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影《声之形》的细节与主题的讨论(1)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29
手机版

  还记得2016年京都动漫的作品《声之形》(a silent voice)吗?

  可爱的女主?校园暴力?不符合常人的三观?

  豆瓣6.8的评分,各大平台免费观看,在中国大陆惨淡的票房,皆暗示着这并不是一部被中国观众和中国市场看好的电影。

  但是,就这样一部“三观不正”的“烂片”,何以在国外斩获9.07的高分,并且排名前十呢?

  有人说它不符合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以德报怨”不合儒家的文化,评分低也就不足为奇了。诚然,他们最终不再是霸凌加害方和受害方的关系,但这绝不是大部分观众所简简单单理解的,被霸凌者无条件地宽恕并最终“爱上”霸凌者的故事。

  先上结论:

  写在前面

  这篇文章耗时十余天,是我很用心地参考了大量资料(详见引用处注释及结尾处),逐帧观看未删减版的电影写出的。因为本人非常喜欢京都的动漫,在手法上尤其喜欢《声之形》,可是看了网上的一些解析,总觉得不够详细,遂作此文。

  本文非常长,从细节到表现手法,再到人物形象,以及最后的主题分析,都会非常细致地为大家进行基于我个人观点的分析。如果您能完整看完此文,笔者非常感谢,但是我会尽可能使得最后的主题部分独立,即您可以直接跳转至最后部分,阅读笔者个人对主题的浅陋分析,当然,前面的细节与表现手法分析部分同样精彩,期待您的阅读。

  下面开始正文

  (缺个目录)

  故事发生于2004年。尚未普及的智能手机为“笔谈笔记本”这一重要意象的存在提供了合理性。

  /题外话 ?现在的听障人士日常生活都可以使用智能手机的语音转文字了,亲眼所见。不过摆地摊的聋哑人似乎还是喜欢用一个小板板跟你写字。

  注意,这里提到,“笔谈笔记本”在剧中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会在之后进行分析。

  好的回到开头,伴随着一个略显科幻的BGM,画面是黑暗中的一个圆点。仔细看可以在圆点中看到两人的剪影,同时闪烁a point/of the light字样。画面出现光构成的水波,并渐变成池塘中的涟漪,画面给到一条大家早已不陌生的红色鲤鱼。

  没错,这又是《声之形》中相当重要的物象,想必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即这条红色鲤鱼的行为与。

  红色鲤鱼游走,片名浮现,预示着这是一个比较消沉的开头。

  男主出场,穿着高中的冬季校服,可背景却是夏天,同时天空的画面占比明显更大,这里暗示着男主结局是光明的(有过度解读的嫌疑)。同时如果结合整部电影来看,人物移动方向从左到右,可能代表着积极的心态。

  整体为灰色调,逼仄的空间里,男主在屋内收拾物品。外翻的领子塑造了一个对自己的事情不关心的形象。

  幕后设定 ?总是没把T恤的标签塞进衣服,或是衬衫其中一边的下摆露在裤子外,代表他不关注自己的时期,不够了解自己。

  非常令人起鸡皮疙瘩的猫抓玻璃的声音,有兴趣的可以去听一听,大概率起鸡皮疙瘩。配合一天天被叉掉的日历以及“辞掉打工”这行字,让人预感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同样是灰色的色调。在这里有人说面对奸商,将也都不还价,我倒是没觉得奸商,但卖家具本身就具有暗示性。

  去水门银行取钱,有人说对比后面的将也妈妈取钱,完全不一样的服务态度,表示这此时将也被众人欺凌。不过喂完全不是一家银行啊!没有可比性啊!

  专门上网查了一下,这是瑞穗银行,就业环境在我国似乎风评不太好。

  把钱还给妈妈。(这是妈妈?第一次看以为姐姐)

  从左向右,上桥去踩点,依然是非常冷峻的色调。

  注意,这是一个想象的画面,作者加了一个暖色滤镜加以区分。后一天才是男主真正计划要自杀的日子。从日历可以看出。

  关于是否是烟花让男主就放弃自杀,存疑。因为我看到很多的说法认为桥下的烟花惊醒男主,让男主意识到了生命的宝贵。暂且当做一种观点,但我个人不是很认同。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女主要在烟火大会之际自杀呢?你也许会说,男女主不同的个人经历使得他(她)们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知,但大今在访谈中表示

  作品的基本部分之一是将也和硝子总是相对映照的两面镜子,在思考同一件事情。

  因此我的看法是,烟花并不是男主放弃自杀的原因。

  时间来到“最终日”,可构图中天空却占了相当的比例,盛开的樱花和明亮的色调也似乎在将故事带向积极的方面。

  从左往右走,不知道到底有没有这个设定。

  好的,到现在,恭喜你已经看完了片头的两分钟。接下来进入开篇主题曲的分析。

  BGM是the who乐队的my generation,我们从歌词中便可感受到,将也是一个叛逆,追求个性,或者用漫画中的话来说,“害怕被无聊打败”的人。

  顺便一提,将也的人物形象有大今对自己的投射。

  人物特质 ?这个角色很像得意忘形时的作者。将也对硝子的态度,就是我以前不善跟人互动的时期,对硝子原型态度的投射。我在画国小时代的将也时,想到的是小时候的哥哥。

  然后将也的名字来自作者上高中时的学弟。

  这是岛田的第一次出场。岛田的名字很有考究,“旗”字影射了他之后带头孤立将也。

  像是一个挥旗掘动众人的人物,所以取名为「一旗」。

  广瀬启祐

  大今给他设计的个性签名是:

  我们把时间拿来做点安全又对自己有益的事吧。

  对他的人物特质设定:

  认真的好孩子,依从多数派,做事很得要领,懂如何小团体中长期占有第2名的位置。

  我一直以为小胖是老三,大意了。

  跳水,在小说中有更明确的提示,说“从15米落下就会像水泥一样硬”,为后续坠楼服务。

  镜头给到植野和川井,设定集里右边的两个人从左往右依次叫下岛和小山田,虽然没有什么用。

  这个画面暗藏一些细节:川井和植野的站位暗示着两人之间的关系存在间隙,为后面在桥上的爆发埋下伏笔。

  川井的名字叫Kawai,与日语“可爱的”发音相似,但这并不是有意所为。

  姓“川井”(与可爱的日文发音相同)只是巧合。

  只有植野偷偷往后看了一眼,严谨起见,我们认为“植野可能喜欢三个人当中的某一个人”,当然也可能喜欢隔壁的包包。

  将也的妈妈首次出场,交代了理发师的职业。

  西宫首次出场,可以看到这里是留着长发的。乱糟糟的头发和头上的叶子,暗示着西宫在以前的学校里也被欺凌。

  墙上贴的贴纸是日本流行游戏death metal run,这个,以后再说。包括将也正在玩的游戏也是这款。

  植野的小眼睛又偷瞄将也。(本人并不是很讨厌植野,相反比较喜欢)

  河狸,据大今所说没有象征意义,只是本身特别稀少。在漫画中岛田要去补习,将也看到一只河狸因此留住了岛田,可能预示着这种改善关系的机会不再有了。

  将也姐姐的新男友,是个巴西人,人家有名字但是我不会打日语。从后面玛利亚的肤色大概推断出将也的姐姐就是和他生了孩子。

  在漫画中将也的姐姐多次再婚,而将也的妈妈也是个单亲妈妈,开着一家时髦的理发店。这些都无形或有型中塑造着将也“害怕无聊”追求刺激的性格。

  我们回想下片头曲I'm not trying to cause a big s-s-sensation(我可不想闹出个大新闻),可听力障碍的硝子本身在将也心中不就是一个大新闻吗?将也对硝子的对立情绪由此所产生了。

  这里,这里,大陆引进的时候把这段掐掉了,我是真的很想不明白。审核人员可能就像大部分人一样把它当做了一部校园欺凌的动漫来看了。也是这些情节的删减,让观者无法对植野有一个全面客观的印象,再加之本身《声之形》的手法晦涩,情节安排古怪,大量使用插叙倒叙,回忆与现实相交织的手法,让很多观众因此不明所以然。

  植野主动帮助硝子跟上课程进度。可以说,一开始植野以及一众同学们没有孤立硝子,反而主动提供帮助。

  又一节课,硝子开始主动向植野寻求帮助。旁边的将也的小眼神。

  再一次寻求帮助。同时,植野的耐心被慢慢消磨。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甚至会拖累自己,任谁都不乐意吧。也就是这样一次次,两人之间,或是硝子与集体之间的矛盾不断累积。

  镜头一转,来到音乐教室。门外桌子上粉色的仙客来。注意花的颜色。

  大家一起练习合唱,听力有缺陷的西宫需要川井在要开始的时候提醒她。在这一帧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川井故意地张嘴但不发声,不明所以的西宫开始唱。怪异的声音又提前抢唱,显得格外突兀,仿佛众人之中的怪兽一般。

  合唱歌曲《怪兽的叙事诗》,歌词如下,反映着西宫的心理。

  不明真相的众人感到西宫正在拖累大家,加剧了对立情绪。

  将也的台词暗示着合唱节,或是说发出声音,实际上对于西宫是某种“惩罚”。

  明确的表示西宫的到来为大家带来的不便。为后文西宫被大家孤立蓄势。

  课文的内容暗示着植野拒不认错的性格特征。“我没有错,错的是西宫,她本不该出现。”

  她比别人更强烈,自己主动传递(笑)。植野的行动,基本上出于她自己认为的正义。

  这是大今给植野设定的人物特质,在这里可以窥见一斑。

  此时植野因为被老师批评读课文的语气不对而怀恨在心,偏偏下一个读课文的西宫读的非常糟糕但老师却没说什么。如此对比之下,植野对西宫的讨厌又增加一分。

  “明明都有做,却没有受到评价”的状态持续了好一阵子。“为什么只有我被老师骂,我的表现没有得到肯定,只有硝子受到有利的对待呢?老师完全没顾虑到我,这是逆向歧视。”

  个人认为这个时候将也对西宫的捉弄还不是那么充满恶意,更多的可能是小孩的玩闹。真正的霸凌还没有开始,西宫此时还是被集体所接受的。

  值日,可以看到只有西宫与川井在认真干活。而硝子与其它四人的距离则暗示着她正渐渐被孤立。

  此时的硝子仍在尝试加入群体。手中拿着笔谈笔记本,前面提到,。这一点会在后面将也把笔记本还给硝子时着重分析。

  硝子察觉到了植野开始对她不耐烦,可又不知道如何去沟通,打破。任由这份不快发酵,最终总会变成苦酒。拉远的镜头和大比例的水泥地面,带给观者一种悲凉的感觉。

  伴随着众人的离去,硝子自己来到众人刚刚站立攀爬的地方。将也出现,说了以下的话

  这里引用另一篇解析

  这时将也出现了,但是他的出现并不是来拯救西宫,而是食肉动物看到脱离群体的猎物时,最后的一次试探(你再这么不识相的话,会很惨哦)。

  一个非常唯美的画面,不知道如何去分析,但是可以想象出此时硝子心中是有光的,她依然渴望融入集体,与正常人交朋友。

  第一次沟通失败,反被扬了一脸土。这个情节在之后要用,留意一下。

  喜多在《声之形》中的戏份很少,但是大今认为正是她间接促成了帮助硝子的机缘。

  她是个有同情心的好老师,虽然有时被抨击“别只会谈好听话”,但是如果没有喜多老师那种谈论理想的人,也不会间接促成帮助硝子的机缘,这种人的存在很重要。

  此外,喜多先生是一位音乐老师,音乐需要用耳朵去听,这一点也很契合本剧的主题:倾听。

  又是一帧很唯美的画面,同样可以猜测出硝子此时的心中很开心。

  然后就是没什么信息量的一部分:喜多教手语,植野不愿意学,佐原去学,然后被孤立,最后转学。

  补充一个设定:佐原的衣服是姐姐穿下来的。

  佐原对植野曾说她“很土”大受打击,因而开始接触流行服饰。我把她设定为有一个年纪大她很多的姐姐,衣服也都是姐姐穿过的,所以对服装穿着不太关心。对于植野说她很土这件事感到很生气,为了去除污名,就读与服装设计相关的高中。

  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做催化剂,反应后性质不变。作者可能想借此表达虽然佐原离开了,但是植野一众人并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地欺凌硝子。(看黑板上的实验应该是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注意这里,将也对佐原的离开是有触动的,别人依旧有说有笑。

  佐原因西宫而转学,可能让西宫觉得,“自己真的会给别人带来不幸”。事实上,从这件事开始,甚至更早的时候,西宫就开始有自杀的念头了。

  硝子对自己破坏的事物,一直都在计算这。父母因她离了婚,妹妹因她在班上受到霸凌。班上的气氛因为她而变差。佐原同学也因为她而不再来上学。她一边隐约有着“寻思”的念想,一边累计自己搞砸了多少事情。

  蓝色花,忧郁。

  然后就是一些列的西宫被霸凌的镜头。被贴在耳朵边吼叫,助听器被扔掉,走在路上被故意绊,本子上被写上难听的话,头上被浇水。

  同时我们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画面的切换越来越快,这也从侧面体现了越来频繁的霸凌。急促的BGM是《怪兽的叙事诗》前奏,以一个单音和一个难听的和弦结束,伴随着助听器被强行扯下导致右耳出血的画面,告诉观者:这场霸凌要以一个不好的方式结束了。

  我们可以在后面的情节中得知,因为这一事件,硝子的右耳后来再也不能佩戴助听器。

  这里的三张截图,分别是硝子给将也道歉,将也拒绝,硝子握住将也的手。

  澄清一个事实,硝子不是一上来就喜欢将也,不是类似于歪嘴龙王和霸道总裁的那种“不管你怎么欺负我我都喜欢你”。

  接下来算是一个小专栏吧,会很长,可能会借用一些后面的情节。

  硝子握将也的左手。硝子认为用手语比出“朋友”,也无法传达意思,于是怀着“我们和好吧”的意思握将也的左手,但是被将也拒绝了。

  注意,这里握的是左手。左手嘛,大家都知道,印度人拿来干一些事情(不知道大今是不是也是这样想的)。之前提到,硝子比出“做朋友”却被扬了一脸灰。意思传达不到的硝子很着急,便去握将也的手,试图传达友好的意思。可是将也还是没能领会到。

  关于这个问题我一开始也很纳闷,也很气。我们直接来看大今在采访中的原话:

  那么,遇到霸凌的硝子,心理有什么感受呢?

  大今;硝子虽然是受害者,但她认为周遭的人那样子对待她,是因为她给班上同学添麻烦的关系。也就是说硝子认为原因在自己身上,严重地讨厌自己。硝子不管受到什么样的欺负都不会生气,是因为她认为“是我不好,怨不得别人”。不只是将也,硝子认为自己是加害者的意识也很强烈。

  大家会觉得硝子是个“很可怜的人”,只不过是因为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她。对她而言,受到别人捉弄、和他人疏远,在班上变成孤单一人是理所当然的的事。没有所谓的好或坏。刚好处于中间。

  硝子在以前的学习学校当然也受过折磨,对她来说,将也只不过是众多欺负她的人的其中之一。将也看起来似乎比别人加倍欺负她,纯粹是因为故事是以将也来展开。至少在“一开始”是这样。

  硝子觉得周遭的人对她很不好,是自己的错。所以自己是加害者......这未免也太可悲了。

  大今;受到霸凌固然是很难受的事情,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她做出了“我无法改变成和我现在不同的自己”的结果,所以硝子一直在自责。我自己曾经有一段时间讨厌班上同学而不去上学,在老师和周遭的人们之中,有些人会说出...这种时候“只要自己改变就好”这种话。所以硝子的心中已经被灌输“我想改变”无法变成新的自己成了诅咒。她的心里深处有只要耳朵听得见就好的想法,但是不管她多积极改变都无法克服先天障碍,包括听障在内,她无法变成周遭期望的那个自己,所以觉得给大家添麻烦。这种自虐的想法,连结到她心里的加害者意识。硝子的四周当然有愿意提供帮助的体贴人们,不过,那些人也是“独断”地用自己的想法帮她做结论,对于硝子心中怀抱的加害者的意识,就连最亲近的家人,也没有察觉到的意识。

  大今的原话就是这样,很长的两段。硝子因为先天的残疾从小就带来争执,久而久之她将原因都归结到了自己的身上。

  北大包丽的事情似乎过去没多久,她死前的最后一条微信中,将自己称为“垃圾”;广濑爽彩留下的最后两句话,则是“对不起啊”“看到你读过消息了,谢谢”(line有已读功能)。

  同时,家庭是否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硝子呢?漫画中开篇母女二人就因剪头发而产生争执。她的妈妈扬言,她的事情我说了算。在漫画的special book特刊中,面对先天残疾的硝子,八重子直接表示,我要让她在正常的环境中,和正常人长大(机翻,可能不准确)。

  顺便来看大今给西宫八重子的设定

  以母兼父职而引以为傲,为了保护两个女儿和自己,精神随时保持在武装状态。不希望硝子因为听障而被宠坏,所以严格地对待她。她虽然也有由重考虑到孩子,但她只重视孩子如何成长,孩子的情绪想法一点都不重要。

  我们再来联想下2015年时,由独自赴美读初高中的“降落伞少年”们频频出现的心理和犯罪问题引起的讨论。完全陌生的文化环境,并不顺畅的沟通,可以说是造成一切问题的源头。这其中,既包括着与他人的的沟通,同时还包括与自己的沟通。

  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就是小学生或者初中生的时候,听到别人在很多人面前起哄说“XX(自己)喜欢哪个女生/男生”,然后就会去刻意的做出一些讨厌她/他的动作来表示自己不是这样的;然后长大了以后再被别人这样起哄,如果那个女生/男生本身的话还不错,就会真的去多看一眼,就像孙柔嘉和方鸿渐的那样。

  很遗憾,我们的将也还是个小学生。也正是这句起哄的话,让将也去故意地做出一些更过分的举动,来证明“我才不喜欢她嘞!”。

  硝子再一次用手语表达想做朋友之意,这已经是第三次了。而将也直接将硝子的笔记本扔到了水池里。

  《认真思考,做好孩子》

  这里是一个插叙镜头,将也被所有人认定是霸凌者后,他的书包也被扔进水中。在脸部的转场暗示着这是两个时间下发生的事情。

  我有一个想法,就是这部电影是基于将也的回忆的。如此一来,导演便可以将时间轴打乱,大量地去运用插叙补叙倒叙。

  有人说这是秋牡丹,象征着褪色的友情。我一开始看着像珍珠绣线菊,不过,嗯,秋牡丹越看越像/捂脸

  这里可以看出将也是想要承认的。校长说助听器很贵的时候,画面给到将也的妈妈正在工作。

  老师传统艺能敲黑板,砰的一声,很响啊。

  植野甩锅,岛田甩锅,川井哭,漏了什么?

  其实,竹内老师也在甩锅。

  第一次自我介绍的时候,老师就忘记她听不见;众人取笑硝子的时候,老师跟着笑;将也在课上对硝子吼的时候,老师也没有过分的斥责。

  来看大今给竹内的设定:

  因为不管后果如何,你都得自行负责

  命名的经过 ?画好角色设计图,从图给我的感觉来构思姓名

  人物特质 ?有随时都很冷静的自觉,认为自己做事很理性。还有,他对洞察力也很自信,自认为了解将也和硝子的一切。

  幕后设定 ?虽然学手语的机缘是为了硝子,但他心里并没有革命性的变化,就像学习新的外语一样,目的是提高自己的技能。

  补充一个点。有人觉得川井很作,甚至哭也是假哭。这种人有吗?有,而且不少。说句实话,感觉现在有些女的真的很作,只会心疼giegie。我有一个高中女同学,有一次她的对象一整个中午没睡觉给她把西瓜籽都剃了,摆了个爱心,她下午来了一句谢谢不说,拿过来拍照发朋友圈,和自己的好闺蜜分吃了。

  好的好的言归正传,川井在这里不是假哭。

  Q6 ?川井把眼镜拿下来,是因为她知道自己很可爱吗?

  这是很自然的动作。川井同学心机没有那么重。在此我要郑重的声明,她留下的是纯度100%的眼泪。

  事实上,大今对川井设定的形象还是相当正面的,并不吝惜称她为“好女孩”。至于京都的团队是否对此有修改,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这是一个暗地对自己的可爱有自信的好女孩。她跟植野不太一样,但她也是坦率做出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好像有很多读者认为她的行为是做作,不过那全部出于她的“本性”所为,她本人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是刻意装出来的。

  情节接着推进,这里将也无意中捡到了硝子的笔谈笔记本。注意,现在这本笔记本不在硝子手里了,硝子也没有去安排一个新的笔谈笔记本。这很重要,很重要。

  笔记本里写着许多难听的话。硝子在每一条后面都写了“对不起”。

  将也的妈妈带着将也去道歉,全程无声。A silent voice。

  其实,西宫和她的妈妈,又何尝不知道霸凌硝子的怎只将也一个人呢?但是事实上,不管是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只有将也家来赔偿道歉了。可以说,这部分情节是后面西宫家原谅将也的前提所在。

  飞走的鸽子象征着两人间分崩离析的关系,陡然拉开的镜头也使得两人之间的距离看起来格外遥远。同时,硝子喂鸽子的情节为后文喂鲤鱼的情节提供了铺垫。

  妈妈流血的右耳让将也大受触动,没有尖锐的斥责,没有严肃的谈话,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

  热知识:耳环不是被硝子妈妈扯掉的。

  Q7 ?将也的母亲的右耳看起来像在流血,是不是她和硝子的母亲之间发生什么事了?

  耳朵是因为拉扯耳环而流血了。可能是硝子的母亲对她说“你明白硝子的痛苦吗?我要你给我个交代”,将也的母亲也理解了硝子母亲的心情吧。“那就用相同的痛苦来致歉”,或许就这样拉扯的自己的耳朵。

  我其实有思考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到底是否行之可行。我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学校运来很多牛粪给种植的蔬菜上肥,我曾经三番五次地把班里一个同学的红领巾扯下来扔进去。直到有一次我把他人推了进去。于是我经历了从家长,老师到校长的轮番训斥,以及全班以此为题写作文,开班会。这件事情令我印象深刻,产生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总而言之,我觉得吧,有时候爱的感化不是那么有用。

  但是实际上,将也的母亲石田美也子是全剧塑造的相当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有很多人对此写过解析,我实在是没有感悟和体验,大家可以自己去搜相关的内容。

  是这样,本来它是连在一起的,但是他说我图片太多了,所以只好在这里对半砍掉。剩下的部分,包括引用内容的列表,请看 关于电影《声之形》的细节与主题的讨论(2)

上一篇:歌手《少年吔, 安啦》 - 专辑《少年吔, 安啦 电影原声专辑》 - 歌词《少年
下一篇:神奇的关节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