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北洋三部曲最终章《邪不压正》影评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29
手机版

         对于姜文昨天刚上映的北洋三部曲最终章《邪不压正》咱简要的聊聊吧。

         姜文我就不过多介绍了吧,他算是中国电影界的另类,他拍的是艺术,基本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电影,不顾及观众的感受。这也导致了他的电影饱受争议,评论两极分化。

         北洋三部曲第一部是2010年的《让子弹飞》,这部作品一出现,轰动了所有人,因上一部的《太阳照常升起》遭遇票房失利,姜文知道光拍艺术片是我们不买账的,要拍一部商业、艺术相结合的电影才能口碑、票房双丰收。然后就用《让子弹飞》拿下二十多个奖似乎对大家说“别说我不会讨好观众,你们要我拍商业我就拍给你们看”以此开创了北洋三部曲。

         第二部是2014年背负骂名的《一步之遥》。这部电影给我的印象不是特别深,看完之后一脸懵逼,因为我完全看不懂他主要想讲什么,与《太阳照常升起》一样,没有特别明显的故事线,让人看着摸不着头脑。也许是境界太高我看不懂?不得而知,大众的评论也是两极分化,可差评的居多。

         最终章《邪不压正》在四年后终于上映了。可是北洋三部曲的剧情一部比一部拖,能让大多数人拍手叫好的也只有《让子弹飞》了。

         《邪不压正》中有许多地方是我看不懂的,例如故事是在讲李天然回国复仇,但在与巧红裁缝、凤仪上花了过多的时间,导致了本来紧凑的剧情放慢了不少,因为插入了这个那个人物,剧情变得复杂了许多,也导致没有过多的时间介绍他们,让观众一头雾水。

         还有就是在李天然与朱潜龙、根本的最终打戏中出现了很多让人懵逼甚至发笑的行为、对话,让本应正经激烈的氛围变得无厘头。

         《邪不压正》许多方面也有运用北洋前两部的手法。例如在许多推动剧情的人物对话中运用了《让子弹飞》中的“话接话”,就是A的话音刚落,B马上接上没有留空,甚至是A没有说完B就抢着说。个人觉得很不错,让人一看就知道“这就是姜文”,这种“话接话”会营造出一种比较紧张的氛围,让观众更期待接下来的剧情。

         第二就是《邪不压正》的故事有点像《让子弹飞》,《让子弹飞》是打土豪分田地,《邪不压正》是报杀师父之仇,其中《邪不压正》中多次讨论计谋的场景与《让子弹飞》中也相似。还有一处是李天然躺在凤仪腿上两人对话的场景,让我想到《一步之遥》中马走日与完颜两人对话的戏。

         接着来说说《邪不压正》中的象征。姜文的电影很喜欢使用火车,它代表着希望与冲击,《邪不压正》中唯一一次出现火车的地方就是李天然回到北平,代表着新的开始。《邪不压正》中多次出现了鸽子,它代表了和平与自由,身处北洋末期的人们只希望未来能够和平,每个人都是自由平等。

         《邪不压正》也出现了许多彩蛋,他们大多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也是姜文想表达他内心深处的东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下面这一片文章↓

   

         灯光方面做的也不错。在李天然刚回到北平那个晚上,老蓝与朱潜龙在讨论这个新来的小毛头时灯光是从上往下打,而这时李天然与爸爸亨德勒在吃饭时,用的是烛光从下往上打,还有就是李天然与朱潜龙最后的打戏中,李天然红光满面,而朱潜龙脸色苍白,这些似乎表达出李天然在朱潜龙之上,朱潜龙邪不压正的意思。

         说完灯光说说演员。姜文自己的演技充分的展现出一个终级老大的气场,最让我刮目相看的就是廖凡,在前半部分较占优势时表现得很平静,脸上的表情充满了自信,而局势扭转之后发现一定斗不过李天然了,之前的威风一下再就没了,成为了跪地求饶的可怜虫,朱潜龙这个需要如此有张力表演的角色非廖凡莫属。

         唯一的缺点就是找了彭于晏来演这个李天然。按照故事被景,李天然应该是一个北京味儿十足的人,可彭于晏的台湾腔瞬间就失去了角色本身的色彩,导致他在电影中显得十分突兀。

         《邪不压正》的结局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导致我带着满脑子疑惑走出电影院。《邪不压正》在网上也有许多争议,到头来我觉得这次姜文有点悬,我只能说这片子我没怎么看懂,可能是我的造诣不够高深,也可能是姜文随自己的心意拍了一部莫名其妙的片。

上一篇:无尽的爱第1集分集剧情
下一篇:关于表白的句子(15句表白专用句子)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