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宏观·张瑜团队】从用电数据看经济结构变化——每周经济观察第41期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29
手机版

  从用电数据看经济结构变化

  通过对比122个行业今年及去年前8个月的用电数据,来观察经济结构变化。

  (一)整体来看:七成左右行业表现弱于去年

  今年整体用电数据要弱于去年。今年1-8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同比为4%,去年同期为6.9%。

  三成左右的行业用电数据好于去年。122个行业中,有39个行业今年用电数据好于去年。这些行业或与保供政策相关,如采矿业、道路运输业;或表现了国家产业政策方向,如新能源汽车、运输装备等高端制造业;或与疫情防控相关,如医药制造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或受疫情影响较小,如金融业。

  七成左右行业用电数据弱于去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与地产走弱相关的行业,包括房地产、建筑业、黑色金属冶炼、部分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二是受到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包括以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为代表的接触性、聚集性服务业,以交通物流业为代表的跨区域行业等。

  (二)哪些行业持续高景气?

  122个行业中,有18个行业两年用电数据均维持在10%以上,占比约15%。其可分为6类:

  1)农业(2个),包括畜牧业、渔业;

  2)新能源相关产业(4个),包括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业、充换电服务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风能原动设备制造。

  3)高端制造业(3个),包括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4)部分运输行业(3个),包括道路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5)环保相关产业(1个),为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6)其他服务业(5个),包括批发和零售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租赁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三)哪些行业大幅改善?

  122个行业中,有10个行业用电累计同比数据改善幅度超过10pcts,占比约8%,包括4大类:

  1)受益于新能源政策的(2个):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

  2)与农业生产相关的(3个):农、林、牧、渔服务业及其中的农业排灌,抽水蓄能抽水耗用电量;

  3)保供、生产相关的(4个):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其他采矿业、黄磷、水上运输业的港口岸电;

  4)高端制造(1个):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

  每周经济观察:

  华创宏观中国WEI指数再次回落,截至10月16日,WEI指数为4.88,相对于10月9日回落1.52。内需,10月地铁出行降幅扩大,前22日地产成交同比-30.9%,上半月汽车零售负增长。外需,韩国10月前20天出口额同比-5.5%,日均出口额同比-9%。利率债,专项债结存限额已分配4429亿,下周将发近2000亿。生产,10月下旬多数行业开工率持平或回落。

  风险提示:

  疫情散发影响消费;楼市持续低迷;海外货币政策收紧幅度超预期。

  一、从用电数据看经济结构变化

  我们通过对比122个行业今年及去年的用电数据,来观察经济结构变化。

  这122个行业包括了20个门类、90多个大类及少数中类行业。通过对比各行业今年与去年前8个月用电量的累计同比数据,分析各行业的发展变化。

  (一)七成左右行业表现弱于去年

  整体来看,今年整体用电数据要弱于去年。今年1-8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同比为4%,去年同期为6.9%(2021年取两年平均,下同)。三大产业用电数据也均弱于去年,前三季度第一、二、三产业用电量累计同比分别为8.4%、1.6%和4.9%,均弱于去年同期的14.2%、6.2%和9.8%。

  三成左右的行业用电数据好于去年。122个行业中,有39个行业今年用电数据好于去年,占比约32%,这些行业或与保供政策相关,如采矿业、道路运输业;或表现了国家产业政策,如新能源汽车、运输装备等高端制造业;或与疫情防控相关,如医药制造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或受疫情影响较小,如金融业。

  七成左右行业用电数据弱于去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与地产走弱相关的行业,包括房地产、建筑业、黑色金属冶炼、部分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氯碱、电石)等行业;二是受到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包括以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为代表的接触性、聚集性服务业,以交通物流业为代表的跨区域行业等。

  (二)哪些行业持续高景气?

  若某行业在近两年用电同比增速均在10%以上,我们认为其景气度较高。122个行业中,这样的高景气行业有18个,占比约15%,其主要集中在6大领域:

  1)农业(2个),包括畜牧业(+29%→+18%)、渔业(+12%→+13.5%);

  2)新能源相关产业(4个),包括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业(+30.9%→+77%)、充换电服务业(+84.7%→+44.7%);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108%→+122%),风能原动设备制造(+49.8%→+10.3%)。

  3)高端制造业(3个),包括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16%→+20%),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13%→+17%),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22%→+14%);

  4)部分运输行业(3个),包括道路运输业(+10.2%→+10.7%)、管道运输业(+10.8%→+12.5%),装卸搬运和仓储业(+20.4%→+14.9%);

  5)环保相关产业(1个),为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19%→+12%);

  6)其他服务业(5个),包括批发和零售业(+12.8%→+10.2%),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13.1%→+13%),租赁业(+28%→+17.4%),卫生和社会工作(+12.6%→+16.8%),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10.6%→+11.9%)。

  (三)哪些行业大幅改善?

  若某行业用电幅度改善超过10pcts(2022年前8月累计同比-2021年前8月累计同比)我们认为这些行业出现明显改善。这样的行业大概有10个左右,占比约8%,包括:

  1)受益于新能源政策的(2个):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业(+30.9%→+77%),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108%→+122%);

  2)与农业生产相关的(3个):农、林、牧、渔服务业(+0.5%→+13.6%)及其中的农业排灌(-1.2%→+13%),抽水蓄能抽水耗用电量(+4.8%→+43.8%);

  3)保供、生产相关的(4个):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1%→+12%)、其他采矿业(-11.9%→+4.3%)、黄磷(-6.4%→+21.1%)、水上运输业的港口岸电(-5.9%→+7.1%);

  4)高端制造(1个):铁路运输设备制造(-6.4%→+8%)。

  二、每周经济观察

  (一)华创宏观中国WEI指数:再次回落

  截至2022年10月16日,华创宏观中国周度经济活动指数为4.88,相对于10月9日回落了1.52。主要是因为乘用车销量以及秦皇岛煤炭吞吐量相比去年同期的回落幅度超过了汽车半钢胎开工率以及商品房成交面积等相比去年同期的回升幅度。华创宏观中国周度经济活动指数自10月2日触及7.73后回落,显示经济回稳的基础尚不牢固。

  从驱动因素来看,2022年3月到6月,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商品房成交面积是华创宏观中国周度经济活动指数的主要驱动因素;从7月至9月,国内日均粗钢产量、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以及乘用车销量成为华创宏观周度经济活动指数的主要驱动因素;而从10月至今,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粗钢产量以及汽车半钢胎开工率成为华创宏观周度经济活动指数的主要驱动因素。

  (二)生产:螺纹表现偏弱

  货运物流:连续两周降幅扩大。10月15日-10月22日,货运物流指数平均为97.1,同比-27%;10月9日-14日货运物流指数平均为99.5,同比-24%,10月2日-10月8日货运物流指数平均为82,同比-20%。

  水泥:价格,同比降幅继续扩大。10月17日-21日当周,全国水泥价格指数平均为154,同比-27.9%;上一周水泥价格指数平均为152.9,同比-27.5%,上上周同比为-24.2%。水泥发运率与磨机运转率降幅连续收窄。10月上半月,水泥发运率52.2%,同比-13.9pcts,前三周分别为-21.3pcts、21.7pcts、-25.7pcts;水泥磨机运转率为48.1%,同比-4.9pcts,前三周分别为+6.6pcts、-7.7pcts、-11.8pcts。

  螺纹钢:产量回升,需求偏弱,继续去库。产量略有回升,此前三周持续回落。10月15日-21日当周,主要钢厂产量为299万吨,同比+9.7%,上周为293万吨,同比+6.1%,上上周为301万吨,同比+13.6%。表观消费超过去年同期,但仍偏弱运行,10月15日-21日当周为322万吨,同比+10.5%,上一周为326万吨,同比+0.6%,上上周为259万吨,同比+4.4%。近期螺纹表消同比正增与去年限电限产及地产走弱带来的低基数有关,10月前3周,螺纹表消累计为907万吨,同比2021年+5%,同比2020年-21%。库存,延续去库。10月15日-21日当周,社库+厂库合计去库23万吨,上一周去库32万吨,上上周累库42万吨。

  开工率:10月下旬,多数行业开工率持平或回落。10月15日-22日当周,我们统计的9个行业中,螺纹、江浙织机、半钢胎、石油沥青装置4个行业开工率与上周基本持平,全钢胎、PVC、PTA、焦化开工率下行,仅唐山高炉开工率较上周回升约3个百分点。同比来看,9个行业中,江浙织机、半钢胎、PVC、唐山高炉、焦化这5个行业开工率好于去年同期。

  (三)需求:汽车批零增速大幅回落

  出行:降幅扩大。地铁,10月19日,29城地铁客运量为4991万人(7DMA,下同),同比去年-23%,10月12日为-12%,10月5日为-14%;10月19日同比2019年为-22%,10月12日为-16%,10月5日为-13%。10月前19日,29城地铁客运量平均为4874万人,同比-17.5%,9月全月客运量平均为5227万人,同比-13.5%。航空,10月22日,每日执行航班数3507架,同比-73%(环比上月-45%),10月15日为3705架,同比-73%(环比上月-20%)。百城拥堵指数,10月16日-22日平均为1.50,10月9日-15日平均为1.51。

  地产:10月第三周降幅略有收窄。10月22日,67城商品房成交面积为60万平(7DMA),同比-28%;10月15日为64万平,同比-32%,10月8日为20万平。同比-36%。10月前22天,67城商品房成交面积累计为1040万平,同比-30.9%,9月全月同比为-14.8%,8月全月同比为-22.7%。拿地方面,10月10日-10月16日,百城住宅土地成交面积为486万平,同比-45%,上一周成交164万平,同比-22%。当周土地成交溢价率2.93%,前两周分别为10.19%、2.35%。

  汽车:10月上半月,批零增速大幅回落。10月8日-16日,汽车日均零售同比+13%,10月1日-7日为-26%;汽车日均批发同比为+14%,10月1日-7日为-6%。10月1日-16日,汽车零售累计同比-3%,9月全月为+21.5%;汽车批发累计同比为+6%,9月全月为32%。据乘联会信息,“10月初疫情‘点多、面广’,黄金周消费出现较大降幅,随着各地防控加严,预计将继续抑制车市恢复”。

  电影票房:10月前两周,电影票房收入合计为12.9亿元,同比-70%,9月前4周累计同比为-27%。

  (四)物价:猪肉价格继续大幅上涨,本周发改委两次出手调控

  本周猪肉价格继续大幅上涨。本周猪肉平均批发价上涨4.5%,全国猪粮比价为9.89,上周为8.83。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10月10-14日当周,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零售价格周均价比去年同期上涨超过40%,进入过度上涨一级预警区间。为切实做好生猪市场保供稳价工作,本周五继续投放今年第6批中央猪肉储备。此外,据国家发改委20日消息,发改委价格司加强与部分大型生猪养殖企业沟通协调,要求企业不得故意压栏抬价,更不得串通涨价。本周,蔬菜平均批发价下跌1.4%,鸡蛋平均批发价上涨1.6%。

  本周动力煤期货价上涨,焦煤期货价有所下跌。动力煤期货结算价收于860元/吨,上涨6.4%;焦煤期货结算价收于2037.5元/吨,下跌4.5%。短期来看,产地疫情以及大秦线检修对煤炭运输仍有影响,港口库存处于历史低位,市场煤供应偏少。

  本周国际油价窄幅震荡。价格方面,截止10月21日,美油和布油期价分别收于85.05和93.5美元/桶,分别下跌0.7%、上涨2%。库存方面,10月14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减少172.5万桶,降幅0.4%。国际油价短期内可能进入了多空相持阶段,偏多的一面是OPEC+大幅减产带来的供给偏紧预期;偏空的是宏观层面全球加息和衰退预期下的需求疲软预期、美国中期选举前政府对油价的压制、欧洲能源危机的边际缓解(欧洲天然气价格持续下跌)。后续油价走势,或取决于上述因素的明朗化或激化。

  本周螺纹钢价格继续小幅调整。螺纹钢现货价收于3890元/吨,下跌2.5%;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收于345.13,下跌3.3%。地产成交量仍处于2017年来历史同期最低,螺纹钢产量略有修复,库存则维持在往年同期较低水平。

  (五)贸易:韩国10月前20天出口下滑

  BDI指数本周环比-1.4%;CRB现货指数与工业原料指数本周环比-0.6%/-1.1%;中国进口干散货运价指数本周环比-1.8%;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本周环比-3.3%,其中美东航线与欧洲航线运价指数环比-2.4%/-2.8%。

  韩国10月前20天出口额同比减少5.5%,为324.01亿美元。开工日数为13.5天,较去年同期增加0.5天,日均出口额同比减少9%。从出口商品来看,石油产品(+16.4%)、乘用车(+32.1%)等出口增加,半导体(-12.8%)、无线通信设备(-15.6%)、船舶(-22.9%)等出口减少;从出口目的地来看,前20天对中国出口同比-16.3%,对美国出口同比+6.3%。

  (六)利率债:专项债结存限额已分配4429亿,下周将发近2000亿

  地方债周度发行计划更新:10月24日当周计划发行新增地方债1953亿,其中一般债58亿,专项债1895亿。10月累计发行新增地方债(含已公布未发行)3523亿,其中一般债155亿,专项债3368亿。10月24日当周计划发行再融资地方债630亿,其中一般债226亿,专项债404亿。10月累计发行再融资债(含已公布未发行)2104亿,其中一般债1077亿,专项债1027亿。

  专项债结存限额分配情况更新:截至10月23日,5000多亿专项债结存限额已分配4429亿,其中,山东(610亿)、河北(374亿)、福建(359亿)、四川(356亿)、河南(314亿)、云南(307亿)分配较多。根据此前国常会部署,5000多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要求10月底前发行完毕。

  国债、证金债周度发行计划更新:截至10月23日,已公布10月24日当周国债待发860亿/净发-1183亿,证金债待发180亿/净发-1259亿。10月累计发行国债(含已公布未发行)7615亿,净发-127亿,累计发行证金债(含已公布未发行)3068亿,净发902亿。

  政策方面,据21财经,近期监管部门已向地方预下达了2023年提前批额度,主要方便地方根据额度储备项目。规模上,按照提前下达2023年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分配本地区额度的3倍左右把握(注:2019~2022年提前批额度占上年新增限额约40%-60%);时限上,地方需在11月下旬前通过正式文件将申报情况报送监管部门,并通过项目库同步报送项目详细情况;此外,监管部门明确,对于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中因额度限制无法获得支持的项目,符合专项债券项目条件的可申请报送。

  (七)资金:资金面仍相对宽松

  截至10月21日,DR007收于1.6726%,DR001收于1.2376%,较10月14日环比分别变化+19.75bps、+10.61bps。本周央行净回笼资金190亿,下周到期资金100亿。本周一MLF等量等价续作,虽然银行间资金利率小幅抬升,但整体而言当下资金面仍相对宽松。

  截至10月21日,1年期、5年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报1.7706%、2.4918%、2.7278%,较10月14日环比分别变化-1.45bps、+0.13bps、+3.01bps。本周各短端利率有所下行,长端利率有所攀升。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10月23日发布的报告《【华创宏观】从用电数据看经济结构变化——每周经济观察第41期》。

  文/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500448297

上一篇:电影《杀人漫画》启示录
下一篇:狱警待遇不输公务员,门槛低、年薪高达15万,大专生可以了解一下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