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军/聚会遐想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29
手机版

  本文视频由梧桐老师友情制作

  聚会遐想

  作者|张承军

  退休几年了,每到八一来临的时候,我心里还会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有回忆、有思考、有感慨、有向往、有激情...享受这种留恋军营的情结,享受这种曾为军中一员的心境。细想也是,一个把青春年华奉献给国防事业的老兵,今天才有资格拥有这份属于军人的光荣和神圣……

  至今,我不羡慕土豪,更不追捧明星,只赞美劳模,只崇拜英雄。是千万先烈为拯救民族危亡而捐躯。抛头颅、洒热血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是三军将士(七大军种)的赤胆忠心,守护着祖国的盛世太平.....

  一段刻骨铭心的军营记忆,一生魂牵梦绕的战友情。这次是东营战友参军45周年聚会,聚会就像是一团火,几多感慨感悟,战友们聚会的那种场景,和谐温暖的气氛,记忆犹新。耳濡目染,感受着岁月的变迁,抒发着人生的机遇和经历,共同回忆着往事,笑语欢歌,美味佳肴,真情俱现,令人感叹和回味…

  仿佛我们一起又回到了45年前。在吉林师范大学桦甸分校那茂密森林和鹿场集训,仿佛聆听到松花江里的浪涛。又回想起那呼伦贝尔大草原,刺骨的白毛风和夏天黑土地上一尘不染绿色草原。仿佛聆听着鄂温克族的欢快牧歌。又仿佛回到了一望无边的大兴安岭那原始森林山峦叠嶂。回想起了密林中的狍子飞龙和熊出没……

  战友们一起在努力在加油。努力地完成军事训练和战备施工任务。回想起战友们坚持理想,不断努力,扎扎实实地去圆梦,各自在国防建设的岗位上尽显风采。

  “风霜雪雨,苍老了我们的面容,酸甜苦辣,丰富了我们的年华。我们这代人是改革开放的经历者、建设者和受益者。”四十五年了,战友们老了,但友谊地久天长,战友之情伴我们的人生之旅温暖终身。

  不由得让人十分羡慕,战友情真,快乐相聚,处处都彰显着那份淳淳友爱与温馨,难怪人们描叙战友情,是世上最真挚坦诚的,朴实无华的情,这种情谊是不需要粉饰,纯洁的没有任何瑕疵。

  几年前,河北省献县战友李文杰患了骨癌。爱人承受不了得了绝症的巨大压力而自尽。东营战友奉斌得知这一消息后,第二天就驱车去了沧州。见到重病坐在轮椅上的老李,拿出了带去的1万元钱递给老李,老李用颤抖的手接过钱动情地说:“看病花费了几十万元,还欠了十几万元的外账,把孩子也拖累得不行了,这钱我怕是还不了你了”。奉斌说你不用还了。这一句“不用还了”包含着多么深厚的战友情意啊……

  战友情谊最纯真,战友情谊最质朴。从朝夕相处,到分别永久。战友是远山的呼唤,战友是沙漠中的胡杨。战友是大海中的风帆,战友是不沉的木舟。战友是一种力量,战友是一种拥有。战友的情谊如滚滚的长江,战友见面你一巴掌,我一拳头。一个拥抱,一个军礼就是最好的交流。

  浓浓战友情,花甲之年不忘初心,饱含真情。忆战友在一起的那艰苦岁月,也抒发着暮年旷达淡然的心态,语言朴实,情感无华,直抒胸臆,至今耐人品味……

  有人曾问我,你人生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当兵!因为军营教会了我勇敢忠诚,奉献牺牲;军营教会了我守纪遵命,拒耻争荣。军人的烙印影响了我的一生,抹之不去,如影随形;当兵无悔,无悔青春,我自豪曾经当过兵。

  作者简介:张承军,山东河口区人,76年入伍。84年集体转业到铁道部十三工程局。85年调到利津县农机局工作。喜欢文学,偶尔也提笔写作。工作时,有文章见于报刊杂志。退休后,也偶尔有文章见于《东营微文化》《凤凰城文学》《既望文学》等平台。

  壹点号 既望文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不要忘记,维密秀中还有这些所谓的“小人物”,她们其实并不差
下一篇:盂兰神功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