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甜蜜蜜》的结局为何令人如此难忘?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29
手机版

  电影《甜蜜蜜》已经过去24年,却丝毫不影响其作为爱情电影的经典之作。

  尤其是结尾那场“人海重逢”的戏,在观众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

  其实这场戏之所以能动人,是导演陈可辛对每一个观众做出的“催眠”。

  先来看这场戏开始前的一个隐藏彩蛋——

  李翘在唐人街旅行社办手续,门外的蓝衣男子是黎小军的背影,他也在唐人街,他在干什么呢?

  

  以下开始:用一个远景镜头作为定场镜头,唐人街的街景,听到邓丽君去世新闻后,李翘离开唐人街。

  场景中有一个“中国发型屋”。这是暗示。特写镜头:李翘的侧脸,可以看到她与很多路人擦身而过。

  切换近景镜头:出现上半身镜,将人物由特写变为近景,有助于刻画内心的孤独感。距离变远则疏远。

  又变为特别镜头:李翘裹了裹风衣,镜头拉近,而让观众更好的走入李翘的内心,体会她此时的一种失落。

  镜头给到黎小军,小全景镜头:是在一间理发店。还记得刚刚那个“中国发型屋”的暗示镜头吗?

  同时注意,这个理发店是精心设定的。

  因为这里黎小军需要听一段新闻——邓丽君逝世的新闻。

  如果将场景设定在他在美国的家或者餐厅,要交代的人太杂太多余,理发店最好,而且理完头发就可以出去,不用任何交代。

  理发店的镜子上有两个中文,(理发)请进。暗示镜头。观众注意到的是“请进”。

  随着“请进”将镜头由全景变为中景又变为近景,这刚好完成了一个“走近”黎小军内心的过程。

  

  

  此时他听到了邓丽君逝世的新闻,观众读懂了他的心情。镜头切换为纽约街头,出现了几个哄闹的黑人。

  

  这样不讨喜的角色挡住了李翘是有原因的,她的男友豹哥就是死在这种暴乱中,是一个镜头暗示,这一幕用于表达她此时内心的混乱和复杂。

  跟着,她走过那几个黑人。

  茫茫人海。

  镜头左移,出现了黎小军,这是一个交代镜头,说明他已经离开了理发店。

  用一辆车的驶过作为过渡。

  切换到李翘。

  红色的旗也是暗示,随着电影画外音的新闻说到“中国”,不免让人联想漂泊在外的游子。

  而且红色也作为焦点让观众找到李翘的位置,她继续漫无目的走,观众继续感受她的心情。镜头给到纽约广场的画像,强调地点是冰冷而巨大的纽约。

  拉到匆匆而过的人群,这都是站在李翘视角看这一切,茫然、快速、孤独和陌生感。

  镜头给黎小军,身后是一片墓地,这依然是暗示,看到墓地观众本能会有沉重感,为了承托邓丽君离世这个消息。

  

  镜头给李翘,正面,后面的人虚焦,诱导观众将继续看李翘。

  镜头给黎小军。

  通过不断的交织,加上邓丽君的音乐《月亮代表我的心》,还有场景暗示,其实就像是导演对观众做的催眠,令观众沉浸到这个气氛当中。给了李翘一个朦胧的特写,却时不时会被路人挡住,特写预示着导演正欲将观众拉入李翘的内心。

  镜头给黎小军一个近景,也预示着马上要开始“走心”了。

  而后,镜头给到一个电视。

  如何让观众一注意到电视内容?最简单就是在电视上贴一个促销的牌子。

  电视上播放邓丽君。

  镜头中的邓丽君骑在摩托车上,朝前驶来,还是暗示,这样柔和“闯入”的画面,说明导演想要拉近和观众的距离。

  镜头给一堆电视,证明场景地点,有一些日式风格,是一个橱窗。

  很自然的,李翘停了下来,看电视,电视演什么?观众通过之前的暗示已经知道了,是邓丽君的新闻。

  镜头给电视,邓丽君,用促销牌让观众盯着电视屏幕。

  特写镜头给李翘,表达人物内心,此刻她的内心,有了些许平静。

  中景镜头,作为这里的定场镜头,交代地点,电视机橱窗旁,黎小军匆匆而过。

  反打镜头,只剩下李翘,说明黎小军走了。

  特写邓丽君。

  特写李翘,左半边电视虚焦,说明李翘在聚精会神看电视。(如果没有这个电视虚焦,观众要通过联想才知道,哦,原来她在看电视。)

  ps:总共有3个李翘看电视的镜头,画面几乎是一模一样,一来是演技炸裂,二是突出其专注。

  中景镜头,注意左边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黄色促销牌,为什么出现在这里?

  观众的视线焦点会本能的聚焦在这个黄色牌的周围。

  而后,黎小军在这个位置出现。

  中景镜头,两个人之间隔了一架电视。

  反打给橱窗电视,得益于那个促销牌,和邓丽君流动的画面,我们注意到她骑着摩托车朝着观众的方向“驶来”,她两次开摩托车了,这是一个进入观众内心的暗示。

  

  特写镜头给李翘。

  特写镜头给黎小军。

  特写:李翘转头看见黎小军。

  

  特写:黎小军转头看见李翘。

  迅速切回中景镜头,强调两个人此时的位置,距离。

  李翘的镜头由刚刚的特写变为近景,一个拉伸,表达李翘的第一反应,疑惑,这……不可能吧,是他吗?

  同样的给黎小军镜头由刚刚的特写变为近景,同样的疑惑。(演员脸上同时有疑惑的表情)

  快速推进为特写,预示内心相信,李翘眨了一下眼,是他。

  同样给黎小军一个特写。黎小军眨了一下眼,是她了。

  特写镜头,李翘笑了。

  特写镜头,黎小军笑了。

  两人的脸上都有了苍老的皱纹。此时无声仿有声,不需要任何台词。最后中景镜头,表达他们终于在人海中相遇。

  

  以上这场戏总共用了3分46秒,看似平平无奇,却极其深入人心。

  这并非偶然,得益于两位演员出色的演技,以及导演陈可辛如同“催眠”般的镜头语言。

  他妙用镜头语言中的暗示,将观众完全代入到——世间所有的再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的意境中。

  《甜蜜蜜》一共获得包括最佳导演、最佳影片在内的9项香港电影金像奖,以及2座金马奖奖杯。同时在1997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年度全球十大佳片第二位。

  它成为华语电影史上的爱情经典,也是“陈可辛电影风格”的代表作。

  以下是本段视频:

  你看过最甜的电影结局是什么?https://www.zhihu.com/video/1231532437030645760

上一篇:何以为家:性,是否可以成为长大成人的标志?
下一篇:平行世界剧我是部部都看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