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解的救赎
考完中考的那个暑假,我在家里看了很多很多电影。有老的有新的,有文艺片有商业片,有好看的有不好看的。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片子中,《赎罪》必然有其一席之地。
这是一部英国味儿特别重的电影。
片中集结了三位非常优秀的门面式英国主演,画面是英国电影典型的过度柔光,配乐也显然不是好莱坞性子,带着英伦叙事的委婉。
这里不得不说说三位演员的表演。13岁西尔莎罗南献上了令人惊艳的表演。她穿着宽松的白裙子,走路时刻意地挺直腰背、高抬下巴,脚步快而急促,转弯时刻意转成直角......她自恃有些小才华,自以为可以用自己的逻辑解释万物。她说话故作老成,过分较真,完完全全一个贵族家13岁中二病小姐的形象。这就是布莱欧妮,敏感、固执、想象力过于丰富的布莱欧妮。
凯拉奈特莉的演技争议颇多,我个人认为属于不功不过的范畴。对于这个演员,我没有什么情感的偏向性。不过我觉得值得一提的是她虽然算不上有多漂亮,但她给人的感觉就是她对自己的外表非常地自信。撇开演技,片中她身穿绿色长裙的画面一定让无数人过目难忘。那长裙在夜幕下流动的色彩,也堪称影史上的经典一幕。还有一幕是她和男主演在书房的情欲戏,没有什么尺度,但是情感张力非常之强,被称为当年银幕最佳。
詹姆斯麦卡沃伊正是典型的英国学院派演员,有着很强的舞台剧功底,在所有作品中的演技都是一边倒的好评,换句话说就是演技很稳定地保持在很高的水准上。他可以把《污垢》中那样下流的警察演的很好,而他的外形则尤为适合Robbie这样的角色——阳光、善良、美丽。
英国电影典型的柔光画面在有些电影里看到会感到有些尴尬,看多了也会觉得枯燥,但在这部影片中,过度柔光却恰如其分,而且美得令人心惊。那些美丽的、甜美的、恬静的画面,每一帧都犹如印象派的画,人、景、食物的轮廓都被模糊,像是处于梦境中,显得有些虚幻而不真实。
拿下奥斯卡奖的配乐精致而充满情感,穿插其中的打字机声尤其是亮点。急促的“嗒嗒”声,伴着钢琴主旋律,搅动起极大的不安。这急促不安的旋律贯穿全片,打字机的按键下诞生的布莱欧妮的剧本、罗比的信、布莱欧妮最后一本小说规划着三位主角命运的轨迹。
长镜头
《赎罪》中的海滩长镜头长达4分多钟,属于教科书级别,每个长镜头盘点的帖子里它一定不会缺席。这个长镜头极其突出地表现了导演的场面调度和镜头运动的能力。海滩的面积说大也大,说小也小,而想要表现出它的全貌就需要把分散的人群有机地串联起来。通常想要展现全景会采用将镜头从某个特写局部向后撤退拉成全景的方式,如乱世佳人中的经典镜头。
乔怀特采用的手法显然难度高出许多。这个长镜头中摄像机时而前进时而后撤,跟随Robbie在海滩上行动的轨迹将海滩上的各个部分平行地联系起来。而从点到面的结构是情感的递进关系,这样的平行结构导致同种情感的叠加累积,士兵们喝酒,射杀战马,大声咒骂,放肆歌唱,绝望的狂欢渲染了敦刻尔克大撤退前浓烈、深沉而悲壮的气氛,画面几乎有一种末世的苍凉感。
有些评论认为这个长镜头是个惊世之作,我觉得这种说法未免夸张。场面调度之精彩有如舞台剧,镜头运动也非常炫技。这是一个很难很炫的镜头,但它在影片中所起到的作用难道是剪辑不能代替的吗?它令人啧啧称奇的“长”,并没有那么高的必要性。
于我自身来讲,我的情感并不容易被电影或者小说调动,但是《赎罪》确实是一部让人心碎的电影。
细腻、精致、又暗流涌动着人性,这是一种属于英国的诗意,含蓄又直白。层层叠叠的闪回和迭章复沓的叙事手法暗暗添上了一丝悬疑的色彩,仿佛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中的气质。
恍惚间,是13岁的布莱欧妮坚定严肃地说:我亲眼看见是他。恍惚间是白发苍苍的布莱欧妮面对镜头能够平静地说出自己走到生命尽头,在说“我给了他们...幸福。”的时候却艰难而吃力。
13岁的金发小女孩咄咄逼人,锋芒毕露,将自己臆想的推理视为正义,让姐姐和罗比的命运走向既定的悲剧,也让自己的一生沉浸于罪恶的色彩之中。
18岁的姑娘不尖锐了,她钝了,麻木了。她想赔上她终身的书写和快乐,但一切都是无法回头的,她的罪孽也没有办法得到救赎。这个阶段的布莱欧妮的演员是一个败笔,与少年演员和老年演员的水准相差有些远。
满头白发的老妇表现出的是历事后的平静,一种能够面对自己罪恶的勇气和坦然。她知道自己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她坦然的背负着罪孽,坦然地迎接死亡。
观众内心想不顾一切地哀求:上帝啊告诉我快乐平静的海边生活是罗比和塞西莉亚的结局。
而事实上却发现,他们甚至连布莱欧妮当面的道歉都没有收到,那只是小说中的情节。
真实的是塞西莉亚无数次说:come back, come back to me.
是她吻了吻信封将它放入红色的邮筒。
是罗比游荡在银幕前,看着魂断蓝桥的男女主角拥吻这对方,悲哀的将脸埋在手掌之间。
是罗比在红色的花田里那一段独白:"The story can resume.I will return, find you , love you ,marry you and live without shame"
我会回来,找到你,爱你,与你结婚,挺起胸膛没有耻辱地生活。
他死于败血症,她死于空袭。而布莱欧妮,永远不会有赎罪的机会。
蒙蔽我们的不是假象,而是我们自己的执念。
而我们不断不断地赎罪,无法挽回结局,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待。我们对自己进行惩罚,因为只有痛苦才能减轻罪恶带给我们的折磨。
多么真实。
多么人性。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的公众号ViewingNotes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
- 韵府群玉
- 老年临终关怀护理集锦9篇
- 如何评价剧场版动画《和谐(harmony/ハーモニー)》原作:伊藤计划 ?
- 智人战胜尼人的决定性因素 是神灵崇拜与艺术品 在3万7千年前智人击败了远比自己强
- 沈阳参考消息(2017年1月11日)
- 密集架区密集架书库图书馆负一楼期刊阅览区中外文期刊图书馆一楼图书借阅区(A-H
- 费维光:脾胃病17方
- 土耳其身为伊斯兰国家,为什么允许“风俗产业”合法化?
- 高中教师教学反思
- 三观尽毁!90后公务员出轨50岁女上司,聊天言语暧昧,妻子怒举报
- 22应用心理学考研347 首师360有调剂院校吗?
- 铃木凉美女士,你仍期待同时收获怜爱与尊敬吗?
- 团建别墅 | 确认过眼神,是能疯一起的人!Boss,今年年会我们泡私家温
- 《归来》观后感
- 翻译伦理的重要性和译者荣辱观建设研究
-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国医大师名单!在北京看中医该找谁,这下全知道!
- 这些年爱过的同人文(BG)
- 荷兰深陷风俗业?日本都要甘拜下风,为何能稳坐世界顶尖位置!
- 戴安娜25年前私密录像首次解密:自述性生活,全英国都被炸懵逼了
- 原创上官婉儿为什么必须死,她做的这件事太无耻,李隆基忍无可忍
- 「医药速读社」Paxlovid临床失败 礼来斥巨资引进Kv1.3抑制剂
- 她是韩国性感女神,靠出演“三级片”走红,今41岁韵味不减当年!
- 电影市场有望点燃 好莱坞大片排队上映
- 评荐《传染病(Contagion)》