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删除事务所,你需要吗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09
手机版

  前段时间有一则新闻,失联女孩为家人留下遗书,遗书中满满都是消极的话语,而母亲坚持说女儿一直很阳光,一定是遭遇了不测,在她的手机中也发现了一些关于死亡的不良内容(疑似自杀群)——母亲猜测,“我觉得她应该是在网络上接触了什么东西”。

  谈及“父母永远以为自己很了解儿女”的大有人在,当一小部分声音出现时,我发现他们关注到的却是:

  “希望以后如果我想不开,一定不要把我的手机给父母。”

  

  <1>

  每张都长得不一样,担心会被笑话。

  这样关于“电子记忆”的争议不是第一次,只是上次出现的时候并不以这种方式,而是更为直观。

  可能很多人不记得了,去年夏天,一位20岁的乐清姑娘遇害——但如果我说,滴滴顺风车因此下架整改,你应该会记起来了。一时间,她的微博被扒出,一场互联网大型公开视奸启幕,他们用眼睛,参与了她的一生。

  除了部分反社会人格,把姑娘的照片保存下来并发遍全网,“赞叹”姑娘的容貌美丽。其他的网友大都出于善意,以这样或那样的祝福,很多美好的词汇来悼念这条生命的离开,看似一场感人至深的“全网追悼”——但是案发两天后,女孩的微博被家属申请注销。话题下有这样一条评论,“要我我也注销,网友纯粹是自我感动”。

  于是同样的道理,一年后,在那条“不要把我的手机给父母”的评论下面,有人提到了:人生删除事务所。

  <2>

  因为这条评论,我开始看《人生删除事务所》,典型的单元剧,一集一世界(共8集)。

  整个故事立足现代社会,探索的主题是这个时代特有的——“电子遗物”。所谓的人生删除事务所,就是专为委托人处理死后的电子数据,帮助他们删除那些数据可记载的记忆。

  委托人的设备通过特定APP登录,直接连接到事务所的电脑,如果设备长期未操作的话,事务所就会收到警报。此时就需要去确认委托人的生死了,确认完毕后,远程删除被委托的部分私密数据。而这一切过程都必须是保密进行的,彼此之间这种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连委托人的亲友也不得而知。

  事务所的老板就是一个毫无感情的删除机器,在男主出现前,委托人是做什么的,删的是什么内容,他统统不关心。两人共事后的第一单生意,需要解开委托人社交平台的密码时,老板噼里啪啦地敲着键盘,却解释说自己并非黑客,只是个程序员。

  他反过来问男主,“想要偷看数码世界中的指定房间,你知道需要什么吗?”接着平静地公布了答案。

  那答案确实与黑客技术无关,而是:社交性和机动能力。

  说通俗点,只要知道这个人的喜好、性格、社会地位等关键词,就可以在无限的可能中试出密码,攻破他设定好的防御。

  也就是说,你在网上暴露的任何一点零碎的信息,拼凑在一起,就是一个有血有肉、活泼灵动的生命,它对外展示着自己的一切,从头到脚,从里到外——互联网时代的隐私安全,很直面地被曝光在观众眼前。

  <3>

  以前,我的朋友圈是不对父母开放的。我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并不是有什么私密生活值得发朋友圈也不跟父母分享,其实多是因为羞耻——和家人现实相处的模式,无论是穿搭外貌还是表达方式,与朋友圈呈现出来的多少都有些出入,不想让家人调侃,也不想让自己尴尬。

  直到我看了姐妹的一篇文章,从那时候才开放权限。不记得是被哪句话打动了,但就是心甘情愿地放下了芥蒂,愿意大大方方迈出一步。可尽管如此,我依然小心翼翼地维护着社交网络的私密性,尽可能地让尴尬的场景不会出现。

  比如避开敏感的人物,敏感的话题,敏感的时间段……诸如此类。而且我一直坚定地相信我不是个例,毕竟谁都希望不被窥探“部分可见”的生活,能有个自主选择是否公开秘密的机会。

  屏蔽归屏蔽,我倒一直不太喜欢动态内容“对朋友X天可见”的设置。既然是分享生活、记录人间,就还是希望它呈现得完完整整的。等到七老八十了,拿不起手机发段子了,朋友圈也不至于在断更三天后,变成一条干巴巴的灰色分割线。

  这样说来,我又好像是个希望长眠时,被路人窥探生前的人呢。因为哪怕是当下,我也时常幻想着在睡前发一条岁月静好的朋友圈,渴望在睡醒时收到铺天盖地的点赞和评论……说到底,还是有点需要被关注。

  各个社交平台的更新越来越少,倒是开了小号当做日记一样地在写;U盘已经尘封了一年,个人电脑里满满的都是工作文档;手机也就是用来打打游戏,学习英语,偶尔拍点影像。

  我的电子记忆大概很“无脑”,大事小情都会被记录,长篇大论、流水废话都是我笔下的得意之作,想想倒也没什么不能被人看的,甚至有时候我还希望自己的唠叨能够被偶然错入的陌生人喜欢。

  嗯……这么捋一捋,如果非得说一个最想删掉的——无非就是我手机里那数以百千计的自拍吧

  <4>

  处在人和互联网共生的时代,网络记录了一个人太多的东西——顺着网线,任何人的生活都有迹可循。就像多年后,再有人打开我的公众号、我的朋友圈,我的任何社交平台,依然可以透过文字和图像,窥探我的一生,观赏我的每个人生阶段,就像考古一样。

  也许在数百、数千年以后,考古学家的定义真的可以宽泛到“电子层面”。只要这些互联网公司不倒,记录永不消失,后辈甚至可以用大数据分析出很多人的一生,他们的喜怒哀乐、成败起落,都不会是现代技术的漏网之鱼。

  其实“电子遗产(数字遗产)”的继承,近几年来确实成了法律上很关注的问题,这是数字时代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甚至被调侃说,“在这个时代,死亡也不能一了百了”。

  新闻报道也太多次证实了这样的观点——希望打开亡夫电子邮箱获取两人往来信件和合照的妻子,却因被要求提供多样材料而作罢;希望通过手机、电脑解开女儿自杀之谜的母亲,输入五次密码都错误,被系统无情地拒绝了“来访”……

  所以大部分人(包括我在内)看完这部剧,更多思考在于:

  死后删除掉的内容如果真被删除,究竟是保护自己更多,还是伤害亲人更多呢?

  <5>

  实际上,就算这一秒委托书被摆在了眼前,很多人也很难做出果断洒脱的选择——

  尽管他们大都坚持,自己一定会选择“删除”数据,至少要拥有为它们建立一座墓居,决定它们是否公开的权利,嘴上说着的理由是:“我不希望死后还被判断对错、评价好坏”。

  如果你的电子数据交由你处理,你是否会选择清空/注销?

  如果你的人生,也有一次清空数据,选择“delete”的机会,你最想删掉什么?

上一篇:中华华夏第一任皇帝,千古一帝“秦始皇”!
下一篇:白鹿、张若昀带来新剧,《警察荣誉》即将来袭,三位实力演员出演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