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老头永不退休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29
手机版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濮存昕。

  仿佛一提起这个名字,眼前就会浮现他在公益广告里浓眉大眼面带微笑的样子。

  

  还能回忆起什么?

  大概很少有人还记得他的主业是演员吧。

  《洗澡》《蓝风筝》《失乐园》《长天烽火》《与往事干杯》......

  但濮存昕最近一次担纲男主,还是在2013年的剧版《推拿》里。

  

  如此“风平浪静”,是因为年龄大了演不动?

  虽然今年濮存昕已经66岁,依然在过去一年出演了《茶馆》《李尔王》《洋麻将》《暴风雨》《哈姆雷特》《万尼亚舅舅》等多部话剧。

  但在平常人看来,银幕、荧屏上没新作品,那就是不行了。

  之前接受采访时,濮存昕说:娱乐市场真没有我的活儿,我演的东西没人看。

  

  没人看,没市场,老艺术家空有一身技艺,到最后无处安放。

  以前拍电影太纯粹,扎根于时代记忆,没那么多功利考量,从那个时代过来的老一辈艺术家,似乎与如今时代格格不入。

  “一个演员,你演的戏没人看,能幸福吗?”

  说出这话的李雪健,如今很不幸福。

  

  想一想,印象里国内有多少活到老演到老,影迷还能追到老的例子?

  太少太少。

  老戏骨的戏路似乎窄到,只做捧小年轻只用——没人愿意看你一老头演戏。

  年龄到了便隐性退休,这难道是所有老龄演员之殇?

  有些人偏要说不。

  已经88岁高龄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又带着自导自演犯罪电影《骡子》跟大家见面了。

  

  要知道,上一次老东木担纲主演,是在82岁时出演《曲线难题》。

  从那开始,6年时间,老东木执导了4部长片,包括但不限于《萨利机长》《美国狙击手》,为一部电影担任制片。

  看着老东木忙东忙西,你很难想象,一个早该颐养天年的80岁老人,为什么有如此精力做着同龄人早就放手的事情。

  

  上世纪60年代,凭借“镖客三部曲”在好莱坞声名鹊起,70年代又凭借“肮脏的哈里”名声大噪。

  之后转型导演,经常参与电影的大部分制作。

  编剧、制片、配乐、剪辑......

  在谈到转型导演这件事,老东木说:当自己演不动了,还能以导演身份继续这份工作。他可从没想过退休。

  

  更没想到的是,这一导就导了几十年。

  1993年,老东木凭借《不可饶恕》收获了人生第一座小金人。这一年,他63岁。

  

  很多人都觉得,这不仅是西部片,也是老东木最后的巅峰。

  谁能想到,10年之后,凭借犯罪片《神秘河》,老东木在戛纳大放异彩,并在次年重返奥斯卡。

  2005年,《百万美元宝贝》再度为他赢得两座小金人,并提名金球奖最佳原创配乐;2009年,《老爷车》上映,创造了老东木电影生涯票房新高的记录。

  生命不息,工作不止。这种信念似乎早已成了老东木的人生信条。

  

  在片场,他能做到温柔待人、尊重所有意见。

  与他合作过的安吉丽娜·朱莉更是把所有赞美辞藻都献给了老东木。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就像是你能想象到的,拥有一切完美品格的电影人。

  他相信,精神和身体都需要保持健康。

  如何保持身体?去健身房。如何保持精神健康,活到老学到老。

  

  老东木生于1930年,童年经历了大萧条时期,对他之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许多影响。

  他从不、也不愿停止工作,1975年与华纳签约,直到今天。他有原则,拍摄电影从不延期,他从不大手大脚花钱、甚至有些“吝啬”,拍片从不超出预支。

  为了照顾好身体,早在几十年前他就不吃红肉。更有意思的是,老东木早年前还加入过一个秘密的“生命延展”计划,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减缓衰老和增强活力。

  

  老东木一直在维持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不过分消耗自己,也不会让自己无所事事。

  所以88岁还能自导自演,对老东木来说完全不算挑战。

  他对人生的规划,就是照顾好身体,其他则顺其自然。

  不在乎失败、不在乎评论家对作品的评头论足,人生已没有挑战,这老头不过是继续做着自己喜欢的事。

  

  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吗?

  阿尔·帕西诺和罗伯特·德尼罗,是好莱坞一对行走的传奇。

  从《教父2》开始,这两位伟大演员的人生开始产生交集。

  

  此后,两人仅仅合作过《盗火线》《火线特攻》和几部纪录片,完全不够影迷看的。

  所以,时隔十年,阿尔·帕西诺和德尼罗再度合作犯罪电影《爱尔兰人》,还是马丁·斯科塞斯执导,有多轰动可想而知。

  

  不过有一个问题,德尼罗今年76岁,阿尔·帕西诺今年79岁。

  演技这东西,虽然是随着年龄与日俱增,但身体机能,却是每况愈下。

  在《爱尔兰人》中,阿尔·帕西诺和罗伯特·德尼罗都有两个角色相对年轻时的戏份。

  

  这时候,考验的可不仅仅是演技了,虽然通过化妆特效能让外貌发生变化,但老年人的身体形态,和青年时期可是天差地别。

  没办法,只能在现场安排人员盯着他们演戏,准备随时提醒他们,无论是上下楼梯,还是做其他动作,都要维持更年轻的体态。

  老龄演员,在戏路上越来越窄,确实存在客观因素。

  身体不复当年,就是最大困扰。

  但他们从未把年龄当作借口,或者说,他们接受老去的状态。

  身体精力不如当年又如何,想演戏照样能克服困难继续下去。

  

  罗伯特·德尼罗说,自己喜欢保持忙碌,不然他还能干啥。

  阿尔·帕西诺说,他绝对不会说“退休”这个词,说出这个词对艺术家来说太诡异了。

  一个艺术家,无论是画家、作者还是演员、导演,艺术生涯的结束怎么能用退休一词终结?

  什么叫退休,年龄到了,从工作岗位上撤退,领着养老金颐养天年。

  如果把演戏当做一份职业,那当然要另当别论。

  但像阿尔·帕西诺、罗伯特·德尼罗,把演戏当做一生所爱,马丁·斯科塞斯更被冠以“电影社会学家”之名。

  

  73岁的斯皮尔伯格,电影计划已经排到了2022年;82岁的雷德利·斯科特仍有《墨西哥毒枭》《角斗士2》待映,没准还要再拍一部《异形》。

  77岁的哈里森·福特、82岁的摩根·弗里曼、83岁的罗伯特·雷德福、86岁的迈克尔·凯恩......

  对他们来说,这群老头早就到了该退休的年纪,但他们没有。

  他们愿意演,观众也愿意看。

  

  数了这么多,不难发现:老戏骨,怎么只在国外吃香?

  你很难说在演技上,李雪健、濮存昕与阿尔·帕西诺、迈克尔·凯恩有高低之分。

  非要说有什么区别,大概是演员和偶像的不同。

  提到阿尔·帕西诺,就会想到科里昂教父;谈起老东木,牛仔硬汉形象绝对绕不开;说起哈里森·福特,韩·索罗、银翼杀手哪个不如雷贯耳。

  

  国内老艺术家,演一辈子市井小民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恐怕也难以达到上述经典角色的影响力。

  既然没有偶像的号召力,演一些品质不错的剧情片、艺术片,似乎也是条可行之路。

  但说来说去,没人看才是问题关键。

  这些年,中国电影市场经历资本追逐,商业片大行其道,不够刺激不够爽的艺术片被逼到了角落。

  虽然毕赣说的“只有好电影和坏电影之分”,有道理。

  

  但问题是,好电影和坏电影的评判标准又是什么?

  有人喜欢看强剧情片,有人对色彩形式手法独特的电影感兴趣。

  观众的口味都不尽相同,喜欢商业片还是艺术片,也不是打娘胎里带出来的品味。

  问题出在,这些年中国电影市场和观众的系统运作,形成了恶性循环。

  商业大片、流量电影、三俗喜剧,什么挣钱拍什么,电影质量良莠不齐,观众选择渐渐变少,欣赏水平怎么能得到提升。

  ▲图源:网易新闻

  叫好叫座的泡沫充斥市场,有人被推着往上走,就有人被挤到角落里。

  说一句李志和他的“叁叁肆”。

  为什么办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巡演,他说:把三四线城市年轻人的娱乐生活从麻将桌上、从饭桌上向演出上拉一点儿。

  目前的中国电影,不正是需要向上拔一拔的时候。

  好莱坞老头永不退休,那是他们不担心没戏可演,有艺术追求的继续努力,也有享受生活有戏就拍。

  

  处在一个良性循环的市场环境,不论商业片还是艺术片都有固定受众。

  商业片的放映不必担心,艺术电影也有固定的艺术院线放映途径。借助DVD、家庭影院、在线放映,也可以通过版权获利。

  好莱坞各大电影厂同样坚持艺术电影的拍摄和发行。

  首先分清商业片和艺术片的区别,才能再进一步,认识好电影与坏电影的差距。改善影视圈生态环境,观众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老戏骨们或许撑不起一部商业大片,但空有演技无处施展,这可不是暴殄天物么。

  

  管你是独立电影还是艺术电影,拍成好电影就总会有观众愿意买票。

  过去的2018年,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银幕数在不断增加,市场风气似乎也有所转变,流量失灵、烂片撤退、“黑马”频出。

  2018票房前五,四部国产片,两部豆瓣评分超8。

  

  昙花一现还是变革初始,影视圈生态环境能否好转,仍待时间考验。

  老戏骨不过是没戏可演的一部分,他们被统称为没流量的好演员。

  

  有时候,你以为的理所当然,不过是固步自封自甘堕落。

  稍微这么一比较,结论也就出来了。

  演员老了就该自动退位?

  流量明星满屏飞,没流量的好演员机会却少之又少?

  这TM也太不正常了。

  该原创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第十放映室(ID:dsfysweixin)

  微信搜索关注:第十放映室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不要听信世人的“鬼话”:他们对我们信仰发起的是挑战,不是好心
下一篇:盘点娱乐圈“娃娃脸”的女明星,你觉得还有谁?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