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2》再度撑起贺岁档,应该没问题了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29
手机版

  年底这个贺岁档的好坏,比往年有着加倍重要的意义,市场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爆款。明天开画的《误杀2》,能否撑起贺岁档?不少提前观影的反馈,让大家的心里还是乐观的,它和前年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那匹黑马《误杀》相比,直抵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撞击更强烈了。这是一部用爱和勇气征服观众的电影。

  在前天,虹膜观影团举办了一次超前观影活动,现场的反响表明,它同《误杀》一样,首先是完整地讲了一个好故事,延续了对社会现实的探讨,保留了「误杀」系列的内核。特别是,作为一部改编电影,《误杀2》再次为国产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误杀2》超前观影

  《误杀2》改编自豆瓣评分高达8.4的电影《迫在眉梢》,由万达从华纳兄弟手上取得合法授权,但在改编的过程中,为了和国内观众的认知、情感相匹配,增加、调整了很多本土化的细节,使其戏剧冲突感更能让今天的中国观众感同身受。

  故事仍然发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林日朗(肖央饰)的儿子小虫,被诊断为心脏病,只有换心才能活。夫妻俩砸锅卖铁筹到了换心的钱,但和儿子适配的那颗心脏,却被人半途劫走了……林日朗走投无路,只好持枪闯进医院挟持人质,逼警方找回心脏,换儿子一条生路。

  因为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一个虚构的东南亚国家,所以它同时具备某种异域风情和华人风俗文化。肖央所饰演的父亲林日朗,很明显凝聚着我们熟悉的中国式父亲的性格——内敛、沉默,不轻易把爱说出口,不给社会添麻烦,将一切日常困难都限制在家庭和由身边亲朋构成的小圈子内去解决。

  几处颇具匠心的处理,比如林日朗和儿子之间的情感互动方式,是踢足球。踢足球在另外一层意义上,是随时为旁人考虑的集体生活方式,是强调个体需要融入到群体之中。

  再比如林日朗也会对儿子说「我爱你」。中国人都明白,当父母和子女说「我爱你」的时候,这是一件生活中不平常的大事,意味着生活即将来到某个关键的时刻,某种严肃的情感需要表达。

  如果说林日朗的隐忍克制让观众深深共情,那他被逼上梁山之后的愤怒和爆发,则让我们内心如决堤之河。我们印象中的父亲,正是如此啊。

  这个角色让肖央来演,是完美匹配的。或者可以反过来说,因为父亲这个角色是肖央,编剧会为他量身打造某些性格特质,以凸显他演技中的反差性和爆发力。

  不能忽视阿玲作为一个中国式母亲在这个家庭中的重要意义。她一样的静默和坚定,不过在父母两人的家庭分工中,她承受了更多的琐碎和对困难的感知,因此在日积月累中,她成了先崩溃的那一个。

  而这,最终催动了林日朗的孤注一掷,所以在遭到可用心脏突然被夺走的不公对待后,他才不得不迅速做出抉择,自行谋划这场兴许能够扳回一城的行动。

  整个过程中,他也充满着内向性,比如总在观察与调整,又比如事实原委是一点点吐露出来的。他始终感念的,是这个家庭的完整,以及不得不做的牺牲对妻儿会有怎样的影响,连后路都有仔细铺好。

  能抓住这些微妙的中国式情感特征,并细腻有加地表现出来,而且还能由此倒推人物的行事逻辑和处事方式,继而把他们在短时间内牢固立起,《误杀2》的改编确实动了脑子,也走了心。

  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还能看到它在思想性上的一些进击,而这是包含着现代意义的。《误杀2》和《误杀》一样,在聚焦普通人命运以及表现社会现实的同时,做了非常复杂的更新,它需要更多层面的角色,并由此构建出一个庞大的关系网络。

  负责移植手术的医生达马(宋洋饰)知道医院盈利与穷人救命之间的矛盾,奈何在抗衡中总是处在下风。可即便是在夹缝中身不由己,他也还是尽力为小虫的生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这种状态,恰恰在戏里戏外屡见不鲜。现场的警方也是这样,最正义的警官张正义(任达华饰)一腔热血,哪怕屡屡遭到各种势力方的阻挠,也还是竭力促成这起事件的圆满解决,尤其是,想要帮助林日朗走出困局。

  新闻媒体同样如此,当红记者李安琪(陈雨锶饰)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曝光这起事件的真相,为林日朗以及跟他一样权益受到侵害的普通人发声。

  可以看到,在符合本土语境的前提下,每个调整过的人物都很丰满,他们的立场与心性,都对那个牵系着众多利益、把柄、欺瞒的场域形成左右的力量,不断推动故事往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

  而且,即便对《迫在眉梢》了然于胸,观众也未必能够猜对《误杀2》的故事,会在什么地方落脚。为什么一个故事讲两遍还有兴头,这个「意想不到」就是趣味所在。

  还有一个地方我们不能忽略。「误杀」这个概念,在第一部里是意外的突发事件,是不得不反客为主去布局。但在这一部里,误杀是掌握之中的结果,是蓄谋已久死而无憾。而且,每个人都可以在电影里看到自己被「误杀」的影子,那也许是网络舆论,又也许是乱贴标签……这电影的立意,就在持续走高。

  在本片中,正因为有足够骇人的黑暗,电影里「萤火虫」的寓意,才格外动人。林日朗一家在外露营,小虫在瓶子里放了几只萤火虫,在黑夜里一闪一闪,十分漂亮。但是他一旦放到灯光下,萤火虫的光就弱到看不见了。林日朗提醒他,这些看起来微弱的光,在黑暗中更明亮,也更重要。

  那光,是他们一家人走下去的希望,是父母对孩子的守护,是孩子给父母的快乐。在更大的层面,那又代表着每个个体的坚守,林日朗与阿玲的,达马的,张正义的,李安琪的。于是,医院会重新调整政策,警方会站回正义一面,新闻良知也在名利之下复苏,这些都是微弱但光明的信号。

  导演戴墨说过,悬疑色彩、犯罪细节在拍摄时都做了很多调整,而结尾那一幕,就是一处特别重大的改动,让本片走向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珍贵情绪。

  走到现在,毫无疑问,「误杀」已经算是国内一个不可忽视的IP。

  它至少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它用现实主义的视角,切入普通人的生活中,对社会景象中的各种具体细节体察准确。

  二是,它的内核都是基于普通家庭难以招架的变故,社会弱势人群相互支持,用自身的余热去帮助他人渡过难关,最终所有这些微热之火,积聚成不可忽视的能量,最终对事件的解决起到关键的作用,从而肯定了每个普通老百姓的生命意义。

  三是,它在现实困境上的主题升华,最终都能落到当下观众关切的民生问题与社会议题上,由此引起共情以及反思,又不忘留给观众一些酸甜兼具的希冀。

  这希冀,在本片中主要是由林日朗对小虫的父爱所牵动的,因为那实在是太浓烈,太厚重,太感人至深了。小虫确诊后的煎熬历程,让我们看到一个父亲,可以为孩子走到哪一步,而每一步,又是如何让他血淋淋地付着代价。

  在不断抗衡冰冷僵硬的外界时,他给儿子写温暖柔和的信,当中一句,「我曾经以为,我能够一辈子陪在你的身边,但仔细想想,谁又能陪谁一辈子呢?」令人泪崩。

  明天就是12月17日了,《误杀2》全面上映的日子,去感受一番亲情的燃烧吧。

上一篇:2021年现在是几九的第几天了现在是几九的?
下一篇:复盘《风语咒》:原创国漫何时能脱下贩卖情怀的糖衣?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