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应!女人贩子拐卖80名儿童,消失12年,没想到也被人拐卖了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29
手机版

  四川一个女人贩子,在坐火车的路上竟然也被人拐卖了,12年里只吃过一次肉,只洗过三次澡,还被打成了脑血栓。

  最近因“铁链女”事件发酵,此消息再次热传,看了不禁感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拐卖团伙落网,女头目却神秘消失

  1992年8月,有一个震惊全国的特大人口拐卖案件最终破案。以彭洪菊及其丈夫为首共计四十四人的拐卖集团,有四十三人被警方抓获。

  后来在审判犯人的时候,有7人被确定为主犯,4人被判处枪决死刑,1人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1人被判为无期徒刑。

  而这个团伙的头目——彭洪菊,却突然从世界消失了,警方在她家附近蹲守数年,始终一无所获。警方一度认为此人具有极强的反侦察能力,对于此人的抓捕很是头疼。

  

  彭洪菊是重庆人,丧失道德底线的她诱导丈夫陈定期和亲戚朋友等四十多人组成了一个人口拐卖的犯罪团伙。在1986年2月至1992年8月这六年多的时间里,这个犯罪团伙共拐卖妇女儿童85人,其中80名为儿童,5名为妇女。

  在拐卖儿童的过程中,有10名儿童染病体弱,竟遭到该团伙丢弃以致死亡。为了钱,他们不管道德伦理,不顾做人底线,破坏了那么多的家庭和幸福,实在令人发指。

  由于没有监控设备和照片,导致警方一直抓不到人。最终,警方在2000年的时候将彭洪菊列为了A级督捕逃犯,以求尽快破案以避免无辜孩童妇女再落入此人之手。

  

  在常年蹲守彭洪菊的警官中,有一位名为何勇的警官。常年蹲守无望,但也要继续蹲守啊。突然的一天,在2003年6月份的时候,何勇收到了一条消息,对方说自己好像知道了彭洪菊的线索。

  何勇久无波澜的心境突然掀起了惊涛骇浪,他镇定下来询问详细的情况,对方告诉他,在山西省河曲县前川乡夺印村,有个叫黄世英的女人跟警方抓捕的彭洪菊有点像。何勇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让对方继续观察,把情况搞清楚。

  2004年,此人又给何勇打来了确认电话,说情况已确认,此人就是彭洪菊。何勇得到确认之后,当即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同事,并立刻对其开展抓捕工作。

  逃亡路上遇同行,竟被拐卖

  原来,彭洪菊这么多年来杳无音信,并不是因为自己有多么强大的反侦察能力,她是直接消失在山沟沟里了。

  

  当年,彭洪菊得知警方要抓捕他们的消息后,立刻上了火车逃窜。在逃亡的路上,彭洪菊也不知道自己的终点在哪。于是,她多次补票,最后到了内蒙古的包头市。

  在这段路上,彭洪菊碰到了一个四川的老乡,对方谈吐幽默还比较亲和,瞬间就放下了彭洪菊对他的戒备。

  

  这会儿的彭洪菊身上已经没钱了,因此,那个“老乡”说他在山西有认识的人,两人可以结伴去山西打工。本就没有提防的彭洪菊,很痛快地答应了这个人的建议。只不过,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人也是个人贩子。

  同行遇同行,自己竟然还真就上套了。可能“恶有恶报”这句话是真的吧,彭洪菊的现世报这就来了。

  到了山西之后,那个老乡才没带她去什么工厂,而是把她带到了一个村子里,并以3500元的价格把她卖给了当地的放羊倌做老婆。都到人家地盘了,彭洪菊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她可真是悔的肠子都青了。

  出钱购买彭洪菊的这个放羊倌是个老光棍,没啥钱,只有一个十几平方米的窑洞,里面也算是啥都没有。平常也别说吃不吃好,能吃饱就算不错的了。再加上地处深山,水源较远,洗澡都是难事。在被拐卖的12年里,她只吃过1次肉,洗过三次澡。

  为了不让她逃跑,放羊倌赵老头让自家的亲戚轮流看守她。这下可真让彭洪菊感受了一下被拐卖妇女的绝望。

  中途彭洪菊尝试过逃跑,但是每次都会被抓回去。抓回去之后,等待她的就是一顿暴打。被拐卖没两年,彭洪菊就因为营养不良及过重的体力获得了胆结石。因为经常被打,她患上了脑血栓。

  可赵老头穷啊,他哪里会给她看病。就这样,彭洪菊在那里不人不鬼地过了十二年。后来,彭洪菊又因为脑溢血得了偏瘫,跑都跑不了。

  最终落网,她竟“如释重负”

  2004年,当警方根据线索一步步找到这个小山村的时候,彭洪菊早已瘫痪在床。被警方抓获之后,彭洪菊竟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她说:我终于解脱了。

  当年被拐卖的时候,她的小女儿才一岁,另外两个孩子年龄也不大,家中还有一个七十多岁的老父亲。被抓之后的庭审现场,她的家人没人愿意出庭。她的家人为她的所作所为感到不齿。

  由于罪大恶极,彭洪菊被判处死刑。她在庭审现场哭诉,说自己很后悔那些年的所作所为,要是能够重来一次她绝对不会再这样了。可是世间哪有后悔药吃呢,那些被他们残忍抛弃而失去性命的孩童,再也无法健健康康地回到他们父母的怀抱了。

  近日,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公安部决定,自3月1日起至12月31日开展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项行动。

  公安部要求——要集中摸排一批线索,特别是对来历不明的流浪乞讨、智力障碍、精神疾病、聋哑残疾等妇女儿童要全面摸排,确保底数清、情况明。要全面梳理排查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线索,重点排查疑似被拐人员。

  要建立健全举报机制,广泛发动群众揭发检举涉拐线索。对疑似被拐人员和寻亲人员,要第一时间采集dna等信息,加强信息研判,为专项行动提供有力支撑。打击拐卖儿童犯罪,还每一名被拐卖妇女儿童公平正义,是公众的普遍心声

  2022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多位代表委员为“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发出的呼声频频登上微博热搜,引起网友们的热议。

  01

  建议扩大拐卖收买共同犯罪打击范围

  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大学研究员蒋胜男表示,拐卖者之所以铤而走险,是因为背后买方市场的支持,只有对买方市场重拳出击,才能从根上禁绝拐卖。

  她建议,扩大拐卖、收买共同犯罪的打击范围。在受害人被拐卖、收买的过程中,凡是帮助维持、恢复受害人受拘禁、受强制、受侵犯状态的行为,都应视为拐卖或收买的共同犯罪行为,一律追究刑事责任。任何人以任何方式阻碍解救的,视不同情况,分别按妨碍公务罪、收买妇女、儿童的共同犯罪等追究刑事责任。

  蒋胜男同时建议,推进全国多部门联合打拐行动及后续救助系列工程。她建议,出台相关政策,让被拐卖者户口、学籍、工作重新安置,“就算生活回不到原点,也要有个新起点。被拐卖女性好像一旦被拐卖,就已经社会性死亡了,她没有重生的机会了,这很可怕。”因此,建议开展打拐后续的救助工程,让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

  02

  建议拐卖妇女儿童买方定罪视同绑架罪

  全国人大代表、“宝贝回家”寻子网创始人张宝艳表示,对被拐妇女儿童侵害最大,侵害时间最长的都是“买家”,被拐妇女在被拐卖之后,买方对她同时还有虐待、非法拘禁、强奸、精神伤害等多种伴生犯罪行为。

  “买方市场”刺激了人贩子铤而走险,我认为“买卖同罪”是可行的,甚至于对“买方”的定罪可以重于“拐卖方”,现在对“买方”三年起刑的量刑标准有一点太低,我建议是视同绑架罪,十年起刑。

  她还建议,各地应对辖区内来历不明的妇女儿童进行彻底排查,特别是对私自收留的精神疾病患者及聋哑女性,排查后将信息公开,帮助她们寻找亲人。

  03

  建议收买妇女产生的婚姻关系无效

  全国政协委员朱征夫建议,收买的妇女儿童产生的婚姻、收养关系无效。

  朱征夫认为,基于收买犯罪行为产生的婚姻和收养关系,因为违背法律规定,且违背当事人的真实意愿,从一开始就应当视为无效,不产生任何与婚姻和收养相关的权利义务。

  04

  建议将防止拐卖妇女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樊芸表示,妇女儿童拐卖问题这些年来一直得到关注,但是怎么彻底地从法律上来根除这些顽症,需要全国人大修法。

  樊芸建议,加重拐卖、收买妇女儿童罪的刑责,买卖同罪,增强法律威慑力。

  她同时建议,将防止拐卖妇女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规定行之有效的法律责任举措,对不作为者零容忍。

  05

  建议对性别比严重失衡地区重点清查

  全国政协委员翟美卿建议,关注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对于性别比例失衡严重的地区、穷困边远山区等进行重点清查,有利于发现被拐卖妇女的线索,早期预防,从源头上减少拐卖人口犯罪的发生。

  翟美卿表示,基层治理是打击拐卖人口的前线,基层政府、村(居)委会应当将帮助易被拐卖人群和预防拐卖人口犯罪纳入基层社会治理重点工作中,尤其在婚姻登记、医疗卫生等领域,要严格落实相关制度,及时发现和制止拐卖妇女的情况。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及效能,堵住基层组织失守漏洞。

  06

  建议推广dna数据库实现有效打拐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刘家成建议,幼儿园入园、小学入学时,要求所有入园、入学儿童采集dna信息,建立dna档案,档案交由公安部门纳入dna数据库统一保管。不建立dna档案者不予办理入园入学手续。

  对拒绝建立dna档案的家庭,所在幼儿园和小学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由公安机关调查情况,做出相应处理。

  打击“拐卖儿童”,

  不但要提高刑侦手段,

  还要加强

  家长和小朋友们的防范意识,

  下面这16条防拐技能,

  每位家长必须掌握!

  宝宝要一直处于家长的视线内

  1. 在医院出生后,不要随便交给不认识的医护人员,包括做检查。

  2. 外出时,请尽量用婴儿专用背巾,将宝宝挂在胸前。

  3. 绝对不要将孩子交给陌生人。

  4. 带着孩子走路要靠里,注意防范摩托车、面包车等飞车绑架。

  5. 不要独自带宝宝到偏僻人少的小巷子等地方。

  6. 家长以身作则,平时要向孩子交代清楚自己的行踪。

  教孩子拒绝陌生人

  7. 约定一个只有你和孩子才懂的暗语,特殊情况时只有说出暗语,才可信赖。

  8. 教会孩子熟记家庭住址、家长名字和手机号。

  9. 要教会孩子,不要让陌生人抱自己。

  10. 教会孩子辨认警察、军人、保安等穿制服的人员,遇事打110电话求助。

  保护孩子的个人信息

  11. 爸爸妈妈不要随意在社交网络(微博、朋友圈等等)透露孩子信息(姓名、年龄等)。

  12. 给孩子佩戴标有家庭信息的物品,如水杯、饭盒、手帕等等,以防万一。

  13. 家长应注意宝宝身上一些明显的体表特征,如黑痣、胎记、伤疤等。

  万一孩子走失,请立即报警

  14. 孩子走失请立即报警,不需要等待 24 小时!

  15. 家长自己寻找孩子时,采用“十人四追法”:

  东南西北 4 个方向各有一人,2 公里以内,沿大路寻找;4 个人前往附近火车站寻找,防止孩子被带往其他城市;1 人报警;1 人留在原地等候。

  

  16. 有效使用公安部“团圆”系统。

  “团圆”系统是公安部为适应“互联网+打拐”的时代要求而开发,一旦有儿童失踪信息发布,该平台可协助公安机关第一时间将儿童失踪信息通过新媒体和移动应用终端,推送至失踪地周边一定范围内,让更多群众准确获取相关信息,及时提供线索,协助公安机关尽快破案。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三人行,必有执念焉
下一篇:章子怡《我和我的父辈》之《诗》曝全阵容,陈道明海清加盟航天家庭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