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症的原因是什么?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29
手机版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是《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说的。“通”,是指气血精津液在经络中畅通;“痛”,又是气血精津液在经络中运行受阻出现的疼痛。这句话的含意就是经络通了就不会疼痛,凡是有疼痛的地方就是因为经络不通。

  痛与不痛,人人都能区分。但是,通与不通,谁都无法鉴别。原因经络存在与否是未知数,经络的分布数量是未知数,再加上医者又没有透视眼功能,因而经络的通与不通说到底,就是一门玄学。下面就用生活中最常见的实例进行分析,以辨真伪。

  手一、人在正常情况下,皮肤、肌肉、关节、骨骼均没有痛感,就说明全身的经络是畅通的。但是,把一只手高举过头10分钟,高举的手和小臂大臂很快就会有酸、麻、胀、痛感。按照痛则不通的说法,高举的手,经络就是不通了。显然,手的经络从畅通到不通,是手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即从心脏的下面举到了心脏之上。根据力学原理,高举的手血容量变少,即心脏上行的动脉血流速变慢,由手到心脏的静脉血流速加快。血容量减少,高举的手才会出现酸麻胀痛感。这究竟是经络受阻造成?还是血容量变少造成?当把高举的手下垂,酸麻胀痛又顿时消失。原因是手下垂之后,血液瞬间增多了。这究竟是经络畅通造成?还是血液供应充足造成?如果说经络受阻,手放下来之后为什么又通了?

  静脉曲张二、人直立多年后下肢静脉就会曲张。严重时,直立的时候下肢静脉还会痛。可是,为什么直立时痛?卧位时不痛!是直立后经络受阻,还是直立后下肢静脉的血压值升高?如果说下肢静脉疼痛是经络受阻造成,那么直立的时候为什么受阻?卧着的时候又不受阻?用经络学能解释清楚吗?

  头痛三、人都有头痛的时候,而头疼的高发时间常常是在中午、下午或傍晚。按照血液力学原理,人直立时头部血少,因而脑组织在长时间血供不足的情况下头就会疼,痛就加重。此时,由直立改为横卧,或者在倒立的体姿下持续10分钟,头痛就会减轻,甚至消失。头痛究竟是经络受阻造成的,还是脑部的血供不足造成?如果是经络受阻,躺下10分钟之后,经络为什么又畅通啦?经络说能做出令人信服地解释吗?

  四、痔疮是人类特有的病种,又称“十人九痔”。笔者的实测证明,心脏的射血压是80~120mmhg,直立或久坐时肛门的动脉压就变成了114.65~154.65mmhg。同样,如果右心房的回血压是0mmhg,则肛门处的静脉压就变成了34.65mmhg。如果把头顶的静脉压定义为0mmhg,则肛门处的静脉压又高达65.45mmhg。

  试想:肛门处的微循环血管每天都在血液高压的作用下,血管变形和曲张就不可避免了。相反,那些长年卧床的人和经常倒立的人就很少生痔疮。这说明痔疮的产生是体姿失谐造成,是动脉压与静脉压升高造成?经络不通说能解释清楚吗?

  五、小腿的骨膜炎是十分疼痛的病,容易导致跛行或残废。可是,骨膜痛的最大特点是直立痛,坐和卧不痛。按照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说法,为什么直立就不通?坐下来或躺下来又通了?这是经络受阻造成的?还是下肢回血慢、压力高造成?

  望专家能给出明确地解释。

  举报/反馈

上一篇:瑜伽教练培训好的学院 中国瑜伽联盟上海虹桥总校区
下一篇:《哥,你好》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