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一老人突发昏迷,家人取款受阻,阿姨急煞:病人等不起!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29
手机版

  近日,市民董阿姨向

  新闻坊同心服务平台反映

  上两周,

  她的老伴脑出血入院,

  至今还在昏迷状态,

  没有意识。

  

  为了负担治疗费用,

  董阿姨想把老伴银行卡里

  的钱取出来,

  结果到了银行之后,

  输了几次密码,都不对,

  连银行卡都被冻结了。

  老人突发脑出血昏迷

  家人取款受阻

  为了拿出老伴的钱取给老伴治病,

  董阿姨找到银行交涉,

  银行告诉她,只要持卡人能明确

  表示同意董阿姨取款,

  这钱就能拿出来。

  但是,董阿姨的老伴处于昏迷状态,

  已经无法与外界沟通了。

  

  求助人 董阿姨:银行说,只要老先生有反应,如果问他,你是不是同意让她取这个款,老先生能点点头,或者摇摇头都可以,他们是要录像的,结果通过和医生沟通以后,医生说我老伴没有这种行为能力,不能给你们做出反应,银行最后给我的回答是这也没办法。

  

  之后,银行建议董阿姨

  办理指定监护人申请手续,

  但董阿姨兜兜转转

  跑了一大圈,

  也没有找到头绪。

  

  求助人 董阿姨:公证处说,这不是我们管的,我们不管这些事情,你到民政局,我女儿打电话到民政局,民政局说到街道,我又到了街道,给了我一个居委会电话,我又打电话给居委会,把情况告诉他,居委会说我们不办的。

  

  事实上,

  要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

  公民指定监护人,

  事先需要经过人民法院的认定。

  

  上海澜亭律师事务所 执行主任? 刘明昊:

  因为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居委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是应该有一个前置的程序,也就是说,要通过法院,特别程序认定相关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之后才可以指定监护人。这样董阿姨作为监护人在法律上有权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然而,这样的诉讼流程

  少则一个月,多则好几个月

  董阿姨说,她要照顾病人

  再去法院处理事宜

  实在有些忙不过来

  

  董阿姨:病人不能等时间,我的病人,随时随地,医生说你今天要买什么药,你赶紧去买,你不能说我没钱,我不买。

  病人着急用钱

  取钱遇上难题

  还要去法院走流程

  听起来可能不近人情

  但事实上

  这恰恰是对当事人的一种保护

  其实,这样看似复杂的司法流程,是为了最大程度上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保护当事人的权益。

  

  试想,如果仅凭一张结婚证,就能从银行取出老伴的退休金,算不算安全?

  有人建议,上了年纪,就要把银行卡密码告诉家人,以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

  当然,还有一些人会守口如瓶、有一些担心,这也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另外,还有一种方式:可以通过意定监护的方式,提前锁定监护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33条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实现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监护人的职责当中,就包含了财产监护权,包括财产的管理权、使用权和处分权等。监护协议要经过公证才能生效。

  另外,如果被监护人取得或者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监护关系就自然消灭,在财产上,监护关系的消灭还会引起财产的清算和归还。

  我国“意定监护”还刚刚起步,观念的转变、法律的进一步细化完善,还都在逐步的探索中;但无论如何,让老人可以在清醒时自主选择监护人,体现了对被监护人自我决定能力的尊重,同时也省去了一些可能发生的麻烦和纠纷。

  完整视频↓

  小坊将继续关注此事的进展

  那么,换做是你,

  你会把银行卡密码告诉家人吗?

  如果你也有急难愁盼

上一篇:王者荣耀夏日奇旅活动前瞻,马可波罗全新皮肤“深海之息”太帅啦
下一篇:无尽的爱第1集分集剧情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