾略特一直对小说创作缺乏自信,刘易斯便不停地给她勇气和鼓励。两人感情至深,尽管不得不牺牲一部分世俗的快乐(比如为了世俗名誉不能生育自己的孩子),但依然坚贞不渝直至刘易斯因病去世。他的死对乔治·艾略特的打击很大,根据当时人的回忆,有相当长一段日子听得到乔治·艾略特每晚彻夜长哭。乔治·艾略特完成了刘易斯生前未完成的遗作,尽管她后来嫁给了自己的崇拜者并得到了家人的再次承认,但很快便离开了人世。她的精力与爱都随刘易斯消逝了。

  有点累,关于她的作品还要写很长,后续补上。

  ————————————————————————————————————————

  谈完了作者继续说作品。

  离开校园很多年,不写论文不做学问了,就按照私人方式说说她的小说优点特色以及对我个人的影响。一下子说不完,也分作品慢慢说。

  其实早在初中时代我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接触了乔治·艾略特的作品。那时买过一本世界中篇小说选,里面有一篇描写一对小兄妹在雪山上遭遇雪崩,相互鼓励扶持,最终战胜困难回到父母身边的故事,名字叫《山中水晶》,就是乔治·艾略特(为方便以下简称女神。她就是我心中的女神)的一部作品。依稀记得是节选自某部作品,但日后没有追查过,大学时代也没有找来原著看。这部小说虽然不算出名,但始终留在我的记忆中,尤其重要的是,小说的主题恰恰是作者一生中不可解开的心结。

  沿着这个思路,让我们回到女神的童年,并随手翻开《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如前文所述,这本书本来要被我抛弃的,如果真是这样,我将永远不会结识我的女神。但对作者来说,这本书的主题并非三角恋或是姐妹撕逼,她干冒读者失去兴趣的大风险,将全书二分之一篇幅都给了Tom和Maggie这一对兄妹的童年时代,恰恰是因为缠绕在作者一生中的心结,无法抹去的痛。

  正如小说中所述,女神自小还有一个哥哥(好像叫伊萨克,不确定)。女神自小就对哥哥迷恋且依恋。这两个词一点不夸张,女神对兄长的恋慕程度你说有乱伦嫌疑都不过分。她做所有事都要粘着哥哥,尽管时时被他嫌弃和嘲笑,但仍然无法减少她心中固执的爱。有时被冷落了,她会自己蹲在角落里,幻想一个世界,自己就是那个世界的女主角——自然非常的玛丽苏,但一个寂寞的小女孩靠幻想舔舐伤口又怎能不令人心疼?这大概是女神未来从事小说创作的最早诱因吧?也许孤独和寂寞真正成就美好的创作。《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有一个情节,表妹Lucy出身有钱人家,一次来家里做客。Tom很喜欢Lucy,便只跟她一起玩,故意冷落Maggie。被嫉妒深深灼伤的Maggie终于爆发,将Lucy推进了脏兮兮的水塘。对,这个Lucy就是日后差点被她抢走未婚夫的那个女子,从小到大都是一个甜美的女子,是Tom的梦中情人,即使后来受到那样的伤害也没有恨过Maggie。从童年故事的这段小细节里我们已经隐约可见一组微妙的男女关系,粗糙的Maggie与纤细的Lucy,从Tom换成Stephen,其实这不重要,重要的是Lucy总是“霸占”了Maggie的心中所爱,而成年的Stephen只是Tom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在小说中,因家庭遭受变故,Maggie的家一落千丈,身为长子的Tom肩负重任,寡言少语,言辞冷漠。他禁止Maggie和仇人的儿子做朋友(这里面的细节我有点忘了,是一件经济纠纷,跟他们家的磨坊有关。但那个小孩是个善良的一只脚有残疾品学兼优的好孩子,长大后也深爱Maggie)。Maggie没有朋友,每天做工填补家用,渴望哥哥的爱却不得,情感压抑,生不如死。也就是在这个契机下遇到了Stephen并经不住爱的驱动,与他私奔。小说创作的时候,女神已经与刘易斯公开同居,并因此遭到哥哥的唾弃和封杀。那个被伊萨克要求禁止私下与女神通信的姐姐就是故事中Lucy的原型,在现实中是女神的亲姐姐。可以想象,这部半自传体的小说是在怎样一种痛苦的心情下写就,传达着怎样一种爱和祈盼,像远处的那个人传递着怎样一种信号,不顾读者喜好这件事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小说结尾,Maggie独自回家,向哥哥忏悔。Tom责骂她,绝望的Maggie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指责哥哥多么残忍,这些年根本不在意她的痛苦,看不到她对他的眷恋和爱。他一直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而在他眼中自己轻如鸿毛。这一刻Tom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冷漠,兄妹尽释前嫌。但一场洪水吞没了村庄,人们在洪水退却时找到了这对兄妹的遗体——他们紧紧相拥,永远永远不会分开(没记错的话这是作者原话)。

  一句永远不会分开道出了女神的全部心声。我甚至怀疑,如果伊萨克不那么教条死板,肯屈就亲自来伦敦劝劝妹子,也许女神会离开刘易斯,也许我就没有女神了。许多后世的评论家们推测小说出版后伊萨克是否看过,看过会怎么想。但种种证据表明,伊萨克对妹妹的作品不感兴趣。他是一个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中产阶级君子,刻板严禁,遵循道德礼教,一副卫道士的嘴脸,大概就是所谓的prig吧?尽管女神嫁给崇拜者后他写信祝福并再次承认了她的家庭合法性,尽管女神感动喜悦,但心底里的痛苦真的能被这一封信抹去吗?

  Lucy和Stephen结为夫妻,小说结尾处在Tom和Maggie的坟前献上鲜花。他们俩似乎都没有憎恨和遗憾,也许这就是女神所希望看到的——人们对于他们兄妹的评价。这世上Tom和Maggie是应该永不分离的,其他人终究只是一段插曲。Maggie在船上用道德说事,拒绝和Stephen去美洲,说到底是不够爱。Stephen不过是在某个瞬间满足了她对被关爱的渴望,而这种被关爱的直接对象并不是他,是Tom。

  女神也写过许多诗歌,回忆自己与哥哥的童年岁月,因为不太出名,手头一时也找不到了。如果以后能找到,再补上。

  未完待续~~~~

  “小鸡娇弱伶仃,小鸭傻气而固执。”汪曾祺。

  汪是一个真正的文人,文字和做人一样,淡而有味,哪怕经历了文革也不躁不怒,一句“还是不说了吧”却道尽万千坎坷。

  汪曾祺的文字于我,就像邻居家微胖的老爷爷,夏天的傍晚穿个洗的发黄的白色棉布T恤,说不定背后还有几个小洞,捧一个满是茶渍的搪瓷缸,摇着蒲扇坐在葡萄架下,慢慢的说着黄油烙饼和葡萄月令的故事,故事说完了,晚霞也下去了,我们各自散去回家吃晚饭。

  谢@Chris 邀请

  在如今这个荒诞的生活中,为何不关注属于中国特色的荒诞文学?

  阎连科,中国著名作家,被誉为“荒诞现实主义大师”

  (转载内容来自阎连科卡夫卡受奖演说)

  阎连科:我是那个命定感受黑暗的人

  阎连科有个外号叫“禁书作家”

  2005年,阎连科在广州《花城》杂志发表中篇小说《为人民服务》,被中宣部指责诋毁解放军和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宗旨,随即遭禁。遭禁后反而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心,小说电子版在网络疯传。

  小说描述部队一师长离婚后,与部队医院的年轻护士刘莲再婚,但仍没有生养孩子。刘莲不再工作,但与师长的生活也不协调。公务班班长吴大旺,被上级选派去师长家专职做饭打扫,他依照“为师长家里服务,就是为人民服务”,“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的军事原则,在师长家里谨小慎微。  一次,师长去北京学习两个月,夫人刘莲性饥渴难耐,多次引诱吴大旺。家在农村、已婚的吴,在“为人民服务,你脱呀”的催促中,与刘莲由性生情。他俩在性生活中获得暴发性满足,也产生了情爱。刘莲怀孕了。她设法重新安排吴的工作,从农村调进城里。此时,部队正在整编,有的留下,有的退伍,凡是知道师长夫人生孩子内情的军官,都被遣散了。权力欲和人欲的纠缠,令这一题材相当敏感。2006年,阎连科的长篇小说《丁庄梦》出版,再次被禁,原因是“以灰暗的描写夸大艾滋病的危害和恐惧”。阎连科说:“我觉得,禁这本书的人智商不高。在我看来,按照他们的标准《坚硬如水》或者《受活》反倒是该禁,但是《丁庄梦》禁掉就很没有理由。第一,它讲的事情人所共知;第二,你们自己也天天讲;第三,它没有伤害政府的任何神经。”

  我记起了十余年前,我反复去过的那个艾滋病村。那个村庄一共有八百多口人,却有二百余口都是艾滋病患者;而且在当年,他们大都是三十至四十五岁之间的劳动力。他们之所以大批的感染艾滋病,是因为想要在改革中致富,过上美好的生活而有组织的去集体卖血所致。在那个村庄,死亡像日落一样,必然和必定,黑暗就像太阳从天空永远消失了一样,长久而永恒。而我在那儿的经历,每当回忆起来,每当我在现实中看到刺眼的光芒和亮色,都会成为巨大的让我无法逃离的阴影和黑暗,把我笼罩其中,无处逃遁。他知道,在那一片广袤而充满混乱和生机的土地上,他是一个多余的人。

  他明白,在那一片广袤而充满混乱和生机的土地上,他是一个多余的作家。

  2008年,他创作的最新长篇小说《风雅颂》日前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小说讲述了一个大学教授杨科在家庭、爱情、事业诸方面悲情而又荒诞的遭遇。有网友撰文称,阎连科在这部新作中诋毁北京大学并影射知识分子。小说借《风雅颂》之名“影射北京大学,诋毁高校人文传统,肆意将高校知识分子形象妖魔化”。

  杨科是个不谙世事的知识分子,沉湎于学术研究;副校长李广智内心胆小、爱见机行事;杨科的妻子赵茹萍为了升迁不惜做了李广智的情妇,至于清燕大学,该校老师做学问的关键在于学会如何放弃、如何妥协。阎连科通过对这些人物种种丑行的描写,试图揭露他们作为知识分子伪善的一面。

  后来,杨科被清燕大学领导们踢出了校园,先是被送入精神病院,后逃出医院回到老家,在老家他的初恋情人病死,他在县城荒淫无度的生活被村人所知,直至最后掐死初恋情人女儿的新夫,被迫踏上亡命之途。而在返京返校屡遭碰壁之后,他带着一群小姐以及其他受排挤的教授,在古城定居。故事在这一群人比赛尿尿之后看到腊梅花开的场景中落幕。

  作为首位获得卡夫卡文学奖的中国作家,当他站在领奖台上,他的感慨不禁令人深思:

  而我,是那个命定感受黑暗的人。于是,我看到了当代的中国,它蓬勃而又扭曲,发展而又变异,腐败、荒谬,混乱、无序,每天、每天所发生的事情,都超出人类的常情与常理。人类用数千年建立起来的情感秩序、道德秩序和人的尊严的尺度,正在那阔大、古老的土地上,解体、崩溃和消散,一如法律的准绳,正沦为孩童游戏中的跳绳和皮筋。今天,以一个作家的目光,去讨论一个国家的现实,都显得力不从心、捉襟见肘;然对于那个作家言,因为这些本无好转,却又不断恶化、加剧的无数无数——人们最具体的饮、食、住、行和医、育、生、老的新的生存困境,使得那里芸芸众生者的人心、情感、灵魂,在那个作家眼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焦虑和不安,恐惧而兴奋。他们等待着什么,又惧怕着什么,如同一个垂危的病人,对一剂虚幻良药的期待,既渴望良药的尽快到来,又担心在它到来之后,虚幻期待的最后破灭,而随之是死亡的降临。这样期待的不安和恐惧,构成了一个民族前所未有的焦虑心。这颗民族的焦虑心,在那个作家那儿,成了最为光明处的阴影;成了光明之下的一道巨大幕布的另一面——没有人告诉那个作家,国家那列高速发展的经济列车,会把人们带到哪儿去。也没人告诉那个作家,直至今天,百年来从未停止过的各种各样的革命和运动,在每个人的头顶,酝酿的是乌云、惊雷、还是一片可能撕开乌云的闪电。更是没人能够告诉那个作家,当金钱与权力取代了共产主义、资本主义,民主的理想之后,人心、人性、人的尊严,应该用怎样的价格去兑换。但我也坚信,在那一片广袤而充满混乱和生机的土地上,我和我的写作,或多或少,将会有它无可替代的意义。因为,在那儿——生活、命运和上天,选定了我是那个生来只会、也只能感受黑暗的人——我像那个看见了皇帝没有穿衣的孩子,在阳光之下,我总是会发现大树的影子;在欢乐颂的戏剧中,我总是站在幕布的另一边。人们都说温暖的时候,我感到了寒冷;人们都说光明的时候,我看到了黑暗;人们在为幸福载歌载舞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在他们脚下系绳,正要把人们集体绊倒并捆束。我看到了人的灵魂中有不可思议的丑恶;看到了知识分子为了挺直脊梁和独立思考的屈辱与努力;看到了更多的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正在金钱和歌声中被权力掏空和瓦解。我知道,黑暗不仅是时间、地点和事件,而且还是水、空气、人、人心和人们最日常的存在和呼吸。如果仅仅把黑暗当做前者,那是巨大的狭隘,而真正幽深、无边的黑暗,是所有的人,都看到了黑暗,却都说明亮而温暖。最大的黑暗,是人们对黑暗的适应;最可怕的黑暗,是人们在黑暗中对光明的冷漠和淡忘。因此,文学在这儿就有了它的伟大。因为只有文学,在黑暗中才能发现最微弱的光、美、温暖和诚实的爱。所以,我竭尽全力,都试图从这黑暗中感受人的生命和呼吸,感受光、美和那种伟大的温暖与悲悯;感受心灵饥饿的冷热与饱暖。因为这样,穿过“时间、地点和事件”,我看见了今天现实中最为日常的黑暗——在有数千年文明的中国,今天的人们,大都可以做到一个又一个老人倒在街上时,大家担心讹诈而都不去搀扶,可那老人流出的血,原来也是红的和热点。因为这样,一个产妇在医院死在手术台上,而所有的医务人员怕承担责任都逃之夭夭后,留下的只有人性和灵魂在现实中最微弱的喘息与尖叫。因为这样,在我自己家里遭遇强拆之后,我感受到了更为日常、普遍,也更为激烈的黑暗。而我,当面对这些时,那些关于人、活着、现实和世界驱赶不散的黑暗,就会大雾一般弥漫在我的内心、生活和我写作的笔端——我以我自己的方式感知那个世界——我也只能用我自己最个人的方式,感知和书写那个世界。我没有能力推开窗子看到世界的光明,没有能力从混乱、荒谬的现实和历史中,感受到秩序和人的存在的力量。我总是被混乱的黑暗所包围,也只能从黑暗中感受世界的明亮与人的微弱的存在和未来。他知道,他是上天和生活选定的那个特定感受黑暗的人。他在灰暗和黑暗里,感受世界,握笔写作,并从这灰暗、黑暗里寻找亮光、月色和温暖,寻找爱、善和永远跳动的心灵;并试图透过写作,走出黑暗,获求光明。

  当我站在这儿的时候,我想起了50多年前的1960到1962年间,出现的所谓“三年自然灾害”,就在那次举世震惊的“人祸”后的一个黄昏,夕阳、秋风和我家那个在中国中部、偏穷而又寂寥的村庄,还有,因为战争而围着村庄夯打起来的如城墙样的寨墙。那时候,我只有几岁,随着母亲去寨墙下面倒垃圾,母亲拉着我的手,指着寨墙上呈着瓣状的观音土和散粒状的黄土说:“孩子,你要记住,这种观音土和榆树皮,在人饥饿煎熬到快要死的时候,是可以吃的,而那种黄土和别的树皮,人一吃就会更快的死掉。”说完,母亲回家烧饭去了。她走去的身影,如同随风而去的一片枯叶。而我,站在那可以吃的粘土前,望着落日、村舍、田野和暮色,眼前慢慢走来巨大一片——幕布般的黑暗。

  从此,我过早的记住了一个词汇:熬煎——它的意思是,在黑暗中承受苦难的折磨。

  我想到了我们村庄那个活了70岁的盲人,每天太阳出来的时候,他都会面对东山,望着朝日,默默自语地说出这样一句话来:“日光原来是黑色的——倒也好!”更为奇异的事情是,这位我同村的盲人,他从年轻的时候起,就有几个不同的手电筒,每走夜路,都要在手里拿着打开的手电筒,天色愈黑,他手里的手电筒愈长,灯光也愈发明亮。于是,他在夜晚漆黑的村街上走着,人们很远就看见了他,就不会撞在他的身上。而且,在我们与他擦肩而过时,他还会用手电筒照着你前边的道路,让你顺利地走出很远、很远。为了感念这位盲人和他手里的灯光,在他死去之后,他的家人和我们村人,去为他致哀送礼时,都给他送了装满电池的各种手电筒。在他入殓下葬的棺材里,几乎全部都是人们送的可以发光的手电筒。从这位盲人的身上,我感悟到了一种写作——它愈是黑暗,也愈为光明;愈是寒凉,也愈为温暖。它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为了让人们躲避它的存在。而我和我的写作,就是那个在黑暗中打开手电筒的盲人,行走在黑暗之中,用那有限的光亮,照着黑暗,尽量让人们看见黑暗而有目标和目的闪开和躲避。作家、文学,在今日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中,看到伟大的光明,那是一种真实;听到悠扬的歌声,也是一种真实;虚无、唯美,也都是一种真实的存在。中国的真实,是一片巨大的森林,阳光、茂绿、花草、鸟雀、溪水,一切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存在,很多人看到了白日的森林之美,而我,看到的是深夜中森林的黑暗和恐惧。那时候,每每因为饥饿,我拉着母亲的手讨要吃的时候,只要母亲说出这两个字来:熬煎。我就会看到眼前一片模糊的黑暗。

  那时候,中国的春节,是所有儿童的盛日,而我的父亲和许多父亲一样,每每看到我们兄弟姐妹,因为春节将至,而愈发欢笑的脸庞时,也会低语出这两个字来:熬煎。而这时,我就会悄悄地离开父亲,躲到无人的荒冷和内心模糊的黑暗里,不再为春节将至而高兴。

  那时候,生存与活着,不是中国人的第一要事;而革命,才是惟一国家之大事。可在革命中,革命需要我的父亲、母亲都举着红旗,到街上高呼“毛主席万岁!”时,我的父母和村人,大都会从革命中扭回头来,无奈自语地念出这两个字:熬煎。而我,当听到这两个字的时候,眼前必就会有一道黑幕的降临,如同白日里黑夜的到来。于是,我也过早地懂得了黑暗,不仅是一种颜色,而且就是生活的本身。是中国人无可逃避的命运和承受命运的方法。之后,我当兵走了,离开了那一隅偏穷的村落,离开了生我养我的那块土地,无论生活中发生怎样的事情,我的眼前都会有一道黑幕的降临。而我,就在那一道幕布的后边,用承受黑暗,来对抗黑暗,如同用承受苦难的力量,来对抗人的苦难。

  阎老的写作愈是黑暗,也愈为光明;愈是寒凉,也愈为温暖。它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为了让人们躲避它的存在。多么荒谬却又真实的可怕存在!

  (另扯一句,阎老与科尔姆·托宾关系十分密切。当托宾来华时,作为东道主的阎连科曾言:“托宾来之前三四天都是雾霾,他今天到了之后,北京突然天空非常晴朗。感谢他的到来,如果他不来,我们可能还生活在雾霾当中。” )

  以上。

  我最喜欢的诗人是美国的查尔斯·布考斯基在遇见布考斯基之前,我以为我永远也读不懂外国人的诗。然而我遇见了他。他的诗尤如短篇小说或是讽刺小品。

  这是我读到的他的第一首诗:《先去地狱再坐着轻便马车回来》那是当时流行的一句话,我不知道  它是什么  意思,站在三十年代中期的一个街角  嘴里叼着根香烟就像  电影里的硬汉,搞到点啤酒喝喝  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偶尔也会  有点威士忌,但是四处无钱  可供父亲或儿子或任何人去赚,我们都在  虚张声势,瞎闹事,有力无处使,我们闲站着  收缩肌肉,有时也到  海滩去逛逛,但是小妞们总是跟着  有车的富家子弟(即便在不景气的年代  阔佬还是有的),他们开着鲜黄色的  敞篷车,在街角停下,打开门,  欢笑着,我能踢他们屁股几脚但  小妞们不在乎,她们上了车扬长而去,  秀发在风中飞舞,我们的心情  糟透了,站在街拐角上,叼着  烟,无事可闹,  一拳打出去没有目标,心中恨死了  我们的父辈,他们坐在椅子里整天  看报,找不到工作,他们的肚子翻开晒着  他们的生命晾在那里--干瘪的死物,毫无  用处。

  餐餐吃大豆和罐头肉,我们仍然  发育成长,旧衣服越穿越小,半夜三更  离开家去站在路灯下或  坐在公园长凳上灌下各种酒液,  聊天,吸烟,先去地狱再坐轻便马车  回来。

  我们很狠,却没什么好狠,  我们是萧条少年  我们发誓决不沦落到我们的父辈  或父辈的父辈那种地步。  我们要拒绝做作,打破  虚伪。

  我们有点开窍。  我们有点开窍,坐在黑暗当中,  狂饮猛抽。  问题只是我们中的哪一个  先到那里而已。

  我们的烟蒂在黑暗中  发着微光。  我们力所能及的完美境界。  笑声如刀劈砍着  愚昧的空气。

  这首诗让我震惊,让我战栗,完全可以感受得到他的痛苦,麻木的无可救药的痛苦,就像是古龙的小说篇章:

  我当时想找布考斯基所有的诗来看,然而在国内他的名气不大。因此只得这一首。

  后来,或许又过了五年、七年、也许是十年,有一天,我坐火车,在火车上翻到一本旅友杂志,赫然有好几页布考斯基的专题,我如饥似渴地又读了好几首,于是发现,国内看布考斯基的人也多起来啦……

  在书店遇到布考斯基写的自传体小说《邮差》,也入手了,不过尴尬的是,和诗比起来,他的小说是多么的混乱,多么难读啊,靠着对作者的爱,我还是啃完了那本小说……

  布考斯基本人的生活相当糜烂,感兴趣的话随便搜就有一大堆,不敷述了。

  再推荐几篇他的小诗。《写作》

  通常它是唯一的  东西  在你和  不可能性之间。  没有酒,  没有女人的爱,  没有财富  能够  与它相比。

  什么也不能拯救  你  除了  写作。

  它撑着每堵墙  不使它们  倒下。  阻止一大帮人马  冲进  来。

  它炸开  黑暗。

  写作是  最终的  精神病医生,  是所有上帝中  最慈善的  上帝。

  写作潜步跟踪  死亡。  紧追不  舍。

  而且写作  嘲笑  它自己,  嘲笑痛苦。

  它是最后的  期望,  最后的  解释。

  这  就是  写作。

  喂!你好吗?

  这种活着的担心他们有:死了。

  至少他们没有走到大街上,他们小心地呆在家里,那苍白的愤怒独自坐在他们的电视机前,他们的生活充满了罐头,支离破碎的笑声。

  他们理想的邻居:车停着绿草坪小院子小门打开又关上当他们的亲戚来时整个假期门紧闭着在这渐渐死亡的死亡背后在这依然活着的死亡背后在你平凡安静的附近曲曲折折的街道痛苦混乱恐怖惊惧无知。

  一只狗站在栅栏那边。

  沉默的人在窗口。

  。…。…。…。…。…。………。…。…。…。…。…。…。…。…。…。…。……

  布考斯基写出了我的愤怒,我的绝望与无可奈何……

  说实在的,在唐诗宋词元曲里,尽管读到〈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也觉得凄凉,悲伤

  读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觉得无尽的惆怅

  但它们给我的感觉都没有布考斯基直接,坦诚。它们的美是一种精致的形而上学的美,即使我捕捉到了也不能碰触,因为它们的美如凤尾蝶一样纤细、脆弱,即使是李太白的诗,也是可远观不可亵玩……

  布考斯基仿佛是用一柄凶狠的大锤,直接砸开了我装作冰封的心

  其他人没有这种魔力,包括金斯堡也不行,金斯堡太混乱太放肆太恣睢了……

  其实也看过其它的特别棒的诗。比如里尔克的: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哭,无缘无故在世上哭,在哭我。

  此刻有谁在夜间某处笑,无缘无故在夜间笑,在笑我。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走,无缘无故在世上走,走向我。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死,无缘无故在世上死,望着我。

  不过,最爱还是布考斯基,大概因为灵魂相似吧(————这句话太不要脸了!)

  布考斯基做过邮差,所以他有很多诗都是吐槽邮差的。这首四万只FLY便是我在火车上阅读的其中一首

  40000只苍蝇

  被一阵风撕破

  我们又回到了一起

  看看墙壁和天花板是否有裂缝

  和永恒的蜘蛛

  怀疑那儿是否还会有一个

  女人

  现在

  40000只苍蝇正在我灵魂的

  臂膀上奔跑

  歌唱

  仿佛一个百万宝贝

  在5或10分币的

  小店

  我灵魂的臂膀?

  苍蝇?

  歌唱?

  这是怎样的

  狗屎?

  做个诗人很简单

  做个男人

  很难。

  纪伯伦大概从高一开始看纪伯伦,原因只是因为去书店买书的时候看到了一本诗集,封皮的两句诗到现在还记得 在我的孤独之外,另有一种孤独;于其间的居者,我的孤寂竟是嘈杂的闹市,我的静默竟是纷乱的喧声。

  从那之后就开始读纪伯伦,越读越喜欢,开始惊叹世间的哲理为何被他看得如此透彻,有时候一句话就能够回味好久,继续深读,还能够感受到诗句里那种活的太清醒的哀愁。读他的诗,让你接纳痛苦,明白真正的馈赠,原谅你所不能原谅的,让你谦虚

  看过很多版本的译作,最喜欢龙佳妮译的离别时,我的爱不曾旧老

  选几段自己比较喜欢的吧

  一个把婴儿抱在胸前的妇人说“请再给我们讲讲孩子吧。”

  他说

  你们的孩子其实并不是你们的。

  他们是本身对生命有所渴求的儿女。

  他们凭借你来到世上却非源自于你、

  尽管他们会陪伴着你们,但却并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予他们爱,却不能把思想强加给他们,

  因为他们也拥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能让他们安身立命,却无法让他们的灵魂得到安置。

  因为他们的灵魂居住在明日之屋,你无法到访,即使是在梦中。

  你们可以去效仿他们,但不能指望会像你们一样。

  因为生活不会逆行,也不会在昨天逗留

  而你们的孩子是以你们为弓向前射出的生命之箭。

  射手瞄准了无穷之路上的目标,将你用力弯曲从而使他的箭更加敏捷,飞得更远。

  让你满心欢喜的在射者手中弯曲吧,因为他不仅仅是爱这飞驰的箭,也爱这把稳健的弓。

  一位女子说 请再给我们讲讲欢乐与忧愁

  他答揭开面具,你的欢乐既是你的忧愁

  你用泪水注满的同一口井,亦是你欢笑的源泉

  难道不是如此吗

  悲伤在你身上雕琢的刻痕越深,你就能容纳越多的欢乐

  那斟满美酒的杯盏不都曾经历过窑火的淬炼

  那抚慰人心的鲁特琴不也曾是被利刃掏空的新木

  当你在欢乐的时候深究自己的内心

  你将发现,只不过是曾经带给你忧愁的,如今正带给你欢乐

  当你在悲伤的时候再次审视自己的内心

  你将发现,事实上如今让你为之哭泣的,当初却给予你欢乐

  有人说欢乐大于哀愁,有人则说,不,忧愁多过喜乐

  而我要说它们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他们一起到来,当其中一个与你在餐桌上同席时,请记得另一个正在床榻上酣眠

  其实你就像悬浮在欢乐与忧愁中的一架天平

  只有当你感到虚无时,你才能静止,持平

  当守财奴用你来称量金银时,你的欢乐与忧愁将随之跌宕起伏

  好的句子实在太多,读纪伯伦真的让你清醒自持

上一篇:《岁月神偷》:回首苦难往事,珍守岁月真情
下一篇:战狼2看不过瘾?这些让你一眼燃到爆的电影你知道吗?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